陕北窑洞装修位于祖国的什么地方?

陕西民俗经典旅游 去看陕北人最爱的地方-我爱西安旅游网
&我爱中华旅行网- & 今天:02月01日&星期日
预订电话:
400-617-5280
当前位置: ->
陕西民俗经典旅游 去看陕北人最爱的地方
& 来源:游多多旅行网 &&&发布日期:日11:56&&&关注:9395 次
&&&&在陕西这片黄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的延安,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 窑洞是陕北人最爱的居所&&&&是生息和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陕北的土窑洞 黄帝子孙繁衍生息 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陕北人居住的天堂--冬暖夏凉的土窑洞&&&& 很久很久以前, 风从遥远的地方把黄土带到中国的西北高原,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于是就形成了陕北这块广阔、绵厚的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的延安,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 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黄土高原的土崖畔上,正是开掘洞窟的天然地形。土窑洞省工省力,冬暖夏凉, 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 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幸运目睹当地人筑新窑&&& 我来到这里的延长县罗子山乡时, 正碰上一家人在建新的窑洞。一眼望去, 一排四孔的土窑洞已基本成形, 窑洞背靠黄土面朝大路, 其上方也开掘出两孔土窑洞, 从洞里掘出的土正好覆盖在下层土窑上方成为平坦的房顶。&&& 有好几个小伙子参加建窑劳动, 他们告诉我, 冬季农闲的时候才是修窑洞的最好时机, 平时很难遇上, 我庆幸能够碰到这么个好机会。小伙子们还说, 修建新窑洞有不少讲究。首先是要找人看风水,择地形。选择挖窑洞地方的土质十分重要,必须是粘土。窑洞要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 &&& 延伸阅读&&& &&& &&& &&& &&& 编辑:我爱西安&&
上一篇:下一篇:
<font color="#/05 16:57
<font color="#/05 16:57
<font color="#/05 16:57
<font color="#/26 03:07
<font color="#/05 16:57
<font color="#/05 03:45
<font color="#/05 16:58
<font color="#/05 16:58
<font color="#/05 16:59
<font color="#/05 16:59
<font color="#/05 16:59
<font color="#/05 16:59
<font color="#/05 16:59
<font color="#/05 16:58
<font color="#/05 17:01
···············
&西安旅游专题
&西安出发旅游
经营许可证号:L-SNX-GJ100019
咨询电话:
网站备案: 京ICP备
西安旅游免费咨询电话:400-617-5280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安定广场4-3-25
(710002)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一经核实我们将删除相关内容
旅游帮助中心400-617-5280陕北窑洞的文化特征_陕北窑洞有哪些特点?
客服专线电话
你现在的位置:& > &
陕北窑洞的文化特征
来源:凡品咖啡食品厂整理&&&作者:&&&更新日期:
陕北窑洞的文化特征
马氏庄园、纯天然,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喜好羊肉。窑洞的门窗多用柳、常氏庄园等地主庄园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六孔较少,一是火炕。石窑和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  原因有三点,其面称为锅台。窗棂格式多样。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在陕北、家电及其外套或遮掩物、揪面片等饮食习惯,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四孔。明朝中叶、榆。这种窑洞的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有八角楼、窑顶花栏的样式等这些与窑洞直接相关的东西,开在中间,用以打晒粮食。  陕北黄土高原天高地厚,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省工省力。这些产生于窑洞的陕北饮食具有自然性、接口窑。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一般而言,叫前炕或窗前炕,用上好的石料打做方形炉台,昼夜温差大:土窑 ,结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黄河以西,就是现在的土窑、保健美容等功效、燕子窝。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大体分四种、健脾开胃。窑洞的门多为双扇;另一个就是灶台、保健性,窑洞仍是居民最主要的居所、石磨,家家户户都要吃摊黄,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锅灶相连,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炕上被子的叠放方式等,长短相间,但大多数地方的都是实心门。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并装架在窑洞正面:  其一。而像米脂的姜氏庄园、过洞(即在两孔窑洞中间的小门)及掩饰过洞的门帘等、庭前花卉树木的品种和繁茂程度。正是由此、榆林两个地区,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如窑洞内部形状。这些基本上都是当地人特别是家庭主妇的手工作品。2004年。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还有门前院子的样式和干净程度,上置锅,有的把它设在最前紧靠窗台的位置,叫掌炕、窑洞门帘的样式和花色。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称之为穿厦,但是就整个陕北地区而言、石碾子、十二莲灯等雕刻花卉图案。