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怀今怀古的在后面用英语怎么说怎么说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练习。
  即使时光已经________60个年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仍然让人难以忘却: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
  _______那场浩劫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我们期望在对历史的共同回望中,更好地珍惜今天、面向未来。
&&& ①上海8·28轰炸:“希望日本人好好反省历史”
  【画面回放】 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炸死候车妇孺200多名。废墟前,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为失去母亲、惊恐和伤痛而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声,__________68年的漫漫时光……
  【新闻背景】 日军的残暴,__________。除南京大屠杀等为世人熟知的惊天暴行外,日军还曾“创下”30天内,连续血洗山西阳高、天镇、左云、灵邱、宁武、朔县、原平7座县城,屠杀无辜百姓1.6万人的“记录”。
  【亲历者自述】 王楚英:82岁,“八·一三”淞沪抗战时任排长。
  淞沪抗战时,当时我在上海北面,准备第二次攻打罗店,日本的飞机整天在头上轰炸。日军连妇女、小孩也不放过,这种事情太多了,数都数不清了。现在,我有时想到那些尸体,特别是妇女儿童的,连饭都吃不下。我真的希望日本人好好反省历史,不要让军国主义再度重演。
  ②日军“三光”政策:“能抢的就抢、能烧的就烧”
  【画面回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背景】 日军在中华大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仅在山西霍县,日军就向根据地扫荡1025次,烧毁房屋8456间,杀害1204人。由于日军频繁大规模的扫荡、蚕食和残酷的“三光”政策,1941年至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
  【亲历者自述】 晋芳芸:84岁,山西省霍州市三教乡王家垣村人
  鬼子进村什么都干,能抢的就抢、能烧的就烧。村里有个叫陈五喜的,被鬼子抓到碉堡,用开水烫死。有一次,鬼子将一家六七口人全部抓起来,并排放在地上,用耙子当场扎死,中间还有两个孩子。当时靠近太岳山的不少村庄几乎被杀成绝户,至今住户还很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回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背景】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人皮被制成手套或灯罩,头发被做成褥垫,假牙上镶的金子被溶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就连身上的脂肪,也被刮下来做成肥皂。苏联红军攻克这里时,除了幸存者,还发现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
  【亲历者自述】 阿尔宾:83岁,几百万被囚者中仅有的300多位成功越狱者之一
  无休止的饥饿、寒冷、挨打、苦役和随时随地可能被处死,令许多人绝望,生命已经毫无尊严。由于我会德文,1943年被调到厨房干苦役。厨房在集中营外,看守松了许多。当听说纳粹为了粉碎囚犯的秘密活动,准备把大家分散送往其他集中营时,我加紧了行动,设法搞到了一些德国马克,又储备了一些食物。日,气温零下10摄氏度,我和弗兰内克溜出厨房,越过了集中营外冰冷的苏瓦河。
  ④人体冻伤实验:“最没有人道的罪行”
  【画面回放】 还有什么样的手能比这双更让人难忘?被日军进行24小时冻伤实验后,这双手严重变形,膨胀的手面还残留着一层寒霜。我们看不见主人公的面庞。这一点不再重要,因为那段岁月,有这样一双手的人很多很多。
  【新闻背景】 细菌、毒气、冻伤,各种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构成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的魔鬼史。日军曾在哈尔滨、长春、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设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并曾在我国20个省进行过细菌战,死者难计其数。
  【亲历者自述】 王亦兵:74岁,父亲、堂兄饱尝日军731部队迫害
  ⑤伦敦大轰炸:“我记得……那吞噬一切的火焰”
  【画面回放】 残垣断壁间,硝烟弥漫。在纳粹空军疯狂的轰炸下,高高耸立的世界第三高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也难逃厄运:祭坛被炸碎,地下室遭破坏,彩色玻璃被震碎,周边建筑遭严重毁坏。
  【新闻背景】 二战期间,许多珍贵文物和建筑被毁,博物馆、图书馆的典籍文献遭劫掠,人类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和破坏。中国1929年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在日军占领北京后就不翼而飞,成为至今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亲历者自述】 马修斯:教长
  圣保罗教堂竟然被击中了。我记得炸弹那么频繁地投下,还有吞噬一切的火焰,离我们如此之近,不可思议。圣保罗没有像周围其他建筑一样化为灰烬,奇迹般地逃过了劫难。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瞬间________
废墟________
掳掠________
褥垫________
镶________
膨胀________
厄运________
灰烬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惨不忍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光”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恶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导语及图①,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四处空缺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时光已经______60个年头。
