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华遗嘱库遗嘱范本需要什么设备

从“中华遗嘱库”的启动看我国继承法修改
来源:中国法学网
作者:幸颜静
   据新华网日报道,我国首个关注遗嘱的公益项目“幸福留言-中华遗嘱库”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联合发起,将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办理遗嘱的登记、保管和传递服务,以协助老年人处理好家庭问题,建设和谐家庭。其位于北京西交民巷73号的第一个登记中心当天挂牌运行。该中心22日挂牌,不到3天,该登记中心目前已经为近40位老人提供了整套遗嘱登记服务,并已有近600位老人进行了预约登记。对于其他想办理遗嘱登记的老人,现在只能预约到今年6月份了。
  中华遗嘱库项目的启动和火爆,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秘密遗嘱制度的需求。然而,不是由正式的国家机构而是由民间公益组织来完成这一职能存在较多的法律问题。
  首先,中华遗嘱库是个公益项目,因此其性质仅为民间公益机构,目前发起方也不允许它挣钱赢利,因此对老年人的各项服务全免费。然而,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下,以60岁左右的老年人为例,自立遗嘱时起至遗嘱生效时止,大多还有20年左右的时间,那么,长期保管大量遗嘱所需要的经费从何而来? 同时,按照报道,其还要对老年人进行指导、对遗嘱进行形式审查、免费提供特殊书写纸,这些工作和项目所需要花费的经费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这一民间公益机构的长期存续?尽管在“高端人群逐渐出现关于遗嘱的深度服务需求后,发起方有可能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来提供盈利性的服务,并以此支持公益项目的扩展”,但仅是一个粗略的设想,是否允许这种新的盈利模式存在,也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与公证机关相比,中华遗嘱库保管的遗嘱尽管也需要经过形式审查,但仍然属于普通自书遗嘱,并不具有优先效力。很容易被遗嘱人其后的自书遗嘱甚至是符合条件的代书、录音、口头遗嘱所更改。
  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老年人订立遗嘱很多都是瞒着继承人,那么,继承人如何知道有这么一份遗嘱?在老年人死亡后,中华遗嘱库如何及时得知这一信息并通知继承人?由于要对遗嘱进行形式审查,因此遗嘱内容必然为中华遗嘱库所知,如何防止遗嘱库的泄密问题?继承人对遗嘱库提供的遗嘱有争议又如何处理?在遗嘱保管实施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需要事先预料各种可能的情况,从而作出设计。
  在我国,遗嘱库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新生事物,然而在世界其他国家,帮助立遗嘱人保管遗嘱并对其内容进行保密,并不是一种新的制度设计,而是法律的固有规定。同时,这种设计更完善、更有制度保障并更具可操作性。这就是各国法上的秘密遗嘱制度。
  秘密遗嘱也称密封遗嘱,指遗嘱人将所立的书面遗嘱按一定程序密封并交相应的机构保管,待立遗嘱人死亡后,再由相应的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打开遗嘱的一种遗嘱形式。关于秘密遗嘱的规定古已有之,如古罗马《国法大全》中即有多处提及秘密遗嘱。秘密遗嘱在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也几乎都有规定,在我国,中华民国民法也有密封遗嘱的规定。
  秘密遗嘱的内容对除立遗嘱人外的任何人都是保密的,但其订立仍需要满足一定的主体和形式要件。遗嘱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其生效也应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有效的主体条件为:1、立遗嘱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意思表示真实。秘密遗嘱作为一种特殊的遗嘱,自然也须具有上述遗嘱的主要特征。又由于秘密遗嘱在内容上无法为遗嘱订立人以外的人所知晓,因此,为确保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后能得到有效执行,避免更多争议的产生,很多国家的法律对秘密遗嘱订立人的资格还规定了更严格的要求。如《德国民法典》就规定,被继承人为未成年人的或者根据被继承人的陈述或者公证人的确信,被继承人不能阅读书写的文字的,不能订立秘密遗嘱。《意大利民法典》规定,不会或者不能阅读的人不得制作秘密遗嘱,如果仅仅是不能书写的人,可以由他人代书秘密遗嘱。
  由于秘密遗嘱的内容是保密的,因此,各国对其内容并没有作出要求上的规定,秘密遗嘱是否确定有效,或者在多大范围上有效,只能等待秘密遗嘱开启,遗嘱内容公开之后才可得知。
