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是近代诗吗

古典诗,现代诗,近代诗,怎么区分?_百度知道
古典诗,现代诗,近代诗,怎么区分?
近代诗,现代诗古典诗,怎么区分
提问者采纳
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其中不少是诗集或诗文合集,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孙殿起《贩书偶记》及其《续编》著录道光以来刊刻的别集不下1500余种“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采录咸丰以来诗人360余人。近代诗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也是从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以直率的情境陈述。陈衍《近代诗钞》仅就见闻所及,作家和作品数量众多,诗歌相当繁荣,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是心灵的映,到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前为止。这一时期、哀而不怨,表达温柔敦厚。“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古诗的含义: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
看时间分啊
近代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读者理想藏书(9) 中国诗歌蔡琰《词选》系清代张惠言所编辑的_文化娱乐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9) 中国诗歌蔡琰《词选》系清代张惠言所编辑的
本文摘要:元散曲选注王季思(1906~)等主编 原道救世歌(清)洪秀全() 元代散曲 于湖词(宋)张孝祥() 阳春集(南唐)冯延巳(903~960) 小山乐府(元)张可久() 小山词(宋)晏几道(1030?~1106?) 无怨的青春席慕蓉 温庭
元散曲选注王季思(1906~)等主编
原道救世歌(清)洪秀全()
于湖词(宋)张孝祥()
阳春集(南唐)冯延巳(903~960)
小山乐府(元)张可久()
小山词(宋)晏几道(1030?~1106?)
无怨的青春席慕蓉
温庭筠诗集(唐)温庭筠(812~约870)
魏晋南北朝诗卷丁夏选注
望舒诗稿戴望舒()
乐府(明)王磐(1470?~1503?)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王西楼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
唐诗选马茂元选注
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生卒年不详)
唐诗别裁(清)沈德潜
唐风集(唐)杜荀鹤(846~904)
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
全宋词唐圭璋()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
清真词(南宋)周邦彦()
片玉词(宋)周邦彦()
梦符散曲(元)乔吉()
孟东野诗集(唐)孟郊(751~814)
毛诗正义(唐)孔颖达
柳亚子诗选柳亚子著;徐文烈、刘斯翰编选
辽金元诗选章荑荪选注
乐章集(北宋)柳永(987~1053)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编选
近代诗选北大中文系五五级文学专业选注
金荃词(唐)温庭筠(812~约870)
浣花集(五代)韦庄(约836~910)
淮海词秦观
后山集(北宋)陈师道()
贺敬之诗选贺敬之
海浮山堂词稿(明)冯惟敏()
郭小川诗选郭小川
古谣谚(清)杜文澜()
革命烈士诗抄续编萧三主编
革命烈士诗抄萧三主编
复仇的火焰闻捷
东山词(北宋)贺铸()
长江集(唐)贾岛(779~843)
岑嘉州集(唐)岑参(715~770)
(东汉)蔡琰(约177~?)
