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4年首枚远程中国运载火箭箭发射的总设计师是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火箭专家:中国执行火星任务完全没问题
摘要 : 在今日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技术专家,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的龙乐豪在会前接受了记者采访,透露长征五号火箭研制进展顺利,明年发射后将使得我国进入 ...
在今日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技术专家,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的龙乐豪在会前接受了记者采访,透露&长征五号&火箭研制进展顺利,明年发射后将使得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成倍提升。他认为,中国完全具备火星探测器的发射能力,&总体来说,我们火箭的能力要比印度强&。
第一次参加中国科协年会的龙乐豪院士表示,&长征五号&火箭的直径五米,从整体技术方案到结构布 局都有相当大的进步,对我国来说是较大的跨越。他透露目前&长征五号&研制进展顺利,不少箭体已实现生产和地面试验,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看起来再过一年多以后会按计划起飞&。
&该型号成功之后,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将成倍提升。&龙乐豪表示,由此我国低轨道的运载能力将由长三乙实现的12吨提升到25吨,可用于未来空间站的发射;而高轨道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由长三乙的5.5吨提升到14吨,可用于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有效载荷,甚至实现一箭多星,从而降 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除此之外,&长征五号&还具备拓展性和延伸性。以该型号为基础拓展后,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可达到25吨量级,这将在未来深空无人探测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比如可以将比较重的探测器送到火星轨道,甚至取样返回,未来前景是很不错的&。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火星探测落后于印度?龙乐豪院士认为,中国无论从火箭、探测器还是测控条件来说,&去火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嫦娥二号&已经飞到了8300万公里远的深空距离。&之所以没有及时干,是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任务&。
他认为,以中国现有的条件,发射一个比印度&曼加里安&号大得多的探测器的能力完全具备。他认为,我国火星探测的时间比印度晚一些,&但我们后来居上&。中国的火星探测方案可能不只是发射一个小卫星,而是一次任务里实现绕、落和行走的&一箭三期&。&总体来说,我们火箭的能力要比印度强&,龙乐豪说。
好文共享:
上一篇:下一篇:
这条皮带挡了一下砍刀这个“五一”劳动节,当大多数人都去快乐休假的时候,合肥市的4...
男子殴打女司机男子殴打女司机女子被打倒在地男子拳脚相向
成都一男司机疑因刮擦把...
腾讯微博网友称,从昆明出发去普者黑,上了G80广昆高速,前方隧道封闭大修,近千辆车...
日,山东滨州一商家“五一劳动节”搞慈善,免费向附近居民发放5000袋大米、...
印尼美女名模玛诺哈拉2008年嫁给了31岁的马来西亚吉兰丹州王子法里克。2009年,17岁的...历史上今天:日
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看东方]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国远程导弹试验被搁置九年 成功让设计师痛哭
【字体:&nbsp &nbsp 】&【】&
12月15日,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取得成功的消息令全国航天人倍感振奋。然而,当嫦娥卫星飞越700万公里深空时,我国航天领域另一颗&星&却悄然陨落。这一天凌晨5点05分,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溘然长逝,享年95岁。
屠守锷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自从上世纪50年代投身航天事业后,他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我国液体弹道式导弹先河。
多年来,屠守锷先后担任我国自行研制的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作为&共和国神剑&的铸造者,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造飞机&变为&造导弹&
1957年2月,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此时的他百感交集,激动得难以自已。
青年时,屠守锷曾在上海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横行肆虐的情景。雨点般落下的炸弹,让繁华喧闹的大上海瞬时间房倒屋塌、血肉横飞。面对劫难后的满目疮痍,他立下志愿:一定要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赶走侵略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为了躲避战火,他和同学们从长沙迁到了昆明。动荡的岁月里,他忍辱负重、奋发学习,坚定的报国信念成为他的不竭动力。当学校设立航空系后,原本在机械系的他毫不犹豫地改变了专业。