  关于秘密遗嘱的作成形式,各国均规定为书面形式。秘密遗嘱必须是书面遗嘱。此点并不难理解。非书面形式的遗嘱无法密封,至少在各国法律相关规定订立时是这样。当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口头遗嘱也可以被记录和固定。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用固定载体(如光盘)记载下来的其他形式的遗嘱是否可以成为秘密遗嘱,各国立法均无明确规定。
  秘密遗嘱的密封和交付需要公证员的全程参与。此点很好理解。因为如果没有公证员的参与,由立遗嘱人自行保管哪怕是密封好的自书遗嘱,也没有就此问题进行规定的必要,因为此种规定无法被执行和监督执行。如《俄罗斯联邦民法典》规定:秘密遗嘱装在封口的信封内,在有两名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交付公证员,见证人应在信封上签字。经见证人签字的信封然后当着见证人的面由公证员装入另一信封,公证员在该另一信封上背书,说明向公证员交付秘密遗嘱的立遗嘱人的情况、接受遗嘱的地点和日期,与每位见证人身份证件一致的见证人的姓、名、父称和住所地。公证员从立遗嘱人那里接受装有遗嘱的信封时,必须向立遗嘱人解释相关法规的内容,并将此事项在第二个信封上进行相应的背书,还应向立遗嘱人发给证明接受秘密遗嘱的文件。《意大利民法典》还专门详细规定了制作秘密遗嘱的程序。其他各国法律对此均有详细规定。
  关于密封遗嘱的保管,各国法律规定并不一致。多数规定为接受秘密遗嘱的公证机构保管,也有规定为初级法院保管的。由有公信力的机构保管遗嘱是确保秘密遗嘱安全性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秘密遗嘱的内容并未公开,因此,如果其因保管不善遭人毁坏或者篡改,将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很难证明遗嘱的实际内容。秘密遗嘱的功能将丧失殆尽。因此,由具有公信力的专门机构对秘密遗嘱进行保管是必要的。
  遗嘱的开启一般规定由遗嘱的保管机构在得知立遗嘱人死亡后,在满足一系列程序要件的条件下开启。为使秘密遗嘱得以实现,遗嘱的开启必须设定严格的条件。古罗马《国法大全》就已经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德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法院一知悉被继承人死亡,即必须为开启在其保管之下的遗嘱确定期日。在可行的限度内,应该传唤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在该期日前来。必须在该期日开启遗嘱,向利害关系人宣读遗嘱,并根据请求向利害关系人出示遗嘱。在出示的情况下,可以不宣读。另外,没有一个利害关系人在该期日前来的,也不宣读。必须就遗嘱的开启做成记录,遗嘱被加封的,必须在记录中确认加封是否完好。等等。
  因此,我国现行法上并没有秘密遗嘱的规定。那么,在我国继承法中能否引入世界各国均有规定的秘密遗嘱制度呢?我国继承法的修改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在此次继承法修改中,是否需要增加密封遗嘱、电子数据遗嘱的问题也被提及。但大部分学者对修改后的继承法是否应引入秘密遗嘱是持否定态度的。如“王利明建议稿”就反对在继承法中规定秘密遗嘱。其草案附理由中所述,秘密遗嘱的方式“与我国国情不符”,因在秘密遗嘱中公证员只作形式公证,不作实质公证;而我国对公证员公证的遗嘱要求的是实质性公证。
  笔者认为,秘密遗嘱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有其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华遗嘱库项目的启动和火爆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在继承法中增加设立秘密遗嘱制度,增加现有公证机关保管遗嘱的职能,并适当借鉴各国立法,完善秘密遗嘱的作成、密封、保管、开启等程序,当可解决当前社会对于遗嘱保密的需求和中华遗嘱库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中华遗嘱库已经和正在作出的努力也可资借鉴。如采用专业的登记流程软件,借助指纹扫描、现场影像、电子扫描、文件存档和密封保管等方式对遗嘱进行严格保管,必要时还可以附加律师见证,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组织多名法律专家起草免费遗嘱范本,涵盖了遗产安排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可以基本满足订立遗嘱的需要。专门从国外进口不但保存时间长,而且还可以防止虫蛀和避免人体汗液的侵蚀的特种用纸,提供给登记人使用等。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师)
责任编辑:顾小娟
相关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5日举行了隆重的...&&nbs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号
