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去世后,西蜀有谁去过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

三国时东吴陆逊和孙权年龄相差有多少?他娶的孙策之女叫什么?孙策共有几个孩子?具体点儿。多谢。_百度知道
三国时东吴陆逊和孙权年龄相差有多少?他娶的孙策之女叫什么?孙策共有几个孩子?具体点儿。多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是霸王花(孙策之女)生的这个史料没记载,你问的好有难度。按现在来说陆逊有婚外情。我就知道这么多了,陆逊再孙权17年去世。他们之间有亲戚陆延
他娶得女儿没有记载名字的 要怪罪万恶的封建时代 不是母系社会 所以没有记载名字 只能叫孙氏陆逊出生在183年 孙权在182年 所以孙权大陆逊一岁孙策有记载的孩子们是陆孙氏(陆逊妻) 顾孙氏(顾雍子顾邵妻)朱孙氏(朱治子朱纪妻) 孙绍
三国演义》与史实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民初五四运动后,反传统派学者积极澄清《三国志》,以对诸葛亮、关羽、刘备传统正面人物进行再评价,胡适、鲁迅等革新派学者也带头从释《三国演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出于澄清真实历史,再加上毛泽东本人对曹操的个人喜好,还有最近的“学术超男”易中天教授的《易中天品三国》等。新中国学者在改革开放前常继承反传统派学者对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解释,援引《三国志》驳斥《三国演义》。   张飞的字:张飞字益德,不是翼德。   桃园结义:刘关张没有结拜,只是情若兄弟。关羽年龄甚至比刘备还大。   著名兵器:名兵器如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青釭剑等为虚构。   张飞鞭督邮:是刘备干的,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杖打督邮。   曹操献七星刀:虚构,演义中曹操借献刀刺杀董卓未遂,实是曹操认为董卓终必败,连夜潜逃回乡里。   孙坚之死:由于只带几名随从追击敌军,中了黄祖伏兵,中流矢死于岘山。   陶谦:陶谦为人与史实不符。   关羽徐州诛车胄:也是刘备干的。   土山约三事:虽然“土山约三事”,但是关羽也是因为刘备家眷的缘故投降。   衣带血诏:确有此事,但是马腾是一个带有强盗性质的军阀,攻打李郭不过是私人恩怨。   赤兔马:赤兔马在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并没有成为关羽的坐骑。   关羽诛文丑:文丑死于曹军乱军之中。可能是关羽、张辽或徐晃的士兵所杀。   孙策之死:遭刺客暗算不治,刺客是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奴与门客,并非被于吉吓死。   过五关斩六将: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都不见史书记载。但是,不能否认中途没有阻拦。   郭嘉遗计定辽东:虚构剧情,郭嘉暴毙而亡,年三十八,没留下任何计策,此计是曹操自己的计谋。   关羽古城斩蔡阳:还是刘备干的,地点也并非古城。   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不多。   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徐庶跟随刘备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及后更当上魏国重臣。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又是刘备干的,当时诸葛亮并未出山。   诸葛亮火烧新野:历史上没有记载,为罗贯中杜撰。   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历史上,赵云只是护送刘备家小撤退,没有记载七进七出此事。赵云当时名气还不大。   糜夫人跳井:正史没有记载 。   刘琮遇害: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更迁为谏议大夫。   吴国太:虚构出的一个人物。    舌战群儒:只记载诸葛亮面见孙权,东吴主战派、主和派相争日盛。诸葛亮只是节使。   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之战之后游说周瑜不成。   太史慈在207年就病逝,没有参加赤壁之战。   诸葛亮智激周瑜:应该是周瑜智激孙权。   草船借箭:并无此事,相似事件发生在孙权于濡须坞之战。   苦肉计:确有黄盖诈降,但苦肉计应无。   阚泽:阚泽为东吴重臣,是受孙权尊重的人物,从未参与过军事行动。   庞统献连环计: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孔明求东风:纯属虚构,江东冬至时日,巧有东南风。   赤壁之战:无论《魏书》还是《蜀书》都记载曹操是与刘备交战败退,孙权军确有参加此场战役,但难获全功。   周瑜:吴国名将,赤壁之战结束二年后病死于伐西蜀途中,与诸葛亮素未谋面。   华容道:刘备领兵追截兵败的曹操,但是去晚了,被曹操跑掉。   南郡之争:没有发生,是周瑜死后孙权将江陵借给刘备。借江陵(当时荆州被曹,孙,刘三人瓜分,孙权并没有权利“借荆州”)只是鲁肃出的主意,为了给曹操多一个强敌。   关羽战黄忠:刘备征荆南,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   孙刘联婚: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只是政治性联姻,不过在《烈女传》中确有描写她投江的记载。而且也不是周瑜出的主意,而是孙权自愿的。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无采用周瑜之美人计。   周瑜心胸狭窄:史书记载了周瑜恢廓理智、大度友善的作风。而与诸葛甚至未曾见面,何来嫉妒之说呢?   三气周瑜:周瑜未出征西蜀前已去世。周瑜在伐蜀途中病死于巴丘。并非被诸葛亮的才智气死。   