三次推荐书目
晏殊,文80余篇,今仅存诗近40首,现已散佚,世称“徐庾体”。有诗文集30卷,与庾信齐名,诗文为当时所宗,平时负责草拟朝廷重要文书,封建昌县侯,在梁、陈两朝为官,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历任东宫学士、上虞令等职,字孝穆,《四部丛刊》和《四部备要》本。近年还出版有单行影印本。
清代晏端书刻《珠玉词钞》本。
(宋)晏殊(991~1055)
《珠玉词》
徐陵,乾隆年间纪容舒的《玉台新咏考异》10卷本,如《孔雀东南飞》等。保存了粱以前许多作家的诗篇。本书有清康熙年间吴兆宜的注释本,但也收进了一些表现真挚爱情和反映妇女痛苦的作品,基调颇为轻靡,虽以宫体艳歌为核心,共769篇。选取汉魏以来至梁代诗歌中有关男女闺情的作品,五言二韵诗1卷,歌行1卷,计五言诗8卷,诗论15篇。
全书10卷,合计290首,翻译诗75首,全书共收徐志摩创作诗215首,均按写作或最先发表的年份日期排列。此次新版,都是从散文、书信、讲演稿以及徐志摩为报刊撰写的前言、编者按等文章中摘出来的。各部分作品的顺序,还是探讨其新诗创作路子的形成过程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是南朝陈文学家徐陵编选的一部供皇宫“后庭”歌咏的诗歌总集。
《四部丛刊》或《四部备要》本。
(南朝陈)徐陵(507~583)
《玉台新咏》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诗作、译作和诗论。诗作包括徐志摩全部的新诗及旧体诗创作稿。译作包括他所翻译的外国诗歌和以现代白话诗形式译出的中国古诗词。诗论部分为他的理论文字,或是研究其艺术主张的发展,无论是对把握徐志摩思想演变的脉络,更系统更合理更完整地展现了他的创作历程。对于现代文学研究者及诗歌爱好者来说,将徐志摩短短10年的创作成果结集出版,体现其特殊的美学价值。
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在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地位。他的大量诗作在感情的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究诸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梁仁编。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1990年1月,使诗具有形象与音乐之美。节奏明快又富有变化。长诗在新诗民族化方面作了突破性尝试。
浙江文艺出版社,而叙述又是抒情的叙事。比兴巧妙运用,并作了适当改造。抒情寓于叙述之中,740多行。
徐志摩()
《徐志摩诗集》
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写成,展现了1930年前后陕北“三边”地区农民的生活图景。共分三个部分,11月由太岳新华书店出版。长诗叙述了王贵与李香香的爱情故事,故《宋诗选注》在历来诗歌选本中堪称独树一帜。
《王贵与李香香》是诗人李季的代表作。1946年9月载于《解放日报》,注诗兼备渊博与新颖,也深刻指出了宋诗偏重和喜好使事用典的不良倾向。作者学贯中西,在诗歌写作技巧上的许多创造,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的多种开拓,充分肯定宋代诗人在表现爱国主义精神上的空前激情,将宋诗的时代特色放在中国诗歌发展的走向中分析,结合宋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今人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颇受读者好评。钱氏注宋诗,体现了中国诗歌在唐代达到鼎盛之后的新发展和演变。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王贵与李香香》
历来的宋诗选本中,独开一面,唯宋诗可接踵唐诗,191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此影印。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其后,给宋诗总集编辑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此书有清康熙十年(1671年)吴氏鉴古堂刊刻本,为后世许多宋诗研究者开列了宋代诗人详细名单,流传很广,收诗数量多,又有管庭芳、蒋光煦辑《宋诗钞补》使其完备。本书选诗规模大,错综互出。后有李细龚作校注,阙文断句,刊刻不精,不致蔽于一说。但此书卷帙浩繁,故《宋诗钞》取材广泛以便读者窥见宋诗全貌,而且对当时“尊唐黜宋”诗坛潮流挑战,以使读者自得其中意味。鉴于宋诗向无总集,并较详细地予以品评考证。至于具体诗作则不加品题批点,简述生平行事,系以诗人小传,按时代先后顺序编入。每集之首,另外16家仅存目录而无诗。所选诗人之集,实收84家,成书于康熙年间。书中收集宋诗人100家,由清吴之振、吴自牧、吕留良编选,辑诗1200余首,共106卷,吕留良编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钱钟书()
《宋诗选注》
该书为宋诗较早总集,吴自牧,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宋词研究资料。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清)吴之振,赖本书得以保存,录存了不少精彩的评论;有些词集今天已失去底本,故书中很多词集保留了原本的序跋,因本书基本上是依据前人抄刻的单本词集和个人全集中的词集部分收编刻印的,至卢炳的《哄堂词》止刻,按词集付刻的先后编排。全书以晏殊的《珠玉词》开头,第6集收11家。各家词集随收随刻,前5集每集收10家词集,编著《隐湖题跋》等。
《宋诗钞》
本书共6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编辑家和出版家。还校刻有《十三经》、《十七史》等,自30岁左右开始一直致力于编校抄刻古籍,其中很多是宋元刻本,家中汲古阁藏书极为丰富,江苏常熟人。。他一生未仕,号潜在,后字子晋,字子久,故有此称。毛晋原名凤苞,仅刻61家词,后因资金不足,打算不断陆续收编刻印,约于明崇祯三年(1630)开始刻印,为明末清初毛晋编辑。原名《宋名家词》,是目前研究范成大诗歌最精善的版本。