中国法院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201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7 以 上 版 本 浏 览 器西北首家遗嘱库在兰州建立 解决老年人后顾之忧 - 新闻频道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西北首家遗嘱库在兰州建立 解决老年人后顾之忧
时间: 16:22:00
移动用户发送SX到,订阅陕西手机报。早报+晚报,每月3元钱。
  没有鲜花,没有繁琐的成立仪式。6月6日上午,由省市有关部门、兰州市老年学会、甘肃为公律师事务所联合发起的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在兰州成立。作为西北首家的兰州遗嘱库也应运而生。它的建立,弥补了兰州乃至甘肃省由当事人委托第三方见证、预防家庭纠纷、解决老年人后顾之忧的空白。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财产继承纠纷、老年人再婚及婚前财产纠纷、老年人赡养抚养等纠纷,呈直线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家庭关系的主要矛盾。而兰州遗嘱库的建立,弥补了遗嘱管理机构缺失的不足,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减少家庭纠纷的发生,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此次成立的兰州遗嘱库,是在即将于7月1日施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背景下成立的。它将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办理遗嘱的登记、保管和传递服务,以协助老年人处理好家庭问题,建设和谐家庭。老年人只需携带身份证件和遗嘱原件前往兰州遗嘱库登记中心,即可办理遗嘱登记。为了保护遗嘱订立者的隐私,兰州遗嘱库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遗嘱订立者可以将查询遗嘱或提取遗嘱的权利授权给自己指定的人;也可以设置查询遗嘱或提取遗嘱的时间节点和条件要求,只有满足其所设置的全部条件的人方可查询或提取遗嘱。必要时还可以附加律师见证,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遗嘱登记保管后,遗嘱订立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修改和更新。
  兰州遗嘱库的负责人安主任告诉记者,尽管有的老人立了遗嘱,但却因为对法律不了解而导致遗嘱无效,或是继承人对老人所立遗嘱的真实性有争议。因此老人最好在生前订立一份有效的遗嘱,由第三方保管,这样继承人应得的权益也不受到损伤。
【】【】【】
来源:&&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中华遗嘱库负责人:别等了 30多岁就立遗嘱吧
据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的估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年自然死亡的老人当中,立有正式遗嘱的不超过25%。 CFP 资料日前,中华遗嘱库负责人陈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30多岁是立遗嘱的最佳时间”引发关注。30多岁该不该立遗嘱?有受访者觉得十分不解,30多岁是一个人体力和思维最为旺盛的时期,活得好好的立什么遗嘱?针对为何说30多岁是立遗嘱的最佳时间,陈凯 9月5日向澎湃新闻进一步解释称,相对于老年人和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30多岁以上的中年人经济交往比较频繁,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一旦发生风险,对家里的影响更大,所以要立好遗嘱来处理他们的家庭事务。陈凯说, 人别等到自己老了、生病之后才想起要立遗嘱,立遗嘱就像买保险,有防患风险的作用,是对亲人关爱的传递与延续。陈凯认为,中国人有一个误区,认为立遗嘱是老年人以及身体不好的人的专利,跟死亡有关,不吉利。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由北京市工商联信息化商会协办的公益项目,主要面向老年人进行免费服务,凡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填写申请表后,可以免费办理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陈凯说,目前全国老年人中,设立遗嘱的比例非常低,远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他们希望未来中华遗嘱库能成为全国老年人选择登记、保管遗嘱的地方。根据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的估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年自然死亡的老人当中,立有正式遗嘱的不超过25%。因没有遗嘱,哪怕是独生子女家庭,对遗产继承毫无争议的,也往往会在继承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麻烦。作为非营利机构,中华遗嘱库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资助、上级基金会的拨款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直击现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chorayzhao]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A10:本市·焦点