其他类似问题
孙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孙权去世后,西蜀有谁去过东吴?_百度知道
孙权去世后,西蜀有谁去过东吴?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大的接触了,但毕竟是盟友,一些平常的交往是不会少的
其他类似问题
孙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帖子主题:从东吴的灭亡看去
共&1864&个阅读者&
军号:2615967 工分:4204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从东吴的灭亡看去
文章提交者:于明2098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从东吴的灭亡看去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乎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公元280年,石头城下,吴帝孙皓备亡国之礼,面缚舆榇而降晋,历经孙坚、孙策、三代英雄奠定的江东基业自此覆灭,仅仅距离孙策渡江建国八十四年,往事已矣!遥想赤壁千帆,公瑾当年,夷陵山火,陆逊英姿,东吴顷刻崩垣的主要原因史评纷纭,然犹可为今世之鉴也。大国博弈,没有共赢,此为当局者戒。东吴踞有长江天险,凭借父兄之烈承继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孙权以赤壁之战北拒曹魏,荆州、夷陵之战巩固西线,不失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赞,对于涉及东吴底线的把握和坚持,是其将父兄基业发展壮大的有力体现。及至其后亮、休、皓三届接班人,内忧不说(曹魏也一样经历了内部政权斗争),经济上取得的卓有成效的业绩始终没有体现战略红利,面对六出祁山形成的魏蜀争战的大好局面,东吴基本上奉行了“心无旁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没有对占据中原独大的曹魏政权采取哪怕是战略袭扰的,听凭一次次功亏一篑的诸葛亮一次次劳师远征。更无视司马篡魏的战略机遇趁火打劫,保持了一贯尊重和理解并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君子风范。甚至在蜀中无诸葛的六年里坐视邓艾、钟会直下成都,将倚为犄角的“盟友”彻底打残,失去了蜀汉的东吴等于将长江上游的战略制高点拱手让给了司马炎。与虎为邻,岂可安睡,此为当局者忌孙策、孙权在军事组织形式上依靠江东世族,这是基于发展初期自身实力过于弱小的原因而采取的可行之法,于乱世之中创建基业本身就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但沿袭下来的这种组织形式必然导致江东的世族势力过于庞大,乃至相互争斗并直接影响了整个政权的稳定,因而,他的继任者若无力或者无意改变这种局面,在国家面临重大危机关头即无法形成凝聚力,这是孙权的后任三代没有勇气实施******重新进行顶层设计的败因。东吴建立政权初期,绝大多数精英是跟随孙坚、孙策的两代百战之将,而到了孙休时期,东吴的四大家族把持了整个政权的核心,并发展成为近亲繁衍的恒产者统治阶级,指望恒产阶级抵御外辱无疑是痴人说梦,恒产阶级的最大特色就是对改朝换代毫不在意,“任你日本人还是胡司令,我沙家浜还是沙家浜”,直接导致了司马兵临城下时绝大多数庙堂之上的食禄之人纷纷言降,有什么关系呢?你孙家的天下我是豪强,司马来了我还是豪强。能战才有和,这是浅显的道理,这绝不看GDP的多寡和经济指标的繁荣昌盛,这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简单命题,攻下西蜀的司马炎并没有接着沿江而下直取江东,而是坐等江东世族的内耗争斗激起了民变,几乎没有像样的战役,六代而亡的孙氏江东创造了三国时代最好的经济成就,彼时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航运发达,农桑丰盈,商业繁荣,几乎又是一个三十年辉煌,假如历史是东吴而不是司马书写的话。铁血环保之历史中国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从东吴的灭亡看去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1420 工分:11822
左箭头-小图标
当时的江东尚未开发,民寡地狭财匮,实不足与中国争。不要拿当时的江东比当下的江东。东吴之存,实赖蜀为魏痈。魏一旦得蜀则东吴必亡,因为不必渡江,可沿长江顺流而下,避免了赤壁第二的危险。蒙古灭南宋,亦此理也。金之所以不能灭南宋,皆吴氏兄弟、余玠等守蜀之功也!唇亡齿寒,江东不知此理,一意收荆州弱蜀,实乃自取灭亡也!本文内容于
1:04:58 被缗昏生226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83523 工分:8328
左箭头-小图标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2726 工分:131
左箭头-小图标
冷战思维.文采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3393 工分:10191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以古论今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条记录]&分页:
&对从东吴的灭亡看去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正在热读中,更多精彩尽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吴孙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