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种子诸葛亮北伐事件

问题补充&&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败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其实很清楚这些,他之所以坚持北伐,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出山时,曾在《隆中对》中设计将来要北定中原,“尽管荆州丢了,形势变了。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只要他有一丁点机会,都会抓住这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挥泪斩马谡为平内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中著名的段子,但在易中天看来,其中疑点重重。“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你就要杀他,你有多少将军可杀?蜀国人才本来就少,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易中天表示,蜀国内部很不稳定,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三股力量相互抵制。为了平息内乱,诸葛亮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徇情枉法。对于马谡的处理只能是四个字:从重从快。
热心网友 &12-08 10:32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故事体现诸葛亮机智?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故事体现诸葛亮机智?
诸葛亮的军事才华表现在制定作战方案及指挥战斗中。《三国演义》中的决策者们大多能在具体情况的观察、分析中,迅速地从纷繁复杂的错综现象中发现的抓住战局的本质和关键,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而诸葛亮不仅如此,还 广泛读书,多方交友,云游天下,所以他确定的作战方针也计高一筹、花样蘩多。如有对阵、截粮、劫寨、活烧、水淹、疑兵等,并能依具体情况,使之变化莫测。每次用兵,诸葛亮总是要先了解敌方的情况和战事条件,包括对双方主帅及主要将领的性格等都有清楚的了解,然后做出分析,最后做出总的决策。如建业之初,确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14)的三分战略,就是他长期观察天下形势而制定的,又如七擒孟获用的是攻心战略,而北伐中原用的是稳扎稳打战略就是如此。当然,诸葛亮不仅仅是能制定总的战略方针,他还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作战步骤并亲自指挥作战。如他借动吴兵取南郡一役,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三国演义》从诸葛亮与他人的对比中,也突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军事才华。曹操、司马懿、刘备都是足智多谋的人物,诸葛亮与曹操对比,曹操自幼奸滑,广有计谋。官渡一战中他更是灵活多变,以粮草不足的七万人,催毁了四世三公的袁绍的七十万人,但诸葛亮却处处高他一筹。如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就是最好的例证,奸雄本事再高,也难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与司马懿比较,司马懿是一个了不起的将才,诸葛亮曾这样说过“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但司马懿却一直斗不过诸葛亮,在空城计、木牛流马、陇上收麦及祁山斗阵中都屡屡失败,只落得一再叹息:“吾不如孔明也!”(15)在三出祁山中,司马懿派张和,带陵截寨,但诸葛亮却早有准备,落得“懿大惊曰:”孔明真神人也“(16)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草船借箭了。周瑜出于对诸葛亮的妒忌,以前线总指挥的身份,设计限诸葛亮在十天之中监造十万只箭,这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可能的,加上周瑜又暗中阻挠,很明显,这是陷害亮的诡计。而诸葛亮明知其意,却漫不经心,随口答应,并主动要求缩短造箭之日,这一来,使故事气氛更加紧张,把个鲁肃急的团团转。他越急,情节越紧张,就越显出诸葛亮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就越显出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周瑜在屡遭失败后,对诸葛亮是“有佩服、有妒忌”,以至在最后无奈叹曰:“既生瑜,何生亮?”再次,刘备事业在诸葛亮出山前后的对比亦能显示出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出山前刘备屡遭失败,出山后则节节制胜。而且作者在此不惜笔墨,着意点明只要刘备采用诸葛亮的计策则战无不胜,而且一旦不听诸葛亮的劝阻,坚持己见去平吴,就会一败涂地而不可收拾。这就愈使诸葛亮在军事才能方面的形象更加丰满,刻划出超前卓后的军事家形象。