b._________那场浩劫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
c.撕心裂肺的哭声,_______68年的漫漫时光。
d.日军的残暴_________。
A.流逝 回首 穿越 令人愤怒
B.消逝 回眸 穿过 令人发指
C.消逝 回首 穿过 令人愤怒
D.流逝 回眸 穿越 令人发指
②图①的“画面回放”部分有一句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一句话点评王楚英的自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图②,仿照图①,写一段“画面回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图③并阅读有关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①仿照图①②,为图③加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画面,仿照画图①,写一段“画面回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观察图④并阅读有关文字,然后为王亦兵“自述”写一段声讨侵华日军和731部队罪恶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观五幅照片及文字,给整个图文加上标题,要求有正标题和副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完上面的图文材料,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练习。
  即使时光已经________60个年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仍然让人难以忘却: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
  _______那场浩劫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我们期望在对历史的共同回望中,更好地珍惜今天、面向未来。
&&& ①上海8·28轰炸:“希望日本人好好反省历史”
  【画面回放】 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炸死候车妇孺200多名。废墟前,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为失去母亲、惊恐和伤痛而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声,__________68年的漫漫时光……
  【新闻背景】 日军的残暴,__________。除南京大屠杀等为世人熟知的惊天暴行外,日军还曾“创下”30天内,连续血洗山西阳高、天镇、左云、灵邱、宁武、朔县、原平7座县城,屠杀无辜百姓1.6万人的“记录”。
  【亲历者自述】 王楚英:82岁,“八·一三”淞沪抗战时任排长。
  淞沪抗战时,当时我在上海北面,准备第二次攻打罗店,日本的飞机整天在头上轰炸。日军连妇女、小孩也不放过,这种事情太多了,数都数不清了。现在,我有时想到那些尸体,特别是妇女儿童的,连饭都吃不下。我真的希望日本人好好反省历史,不要让军国主义再度重演。
  ②日军“三光”政策:“能抢的就抢、能烧的就烧”
  【画面回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背景】 日军在中华大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仅在山西霍县,日军就向根据地扫荡1025次,烧毁房屋8456间,杀害1204人。由于日军频繁大规模的扫荡、蚕食和残酷的“三光”政策,1941年至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
  【亲历者自述】 晋芳芸:84岁,山西省霍州市三教乡王家垣村人
  鬼子进村什么都干,能抢的就抢、能烧的就烧。村里有个叫陈五喜的,被鬼子抓到碉堡,用开水烫死。有一次,鬼子将一家六七口人全部抓起来,并排放在地上,用耙子当场扎死,中间还有两个孩子。当时靠近太岳山的不少村庄几乎被杀成绝户,至今住户还很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回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背景】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人皮被制成手套或灯罩,头发被做成褥垫,假牙上镶的金子被溶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就连身上的脂肪,也被刮下来做成肥皂。苏联红军攻克这里时,除了幸存者,还发现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
  【亲历者自述】 阿尔宾:83岁,几百万被囚者中仅有的300多位成功越狱者之一
  无休止的饥饿、寒冷、挨打、苦役和随时随地可能被处死,令许多人绝望,生命已经毫无尊严。由于我会德文,1943年被调到厨房干苦役。厨房在集中营外,看守松了许多。当听说纳粹为了粉碎囚犯的秘密活动,准备把大家分散送往其他集中营时,我加紧了行动,设法搞到了一些德国马克,又储备了一些食物。日,气温零下10摄氏度,我和弗兰内克溜出厨房,越过了集中营外冰冷的苏瓦河。
  ④人体冻伤实验:“最没有人道的罪行”
  【画面回放】 还有什么样的手能比这双更让人难忘?被日军进行24小时冻伤实验后,这双手严重变形,膨胀的手面还残留着一层寒霜。我们看不见主人公的面庞。这一点不再重要,因为那段岁月,有这样一双手的人很多很多。
  【新闻背景】 细菌、毒气、冻伤,各种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构成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的魔鬼史。日军曾在哈尔滨、长春、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设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并曾在我国20个省进行过细菌战,死者难计其数。
  【亲历者自述】 王亦兵:74岁,父亲、堂兄饱尝日军731部队迫害
  ⑤伦敦大轰炸:“我记得……那吞噬一切的火焰”
  【画面回放】 残垣断壁间,硝烟弥漫。在纳粹空军疯狂的轰炸下,高高耸立的世界第三高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也难逃厄运:祭坛被炸碎,地下室遭破坏,彩色玻璃被震碎,周边建筑遭严重毁坏。