A10:本市·焦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网络遗嘱库 安全监管存真空
可收录从银行账号到游戏账号等隐私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遗嘱网站无特殊监管
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报
“网络遗嘱”网站上发布的操作流程&&&&遗嘱通常都由主人设立后存放在家里或自己信任的地方,但目前,网上兴起了一种遗嘱保管的服务。只需花费几十元,就可以在这家网站上拥有一个网络遗嘱保管箱,存放自己的重要信息,用户一旦有意外,网站会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用户设置的指定联系人。这种新颖的方式赢得不少年轻人追捧,目前号称有28万多注册会员。与此同时,由于此类网站缺乏相应监管,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能不能得到保障也引起一些用户关注。&&&&59元网上存遗嘱&号称已有近30万客户&&&&北京青年报记者登录一家“网络遗嘱”网站,该网站上写着,“您的人生黑匣子——网络遗嘱,托管与传递个人重要信息,备份生命记录,传递无限关爱。”网站首页滚动显示着一组数据,分别是全国每年意外死亡人数100万,截至昨晚10时,该网站会员人数286376人,当日新增会员数724人。&&&&该网站首页正在着力推出新版上线的网络遗嘱云保管箱,1年期云保管箱的费用经过折扣后为59元。根据不同的开通年限:1年、2年、5年、10年和20年,价格在59元至1180元之间,都是打折后的价格。网站页面用较大篇幅强调云保管箱的安全性,“网络遗嘱云保管箱,比存在大脑还安全,可以彻底阻止黑客攻击,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何时打开云保管箱?本人去世或本人失去正常意识。”&&&&该网站首页表示注册会员人数为286376人,网站CEO李佳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注册会员多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年龄多在19岁至50岁之间,其中30岁至40岁年龄段的占总人数六成。李佳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大部分是已婚,说明他们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感,考虑到万一出现意外可以方便家人,而时代发展让更多人对遗嘱不再忌讳。”通常认为对遗嘱保管需求最迫切的老年人则基本没有注册会员,李佳认为这和他们不太使用互联网有关。&&&&网站收录从银行账号到游戏账号等信息&&&&网站首页附有客服电话,以及网站功能介绍,表示通过该网站可以进行情感传递、遗嘱备份、财务信息备份、虚拟账号备份、秘密存档、私密日志以及遗愿代办这7种业务。北青报记者发现,购买云保管箱需要经过两次登录,一次是以新用户注册登录,需要填写用户个人资料,包括性别、生日、手机号码、邮箱和住址。然后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登录,此时用户需要填写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李佳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样设置是为了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性从而增强信息安全。&&&&据介绍,用户必须在自己设定的登录频率时间段内登录网络遗嘱,否则网站就会给用户发送邮件或短信通知其尽快登录。如果超时还未登录,工作人员将电话联系用户或用户设定的应急指定联系人,来确认用户本人是否健在、是否意识正常等。如果确认,网站将会把云保管箱内的信息转交给保管箱指定联系人。&&&&云保管箱的页面上设有遗嘱备份文件夹,页面的横向坐标上列有情感传递、遗嘱备份、财务信息、虚拟账号等功能。财务信息这栏里,可以上传自己的银行账号、保险账号、公积金账号、证券账号等,而虚拟账号备份栏则可以储存游戏账号、邮箱账号、即时通讯账号等。私密保存栏可以通过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方式保存生前不想公开的文件。&&&&在确定用户离世后,系统会通过相关程序联系到用户指定的联系人。