这部宋词总集共91卷,以及清沈钦伟《范石湖诗集注》3卷。资料丰富,楚辞4篇;收词共计89首(按词分类编排)。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清)毛晋()辑
《宋六十名家词》
书末还附录有石湖诗集校记、石湖词校记、古本序跋、校记和宋史本传,收赋6篇,在南宋诗坛上地位仅次于陆游。全书共收录诗1916首(大体按创作年代先后编排),也使范成大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新题乐府诗和田园诗最能显现其诗歌创作的成就。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历来被人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典范,题材广泛
他的爱国诗篇,他的诗歌清丽精致,尤善于诗,擅诗章,不辱使命而归。晚年隐居苏州石湖。他有文名,维护了民族尊严,凛然不屈,官至参知政事。曾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号石湖居士,字致能,于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范成大,《石湖词》1卷。由今人周海昌整理,包括《范石湖诗集》34卷,还有《日本国志》、《日本事诗》等。
此书系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词别集。共二册,也为诗界革命开辟了道路。除《诗草》外,主张“我手写我口”。在创作实践方面,反对复古主义,险遭杀害。其诗论具有革命性意义,失败后,出使过日、英、美等国。参加过戊戌变法,当然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出版。
(南宋)范成大()
《范石湖集》
黄遵宪曾官至湖南署按察使,形成了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歌风貌,语言通俗易懂,传统形式与散文化的笔法融为一体,并有“史诗”之称。在手法上,希望建立民主政治制度。他的诗具有人民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暴露顽固派的残酷愚昧,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在诗歌中揭露清王朝及其官僚将帅的昏庸腐朽,揭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一种有历史意义的创造;他还反映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表现新的思想感情,为诗歌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作者在诗歌中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创作时间从同治三年(1864)至光绪三十年(1904)。1911年刊于日本。
此书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及思想文化,计600余首,是较好的读本。
《人境庐诗草》是作者自编的诗集,注释详备,校勘精到,1949年后出版的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和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原集已佚,感慨遂深。”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
(清)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
《南唐二主词》一卷,在唐末五代词中具有极高成就。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评价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意境深远,题材扩大,则反映亡国之痛,风格柔靡。国亡后写的词,反映宫廷的享受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很高价值。他前期的词,尤精鉴赏。李煜的词流传下来的有40多首,工诗词、善书画、晓音律,封违命侯。后又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
李煜天资聪颖,被俘到汴京(今开封),他出降,宋军攻破金陵(今南京),以求苟安。宋太祖开宝八年(975),贪图享受,尊崇宋朝,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他即位后,961年嗣位,南唐中主第六子,号钟隐,初名从嘉,字重光,含义深沉。
李煜,用词精炼,不过流传下来的只有四首。多表达哀怨情绪,皆出入风骚”。他尤善作词,史书上记载他“时时作为歌诗,但在文学艺术上却有相当高的成就,抑郁而死。李Z在政治上虽处于失败境地,以太子煜留守金陵(今南京),迁都洪州(今南昌),去帝号,Z割地称臣,在位19年。周世宗柴荣来攻,为南唐中主。庙号元宗,字伯玉,詹安泰编。
李Z,李煜(937~978)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李Z李煜词》,可以说是上承谢灵运等人之余绪,成就最高,艺术上也极富特色,这些山水诗不仅数量多,其中主要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分上、中、下3卷,透出盛唐之音。该书收入孟诗218首,以整齐的格律表现新的内容,五言诗成就更高。他的诗能从初唐咏物、应试的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在词句锤炼上很见功力,于淡雅中见飘逸,世称“王孟”。其诗风格清新,与王维齐名,以写景诗著称,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成书于唐天宝四年(745年)。孟浩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南唐)李Z(916~961),下开王维等人之先声。
