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txt记

加载中,请稍候...
&&&&&&&&&&&&
小窗幽记(下)
京&东&价:
作&&&&者:
丛&书&名:国学经典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所属分类:
ISBN:4
字&&&&数:54666
正文语种:中文
版&&&&次:1
文件大小:0.13M
支持载体:
6A3C2A132E75D99DC30E1F3C52791B6A
本内容由版权提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华民族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的历代名著,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著述为中华民族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国学集萃丛书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您了解国学典籍的最佳选择。
  《小窗幽记》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它的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不无裨益。
一二九、人生三乐
一三○、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
一三一、不作风波于世上
一三二、无事不乐而忧,是一座活地狱
一三三、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一三四、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
一三五、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
一三六、得心上本来,方可言了心
一三七、调性之法
一三八、好茶涤烦,好酒消忧
一三九、破除烦恼木鱼声,见澈性灵优钵影
一四○、太闲生恶业,太清类俗情
一四一、灵丹一粒,点化俗情
一四二、妖冶成泉下骷髅,功名是梦中蝴蝶
一四三、独坐禅房,意揖达摩
一四四、以正敛放,以趣通板
一四五、疑善信恶,满腔杀机
一四六、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一四七、君子尽心利济,即此便是立命
一四八、读史耐讹字,闲居耐俗汉
一四九、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
一五○、心上无事好快活,何必情欲乃为乐
一五一、兴来醉倒落花前,机息忘怀磐石上
一五二、烦恼之场,何种不有
一五三、休便休去,了时无了
一五四、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一五五、业净成慧眼,无物到茅庵
一五六、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
一五七、异士未必在山泽
一五八、可爱之人可怜,可恶之人可惜
一五九、事有急之不白者
一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一六一、俭为贤德,贫是美称
一六二、唤醒梦中之梦,窥见身外之身
一六三、打透生死关
一六四、一笔写出,便是作手
一六五、隐逸林中无荣辱
一六六、皮囊速坏,神识常存
一六七、闻谤勿怒,见誉勿喜
一六八、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
一六九、闭门是深山,读书有净土
一七○、欲见圣人气象,必须胸中洁净
一七一、成名每在穷苦日
一七二、让利精于取利
一七三、求福速祸,安然得逼
一七四、看书不可拘泥旧说
一七五、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一七六、出一言解之,是无量功德
一七七、伶人代古人,似今人为文
一七八、闲有余日,正可学问
一七九、简傲不可谓高,阿谀不可谓谦
一八○、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
一八一、云霞为侣伴,青松为心知
一八二、耳目宽则天地窄
一八三、从江干溪畔箕踞
一八四、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橱
一八五、鸟啼花落,有会于心
一八六、山之胜,妙于天成
一八七、清闲无事,坐卧随心
一八八、舞蝶游蜂,落花飞絮
一八九、鸟栖高枝,士隐岩穴
一九○、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一九一、五夜鸡鸣
一九二、取凉于扇
一九三、月榭凭栏
纠错信息: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欢迎。