&&&&焦点&&&&遗嘱库网站监管存真空&&&&虽然网站CEO李佳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也一再强调,他们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服务器等硬件条件作出努力,但是,此类网站申请时并不需要具备特定的资质,也没有相关部门进行资质审核,是作为普通商业网站进行设立的,运行之后,并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特别的监管。李佳表示,他们受到的监管,和普通的商业网站一样,并没有因为遗嘱等敏感信息而有所特殊对待。&&&&由于用户可能将自己的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以及一些不愿意被人知道的个人信息存放进保管箱,隐私是否会泄露引人关注。李佳表示他们也看不到用户的信息,但他表示,由于没有特殊监管,这个完全取决于网站的主观努力、职业操守和用户的信任。&&&&2013年3月,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中华遗嘱库”正式运行,遗嘱库负责人陈凯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网络上虚拟的遗嘱库,实体的中华遗嘱库是基金会运作的公益项目,要遵循公益项目运行的规则,接受基金会依法进行的监管。&&&&北青报记者对多个可能对网站进行监管的政府部门咨询后发现,此类网站在注册设立时,并没有相关机构对其是否拥有特定资质进行审核。而在其上线运行后,也并没有相关机构对其进行特殊监管,在安全性和保护用户隐私功能上可能存在一些隐患。对于网络遗嘱保管,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新兴的盈利模式,如果是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出售个人隐私也可以获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用户仍需保持谨慎态度。&&&&对话&&&&网络遗嘱保管取决于用户信任&&&&北青报:网站如何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露?&&&&李佳:我们用最好的服务器,采取更好的安全技术等,运行3年没出过安全事故。&&&&北青报:缺乏准入资质审核和运行时的监管,完全取决于网站主观方面的努力和操守可靠吗?&&&&李佳:我们是商业网站,主要做云储存,并没有特殊的监管和审核,和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北青报:是否会有人利用此类网站来骗取个人信息?&&&&李佳:有可能吧。其实个人邮箱和空间的重要信息都存在泄露可能,这取决于职业操守和用户的信任。&&&&专家&&&&网络遗嘱不具备法律效力&&&&网络遗嘱保管箱走红后,很多人关心其有无法律效力。我国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口头遗嘱,网络遗嘱并不在此列。李佳表示,他们只做遗嘱保存,并不是帮助用户立遗嘱,他坦率地表示这里的遗嘱没有法律效力。&&&&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刘冬燕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设立遗嘱和保存遗嘱是两码事,网络遗嘱保管箱只负责遗嘱的保管,并不保证遗嘱有效。她同时表示,遗嘱可能涉及财产等重要事项,容易产生纠纷。但法律也没有禁止这一新事物的存在,因此它也不违法,确实迎合了一部分市场需求。至于是否安全、是否会泄露隐私,刘冬燕认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情况,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行业自律,还应该加强对这一新事物的监管,还要将相关监管执行到位。&&&&本版文/本报记者&李泽伟<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上海建立全市遗嘱库 可联网查询-交易通
上海建立全市遗嘱库 可联网查询
来源:新闻晚报作者:王凤梅 钱朱建
原标题:全市遗嘱库可联网查询晚报记者 王凤梅 钱朱建 摄影报道“免费保管遗嘱,到底保管在哪里?”“会不会泄露出去?”“谁能查询这些遗嘱信息?”……自从上海市公证协会宣布今年10月开展“老年人免费保管遗嘱和办理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活动后,不少老人对遗嘱的保管充满好奇。近日,记者在上海东方公证处地下档案室内,见到了专门存放公证遗嘱的遗嘱库。据悉,遗嘱属绝密信息,有严格的查询制度。只要办理过公证遗嘱,一旦被继承人过世,继承人来办理继承公证时,遗嘱信息会自动弹出,这样有利于被继承人意愿得以实现。绝密档案处恒温恒湿环境如此绝密的遗嘱信息,都放在遗嘱库内。那遗嘱库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近日,记者来到上海市东方公证处,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通过电话或者到现场咨询免费遗嘱公证和保管的市民也很多,甚至有单位的退管会搞起了“团体预约”,准备20多位退休老人一起来集体办理。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经过两道门禁,记者来到地下一楼。