总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现的十四卷中,处处都表现出了他卓越超群的才智和军事才华,为人们所感叹折服。
《三国演义》中,他一出场,作者就把他造成了“羽扇纶巾,飘飘然有似神仙之概”,并且居境高雅、闲适,一副十足的飘逸、潇洒、从容大度、清高孤傲的隐逸士子之相。初出茅庐,便以弱胜强,取得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两个战役的胜利。曹操强兵压境,迫使刘备退守夏口,对此,诸葛亮毫不畏惧,安然用计,说服东吴抗曹,经过一个又一个战役,最终取得了荆州、益州,实现了他“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出色的当是舌战群儒和智激周瑜。“舌战”不仅写得合乎情理,真实可信,而且抓住这个典型事件,刻划了诸葛亮的博识机敏和政治外交才能。因为面对“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17)的庸儒们,孔明表现出的是丰神漂洒,器宇轩昂,镇定自若,他巧舌如簧般各个击破,他能言善辩使他们言尽词穷、无以应对,真是痛快淋漓。“舌战群儒”把诸葛亮儒生的外表政治家本质的形象同一般儒生做了生动而鲜明的对比,充分显示了诸葛亮建立在机智干练,能言善辩基础之上的飘逸、潇洒、神采弈弈的气质风度。而智激周瑜的成功是由于他深知周瑜的性格和政治态度,并抓住周瑜自命不凡和英雄气度,激发他对曹操的愤慨,使周瑜早下抗曹的决心,建立抗曹的统一战线。在这一过程中,诸葛亮明知江东“二乔”与周瑜的关系,却佯装不知,并借题发挥来激周瑜,这就更表现出了他那种“超轶绝世”之才和轻逸、闲适、脱俗的外交家风貌。
其次,诸葛亮心胸宽宏、豁达、能以大局为重。我们从与周瑜的妒忌之心对比中来看诸葛亮。周瑜本也风流倜傥、精明干练、文武双全,因其处心积虑的要加害孔明,显的器量狭小,品德不高。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三次要借故杀掉诸葛亮,在“三杀”中,作者以周瑜的忌贤妒能的狭窄器量,反衬出诸葛亮以抗曹大局为重、处处忍让的宽大胸怀。周瑜呕心沥血设计出来的种种谋略,自鸣得意,以为无人知晓,可诸葛亮一眼就识穿了,但他佯装不知,不动声色。周瑜越是气急败坏的要杀害他,他越泰然处之,让其计谋自然败露,不予揭穿,在这一过程中,诸葛亮随处处处于主动,但他却能忍气吞声,不予报复,这倒不是因为他胆小怕事,软弱无能,而是因为他虚怀若谷,能以大局为重。为了避免直接发生冲突而影响抗曹的大业,常常依靠鲁肃从中周旋,晓之以理,这就充分显出了诸葛亮聪明的才智和宽阔的胸怀。作者将陪衬的手法用在这里真可谓恰到好处。
再次就是诸葛亮处事从容镇静,临危不乱。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的描绘此起彼伏。刘备因关羽遇害兴兵伐吴,诸葛亮苦谏不从,破坏了既定的方针,终于兵败白帝城;亮辅佐刘禅时,刘神禅昏聩无能,甚至听信司马懿的流言而排斥诸葛亮,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亮至始至终忍辱负重,顾全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既表现了他的豁达和忠贞,同时双表现了他从容镇定的处事态度。其中空城计更是表现了他的从容镇定、临危不乱的过人胆识和气质。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正在安排撤退之时,司马懿就帅十五万大军蜂拥而来。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般文官,所引的五千军也已一半运粮草去了,众官听到消息后尽皆失色,在这打、退、跑均不行的生死关头,平生谨慎的诸葛亮,根据对敌方主帅的了解,大胆行险,用空城计退了兵。当时的情景是:“只见城上孔明身披鹤氅,头戴纶巾,笑容可掬,焚香弹琴,左右各一童子,城门内外,有十余百姓,低头扫洒,旁若无人”(18)。在此,已把诸葛亮临危不乱的过人胆识和七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后有俗语说:“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这亦是后人对孔明的聪明才智和沉着镇定的赞扬。另外,安居平五路也有力的显示了诸葛亮的临危不乱,为后人广泛传诵。
的感言:谢谢了,我对三国看的太少了解的也不多.