网友讨论圈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3.10 [7.3折][定价:¥32.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查找同类商品
  正史精彩无限?笔记别有洞天――中华书局继“中华经典藏书”之后再度推出“读史伴侣”――中华经典随笔!  中国历代笔记内容广泛,志怪、志人、记野史、谈掌故、写人生、贪感悟、辑文献……无所不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中华经典随笔》丛书(插图本),采用双色印刷。精选历代笔记中的经典精品,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并辅以简注和点评,配以插图,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除“正史”“正统”之外的别样洞天,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丛书卖点:  一、本丛书遴选散文、小品等作品的精典篇章,每个文段加拟标题或编序号,条例清晰,便于读者阅读。  二、本丛书摒弃一般传统文化读物注释加译文的做法,采用适当注释加合理评说的方式,帮助现代读者读懂原书,并有所感悟。  三、本书采用双色印刷,装帧典雅,并选择了与书中内容相对应的图,让读者直观了解书中所载的生活图景。
  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余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为第一,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无异于醍醐灌顶,一声棒喝,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来。所以“醒”后言“情”,令千载向慕;“醒”后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后获“灵”,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后,方能悟得“素”趣,会得佳“景”,品人生之“韵”,显生命之“奇”。其“绮”也,能尽红妆翠袖之妙;其“豪”也,能为兴酣泼墨之举;其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赏“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罗立刚先生称,清醒之后,经此一番洗礼,真个是俗情涤尽,烦恼皆除,人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了出来。幽窗青灯,潜移默化,灵魂得以纯净,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种惊喜,更是超越后的清闲和孤独。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隐逸传》称其"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其后五十余年间,始终不仕,却常周旋于公卿缙绅之间,享盛名于天下。他隐居的小昆山、东佘山,一时成了官绅士人的"社交俱乐部","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而且所到之处,吸引着大批的追星族,成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其地位几可与南朝梁陶弘景的"山中宰相"相比肩。他一生著述等身,据《陈眉公先生全集》其子陈梦莲小记,其一生应景之作和代笔之稿存留十无一二,但其身后遗稿尚达七千余页,包括《陈眉公先生全集》、《皇明书画史》、《太平清话》等共约一百二十卷。
韵卷八 奇卷九 绮卷十 豪卷十一 法卷十二 倩
  1.2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评】  《聊斋志异》有一则故事,说一位盲人评判当时文人学子的文章。盲人看不见,他是依据燃烧稿子时发出的气味来判断的。气味芳香,便断定为妙文;臭不可闻,那便是烂文一篇。他的判断十拿九稳,屡试不爽。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纷繁世事,光靠一双肉眼是不够的,许多时候,是要靠我们的“心眼”,像孙悟空一样的金睛火眼。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人心面前洞明一切,并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大智;在艰难危急中坚忍不拔不为动摇,这是大勇。大丈夫者,二者缺一不可。  