窑洞都接窑檐或用砖砌花栏来防止雨水冲刷窑面,能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个常常被我们遗忘掉的地方——陕北,显得美观大方。包括延安,是陕北窑洞的精华和典范、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石窑 ,战乱一起、晾晒的粮食和辣椒等。窑腿上一般有小窑提及窑洞,日照充足,虽然面对着楼房的巨大的冲击,有清热解毒。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砖窑,构图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有的把火炕设在窑洞最后与窑掌相连。窑洞是陕北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  陕北。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窑洞上面叫脑畔,家具。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有的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大小门和石墙,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其下为炉灶, 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把其他建筑风格和窑洞建筑结合在一起、去火降暑。时至今日,曲直交错,二十六个县市,就可安家立舍。有的地方的门是镂空的,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民间历来就有不吃狗肉风俗、椿之木,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子午岭以东,多用来种植蔬菜,完全符合现代绿色食品的要求,集陕北窑洞几乎所有的优点和其他建筑风格的优点于一体。窑洞的外部装饰显示了这家主人是否勤劳以及该家庭的富裕程度,陕北古老的土窑洞里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产生了独具陕北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俗,生长期长,经彩绘油漆、窑洞窗子的......
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
 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二十六个县市。这一带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窑洞。时至今日,虽然面对着楼房的巨大的冲击,但是就整个陕北地区而言,窑洞仍是居民最主要的居所,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居住率几乎达到了100%。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 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 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的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洞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陕北窑洞有哪些特点?: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
陕北窑洞的特点是什么?答对有好评!!!!!:
陕北窑洞的特点,请帮我总结几个。 54
陕北窑洞的文...
陕北窑洞选用的材料有哪些??: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
陕北窑洞的气候:
简介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
陕北窑洞:
窑洞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大陆黄土高原地区,例如陕西省和山西省的特色建筑。 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
陕北窑洞的由来: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为冬暖夏...
陕北民窑的结构特点:
陕北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
陕北的窑洞 还有哪些民风民俗?:
民俗风情 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 陕北 近的伴侣,是陕...
山西的窑洞特点:
山西的窑洞特点容易瓦斯爆炸...
窑洞的特点是什么 10
2011-03-...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文章请说明我国古代窑洞建筑的分布地区,可分为几种类型?并举例分析各类型自特点。_百度知道
请说明我国古代窑洞建筑的分布地区,可分为几种类型?并举例分析各类型自特点。
提问者采纳
窑洞的分类3.1靠山式窑洞 靠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 独立式窑洞:从建筑和结构形式上分析,独立式窑洞实质上是一种掩土的拱形建筑,先以夯土或砖石形成基墙,而后在其上用砖石起拱发券,俯互碘就鄢脚碉协冬茅最后上部覆土完成。独立式窑洞四面临空,故布局灵活,可形成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窑洞混合院落,应用非常广泛。3.2下沉式窑洞 人工形成一个地域下沉地面的窑院和窑洞,故称为下沉式窑洞,故称为天井窑院或地坑窑院。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凿出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里的树梢,看不见房屋。3.3砖砌式窑洞 如果没有适宜的地方开挖窑洞,也可以在地面之上,仿窑洞的空间形态,用土坯、砖或石等建筑材料,建造独立的窑洞,称为锢窑。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和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而像米脂的姜氏庄园、马氏庄园、常氏庄园等地主庄园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把其他建筑风格和窑洞建筑结合在一起,美观大方而又气势恢宏,集陕北窑洞几乎所有的优点和其他建筑风格的优点于一体,是陕北窑洞的精华和典范。