其他回答 (1)
三国演义是七分真三分假!不过,如果你看过易中天品三国,你就会知道,有关于诸葛亮的事,是三分真,七分假!
一切我们熟知道的一些事,基本上都是假的!
草般借箭的是孙权,火烧博望根本没那回事!赤壁之战的火计也不是他出的!七擒孟获那是糊扯,不可以会那样!
唉,失望呀!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茶香别院风——浮梁张激初中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易中天品三国》40
上传: zhangyong &&&&更新时间: 13:31:20
第四十集 祸起萧墙
 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对于这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延忠心耿耿,无端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延究竟有没有谋反?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祸起萧墙。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魏延谋反更是震动了蜀汉当局。魏延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深得刘备器重,屡次委以重任。关于魏延谋反,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说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此谋反也在预料之中。
  那么魏延谋反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其事?诸葛亮和魏延谋反有什么关系吗?魏延谋反为什么会涉及到诸葛亮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祸起萧墙&。
  易中天:
  魏延谋反一案大家也是相当地熟悉,因为《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说马岱杀魏延的时候,杨仪出城说,你敢喊三声&谁敢杀我&吗?魏延说我怎么不敢呢,谁敢杀我!马岱后来说我敢杀你,啪。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这是一个冤案。这个冤案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诸葛亮。这话怎讲?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是怎么记载的。这个事儿历史上有两种记载,两个版本。
  我们先讲《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三国志&魏延传》说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军中,临终前诸葛亮召开了一个秘密的榻前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杨仪,当时是丞相长史,就是丞相府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有姜维,有费祎,这样一些人。诸葛亮说,我死了以后这个仗就不能打了,咱们撤回去,撤退的时候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下面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自己开拔。做了这个安排以后诸葛亮就病故了。
  然后他们这几个人一琢磨呢,就让费祎去找魏延,传达丞相的命令。果然,魏延一听就跳起来了:什么,让我断后,不对吧?&丞相虽亡,吾自见在&。丞相是去世了,我魏延还活着啊,我魏延还可以带领部队继续北伐嘛,为什么要撤退啊?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死了以后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误了?&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魏延说,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我魏延给他杨仪断后,杨仪算老几?不干。然后跟费祎说,不管,我们这儿继续部署北伐,继续打曹贼。做了一番部署,写好了以后,魏延跟费祎说,来来来,签个字。费祎说:魏将军,这个杨仪是个书呆子,他哪会打仗呢!这么着吧,我回去给杨仪做做工作,让杨仪听将军的,好不好?魏延说好好好,你走走走。这个费祎出了魏延的大营之门,跳上马,掉头就跑。魏延一想,不该放走这个费祎啊,来不及了。然后赶快派探子去打探一下他们怎么动作,一打探,说杨仪就准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不管魏延,自己带着部队就往成都撤了。魏延怒火万丈,好,你撤我也撤,我先撤,于是魏延抢在杨仪的前面往南撤。而且还干了一件什么事呢?走一路烧一路,把桥啊路啊都给毁了,一路就这么跑跑跑,跑到了南谷口。这个杨仪一看,魏延先走了,而且把桥也烧了。杨仪带着部队也往回撤,然后赶快砍山上的树,再搭桥。