《南唐二主词》
《孟浩然集》是唐朝孟浩然撰的一部诗别集,塑造了各种动人的艺术形象,意新语丽,而且辞尚奇诡,善于运用比兴等形象思维手法,他长于歌行,在诗歌艺术创造上,丰富想象来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因此,李贺更多的是运用新颖构思,如《老夫采玉歌》、《苦昼短》、《荣华乐》等。然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在内容上,独树一帜。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
(唐)孟浩然(689或691~740)
《孟浩然集》
《李长吉歌诗》所存录的240余首诗,乃至整个诗歌史上,在韩、柳、元、白竞相争鸣的中唐诗坛,诗作格调清新、言语瑰丽、寓意深刻,自成一家,并力求别开生面,呕心沥血于诗歌创作。他继承了屈原、李白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因而愤世嫉俗之余,怀才不遇,但是仕途不畅,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李贺少年时就因作诗而“名动京师”,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字长吉,清王琦等注。
李贺,予以出版,并附上作者生平简介,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李贺诗歌集注》,是广大诗词爱好者和研究唐五代词读者的得力参考书。
(唐)李贺(790~816)
《李长吉歌诗》
这本集子经过重新校勘、标点,为世人称道,艺术上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唐五代的词便是以精美独树一帜,典雅华丽,轻盈婉约,讲究简练含蓄,在中国韵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花间集》多为描写闺阁生活的作品,直接成为宋词的先导,是汉、魏乐府的蜕变和唐诗的流派的发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的总集。它是唐末和五代的中国韵文学的特殊产品,为五代后蜀赵崇祚所辑。收录了温庭筠等18家词500首,值得一读。
《花间集》共10卷,流传甚广,是选注者倾注了多年心血完成的力作,70年代末经修订再版,对著名诗人的创作更有较深入的分析。此书初版于50年代末,但书前的序言则详细地论述了这两个阶段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发展主线和主要成就,但均系披沙拣金之作。书中收录的重点诗歌对读者了解西汉与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精华所在确有帮助。书中对诗人生活经历、创作特色及成就的介绍从简,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和庾信的诗各为重点之一。入选的诗歌前后虽相距800年,其中以鲍照、谢x并举;四卷为“梁诗、陈诗、北朝诗、隋诗”,兼收南朝民歌,两晋的重点是左思和陶渊明的诗。三卷为“宋诗、齐诗”,其中魏代的重点是曹植和阮籍的诗,包括建安年间魏与两晋的文人诗及民歌,重点部分是乐府歌辞中的民歌和无名氏的五言诗。二卷为“魏诗、晋诗”,包括汉乐府、古诗及文人诗,一卷为“汉诗”,余冠英选注。
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花间集校》。
(五代后蜀)赵崇祚辑
《花间集》
本书选录了从汉兴到隋亡约800年间的诗约300首。共计四卷,而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绚丽的明珠,它是藏族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汉魏六朝诗选》
《格萨尔王传》不仅是藏族文学的珠宝,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映了6至9世纪及11世纪前后藏族地区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生活状况。它是了解、研究藏族社会历史、经济情况、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的宝贵文献,希望统一的理想。
《格萨尔王传》以其史诗的构架、雄浑磅礴的气势,保卫家乡的无畏精神和反对分裂,还表现出反抗侵略,贯穿始终。另外,这是史诗的主题,使百姓都能过上安宁生活,抑强扶弱,。意为格萨尔故事。其主角格萨尔是一位传奇般的英雄。这部诗集主要围绕他展开30多种说部。《格萨尔王传》突出的思想内容是降伏妖魔,藏语称格萨尔钟,译成汉文的有30多部。
《格萨尔王传》,逐渐出现各种手抄本和刻本。目前问世的有民族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的藏文的《霍岭大战》、《天岭卜筮》等48部,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增补,最初主要以口头说唱形式在民间流传,所以略显柔靡无力。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中国藏族民间长篇英雄史诗。它大约产生于11世纪到13世纪之间,相思之苦或怅惘感伤之情,内容多为表现离情别绪,不拘一格。词集风格婉约绮丽,收罗广泛,秦观、苏轼、辛弃疾等诗人作品较多。尽管如此也还收录了皇帝、无名氏及女词人如朱淑真等人词作,例如,前一部分《词选》分为两卷。后一部分《续词选》也分为两卷。张惠言的这部《词选》重点以收录宋代名家词为主,每种都是用最早最好的本子详加校勘出版。
《格萨尔王传》
《词选》系清代张惠言所编辑的一部唐宋词集。全书分为两部分,是音乐史上一件重要文献。这个集子共收诗、诗说、歌曲三种,这是现在仅存的宋词乐谱,都旁注当时的工尺谱,对于后代词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
(清)张惠言辑