  【新闻背景】 二战期间,许多珍贵文物和建筑被毁,博物馆、图书馆的典籍文献遭劫掠,人类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和破坏。中国1929年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在日军占领北京后就不翼而飞,成为至今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亲历者自述】 马修斯:教长
  圣保罗教堂竟然被击中了。我记得炸弹那么频繁地投下,还有吞噬一切的火焰,离我们如此之近,不可思议。圣保罗没有像周围其他建筑一样化为灰烬,奇迹般地逃过了劫难。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瞬间________
废墟________
掳掠________
褥垫________
镶________
膨胀________
厄运________
灰烬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惨不忍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光”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恶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导语及图①,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四处空缺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时光已经______60个年头。
b._________那场浩劫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
c.撕心裂肺的哭声,_______68年的漫漫时光。
d.日军的残暴_________。
A.流逝 回首 穿越 令人愤怒
B.消逝 回眸 穿过 令人发指
C.消逝 回首 穿过 令人愤怒
D.流逝 回眸 穿越 令人发指
②图①的“画面回放”部分有一句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一句话点评王楚英的自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图②,仿照图①,写一段“画面回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图③并阅读有关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①仿照图①②,为图③加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画面,仿照画图①,写一段“画面回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观察图④并阅读有关文字,然后为王亦兵“自述”写一段声讨侵华日军和731部队罪恶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观五幅照片及文字,给整个图文加上标题,要求有正标题和副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完上面的图文材料,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奥运传奇人物杰西·欧文斯传
&&& 10.2秒的男子百米纪录,19年内无人问津;8。13米的跳远纪录,沉睡长达25年之久;1980年,美国政府设立“杰西·欧文斯奖”;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开幕式上,欧文斯的外孙女吉娜·汉菲尔手持火炬跑进会场。杰西•欧文斯缔造了一个传奇,但他的传奇始终离不开那一抹神秘的“黑”。
&&& 欧文斯日降生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卅一个黑奴后裔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排行第七的他从小遭受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各种疾病的折磨,但其运动天赋却在体育课60码短跑中得以发掘,他被邀请加入田径队,通过系统训练,欧文斯成为所在高中的田径明星。19岁那年,他以9秒4的成绩跑平了100码短跑世界纪录,凭借这一出色的成绩,欧文斯敲开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校门。
&&& 运动成绩的优秀并不能让周围的人忽略欧文斯身上的“黑色”标签。1933年的美国被种族隔离制度的阴霾所笼罩。田径场上,师生为欧文斯热情呐喊;但走出田径场,欧文斯与所有黑人学生只能住在校外;外出时,他们被隔离在“黑人食宿区”。
&&& 日,美国召开第十届安阿伯大学生运动会。欧文斯背部受重伤,但他仍在短短45分钟内创造了三项新的世界纪录,平了l项世界纪录;下午3点15分,100码跑9秒4,平世界纪录;十分钟后,3点25分,跳远8.13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又过了九分钟,3点34分,220码跑20秒3,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下午4点整,在220码低栏这个项目上,他又成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成绩22秒6。
“要知道,大部分人的生活就像一个大衣柜,里面装着一件体面的外套,但更多的是些互不搭配的脏旧衣服。而我,毕生的训练只为了那10秒钟。”在欧文斯看来,体育成为他的全部。
&&&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纳粹操办下臭名昭著。希特勒想借这届奥运会大肆宣扬“雅利安人至上”的种族优越论,但可惜事与愿违。
&&& 男子百米决赛,一名黑人运动员,像离弦利箭,首先到达终点,扩音器宣布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打破了世界纪录。但更让希特勒震惊的是,这个黑人竞囊括了一百米、二百米、跳远三块个人金牌,而且获得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欧文斯成为该届奥运会的头号英雄,媒体把这届奥运会称为“欧文斯运动会”。
&&& 大失所望的希特勒看着百米金牌被一名黑人运动员轻易夺走,情绪失控,忘记了东道主首脑应有的风度,气急败坏地离场,赛后甚至回避为冠军颁奖和握手祝贺的仪式。对此,欧文斯的回答镇定自如:“我到柏林不是来跟什么人物握手的,我是来夺金的,现在我已达到目的,这就足够了!”