  这个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对不对,更糟糕的是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谋反。魏延说杨仪反了,杨仪说魏延反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就是两个人的告状信前前后后前前后后都送到了刘禅的御前。这刘禅一看他不明白,刘禅怎么明白得了,就把这个董允、蒋琬这些人找来,说各位爱卿看看,这个魏延告杨仪谋反,杨仪告魏延谋反,他俩到底谁反了?董允和蒋琬这些人说:陛下,臣等敢担保,这个杨仪他是不会谋反的;这个魏延谋不谋反,不好说。那就是魏延反嘛,对不对。于是,刘禅命令蒋琬带宿卫营,就是禁卫军,北上去拦截魏延。杨仪也带着部队南下,去追击魏延,就把魏延堵在了南谷口。这个时候,何平&&何平就是王平,因为他妈妈家姓何,他原来跟着外婆长大的,他也姓何,所以也叫何平,《三国演义》说是何平,实际上就是王平。&&王平冲上前去说,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就这样。魏延的部队一听,原来我们错了,一哄而散,魏延只好带着几个亲信又往南逃,逃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杀了魏延以后,把魏延的首级送到了杨仪的跟前,杨仪把魏延的脑袋扔到地上,用脚去踩,王八蛋,我看你还干坏事,我看你还干坏事!然后夷延三族,就是灭了魏延家族三族。这就是《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事情经过。
  *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一死,就引发了魏延谋反一案。魏延谋反是&诸葛亮时代&的三大疑案之一,他的谋反引起了后代历史学家们的很多猜测,甚至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对与魏延谋反难辞其咎,负有很大的责任。那么面对《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我们怎么看待魏延谋反呢?魏延是否真的谋反了?对此,易中天先生他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魏延是否谋反?此案我的看法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合逻辑。为什么说事出有因呢?有三点理由。第一,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既然诸葛丞相下令你魏延断后,你就该服从,你为什么不服从?可疑吧。第二,你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挥师南下,你要干什么?你是撤回成都呢,你还是想回去颠覆蜀汉呢?讲不清楚。第三,如果你只是不服从杨仪,你不愿意替他断后,你抢先撤回成都,你为什么把杨仪的后路断掉?你为什么要所过把所有的栈道、所有的桥梁都毁掉?让人觉得就是你是要回成都造反,又不准杨仪他们带兵来救驾嘛。而且杨仪是个书呆子,大家都认为这个不可能造反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能造反的肯定是军人嘛。在弄不清情况之下,为了保卫皇上,为了保卫政权,只好先假定你魏延造反嘛,所以叫做事出有因。
  为什么说它不合逻辑呢?我们知道以魏延当时的能力、实力,不足以自立山头称王称帝,他要造反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投降曹魏。如果他要投降曹魏的话,他应该就近投降,因为他在前线啊,对不对。诸葛亮的命令说魏延断后,魏延就可以说,好,我断后,你们走吧,走吧走吧,我断后,然后我投降,那不是方便吗。你现在居然,他为什么要往南走呢?而且他被王平截拦以后,他还可以只身投奔曹魏啊,虽然他没有人马了他也是一员战将,他为什么继续往南跑呢?这不合逻辑。
  所以陈寿就做了一个结论,陈寿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就是我推测,陈寿也是推测,我推测魏延的本意他之所以不往北走去投降曹魏,要往南走,他是什么意思呢?他只是想杀杨仪。他为什么要杀杨义呢?陈寿推测是以魏延当时的地位、威望、功绩等等,如果杀了杨仪以后,接诸葛亮班的就该是自己。如果自己能够接了诸葛亮的班,他就可以继续北伐了。所以陈寿说:&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就是魏延本意就是这个,他不是谋反。那么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来,魏延一案不是谋反案,是内讧,是窝里斗,是魏延和杨仪的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就又要提出一个问题来,这个魏延和杨仪他们又哪来的深仇大恨呢?
  *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魏延既没有谋反的实力,也不合乎谋反的逻辑,实际上是魏延和杨仪两个人的内讧。而事实上,魏延是蜀汉名将,智勇双全;杨仪是蜀汉文臣,很有才华。两个人一文一武,关联不大,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来呢?魏延和杨仪的矛盾从何而来?