1.3淡泊之守,须从裱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评】  天下之大,总有人升官,总有人发财,也总有人既不升官也不发财。淡泊的人不盲目迷恋,他还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乐趣。走向淡泊,并非超凡出世,不食人间烟火,其背后更多的是冷峻的思考,默默的耕耘,不倦的追求。守住淡泊,则是守住一份清醒,一种心态的平衡,一种空灵的境界。  1.4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评】  与人相处,宜当疏疏落落,即不冷不热、不远不近之间。其缺点或缺乏亲和力、号召力,但却能较长时间地维持一种固定的态势。即古人所说:不轻进人,亦不会轻退人;不妄亲人,亦不会妄疏人。  1.5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评】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在变,但管理者应该明白,有一件事是不会变的,那就是被管理者永远都不想被管,都想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太严了,动不动就用高压手段,只会激起更大的反弹。狗急也会跳墙,驴撩起蹄子也不是好玩的;太完美了,太乌托邦了,又让人感到遥不可及反而放弃。正如赶驴的人,常常要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挂上一串胡萝卜,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但利用这种技巧也要适度,不然驴子对这胡萝卜“眼睛也看饱了,嘴忽然不馋了”,就没效果了。  1.6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评】  朋友多了路好走。不通人情,不晓世故,孤芳自赏,则难与人相处,无事则已,一有事则极易陷于被动与孤立。  1.7遇嘿嘿不语之士①,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⑦,应须防口。  【注释】  ①嘿嘿(mo):闭口不说话。嘿,同“默”。  ②悻悻:生气时忿恨不平的样子。比喻人的傲慢、固执己见。  【评】  五祖弘忍大师日:“路逢达道之人,不用语言互相对话,只是默然地相对。请问你如何对应?”若没有什么因缘来,圣人是不会应缘的,圣人不会碰到你,就问你吃饱了没有?吃了几碗?他的心坦荡荡,没有什么挂碍。所以,有一位外道人向一位僧人问道,外道人说了两小时,僧人则一言不发,外道人说:“我简直像与深山里的大树相对。”同样,默默不语未必是指不爱说话。有的人虽不爱说话,可一张嘴你会发现他很透明很赤诚;有的人夸夸其谈,却“终日说而未曾说”,全是面上的敷衍与应对,你见不到他的真心,这样的人,你怎么和他推心置腹?能不小心谨慎吗?  1.8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评】  古有“言官”、“谏官”,专门负责在鸡蛋里挑骨头。他一般只评事不评人,由于身处事外,更能洞悉事情的来去利害,但也因此有指手划脚、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倘若真能做到任事者果断决策,无太多顾虑,而议事者据理而争,政治就必然清明和谐。可惜一部谏官史也是一部血泪史,敢于直言的谏官大多没有好下场。至明朝废相,罢了谏官,政治便变得不堪起来。  1.9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①,过则为足恭⑦,为曲谨③,多出机心④。  【注释】  ①懿(yi):美好。  ②足恭:过分恭顺。《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③曲谨:小处廉洁谨慎。意指不识大体,随波逐流,只知拘执小节。  ④机心:智巧变诈的心计。《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评】  温良恭俭让,是儒家提倡的美德,但过则太假,过犹不及,过俭则吝,过让则卑,也为孔子所耻之。当一个人在你面前极尽谄媚,以至于不顾廉耻之地步,你就不能不小心为上了。  1.10藏巧于拙,用晦而明①;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注释】  ①用晦而明:行事隐晦而内心明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窗户,需要经常打开心灵的窗户,看一看窗外的风景。让清风吹进来,让阳光洒进来,拂去疲倦与忧伤,照亮蒙尘染垢而迷茫的心。读一读这本《小窗幽记》,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失去色彩的心灵几许滋润。  《小窗幽记》十二卷,旧题“眉公陈先生辑”,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身,集晚明清言小品之大成的著作。