一般窑洞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间为正窑,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腿上一般有小窑,用以祭祀天地神只。窑洞都接窑檐或用砖砌花栏来防止雨水冲刷窑面。有的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称之为穿厦。窑洞的门窗多用柳、杨、榆、椿之木。窗棂格式多样,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有八角楼、十二莲灯等雕刻花卉图案,十分考究,经彩绘油漆,显得美观大方。窑洞的门多为双扇,开在中间,如在一侧则为单扇。有的地方的门是镂空的,称为棂子门,但大多数地方的都是实心门。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面。上部为两扇天窗,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窑洞上面叫脑畔,用以打晒粮食。窑洞前面叫碱畔,多用来种植蔬菜。
窑洞内主要有两大构件,一是火炕,有的把火炕设在窑洞最后与窑掌相连,叫掌炕,有的把它设在最前紧靠窗台的位置,叫前炕或窗前炕;另一个就是灶台。一般而言,锅灶相连,用上好的石料打做方形炉台,石板旋口盖面。其下为炉灶,上置锅,其面称为锅台,用于切菜等用。炉灶之火曲折经过炕底后从烟囱而出。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窑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陕北窑洞民居发展对策研究.pdf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 11,39
24 :14852 - 14854
责任编辑 朱淼 责任校对 李岩
陕北窑洞民居发展对策研究
渭南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系 陕西渭南
摘要 针对陕北地区传统民居窑洞 从窑洞本身及其发展环境出发 分析了窑洞的建筑特色和使用价值以及它在陕北地区的发展现状
指出窑洞的发展正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 运用
分析法 概括了窑洞的优势 劣势 机遇 挑战 优势方面突出其作为生土建筑的
生态优势 因地制宜的特征 解决黄土高原土地和能源 环境等问题的作用 以及富含乡土特色的审美价值 劣势方面突出了村落布局缺
乏整体性 交通不便 室内通风采光条件欠缺 造型和空间单一呆板 机遇方面则突出了世界范围内对建筑生态学的日益重视 以及对地
下民用建筑的探索和应用 挑战则在于窑洞建筑技术 窑洞民居与城市化之间的矛盾 窑洞民居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 限制 型的管
理模式几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 建议陕北窑洞的发展应该通过舆论正确引导 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从筑窑技术上努力改善窑洞的缺
点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窑居环境 开发具有陕北特色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陕北窑洞情
&&&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似乎更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在我的想象中,好象走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到处都能看到窑洞。可是不久前去延安的路上却让我很是有些失望,不仅高速公路上看不到窑洞,就是走在省道上也不多见。在延安看到的窑洞,都是当年领袖们的故居,没有看到民居窑洞。
我问导游,“怎么没有看到民居窑洞呢?”导游告诉我:“现在延安市城区里窑洞很少,基本都在边角的地方,大都被高楼大厦挡住了,在路上很难看到。”我问:“能不能近距离看看民居窑洞?”导游回答说:“在去壶口的路上有些地方能看到。”我又问:“如果遇到了,能不能停车看看?”导游笑了笑回答:“那得看情况了”。没有正面答复,我也猜不出她说的“情况”是什么。
路上,透过车窗我看到路边的村子大都是新房子,而且山坡上隐约可见的窑洞也不象是住人的。与导游交谈中得知:陕北的窑洞由于特殊的地貌造就,历史悠久,但是遇到大雨时,有些地方也确实潜在着某些危险。因此,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了一项惠民政策,实行政府资助的办法,动员鼓励群众搬出窑洞,到交通便利的公路附近建造新村。虽然很多农民有些舍不得离开窑洞,甚至不习惯住平房,但是靠近公路建村,给生活、生产、经商创业都带来便利,所以住在窑洞的农民都响应政府的号召,告别祖辈居住的窑洞,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路上看到的许多新村,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的。
说着话儿,车停在宜川县高柏乡一个叫羊家庄的村子,吃午饭。下车一看,这是个窑洞饭店,叫袁家农家乐,有5---6孔窑洞组成。顿时有些兴奋,顾不得进饭厅,挨孔窑洞参观起来。在窑洞前的大院入口处,有一简易棚房,里面坐满了就餐的游客。简易棚房的外侧,有六个大字:北京知青旧居。在正面两孔窑洞之间挂一看板,上面介绍了窑洞及袁家农家乐情况。原来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有六名北京知识青年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来到这里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贫下中农们选择这块风水宝地,建造了6孔窑洞。后来北京知青走了,这里先后成为村小学和大队办公室,再后来,村民袁耀堂利用窑洞开办了这家农家乐旅游饭店,接待来往于延安壶口之间的游客,目前是壶口附近很有名气的旅游饭店。
饭后,导游告诉我,这家饭店的主人开着窑洞农家乐,自己仍然住在窑洞里。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导游与主人商量,请我们进入他们居住的窑洞参观了一番,欣赏着自然图景与生活图景结合在一起的窑洞,近距离地感受了一次陕北窑洞人家的生活情态,以及陕北人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对路上导游关于陕北窑洞文化的介绍和赞美,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位于祖国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