  说起来大家可能要笑,没什么,什么事都没有。很简单,就是魏延这个人在当时蜀汉方面是最牛的,大概也就是在诸葛亮面前他可能收敛一点,在其他人任何人面前都是趾高气扬,因为他本事大、功劳大,把谁都不放在眼里。那么其他的人也因为这个原因对魏延也是客客气气,让他三分,魏延要跋扈一下,人家就让一让。只有一个人不肯让,就是杨仪。杨仪可能是一个书生,他还是有点书生意气,我凭什么就给你这个武夫让三分呢?偏不让。于是魏延就恨得不得了,居然就你这小子不把我放在眼里。于是两个人势同水火,水火不容,水火不容到了什么程度呢?两个人不能坐在一起说话,坐在一起说话就要吵,每次随便提到什么问题两个人就要争,争论到激烈的时候魏延就把刀拔出来,然后就在杨仪的脸上比划;杨仪就痛哭流涕,《三国志》的说法叫做&泣涕横集&,就是眼泪鼻涕横着满脸都是,哭得五花六道,泪人似的。这个时候只有谁能够止住呢,费祎,费祎这个时候就赶快坐到他们两个当中去,走开走开,不吵不吵&&闹成这样。
  那么魏延又为什么这么牛呢?因为他是刘备生前非常器重和赏识的人。当年刘备征汉中,拿下汉中以后在汉中称王,称完王以后刘备撤军回成都,要留一个人守汉中。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要留的是张飞,刘关张刘关张嘛,关羽这个时候已经分兵守荆州了,那么现在又得了一块地方要守,当然最可靠的是张飞去守嘛。结果刘备破格提拔使用魏延,结果一军皆惊,所有人都吃惊了。刘备也知道大家是不回服魏延的,于是大会群臣,会上刘备就对魏延说了,寡人&&这个时候刘备已经称王了嘛,寡人把重任交给了魏将军,魏将军打算怎么做呀?魏延站起来说,如果他曹操倾巢而出,魏延愿意为大王挡住他,拒之;如果曹操派一个偏将军率十万人马来进攻汉中,魏延愿意为大王吃了他,吞之。好大的气派,他当然牛嘛。
  问题是杨仪,杨仪也不是窝囊废啊,杨仪也是很能干的。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进行规划,筹集军粮,进行计算统计,安排部署,这样一些事务性的工作都是杨仪在做。而且杨仪非常快,他就不假思索,斯须便了,一会儿功夫他的工作就办完了。所以诸葛亮对于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都是很赏识的,他非常欣赏杨仪的才干,也非常欣赏魏延的骁勇。偏偏魏延和杨仪他两个又是死对头,所以诸葛亮也头疼,叫做&常恨二人之不平&,也没有办法,这两个人谁都不能废掉,只好是尽量地让他们团结起来。但是他们不团结,最后闹到你死我活的这种地步。
  *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魏延与杨仪的矛盾由来已久,魏延狂妄,杨仪自负,两人是难容水火,以至于发展到内讧,最后以魏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就这样,一代名将魏延身死族灭,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魏延一案到底是谁的负责呢?