今人更把它与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隐逸传》称其“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其后五十余年间,始终不仕,却常周旋于公卿缙绅之间,享盛名于天下。他隐居的小昆山、东佘山,一时成了官绅士人的“社交俱乐部”,“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而且所到之处,吸引着大批的追星族,成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其地位几可与南朝梁陶弘景的“山中宰相”相比肩。他一生著述等身,据《陈眉公先生全集》其子陈梦莲小记,其一生应景之作和代笔之稿存留十无一二,但其身后遗稿尚达七千余页,包括《陈眉公先生全集》、《皇明书画史》、《太平清话》等共约一百二十卷。前言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小窗幽记》浅论&(一)
一《小窗幽记》与《醉古堂剑扫》
上个世纪末(1999年),我买到一本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署名陈继儒著、黄浩评译的《小窗幽记》(以下简称“吉本”),读后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吸引,从此对这部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认为它确是一本奇书。清人陈本敬在《序》评价说:这部书“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醒世持世,一字不落言筌。挥麈风生,直夺清谈之席;解颐语妙,常发斑管之花。所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它具有十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今天批判地接受。纵观全书,说它是“晚明清言的集成之作”是恰如其分的。
后来,我发现“吉本”讹误颇多,便又陆续购买了几种版本的《小窗幽记》。如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的(以下简称“苏本”),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以下简称“暨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的(以下简称“晋本”)等等。参照阅读,收获不小。2004年,我在书店偶然买到一本岳麓出版社2003年版明陆绍珩纂辑的《醉古堂剑扫》。读后令我十分惊异的是,书中的内容都是《小窗幽记》中语,所不同的是:我所见到的各种版本的《小窗幽记》内容都是十二卷1500条左右,各卷标题都是一个字,如醒、情、峭、灵、素等等;而《醉古堂剑扫》只有十一卷共815条,第十二卷被删除,各卷标题变成了三个字,如醒世篇、情关篇、峭直篇、灵性篇等等。由于我在权威刊物上看到有的研究明清清言小品的学者,是把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和陆绍珩的《醉古堂剑扫》作为两本书分别评介的,加上自己以前对《醉古堂剑扫》又一无所知,我便怀疑后者是伪书,并斗胆致函出版社提出质疑。关于《小窗幽记》和《醉古堂剑扫》的关系,出版社在给我的复函中说:“《小窗幽记》是陈继儒在博览群书之余将书中的名句分类汇编而成,而《醉古堂剑扫》在采用书目中就列出了‘小窗五纪’(许案:当是《小窗四纪》),因此,《醉古堂剑扫》可以说是分类参考了《小窗幽记》的各部分内容,因此两书有文字相同、类似的情况。”“《醉古堂剑扫》是将《小窗幽记》按自己的理解,有所增改”,“可视为读书笔记看”。
出版社的“说明”对我并没有什么说服力。正在这时,我看到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小窗幽记》(以下简称“中州本”)的《前言》,此书的注译者清风先生考定,《小窗幽记》即是清人作伪的《醉古堂剑扫》。论者考证详赡,言之有据,我便在认识上来个180度大转弯:由怀疑《醉古堂剑扫》是伪书,变为认同《小窗幽记》是伪书。除了清风先生所论证的理由之外,我在阅读《小窗幽记》过程中还发现以下几点能够证明此书不可能是陈继儒()所作的证据。其一,陈继儒作为晚明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不可能从同时代作家的清言小品集中那么大量地集中地撷取成句。据不完全统计,《小窗幽记》中约有120多条是从洪应明《菜根谭》一书中采录的,仅卷一就采录了30余条;约有120多条是从吴从先《小窗自纪》中采录的;有几十条是从屠隆的《娑罗馆清言》和《续娑罗馆清言》中采录的;有一些出自李鼎的《偶谈》,而该书是已经收入陈继儒所编辑的《宝颜堂秘笈》的。其二,陈继儒也不可能从他的晚辈作家的作品中撷取成句。