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次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公费留美资格。经过两年学习,他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他知道,要想造出中国自己的飞机,光有理论知识并不够,于是他应聘成为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制造厂的一名工程师,负责飞机强度分析。对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他十分珍惜,整日伏案工作,掌握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技术。
1945年,抗战胜利,历经浩劫的祖国百废待兴,这使屠守锷归心似箭。他辞去工作,历尽艰辛回到祖国。然而国民党政府根本无意兴办民族航空工业,失望之余,他只好寄希望于培养下一代航空人才。他在西南联大开设了航空专业课程,随后又调到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
这段时期,屠守锷开始与进步人士接触。亲身的经历和眼前的现实使他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己的强国梦才能实现。1948年末,他毅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无论是在清华航空系任教,还是在北京航空学院任副教务长、系主任和院长助理,他都对共和国的航空事业倾注了极大热情。
1957年,屠守锷被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虽然搞导弹就不能再搞飞机了,不过两者很多构造机理是相似的,我还能发挥自己在清华和在国外学习时的一些优势。&他后来回忆说。从此,他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洲际导弹试飞成功,他激动得像个孩子
走上了新岗位的屠守锷,成为钱学森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负责导弹的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没有资料,没有图纸,他和众多专家一起,既当研究人员又当学生,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搜集资料、摸索实践。
1957年9月,聂荣臻元帅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屠守锷作为顾问,参加了与苏联的谈判,促成了我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导弹技术的引进,而后,他便和战友们开始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的仿制工作。&[1]&&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5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新闻排行榜
历史上的今天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1984年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1984年
1984年是一个,共366天。农历是甲子(鼠)年,该年农历出现罕见的。外文名In 1984公元日期1月1日生&&&&肖鼠
1984年 脱离独立。
开通从到西欧的天然气管道,向法国输送西伯利亚。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正式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
并入铁道部,集体转业。至此在中国军界里,只留下永久的历史与美好的回忆。
1984年 因食品涨价问题发生骚乱事件。
1984年 加入,成为第六个成员国。
1984年 推出了划时代的计算机。
视察等并题词。
1984年中国在用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通讯。火箭在升空过程中,第三级火箭因故障,未能成功点火,卫星没能成功入轨, 此次发射失败。日 副部长逝世。
2月9日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逝世,享年70岁。
日 美国两名宇航员成功。
 由主办的《》创刊。
 接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
 著名小说家、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者逝世,享年79岁。 英国煤矿展开长达一年的大罢工。 边防部队发起了收复老山、作战。4月28日、30日、5月15日,中国边防部队先后攻占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至此,全部收复老山地区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从1984年5月中旬起至1989年10月止,中国边防部队在老山地区组织坚守防御,先后粉碎越军7次师团规模的反扑和1700余次的袭扰。
第一届举行
 我国首次发射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
 英国警察在使馆外遭枪击
 夫人去世
 被授予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宣布抵制
 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
 物理学家窦赞出生
 教育家逝世
 世界上第一台光纤录像电话在法国开始试用
 西欧11国联合制造的“阿丽阿娜”火箭发射成功
 代表作《情人》完成 英·甘地总理宣布出兵旁遮普邦,对金庙及其他40多个庙宇进行围攻,占领了金庙。
 先天性双目白内障的运动员,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七届残疾人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块残奥会金牌。
 分别会见香港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发表谈话:香港实行五十年不变。
 在澎湖烟墩山台湾军队第一次“汉光”年度军演。
 哲学家去世。
第七届6月12日-6月27日在法国举行。决赛中,法国队2-0战胜西班牙队捧杯。[1]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在开幕。