此集里有17首词,具有豪放的风格。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此集收录的《扬州慢》及同辛弃疾唱和各词反映了一定的爱国情绪,音节谐美,组织完密,语言精炼,听听李斯中国读者理想藏书(9) 中国诗歌蔡琰《词选》系清代张惠言所编辑的一部唐他的词情意真挚,但也吸取各家的优点,常发慷慨悲歌。姜夔受周邦彦影响较深,词人激于爱国热情,民族遭受严重危机,苏轼又创豪放一派。南渡以后,到柳永及其后的周邦彦则尤精音律,他的诗也具有特殊的风格。宋词先承五代婉约的风格,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和欣赏。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大词人,还对各个作家和作品作了简要介绍和说明,注意词名的串讲的特点外,藉以窥见宋词丰富多彩的全貌。此书除了注释浅显通俗,同时也照顾到其他风格流派的代表作,重点选录南宋爱国词人的优秀作品,是继诗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向来人们认为宋朝是词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宋词与唐诗、元曲一起被视为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三大明珠。胡云翼先生选录两宋名家词75家,胡云翼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
(南宋)姜夔()
《白石诗词集》
词产生于唐朝,其作品大致分体裁编排。书末附有唐五代词。总共900卷。它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广的一部诗歌总集,以下按年代先后列其他作家,次为乐章、乐府,无考作家353人。全书先列帝王、后妃之作,893人,其中有传记作家1,200余人,作家2,900余首,必视唐”。此诗集正是一部大规模收录唐诗的全集。共收唐朝五代将近300年间的诗歌48,另将增订四版删去的初版和再版中的序及诗作全部附于书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对于研究唐代文化、文学、历史乃至于政治、经济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人们能通过它概见唐诗全貌。
《宋词选》
中国自古以来“故称诗者,对其中个别错讹作了校正。本书为便于读者、研究者参考,其中仍小有变动)。这次依1922年10月增订四版重排,其后便以此版行世(四版曾印刷多次,同年9月再版。1922年10月刊行了经作者增删的增订四版,正如作者在书中“尝试篇”中所言“自古成功在尝试!”
中华书局1979年25册平装本。
《全唐诗》
此书最初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于1920年3月初版印行,初次试作新诗。因此在1920年诗结集出版时取名《尝试集》,中国新旧文学争论最激烈的时候,1984年2月。
《尝试集》是我国新文学初期的第一部白话诗集。作者胡适在20世纪初,从中我们不但可见诗人不同创作阶段的特色,即《画鸟的猎人》和《养花人的梦》。这些诗文前后相隔40多年,收诗12首;第八辑收入两个寓言,收入《维也纳》等诗共计11首;第七辑光的赞歌,收入《春雨》、《礁石》等16首诗;第六辑花束,。第五辑启明星,收入15首诗,收《火把》、《树》等10首诗;第四辑黎明的通知,收入《我爱这土地》等14首;第三辑火把,其中包括《大堰河――我的褓姆》。第二辑向太阳,收诗11篇,第一辑芦笛,另外加两篇寓言。全书分为八辑,写出了大量可歌可诵的诗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可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面貌。
《尝试集》
本书收艾青各时期诗歌共计89首,焕发光彩,影响颇大。自50年代后期起沉默了20年的艾青又重返诗坛,倾诉对国家、人民的热爱,火一般的诗句,同时也担负诗的历史使命。他以雄浑的笔触,意境清丽。他的诗不仅肩负了诗的艺术使命,形象鲜明,诗讲究散文美,1933年即以《大堰河――我的褓姆》一诗蜚声中国诗坛。艾青以自由诗体见长,原名蒋海澄。早年留学巴黎习画,或澄静秀雅。七古则气势流荡。
艾青,可与李白、王昌龄媲美。七律或雄浑华丽,语言明朗,感情真挚,亦不乏佳作。他的五七言绝句,他在军旅、咏史、侠勇等方面,并善于把绘画技法巧妙地运用于诗歌创作中。正如同苏轼评价的:“诗中有画。”此外,以五律为最,他古体皆擅,是山水田园派的领袖人物。就诗歌体裁而言,所以世人又称他为王右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
《艾青诗选》
王维是盛唐诗家中除李杜外的另一大宗。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写幽栖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山水田园诗。他和孟浩然并称“王孟”,官至尚书右丞,曾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后,20岁中进士,于是为蒲人。他少年时即有文才,后随父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县),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字摩诘,清人赵殿成笺注。
此书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文别集。成书于乾隆二年(1737年)王维,大致能反映唐宋词丰富多彩的面貌,兼顾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代表作,多为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选录的词以苏、辛为重点,313首词作。由作品、注释、说明、作家小传几部分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
1961年中华书局《王右丞集箴注》排印本,而且注释较为详尽。
(唐)王维(701~761)
《王右丞集》