  历史学家的看法,多半倾向于是杨仪的责任,理由有四点。第一点叫做杨仪&以私愤杀大将,罪浮于延&,就是杨仪出于个人的恩怨,杀了这样一员大将,他的罪比魏延的罪还大。第二点,魏延功不可没,&夷其三族,亦太甚矣&。就是魏延毕竟是一个对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这样一个大将,有大功,无大错,蒙大冤,遭大诬,诸灭三族这个事情太过分了。魏延当然有错误,你不服从命令抢先南下,你还把杨仪的后路断掉了,这都是魏延的问题;但是量刑不当,处分重了,处分这么重完全是杨仪的原因。第三点,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杨仪把魏延一家都杀了,你还用脚去踩他的脑袋,这个事情太过分了。第四点他们认为,你杨仪说魏延谋反,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杨仪撤回成都以后是非常得意的,他认为第一个他把丞相留下来的军队安全地带回来了,他还把一个反贼给杀了,那这应该怎么样一下吧!谁知道没有怎么样,接替诸葛亮职务的是蒋琬。而蒋琬呢,他在官场的资格他是比杨仪低的,杨仪原来的官是比蒋琬大的,蒋琬提拔到他上面去了,而且能力、水平杨仪都觉得蒋琬不如自己。那么蒋琬上去了,杨仪挂起来,弄了个闲职,相当于调研员之类的,反正是给了他一个职务,但是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军队的。所以杨仪牢骚满腹,整天气哼哼的,见了所有人都是没有好脸色,朝廷当中所有人也不敢跟杨仪说话。只有费祎跑去安慰他,这个杨仪就大发牢骚,然后就把这个事情的前前后后絮絮叨叨婆婆妈妈讲了一大堆,讲给费祎听,最后他提出来说:早知道这样的话,我还不如跟着魏延一块儿,造反算了。那么费祎就把这个话如实报告给朝廷,朝廷就把杨仪罢了官。那么杨仪还不安分,他就在流放的地方他又继续发牢骚,诽谤朝廷。结果朝廷下命令,把杨仪抓起来,杨仪自杀了。
  所以杨仪和魏延窝里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此案由杨仪负责。而且杨仪说的那个话,也证明了魏延不想谋反。因为杨仪说早知如此我还不如跟着魏延,他没说跟着魏延干什么,他说我还不如跟着魏延;那如果魏延是谋反的话,杨仪不是说我后悔不谋反吗,也不会这样说的,这证明魏延确实没有谋反。
  但是杨仪也有委屈啊,我得给杨仪说两句公道话。杨仪的委屈在哪呢?第一,杨仪和魏延之争是个人恩怨,不是原则问题,不是路线问题。个人恩怨你就不大好说谁是谁非,对吧。第二点,杨仪之所以得罪魏延,无非是不肯让魏延,无非是保持自己一点独立性,这又有什么错呢?难道非得所有人都去拍魏延的马屁就对了,都让着魏延就对了?蜀汉就是有这个问题,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让着关羽,好嘛,荆州丢了嘛,你现在又要提倡让着魏延?不能这样。第三点呢,实事求是,平心而论,杨仪和魏延闹矛盾,受欺负的是杨仪。魏延动不动就把刀拔出来在人家脸上晃,杨仪好歹也是个大男人,哭得五花六道像个泪人一样的,你说他心里什么滋味?他最后为什么要那样对待魏延,积怨太深了。最重要的是第四点,杨仪是执行命令,是诸葛亮要他这么做的,是诸葛亮清清楚楚地交待他:&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是诸葛亮交待清楚的,而且预料到魏延是不服从命令的。那么杨仪有什么错呢?杨仪执行诸葛亮的命令,魏延不执行,杨仪不该向朝廷汇报吗?魏延告他谋反,他不该告魏延谋反吗?魏延把他的后路都断掉了,让他回不了家,他不该去追魏延吗?这你不能说杨仪不对啊。
  那照这么说,不是杨仪不对,那就是魏延不对喽,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反正一打起来总归有一方,这方对了那方就是不对的,喜欢这种思维。我现在就是在纠正这种思维方式,魏延也对。魏延怎么也对呢?魏延说得很清楚,丞相虽然去世了,魏延还在啊,难道魏延就不能带兵继续北伐吗?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的死耽误天下人的事呢?这话说得对不对啊,不对吗?