 中国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第一块金牌。 国家更改国名为 成立 成立三十五周年,在举行盛大的国庆和群众,北京大学生第一次亮出“”的条幅。
 美籍作家遇害身亡。
 非洲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 我国与建交。
 在198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囊括525张选举人票而连任成功。
 中国经济学家逝世。
 台湾进行。
 我国首次赴队启航。
 世界上第一个婴儿诞生。 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
 正式签字。
 著名的游戏公司智冠科技有限公司在台湾省高雄市成立。
 我国奠基典礼举行。
创立第二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4年至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本届奥运会被视为是奥运会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奥运会在筹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思的规划下,首次以民间方式承办奥运会,扭转前几届奥运会巨额亏损的情况,以5亿美元低成本的投入,最后还获利2.5亿美元。本届奥运会在投资上的成功成为以后奥运会的楷模。
1984年的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洛杉矶曾经在举行过第十届奥运会。
出身金融界的彼得·尤伯罗思获委任为本届奥运会筹委会主席。他在无政府补助的情况下,通过门票、电视转播(ABC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电视转播权)、广告、企业赞助、利用大学宿舍、招募无薪志愿者等方式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使得奥运会最终赢利2.5亿美元,扭转了之前奥运会始终亏损,导致没有城市愿意申办的窘境。尤伯罗思本人因此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在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后,苏联和东欧集团(东欧国家中只有参加)以及朝鲜都集体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重返奥运会,获得了中国也是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男子60公斤级举重比赛中,来自中国的选手和来自台湾的选手分获金牌和铜牌。
中国选手李宁获得、和吊环三项单项金牌,为迄今为止中国选手单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第一名,至此获得“四连冠”的成绩。
美国运动员获得男子100米、男子200米(刷新奥运会记录)、男子跳远和男子4X100米接力(刷新世界记录)4枚金牌。
来自的获得女子400米跨栏金牌,成为国家和国家中第一个在奥运会夺冠的女运动员。
女子马拉松和首次成为奥运会项目,和成为表演项目。物理:(意大利)、(荷兰)
化学:(美国)
生理和医学:Niels K. Jerne(丹麦)、Georges J.F. K&hler(德国)、César Milstein(英国)
文学:(捷克)
和平:(南非)(第57届,1985年颁发)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台湾翻译:阿玛迪斯)(Amadeus)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Milos Forman)《莫扎特传》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F. Murray Abraham)《莫扎特传》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Sally Field)《我心深处》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Haing S. Ngor)《》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佩吉·(Peggy Ashcroft)《印度之行》1984年的NBA选秀会涌现出了4位未来成为NBA50大巨星。他1984年的乔丹们分别是:哈基姆·奥拉朱旺,,,。这4位球星共计夺得了7次NBA最有价值球员称号,23次入选第一阵容和入选过45场次的NBA全明星赛。当中的乔丹和奥拉朱旺分别带领和夺得90年代8次NBA总冠军(公牛队和,火箭队)。因此,这届新秀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
其他一些出色的球员包括,,,萨姆·柏金斯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届大会上排在208位的是美国田径巨星,他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但他没有为公牛队打过任何一场球。1月3日,,韩国男演员
1月6日,,中国男子选手
1月8日,,大陆女演员
1月10日,,中国女演员
1月16日,,台湾女艺人
1月19日,,演员、创作型歌手
1月23日,,荷兰足球运动员
1月25日,,巴西足球运动员
1月28日,,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
1月28日,,NBA球员
1月30日,,大陆女艺人;,中国击剑运动员
2月3日,,韩国男演员
2月5日,,中国男子110米栏选手;,阿根廷足球运动员
2月6日,达伦.本特,英格兰职业足球运动员。
2月9日,,中国男艺人,前成员之一。
2月17日,,韩国女演员
2月18日,,喀麦隆藉足球运动员。
2月23日,,韩国女艺人
2月26日,,多哥足球运动员
3月1日,,大陆影视演员。
3月2日,,朝鲜足球运动员
3月3日,,日本女艺人
3月5日,,大陆男歌手
3月6日,,大陆影视演员。
3月7日,,美国;,日本女艺人;,法国足球运动员;,中国男子击剑运动员。
3月10日,,大陆女歌手
3月13日,,日本女歌手
3月13日,,韩国男演员
3月14日,,大陆女子双胞胎组合
3月15日,,韩国女演员
3月16日,,韩国女演员
3月20日,,西班牙足球运动员
3月22日,,中国第一个世界小姐冠军
3月24日,,韩国女艺人,成员之一
3月27日,,中国朝鲜族女歌手