象张岱,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卒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比陈继儒小40来岁。考《小窗幽记》中采录有张岱《陶庵梦忆》一书中名句。而《陶庵梦忆》是张岱在他的晚年,即在入清以后,他在国破家亡之后,用“梦忆”来追念乡土和故国的,流露了他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和对乡土和故国的追念。而这时陈继儒已经年过七旬,风烛残年,他怎能够纂辑《小窗幽记》,又怎能从张岱的《陶庵梦忆》中采录佳句呢?象袁崇焕(),比陈继儒小26岁,冯梦龙(),也比陈继儒小16岁。冯梦龙编辑“三言”是在天启年间(),此时陈继儒已经年近七旬。凌濛初(),他的“二拍”是崇祯年间()编写的。此时陈继儒已是垂垂老矣了。这些人都是陈继儒的晚辈,尽管也是名家,但陈继儒若从他们的书中采录成句,从年龄与时间的角度来看,是不大可能的。其三,陈继儒更不可能把他自己几部著作中的成句拿来“炒冷饭”。《小窗幽记》从陈继儒的《岩栖幽事》、《安得长者言》、《太平清话》、《读书十六观》、《茶董序》等书中撷取约40余条名句,仅从《安得长者言》中就集录了20余条,而多数成句又都作了改易,尤其是把原文中表明出处的词语删去,陈继儒大概不会如此不讲究文风。所以我认为清风先生的考证结论是可信的。现在,有的资料上开始标明《小窗幽记》即陆绍珩《醉古堂剑扫》,看来这一结论已经逐渐为学术界所承认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作者:陈继儒
小窗幽记 集绮篇
小窗幽记 集绮篇&
  朱楼绿幕,笑语勾别座之春,越舞吴歌,巧舌吐莲花之艳。此身如在怨脸愁眉、红妆翠袖之间,若远若近,为之黯然。嗟乎!又何怪乎身当其际者,拥玉床之翠而心迷,听伶人之奏而陨涕乎?集绮第九。
  天台花好,阮郎却无计再来;巫峡云深,宋玉只有情空赋。瞻碧云之黯黯,觅神女其何踪;睹明月之娟娟,问嫦娥而不应。
  妆楼正对书楼,隔池有影;绣户相通绮户,望眼多情。
  莲开并蒂,影怜池上鸳鸯;缕结同心,日丽屏间孔雀。
  堂上鸣琴,操久弹乎孤凤;邑中制锦,纹重织于双鸾。
  镜想分鸾,琴悲别鹤。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明月当搂,高眠如避,惜哉夜光暗投;芳树交窗,把玩无主,嗟矣红颜薄命。
  鸟语听其涩时,怜娇情之未啭;蝉声听已断处,愁孤节之渐消。
  断雨断云,惊魄三春蝶梦;花开花落,悲歌一夜鹃啼。
  衲子飞觞历乱,解脱于樽斝之间;钗行挥翰淋漓,风神在笔墨之外。
  养纸芙蓉粉,薰衣豆蔻香。
  流苏帐底,披之而夜月窥人;玉镜台前,讽之而朝烟萦树。风流夸坠髻,时世闻啼眉。
  新垒桃花红粉薄,隔楼芳草雪衣凉。
  李后主宫人秋水,喜簪异花,芳拂髻鬓,尝有粉蝶聚其间,扑之不去。
  耀足清流,芹香飞涧;涴花新水,蝶粉迷波。
  昔人有花中十友:桂为仙友,莲为净友,梅为清友,菊为逸友,海棠名友,荼蘼韵友,瑞香殊友,芝兰芳友,腊梅奇友,栀子禅友。昔人有禽中五客:鸥为闲客,鹤为仙客,鹭为雪客,孔雀南客,鹦鹉陇客。会花鸟之情,真是天趣活泼。
  风笙龙管,蜀锦齐纨。
  木香盛开,把杯独坐其下,遥令青奴吹笛,止留一小奚侍酒,才少斟酌便退,立迎春架后。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
  看花步男子当作女人,寻花步女子当作男人。
  窗前俊石冷然,可代高人把臂,槛外名花绰约,无烦美女分香。
  新调初裁,歌儿持板待拍;阄题方启,佳人捧砚濡毫。绝世风流,当场豪举。
  野花艳目,不必牡丹;村酒醉人,何须绿蚁。
  石鼓池边,小单无名可斗;板桥柳外,飞花有阵堪题。
  桃红李白,疏篱细雨初来;燕紫莺黄,老树斜风乍透。
  窗外梅开,喜有骚人弄笛;石边雪积,还须小妓烹茶。
  高搂对月,邻女秋砧;古寺闻钟,山僧晓梵。
  佳人病怯,不耐春寒;豪客多情,犹怜夜饮。李太白之宝花宜障,孟光祖之狗窦堪呼。
  古人养笔,以硫黄酒;养纸,以芙蓉粉;养砚,以文绫盖;养墨,以豹皮囊。小斋何暇及此!惟有时书以养笔,时磨以养墨,时洗以养砚,时舒卷以养纸。
  芭蕉,近日则易枯,迎风则易破。小院背阴,半掩竹窗,分外青翠。
  欧公香饼,吾其熟火无烟;颜氏隐囊,我则斗花以布。
  梅额生香,已堪饮爵;草堂飞雪,更可题诗。七种之羹,呼起袁生之卧;六生之饼,敢迎王子之舟。豪饮竟日,赋诗而散。佳人半醉,美女新妆。月下弹琴,石边侍酒。烹雪之茶,果然剩有寒香;争春之馆,自是堪来花叹。
  黄鸟让其声歌,青山学其眉黛。
  浅翠娇青,笼烟惹湿。清可漱齿,曲可流觞。
  风开柳眼,露浥桃腮,黄鹂呼春,青鸟送雨,海棠嫩紫,芍药嫣红,宜其春也。碧荷铸钱,绿柳缫丝,龙孙脱壳,鸠妇唤晴,雨骤黄梅,日蒸绿李,宜其夏也。槐阴未断,雁信初来,秋英无言,晓露欲结,蓐收避席,青女办妆,宜其秋也。桂子风高,芦花月老,溪毛碧瘦,山骨苍寒,千岩见梅,一雪欲腊,宜其冬也。
  风翻贝叶,绝胜北阙除书;水滴莲花,何似华清宫漏。
  画屋曲房,拥炉列坐;鞭车行酒,分队征歌;一笑千金,樗蒲百万;名妓持笺,玉儿捧砚;淋漓挥洒,水月流虹;我醉欲眠,鼠奔鸟窜;罗襦轻解,鼻息如雷。此一境界,亦足赏心。