《清华大学必读书目》给学生推荐了这个版本。推荐《唐宋词选》的还有《中外文学书目答问》(推荐了中华书局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个版本)和台湾1981年高上秦主编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青少年版)。
全书直接从唐宋词体总集的多首词中选录了唐五代和宋代词人110多家,乾隆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除本书外,是清代前期的诗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号归愚,字确士,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参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还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
《唐宋词选》
该书收入毛泽东诗词37首。它们是《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答友人》、《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七律?和郭沫若》、《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初版《毛主席诗词》。
毛泽东()
《毛主席诗词》
二次推荐24本
沈德潜,内容比较丰富,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分14卷。这是一部资料性的选本,共700余首,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供读者参考的。
本书是清朝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历代诗歌选集,整理出版,同涵芬楼印汲古阁景抄四卷本《稼轩词》等进行校对,元大德年间广信书院刊印的《稼轩长短句》是辛词中较为完备的一个刊本。本书正是以大德本为底本,现在仅存600多首,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辛弃疾的词数量较多,别具一格。词中无情揭露女真族的统治和南宋主和派屈膝投降的罪行,雄浑豪放,一扫儿女之情的绮靡之风,统一中国。他的词作,力主恢复中原,反对妥协投降,抑郁而死。
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沈德潜()
《古诗源》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坚持抗金路线,免职后,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和弹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因主张抗金,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早年参加过北方农民的抗金斗争。投归南宋后,号稼轩,字幼安,1974年版。
辛弃疾,意境宏大,夸张大胆,彻底摆脱了旧诗的格律规定。想象奇特而丰富,奔放流畅,汪洋恣肆,歌唱真善美。
上海人民出版社,充分体现出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
(南宋)辛弃疾()
《稼轩长短句》
诗集开创了绝对自由的形式,追求人的真正解放;表达了向往科学与文明和渴望民主的意愿以及崇拜工农和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物的感情;尽情抒发对自然的热爱,赞美光明;颂赞个性独立,抒发了建设新世界、新社会、新祖国的热情信念;并讴歌创造,共收诗56首。大都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诗集表达了诗人对旧的世界的叛逆和彻底否定,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除序诗外,通过崭新的内容与形式,火山爆发式的情感,影响颇大。梁启超、胡适、汪辟疆等都推荐了此书。
郭沫若的《女神》以“五四”特有的狂飚突进精神,历来被视作较好的诗歌选本,旁征博采,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等几类。所收诗人有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郭沫若()
鲍照、谢x、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苏轼、黄庭坚、陆游、元好问等。其中尤以李白、杜甫、苏轼等的作品为丰。这本诗集卷帙浩繁,比较合理。其中收罗了许多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民间歌谣。本书有《四部备要》和《四部丛刊》等版本,源流分明,模仿或后世之作按序编次,将古词古曲排列于前,曲调的起源和发展状况都作了审慎的考订。在编排上,对各种类型的歌词,编者均作比较详细的说明,《舞曲歌词》5卷、《琴曲歌词》4卷、《杂曲歌词》18卷、《近代曲词》4卷、《杂歌谣词》7卷、《新乐府词》11卷。在每类词曲卷首,《燕射歌词》3卷、《鼓吹曲词》5卷、《横吹曲词》5卷、《相和歌词》18卷、《清商曲词》8卷,包括汉代以前广为流传的一些古代歌谣。分《郊庙歌词》12卷,主要收录汉代至宋代以前历朝作家的乐府名作,但仅此一本《唐诗三百首》足以使其青史留名。
此书共收魏晋至宋金著名诗人十八家的古近体诗作6599首,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同治十三年(1874)传忠书局刻本、1926年上海中原书局圈点详注本。
(清)曾国藩()选编
《十八家诗钞》
全书共100卷,生平亦少为人道,晚年著有《蘅塘漫稿》,晚号退士。他遗著不多,号蘅塘,字临西(一作苓西),风行不衰。
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
(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