3月28日,,日本女艺人;,草根相声演员
3月30日,,大陆男演员4月1日,,大陆女演员
4月2日,,日本男艺人
4月4日,,大陆女演员
马克·扎克伯格4月5日,,韩国女艺人,沈卓盈,香港TVB签约艺人
4月9日,,中国香港女艺人,歌手
4月12日,,大陆男演员
4月13日,,日本男艺人
4月16日,,中国女模特、演员、主持人
4月19日,,韩国女演员
4月22日,,台湾女艺人
4月29日,,大陆男演员
5月1日, ,日本男艺人和歌手NEWS成员
5月2日, 谢苗,大陆男演员
5月3日,,韩国女演员
5月11日,,西班牙足球运动员
5月13日,窦赞,物理学家
5月14日,,美国社交网站创始人,号称“第二”
5月20日,,中国香港先生,男艺人
5月29日,,NBA球员,03年探花
6月4日,,台湾女艺人,前4 in love组杨丞琳合成员之一
6月6日,,中国策划师
6月8日,,阿根廷足球运动员
6月8日,,中国大陆女歌手(2011快乐女声季军)
6月9日,,荷兰足球运动员
6月10日,,日本女艺人
6月26日,,大陆男演员
6月29日,,韩国女演员7月4日,,台湾女歌手;,日本男艺人李雅微
7月5日,,中国女演员
7月6日,,台湾男艺人
7月7日,,意大利足球运动员
7月7日,,中国国家女子冰壶队队长
7月17日,,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
7月20日,,香港男歌手
7月31日,,超速成功学创始人,大学生成功学权威,80后作家
8月1日,,德国足球运动员
8月2日,,意大利职业足球运动员
刘彦究8月3日,,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
8月8日,,中国内地女演员
8月10日,,日本新生代演员
8月11日,-基多,印度尼西亚羽毛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双打冠军
8月12日,,日本女艺人
8月14日,,瑞典著名网球运动员
8月21日,,法国女歌手
8月24日,,艺名,韩国男艺人,成员之一;,台湾女演员
8月25日,,印度尼西亚羽毛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双打冠军
8月27日,,加纳足球运动员
8月28日,,韩国女演员小鬼“刘忻”2011快乐女声季军
8月30日,,大陆男歌手
9月1日,,日本男演员
9月2日,,台湾男演员
9月2日,,泰国男演员[2]
9月3日,,美国演员
9月3日,,大陆女艺人
9月3日,,韩国女艺人
9月13日,顾伟正,大陆男艺人
9月15日,,英国王子
9月22日,,香港女艺人 高以翔,台湾男演员
9月25日,,中国男演员唐禹哲
9月27日,,加拿大女歌手
9月29日,,德国足球运动员10月3日,,韩国女演员
10月6日,,大陆男艺人
10月7日,,日本男艺人
10月8日,,中国当代著名画家
10月11日,,大陆女歌手
10月13日,,大陆男演员
10月15日,,大陆女演员
10月21日,,台湾女艺人
10月22日,,塞内加尔篮球运动员
10月23日,,韩国女演员
10月24日,,日本著名歌手、电台DJ东瀛四小天后之一·木村Kaela
10月25日,,美国新晋超人气歌手
10月26日,,大陆女歌手,演员
10月29日,,青年动画导演
10月29日,,韩国女演员
11月2日,,() 台湾女艺人
11月9日,,韩国女艺人
11月10日,,日本女演员
11月11日,,日本女艺人
11月12日,(),艺名,韩国女艺人,成员之一
11月15日,,中国男子射击选手。
11月17日,,香港女艺人,2009年温哥华华裔小姐冠军,2010年冠军。
11月19日,,中国青年作家
11月25日,,香港女艺人,2004年华裔小姐冠军,2005年国际小姐冠军。
11月29日,,韩国男演员
12月15日,,韩国男演员
12月16日,,内地女演员
12月18日,,中国女子体操队前队长
12月19日,,中国体操运动员
12月23日,,内地女演员
12月30日,,球员,03年状元秀2月5日——,中国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2月9日——,总书记(生于1914年)
2月27日——将军逝世。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共高级将领。
4月8日——,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超流的发现者之一
4月13日——,台湾学者及政治人物(生于1897年)
4月22日——,美国摄影师(生于1902年)
6月6日——,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生于1903年)
6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1915年)
6月25日——傅柯,法国哲学家(生于1926年)
7月26日——,美国(生于1906年)
8月11日——李维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生于1896年)
9月30日——,香港著名演员
9月30日——神父,前香港行政局议员、立法局议员
10月15日——,台湾记者及作家(生于1932年)
10月20日——,英国物理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生于1902年)
10月31日——,,遭锡克教徒暗杀(生于1917年)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1960年我国首枚探空火箭在上海试射升空-探空火箭
大大地-历史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1960年我国首枚探空火箭在上海试射升空
T-7M简易发射场的临时指挥部
我国首枚探空火箭老港东河村发射
&&& 《一座城市的60年变迁》作者授权东方网发布。
日,在上海市郊南汇县老港镇一片空旷的沙滩上,竖立着一枚4米多高的火箭,这就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探空七号模型(T―7M)。随着一声令下,火箭拖着一道长长的白烟离开发射架,缓缓升上天空,发射取得了成功。
  是否具有发射火箭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在1956年制订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就将火箭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在研制火箭的道路上,中央对上海寄予了厚望。1958年11月,按照中央的安排,位于北京的第一设计院搬迁到上海,改名为机电设计院。上海也全力配合,从有关院校和工厂中抽调一批骨干力量充实到设计院中,其中就有后来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王希季。新成立的机电设计院把研制小型探空火箭作为首要任务。之所以选择探空火箭,是因为与我们常说的火箭相比,探空火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发射方便,还可以为以后研制大型运载火箭积累经验。