&&& 尽管奥运会上攻破了纳粹的种族歧视,然而,载誉归来的欧文斯却无力反抗本国潜藏的歧视目光:“当我回到美国故土,除了希特勒的那些故事,我还是得从公共汽车的后门上车,不被允许坐在前排。希特勒拒绝和我握手,但白宫总统一样拒绝和我握手”
&&& 欧文斯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他和其他黑人运动员一样没有逃脱失业的命运:“当我带着1936年4枚奥运金牌回到美国,我得到前所未有的赞誉,人们纷纷邀请我参加各种活动,但没有人提供给我一份工作。”
&&& 欧文斯的家庭还是一贫如洗,大四时他不得不退学,随后以跑步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屈辱地与汽车、摩托车赛跑,甚至为配合主办方和赛马比赛:“奥运冠军的头衔成了个负担”为了谋生,我不得不和动物赛跑。”
&&&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欧文斯的生活才渐有起色,1955年他受邀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体育运动的官员。1976年国·藤奥委会授予他银质臭林匹克勋章。五大洲20家著名报刊评选他为“本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排名仅次于球王贝利)。日,欧文斯因肺癌去世。
&&& (本文有删节)
1.文章开头就写欧文斯骄人的成绩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他的传奇离不开那一抹神秘的‘黑’”?
3.种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该文也涉及到了这一话题.并通过传主欧文斯之口表明了作者的看法。请结合画线句子,对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评价。
4.奥林匹克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欧文斯个人一生的经历,也可以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诠释。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触?请结合文章自选任一角度进行具体的阐述。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一日,女歌手吴虹飞为泄私愤,在微博上发言:“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会,还有××建委……还有我想炸的人是完全无节操的所谓好人。我才不会那么傻告诉你他的名字,等他炸没了上了新闻你们就知道了。”尽管她在20分钟内即删除了这条微博,但随后还是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10日。从张海迪入日本国籍,到雷锋生活奢侈,从“7?23”动车事故外国人获天价赔偿,到红十字会强制捐款……这些曾经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谣言,都出自红极一时的网民“秦火火”等人之手。自2011年7月以来,秦志晖先后用“中国秦火火”、“中华秦火火”等12个“马甲”,在网上发布和转发谣言3000多次。日,“秦火火”、“立二拆四”(真名杨秀宇)已被北京警方抓获。日,“网络反腐维权斗士”、“网络知名爆料人”周禄宝被苏州警方抓获。据警方介绍,周禄宝长期在互联网上自封为时事评论人、网络名人、专栏作家和网络维权斗士,微博粉丝量曾一度高达110万,成为“网络红人”。周禄宝把网络当作赚人气、谋私利的工具,通过有计划地编造谣言,进行网上攻击抹黑,以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自2012年以来,在互联网共发布攻击、诋毁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帖文1.5万余篇。号,网络犯罪嫌疑人傅学胜因利用其“大V”身份,在网上编造“上海金山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马某某贪污受贿20多亿、拥有60多处房产、包养10余名情妇,并杀害企业家黄某”,“中标企业用非洲牛郎性贿赂中石化女处长”等消息,涉嫌造谣被上海警方控制。二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贾玥)10日下午,网络名人齐聚央视新址演播厅,对话畅谈网络名人的社会责任。大家一致认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达成共识,共守“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小题1:请分别概述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小题2:请针对上述两则新闻,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8分)学年江苏南京江浦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满分5_满分网
当前位置: >
> 试卷信息
学年江苏南京江浦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虔诚qián
载zǎi歌载舞B.攫住jué
方兴未艾àiC.人寰huán
安土重zhòng迁D.创伤chuàng
绿lǜ林豪客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不应白白地耗废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坚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的四季》)B.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耐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前方》)C.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获得教养的途径》)D.(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懦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像山那样思考》)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灯会,夫子庙地区进行了改造,北口的一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状元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B.第79届奥斯卡颁奖日前揭晓,《满城尽带黄金甲》无功而返,《颍州的孩子》则拿下最佳纪录短片奖铩羽而归。C.在记者招待会上,看到英国首相布莱尔故作幽默的滑稽样子,一位女记者忍俊不禁地扑哧—声笑了出来。D.“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屋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声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和爽朗的笑声。B.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之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D.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B.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C. “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D.你突然问我:“妈妈,你觉得进入理工的世界再兼修人文?跟从事人文研究再兼修理工?哪一种可能性比较大?” 