孙洙,使之更加如虎添翼,金陵才女陈婉俊和建德隐逸章云仙分别为唐诗做了补注,立即流传开来。道光年间,对初学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经面世,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并且注重实用性和广泛性,乐府诗附入各体之后,入选的诗篇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差不多都是历代公认的好诗。”
此书的诗体比较完备得当,入选的差不多都是经过1000多年淘汰的名作,朱自清先生曾真诚夸赞道:“这部书选在清代中叶,初唐、中唐、晚唐的诗亦有较多选入。孙洙选诗上的慧眼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又打破“诗必盛唐”的偏见,也有皇帝、僧侣以至无名氏等。既能表现“盛唐气象”,如杜甫、李白这些在唐诗发展史上有影响的诗人,既有名家,77位诗人作品中,共分为八卷。入选的作品不少具有代表性,实际上本书选了310首诗,有继承《诗经》传统的含义。三百首是取整数,是沿袭“诗三百”的说法,《唐诗三百首》正是在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采撷了最晶莹圆润的珠玉奉献给莘莘学子和后人。
《唐诗三百首》的命名,传世诗歌将近5万首,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妇孺皆知的《唐诗三百首》是由清朝孙洙编选的一本学习唐诗的入门读物。众所周知,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部风行海内,文23篇。
民谚曰:熟读唐诗三百首,另外集收诗86首,奏状等23卷,“律诗”23卷
中华书局1984年7月出版。
(清)孙洙()
《唐诗三百首》
格诗歌行杂体2卷。文中有铭赞箴谣偈,“感伤”各4卷,“闲适”,分诗文两大部分。诗中“讽喻”,共71卷,形成一个“浅近诗派”。“老妪解诗”就是长期流传于诗坛的佳话。《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出版,通俗晓畅,开拓歌行体新道路。白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语言千锤百炼,反映人民生活痛苦。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都达到叙事诗空前熟练程度,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文献。《秦中岭》及《新乐府》中不少讽喻诗篇,给予当时和后世诗歌巨大影响。他的《与元九书》是诗论纲领,继承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十分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反映与国家、人民有关的社会事件,主张诗歌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任上多有政绩。白氏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先后任忠州剌史、杭州剌史等,历任左拾遗、京兆府户曹参军等职。44岁时被贬为江州司马,29岁进士中举后,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少年避乱江南,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东北),又称“白文公”。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死后谥“文”,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字乐天,诗文拾遗1卷。
白居易,表书序记颂等4卷,古诗、乐府5卷、古近体诗19卷,其中古赋1卷,注释颇为详备。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出版。该集共30卷,并增《附录》6卷,重加编定,清代王琦有辑注本,对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出版。
(唐)白居易(772~846)
《白居易集》
《李太白集》,具有鲜明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音韵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语言流畅自然,形象鲜明,幻想丰富,感情炽烈,为摆脱羁绊而对美好大自然的爱悦。作品雄奇豪迈,也表达了诗人蔑视庸俗的豪放心情,名扬海内。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盛唐时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景象,创作了大量诗歌,并游历名山大川,喜任侠,作赋凌相如。”还好剑术,十五岁观奇书,十岁观百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五岁诵六甲,生于西域碎叶,号青莲居士,字太白,是目前较好的普及本。
李白,其选诗264首,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冯至等编注的《杜甫诗选》,照原书尺寸影印出版,《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等诗皆为古今传诵。1957年商务印书馆用上海图书馆藏王洙编本,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诗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风格上,雄浑奔放。其大部分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思想极其深刻,范围极为广阔,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诗内容极为丰富,故有“杜工部”之称,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字子美,后2卷收入赋赞杂著29篇。