打开其中一间屋子的厚重铁门,记者见到了神秘的遗嘱库。这里的布局有点像图书馆,一排排的柜子整齐排列。摇动柜子上的把手,档案柜便自动分开,写有绝密字样的卷宗整齐的排列在柜子内。另外,在一些冰箱摸样的柜子里则存放了很多与遗嘱相关的录音、录像碟片。“这里只是一部分最新的遗嘱,其他绝大部分都已经转移到上海市档案馆了。”工作人员表示,遗嘱是需要永久保存的文件,所以对存放条件十分严苛。上海市东方公证处的遗嘱库,做到了恒温、恒湿,硬件条件基本和市档案馆相当。继承公证时遗嘱自动弹出家住静安区的李老伯已年过八旬,身体每况愈下。由于子女较多,夺产暗战已持续多年。李老伯尽管身体不好,心里却十分敞亮,对于房子和存款的分配早有主意。为此,他偷偷写了一份遗嘱,藏在了床头柜的夹层里。因为担心子女知道后吵闹,他一直没说出来。但李老伯也担心,万一自己突然离世,这份隐藏的遗嘱无人知晓怎么办?得知免费办遗嘱和保管遗嘱的消息后,李老伯赶紧打电话到离家近的东方公证处咨询。工作人员解释,上海市公证行业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公证遗嘱库”,全市所有公证处办理的公证遗嘱信息都已联网。如果在公证处办理了公证遗嘱,即便当事人突然离世,未及告知家人。家人前来办理死亡继承公证时,遗嘱也会自动弹出,这样有利于当事人的遗愿得以实现。“那我的子女能查询到我的遗嘱内容吗?”对于李老伯的担心,工作人员解释,立遗嘱人死亡前,遗嘱属于绝密信息,任何单位、个人均无法查询。只有立遗嘱人死亡后才可查询。因此,只要李老伯不说,别人不会知道他的遗嘱是什么内容。建立全国遗嘱查询系统迫在眉睫我国遗嘱的形式有多种,当遗嘱人死亡后,如何查询其生前所里的遗嘱,特别是最后一份遗嘱,成为分割遗产的关键。而在多种形式的遗嘱中,公证遗嘱效率最高,但同为公证遗嘱,也应以最后一份的内容为准。上海市公证协会会长、上海市东方公证处主任黄群指出,随着人员流动频繁,有些被继承人可能在不同地区立有多份不同遗嘱,其中就可能存在相互冲突的可能性。而由于订立了多份遗嘱,其中一份或数份,在被继承人死后可能被隐匿或忽略,导致其意愿无法实现。如果在遗产分割完成后,发现其他公证遗嘱或时间在后的遗嘱,再进行重新分割,必然容易激化矛盾。因此,建立全国联网的公证遗嘱统一登记查询库显得迫在眉睫。黄群介绍,上海市公证行业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公证遗嘱库”,截至2012年上海公证遗嘱库现有81578件备案,共 有105074次查询。设立全国统一的公证遗嘱登记备案查询制度,将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公证遗嘱进行统一汇总、信息整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公证遗嘱资源信息库,相关当事人可在全国任一家公证机构通过该系统查询被继承人所订立的公证遗嘱的有关内容。这将极大地方便当事人和有关机构对公证遗嘱的查询及确认,实现对被继承人及其及继承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相关链接]大陆法系国家遗嘱保管登记大陆法系国家遗嘱登记保管中心由公证人或公证协会发起。日,欧洲理事会各成员国在巴塞尔签署了一份关于建立遗嘱登记体系的协议。法国公证服务发展协会(ADSN)为非营利性协会,法国在埃克斯――普罗旺斯成立了遗愿信息登记中心。至2008年底,法国遗嘱信息登记中心(FCDDV)已有2000万备案,4500家公证人事务所客户,自创建起有670万次查询。瑞士联邦公证协会遗嘱登记中心是瑞士联邦公证协会下属的有限责任公司,现存40万份遗嘱信息,遗嘱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法官遗嘱等,其效力相同,但公证遗嘱被公认为最具权威的遗嘱形式。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奥地利、葡萄牙、立陶宛自2002年通过欧洲遗嘱档案网(RERT)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交易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一网览尽;招标投标,全在其中!
&※&※&※&※&※&※&※&※&※&※&※&※&※&※
&※&※&※&※&※&※&※&※&※&※&※&※&※&※&※&※&※&※
&※&※&※&※&※&※&※&※&※&※&※&※&※&※
<font color=#13-09-22 00:00:00)
<font color=#13-09-22 00:00:00)
<font color=#13-09-22 00:00:00)
<font color=#13-09-22 00:00:00)
<font color=#13-09-20 00:00:00)
<font color=#13-09-20 00:00:00)
<font color=#13-09-20 00:00:00)
<font color=#13-09-19 08:00:00)
<font color=#13-09-19 00:00:00)
<font color=#13-09-19 00:0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遗嘱库预约电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