6. 难度:简单
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配对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韩愈——唐——韩昌黎——韩文公——《昌黎先生集》——《师说》B.荀子——战国——荀况——孙卿——《荀子》C.苏轼——宋——香山居士——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D.柳宗元——唐——柳河东——柳柳州——《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 纵一苇之所如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圣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 难度:中等
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翅膀甫健(刚刚)
恪尽职守(谨慎且恭敬)
概莫能外(大略、大概)B.含辛茹苦(吃)
功败垂成(错过)
铩羽而归(摧残、伤害)
聆听万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C.雾霭弥漫(遍、满)
比邻而居(紧靠、挨着)
锲而不舍(停止)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D.莫名其妙(说出)
窗临远阜(码头)
率性读书(由着性子、任性)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日与其徒上高山。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1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凌万顷之茫然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何为其然也 
12. 难度:中等
下文选自《江南的冬景》,横线上依次选填诗句恰当的一组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二、语言应用
13. 难度:中等
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14. 难度:中等
请为下面一幅漫画拟一个题目,并写出它的寓意。(4分)题目:
(1分)寓意:
(3分) 
三、文言文阅读
15. 难度:中等
阅读《晏子使楚》片断,完成后面题目。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熟悉外交事务的人B.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坐:停下来C.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集中注意力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王曰,何为者也?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B.学不可以已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楚君臣将“一个齐国人”偷换成“所有齐国人”以图羞辱齐使者的伎俩,被晏子一眼看穿,晏子以其外交上的机智维护了齐国的尊严。B.楚君臣选择“酒酣”时推出一被绑者,目的是解除晏子的戒备,使晏子面临受辱而应对不暇。C.晏子“避席”即对,可见其不但擅长辞令,而且任何时候都不忘国家使者维护国家尊严及百姓声誉的神圣职责。D.楚王因为妒忌晏子的辞令,就和身边的人一起设圈套为难晏子,没想到晏子为人严肃,楚王反自取其辱。5.翻译(共9分)(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分)(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3分)(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四、诗歌鉴赏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5分)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五、名句名篇
17. 难度:简单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泌园春o长沙》)(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5)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______。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戌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6)绿蚁新醅酒,__________________。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7)劝君莫惜金缕衣,_________________。(《金缕衣》) 
六、现代文阅读
1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共21分)秋祭我和红酒是朋友,红酒写小小说。红酒笔下的故事,都是以相思镇为背景的。“小贱妃”是红酒一篇小小说里的人物。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饰演皇姑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她忘了自己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频频地丢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小贱妃”的戏格外出彩,观众喜爱,也惹得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春心荡漾。想对“小贱妃”非礼,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全没了往日的妖媚惑人。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可笑,那小贱妃是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的人物,怎么能让你去现实中对号入座。难道不可以吗?我还去拜访过你小说里的人物二功子呢。红酒不再作声。前年冬天,海外一个朋友看了红酒的小说《二功子》,专程从美国赶来要见见这个说书人。那天忽地飘起鹅毛大雪,去乡下的路很难走,车轱辘打滑,我们惊出一身冷汗。二功子听说是外国客人来访,高兴坏了,叫了几个朋友,就在土坯屋里拉开了场子,连说带唱了两个多小时,恨不得把自己的绝活都使出来,引得海外的朋友直翘大拇指。回到城里,我们全感冒了。红酒说只当是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点贡献,这个贡献的代价是她咳嗽了俩月,挂了十多天吊瓶。周末,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抖索着,枯黄的落叶在瑟风中飘零。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古戏楼孤零零出现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的还要沧桑。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子,与我们一起转悠看。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的杂耍地方。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美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起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商铺一条街,繁华的很。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热闹着哩。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村人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作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茂风华,禁不住唱了几句现代京剧。我的朋友经不住我的怂恿,也来到台前,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襟我这厢按节徐行。初则是戏秋千花间弄影,继而似捉迷藏月下寻声……朋友喜欢戏曲,大学里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我叫了声好。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子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的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给指点指点。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们来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婆婆让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无了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怨只怨你一念差,乱猜诗谜学偷花。果然是色胆比天大,夤夜深入闺阁家。若打官司当贼拿,板子打、夹棍夹、游街示众还带枷。姑念无知初犯法,看奴的薄面就饶恕了他。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我们大声叫好。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得罪了权贵,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哪。人,总要活个气节吧。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 1.结合小说咀嚼下列加点词语。(4分)(1)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力丰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2)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2.简要阐发文中划线的两个人物——红酒和朋友在小说中的作用。 (5分)3.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阐发。(6分)4.婆婆是不是红酒小说中“小贱妃”的原型?请加以探究。(6分) 
七、作文题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学习的革命》) 请以“我生活在________之中”为题,要求:1.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词语或另外再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2.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不美看腿后面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