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出版。
(唐)李白(701~762)
《李太白集》
杜甫,近体1006首),并初步进行编年。前18卷收入诗歌1405首(古体399首,遂为定本。全书将诗歌分为古体、近体两大类,《补遗》1卷,北宋王洙编为20卷,冯至等编注。
此书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别集,它开创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诗经》和《楚辞》分别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风格,所以“楚辞”也称“骚体”。《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名楚物”的浓厚地方色彩。
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诗选》,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唐)杜甫(712~770)
《杜工部集》
《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国殇》等25篇。《离骚》是其中最著名的篇章,作楚声,句式较长而且有“书楚语,篇幅较长,与《诗经》相比,“楚辞”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制的,收集了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楚国作家以及西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自己的辞赋作品。其中最主要的作家是屈原。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莫不同风骚”。风是指《诗经》,但追本溯源,对《诗经》的注释和今译提出了看法。
《楚辞》最早为西汉刘向所辑,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中余冠英注译的《诗经选》其“前言”对《诗经》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清陈奂撰《诗毛代传疏》等、宋朱熹《诗集传》则杂采此3家诗义。该书的选本,东汉以后一直盛行不衰。东汉郑玄有《毛诗笺》、唐孔颖达作《毛诗正义》,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诗》为古文诗学,鲁、齐、韩3家为今文诗学,富有艺术感染力。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4家,语言朴素优美、音乐自然和谐,描写生动,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是珍贵古代史料。在文学艺术上成就也是多方面的。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也有揭露政治黑暗人民苦难现实诗作。周王室祭祖祀神及歌颂功德作品则提供了关于周兴起、周初经济制度和生活情况的重要资料,其作品既有“男女相爱”之词,题材广泛,商颂5篇。大多为周王朝祭祀宗庙的歌舞曲或为周室歌功颂德之词。
中国诗歌流派众多,对《诗经》的注释和今译提出了看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朱熹《楚辞集注》本。
《诗经》中的各诗篇约为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间作品。它包括时期长,鲁颂4篇,周颂31篇,分三部分,及表现矛盾与战争的丧乱诗。“颂”,主要是反映统治阶级危机并对此表示忧虑的政治诗,可称为周朝民族史诗。小雅则除少数宴会乐歌外,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大雅主要是为周统治阶级朝会晏飨、祭祀祖先之用,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作了广泛而深刻的反映;雅,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即15个地方的风土歌谣,有15国风,按音乐特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现存共305篇,故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后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对中国2000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原只称《诗》,余冠英选注。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中《诗经选》,
首批推荐10本
珠玉词(2次)
玉台新咏(2次)
徐志摩诗集(2次)
王贵与李香香(2次)
宋诗选注(2次)
宋诗钞(2次)
宋六十名家词(2次)
范石湖集(2次)
人境庐诗草(2次)
南唐二主词(2次)
孟浩然集(2次)
李长吉歌诗(2次)
花间集(2次)
汉魏六朝诗选(2次)
格萨尔王传(2次)
词选(2次)
白石诗词集(2次)
宋词选(3次)
全唐诗(3次)
尝试集(3次)
艾青诗选(3次)
王右丞集(4次)
唐宋词选(4次)
毛泽东诗词(4次)
古诗源(5次)
稼轩长短句(6次)
女神(6次)
十八家诗钞(7次)
乐府诗集(7次)
唐诗三百首(10次)
白居易集(11次)
李太白集(12次)
杜工部集(15次)
楚辞(24次)
诗经(32次)
9.中国诗歌排行榜
下一篇:没有了
月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律长征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