  * 根据前面的分析,魏延谋反一案,杨仪是心胸狭窄,以个人恩怨报复魏延,后来落了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易中天先生认为,杨仪是有责任的,但同时他也很委屈,他的做法有他不得已的理由。那么既然杨仪的做法是对的,易中天先生为什么还说魏延的做法也是对的呢?如果魏延是对的,那到底是谁的不对呢?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还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是给魏延的,给魏延的一道密令,让魏延代理自己的职务,&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就是说魏延你代理我的职务,你扶丧回成都。这就麻烦了,谁都听得出来,这样一看责任就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你下两道命令哪,一道命令让杨仪代理你的职务,不要管魏延;一道命令你下给魏延,要魏延代你的职务,不要管杨仪,你什么意思啊?不就是你存心要让他们两个打起来吗?所以就有历史学家说,魏延的冤案是诸葛亮一手策划;不但一手策划魏延的冤案,还一手策划杨仪的悲剧,对不对?因为你死的时候又秘密上书给朝廷说蒋琬接替自己的职务,把杨仪给晾了。所以有历史学家问,以你诸葛亮的崇高威望,你生前为什么不公开秘密?你为什么不把这些都公布出来?你一公布出来以后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为什么?那么我的看法是,《魏略》的说法不可靠,我们先给诸葛亮把这个污给他洗掉,加在诸葛亮身上这个污先给他洗掉。为什么《魏略》不可靠呢?裴松之已经讲了,他说:&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是敌人那边的传说,这是靠不住的。而且你说要魏延密持丧去是不可能的,因为魏延不在诸葛亮旁边,诸葛亮的遗体是在杨仪那儿的,魏延怎么可以奉诸葛亮的灵柩往南走呢?不可能的。而且这段记录说,魏延到了南谷口以后,杨仪告魏延说魏延准备向北投降曹操,那不可能,他投降曹操往北走,他怎么往南走呢?所以《魏略》这个记载不可靠。也因此说,不能说诸葛亮一手策划了这样一个冤案,这是不能成立的。
  但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可不可靠呢?《魏延传》可是明明白白记载了这样一条诸葛亮的遗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那这个命令也有问题啊,是告诉杨仪这些人不要管魏延,把魏延扔那儿啊,扔在战场上,让他自己打曹魏去,咱回家。这个命令,为什么会发这样一个命令呢?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说诸葛亮料定魏延必反,此人背后不是有反骨吗,他会看相看出来了。谁说的?《三国演义》。靠得住吗?靠不住,小说家言别当了真。第二种说法呢,那就是张作耀先生的说法,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说,就是要策划魏延的谋反案,要逼反魏延,除掉魏延。第三种说法,是吕思勉先生、陈迩冬先生的说法,是什么呢?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这个记载根本就不是真相。这两位先生认为当时的真相是什么呢?是诸葛亮得了急病,什么病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是根据诸葛亮当时的一些情况来看,他还属准备带兵北伐的,没想到自己要生病的。突然病了,什么都没交待,来不及。结果,杨仪、费祎、姜维啊这几个人一嘀咕说,这魏延肯定不听我们的,我们就怎么怎么着吧。因此是杨仪、姜维、费祎等人假传丞相遗命,是假的。
  那么这个有没有可能呢?还是有可能的,因为说实在的,这个三国史啊,真是非常难研究。我们前面讲过了,光是马谡一个下场,同一个人陈寿,同一本书《三国志》,三种说法,你说哪个是真的?这种时候,权力交替的时候,新接权的人他完全可以做手脚。而且三国你知道,蜀国是没有史官的,就没有国家档案馆的。那你不能像研究现代史一样,国家档案馆,七十年后解密,你把当时的秘密文件拿来看一下,真相大白了,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假传丞相遗命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在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赞成《三国演义》的说法说诸葛亮下这道命令是料定魏延要谋反,你这是冤枉了魏延;赞成《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承认诸葛亮下了这道命令,我们又得批判诸葛亮;如果赞成吕思勉先生、陈迩冬先生的说法说《魏延传》的说法不是历史真相,我们要否定陈寿。请大家想想该怎么办呢?难道就没有可以讲得通的、谁也不冤枉的第四种说法吗?关于第四种说法,请看下集&&以攻为守。
转载易中天品三国/040.htm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中天品三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