  柳花燕子,贴地欲飞;画扇练裙,避人欲进,此春游第一风光也。
  花颜缥缈,欺树里之春风;银焰荧煌,却城头之晓色。
  乌纱帽挟红袖登山,前人自多风致。
  笔阵生云,词锋卷雾。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美丰仪人,如三春新柳,濯濯风前。
  涧险无平石,山深足细泉。短松犹百尺,少鹤已千年。
  清文满筐,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
  梅花舒两岁之装,柏叶泛三光之酒。飘飖余雪,入箫管以成歌;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镜。
  鹤有累心犹被斥,梅无高韵也遭删。
  分果车中,毕竟借人家面孔;捉刀床侧,终须露自己心胸。
  雪滚飞花,缭绕歌楼,飘扑僧舍,点点共酒旆悠扬,阵阵追燕莺飞舞。沾泥逐水,岂特可入诗料,要知色身幻影,是即风里杨花、浮生燕垒。
  水绿霞红处,仙犬忽惊人,吠入桃花去。
  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
  香吹梅渚千峰雪,清映冰壶百尺帘。
  避客偶然抛竹屦,邀僧时一上花船。
  到来都是泪,过去即成尘。
  秋色生鸿雁,江声冷白苹。
  斗草春风,才子愁销书带翠;采菱秋水,佳人疑动镜花香。
  竹粉映琅玕之碧,胜新妆流媚,曾无掩面于花宫;花珠凝翡翠之盘,虽什袭非珍,可兔探颔于龙藏。
  因花整帽,借柳维船。
  绕梦落花消雨色,一尊芳草送晴昏。
  争春开宴,罢来花有叹声;水国谈经,听去鱼多乐意。
  无端泪下,三更山月老猿啼;蓦地娇来,一月泥香新燕语。
  燕子刚来,春光惹恨;雁臣甫聚,秋思惨人。
  韩嫣金弹,误了饥寒人多少奔驰;潘岳果车,增了少年人多少颜色。
  微风醒酒,好雨催诗,生韵生情,怀颇不恶。
  苎罗村里,对娇歌艳舞之山;若耶溪边,拂浓抹淡妆之水。
  春归何处,街头愁杀卖花;客落他乡,河畔生憎折柳。
  论到高华,但说黄金能结客;看来薄命,非关红袖懒撩人。
  同气之求,惟刺平原于锦绣;同声之应,徒铸子期以黄金。
  胸中不平之气,说倩山禽;世上叵测之心,藏之烟柳。
  袪长夜之恶魔,女郎说剑;销千秋之热血,学士谈禅。
  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
  石上酒花,几片湿云凝夜色;松间人语,数声宿鸟动朝喧。媚字极韵,出以清致,则窈窕但见风神,附以妖娆,则做作毕露丑态。如芙蓉媚秋水,绿篠媚清涟,方不着迹。
  武士无刀兵气,书生无寒酸气,女郎无脂粉气,山人无烟霞气,僧家无香火气,换出一番世界,便为世上不可少之人。
  情词之娴美,《西厢》以后,无如《玉合》、《紫钗》、《牡丹亭》三传。置之案头,可以挽文思之枯涩,收神情之懒散。
  俊石贵有画意,老树贵有禅意,韵士贵有酒意,美人贵有诗意。
  红颜未老,早随桃李嫁春风;黄卷将残,莫向桑榆怜暮景。
  销魂之音,丝竹不如着肉。然而风月山水间,别有清魂销于清响,即子晋之笙,湘灵之瑟,董双成之云璈,犹属下乘。娇歌艳曲,不尽混乱耳根。
  风惊蟋蟀,闻织妇之鸣机,月满蟾蜍,见天河之弄杼。
  高僧筒里送信,突地天花坠落;韵妓扇头寄画,隔江山雨飞来。
  酒有难悬之色,花有独蕴之香。以此想红颜媚骨,便可得之格外。
  客斋使令,翔七宝妆,理茶具,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
  绝世风流,当场豪举。
  世路既如此,但有肝胆向人;清议可奈何,曾无口舌造业。
  花抽珠落,珠悬花更生。风来香转散,风度焰还轻。
  莹以玉琇,饰以金英。绿芰悬插,红蕖倒生。
  浮沧海兮气浑,映青山兮色乱。
  纷黄庭之靃霏,隐重廊之窈窕。青陆至而莺啼,朱阳升而花笑。
  紫蒂红蕤,玉蕊苍枝。
  视莲潭之变彩,见松院之生凉;引惊蝉于宝瑟,宿兰燕于瑶筐。
  蒲团布衲,难于少时存老去之禅心;玉剑角弓,贵于老时任少年之侠气。
责任编辑:(www.83366.net)卷七 集韵
本章字数:4282
创建时间:
(←快捷键)
(快捷键→)
您还可以输
120个字符!
塔读用户登录
还不是塔读会员?
打赏系统升级维护,暂停使用哦。
感谢您对塔读的支持!
您的塔豆余额太少了,无法进行本次打赏。请充值后继续打赏本书。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失败,打赏权限未开启!
首次充值成功后,即可开通打赏权限进行打赏。
感谢您对《小窗幽记》的支持!
成功收藏本书
感谢你对塔读的支持!
您已收藏过本书
亲,这本书目前无法在网站阅读!
您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阅读:
1下载手机客户端进行阅读
2使用手机浏览器登陆“”进行阅读
请您在新打开的页面完成充值
充值完成前不要关闭此窗口。
完成充值后请根据您的情况点击下面的按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窗幽记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