  当时,研制火箭的条件极为简陋,没有吊车,就用绳子绞上去;没有专用的加压力源,就用自行车打气筒来代替;没有自动遥测定向天线,就靠研究人员自己用手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没有通讯设备,就靠发射指挥员大声呼叫或是做手势来下达操作命令。发电机是从附近的一个解放军军营里借来的,工棚是由几张芦席草草搭成的,指挥所是一个一个草包堆起来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上海的科研人员成功完成了T―7M火箭的研制工作。探空火箭的研制也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就在火箭试制成功后不久,1960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上参观了我国自力更生研制的T-7M火箭,称赞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当讲解员提到这枚探空火箭可以飞行8公里时,他高兴地说:“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七个月后,同样由上海机电设计院研制的我国第一枚实用型液体气象火箭――探空七号(T-7)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
  此后,上海还先后研制了以风暴一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为代表的4种探空火箭和4种大型运载火箭,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
  在成功研制探空七号之后,1969年,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又向上海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上海要研制大型运载火箭。对于这项任务,上海格外重视,将它命名为七○一工程,就是1970年上海的第一号工程。在中央各部委的支持下,上海以机电二局为主导,全市300多家单位围绕这项任务全速运转起来。与之前的探空七号相比,风暴一号是一枚长达30多米、直径3米多的二级运载火箭,无论从设计、工艺、材料等各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研制难度相当大,许多情况都是前所未有的。上海的科研人员不畏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总体方案提出到两级火箭地面试车,只用了十几个月的时间,1972年8月试射型火箭首次发射基本成功。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上海研制的风暴一号喷吐着熊熊烈焰,犹如一条火龙直冲天空,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重量超过一吨的重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上海的科研人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周总理直接交办的任务。六年后,又是风暴一号成功地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三颗卫星送入各自的预定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三星”技术的国家。这一成就引起世界的震惊,一家外国新闻机构这样评论道:“这是一项重大成就,是空间计划的一项技术发展,是中国太空科技又一大突破”。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为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研制长征系列三级运载火箭。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拥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共4个种类9种型号,其中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和长征二号丁就是由上海航天局研制的。1988年和1990年,长征四号A型火箭先后两次发射,成功完成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发射任务,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有能力自行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再次证明了中国的航天实力。日,我国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外国卫星――亚洲一号获得成功,谱写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项新纪录,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国际商用化开辟了崭新道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纷纷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一颗外国卫星,这标志着这个国家已进入了国际航天市场”,“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科学地位”。
  可以说,这一项项记录就是上海航天基地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生动见证。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载火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