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sei就行那一屋子死人幂三世七里甸柳贝斯佳和他离的也长儿子生母咪了么也写

一个sei就行那一屋子死人幂三世七里甸柳贝斯和他离的也长儿子生母咪了么也写_百度知道
一个sei就行那一屋子死人幂三世七里甸柳贝斯和他离的也长儿子生母咪了么也写
提问者采纳
主人公是老王。本题立意可以写“大爱”“感恩”“爱的传递”“人间处处有真情”等,明态度。医院和老板奉献了爱心。因为这个社会还存有这样那样的痼疾,也可以从反面拓展,还要人人懂得感恩。最后,以打工抵债的形式来回报帮助者,作拓展”,爱的传递”。人人付出爱,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可以从正面拓展;从某种层面看,还有两个对象要注意。不能只着眼于老王这样的治病感恩。首先,有感恩思想、弊端。第三步,需要正能量的传递,帮助处境艰难的老王渡过难关,审题时要抓住关键内容。接着是“析原因”,这个社会需要大爱,也回报社会,主要内容是“打工抵债”,还要能“作拓展”。材料中可以看到“爱”以及“爱的流动。围绕着这件事,要“明态度”,即医院和老板;老王知恩图报,析原因,要“抓关键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掌故篇『提示』:点击直接到达。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食韭菜撬老案  潮汕民间偶逢相互发生矛盾,甚则引起争吵时,有的人脾气执拗,把将以往已化解的事端仍疾言厉色再提起来。惹致对方难以忍受,直言斥责他是“食韭菜撬老案”。  潮汕这句俗语的贬义,多指对某件事端牵肠挂肚而火上加油,一再惹事生非的人。  韭菜,又称“起阳草”,自古是人们喜爱的蔬中之荤,菜之美者,温而益阳,最补肝肾,美味可口,药食俱佳。唐代诗人杜甫就咏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的佳句。宋朝诗人、美食家吟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赞美。明朝李时珍的《本朝纲目》称:“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能神昏暗目,酒后尤忌,热病后十日食之即发困,冬月多食动宿饮。”  祖国医学通过临床验证认为:韭菜属辛温助热益阳之蔬,吃多了易上火。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咽痛目赤,口舌生疮,阴虚阳亢者均不宜食。  对患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尤其是有过胃出血或胃肠穿孔等病史者更应慎食。由此,民间这句“食韭菜撬老案”的俗语,也是谨防旧病复发的养生保健教育的警句。陈国舅宴乡绅  潮汕民间流传着一句咒骂官员鱼肉乡民、大吃大喝挥霍公款的俗语叫“食屎食尿”,据说它是出自明朝嘉靖年间潮阳国舅爷陈北科之口而传播的。  陈北科性格诙谐,不拘小节,却又爱僧分明,不入俗流。他对乡里的乡绅豪强和村外河边码头官商船主坑害百姓的行为很不满;加之豪绅们常常埋怨堂堂国舅爷从未宴请过他们一次,他就成竹在胸,想一箭双雕教训他们。  一天夜里,陈北科到停泊码头的商船甲板上出恭,船主一见,不知是谁就破口大骂,其他商船的人也一齐涌上来,有的动手打他,有的说要推他落溪。陈北科说:“官司不如屎尿紧,你们打我何来?”大家听声看人,才知是国舅爷,一惊非小!“你们连我这国舅爷也敢打,真是目无朝廷,反了,反了!”众人怕惹大祸,便同他私了,谈妥由各船主合资联办几桌酒席,于隔天中午在陈氏宗祠宴请众乡绅。  席间并没有看见国舅到来,宴客之事全由管家料理。将散席时,陈北科才姗姗而来,对众绅士们说:“你们知道我这些酒席的来历吗?那是我放屎撒尿换来的,大家吃的是什么,便可想而知了。”祠堂外有群众起哄说:“食屎食尿呀!”“食屎尿”一语便这样传开了。海山无水牛  “海山无水牛”的故事,是出自于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秋,饶平第三区(全县是年设四个政区)黄冈镇校场埔(地名,今属上林管区)的牛圩集散地,每逢以一、四、七为圩日又复苏起来了。有一天的圩期日,圩埠上有一位上年纪的老牛贩高声嘱咐其子说:“喂喂喂!歪头啊!海山无水牛呀!”  “我晓啦(知道)!”,其子回答。  这句“海山无水牛”,恰好被旁边一位从福建诏安县来的牛贩听得一清二楚,他望着自己带来圩埠的四头水牛,其中二头中牛,二头刚教犁的小牛,心中暗喜:海山无水牛?!这不是一个机遇吗?  隔天一早,这位诏安的牛贩牵着四头水牛到黄冈霞饶(今霞西管区)大堤海山渡头赶潮乘海山渡船,顺风顺潮中午而登上海山黄石港乡黄隆渡头,兴致勃勃地把四头水牛提在黄隆后埔理的苦栋树丛,逢人而招买招卖。一位老农对他说;“哎呀!海山无水牛呀!”  “你讲对呀!我就带四头来呀?!”诏安牛贩用闽南话回答。  “不是呀!你误解啦,海山是不能养水牛呀!”  诏安牛贩听后顿刻惊讶又问;“难道你们全乡都不养水牛?”  “不是一乡,海山十八乡(村)都无水牛。”老农解释后而离开。诏安牛贩只好呆坐树下抽烟,摇头不语。  原来昨天在圩埠那老头子嘱咐其子是提醒不可牵水牛到海山去出卖。诏安牛贩误认为海山缺水牛农耕货源,是赚钱机遇因而碰壁扫兴而回。  海山十八个乡(自然村)都没有饲养水牛。其原因是海山历来是渔、盐、农(极少数)的经济收人,小部分农户的耕地也极少,各乡(附)都没有池塘、水窟、溪沟,农田灌水是依靠自身田边挖掘一口水井,用(“吊窝井”)提水灌田,即田边竖立一支几米高的石(木)柱,横串一支近天平式有大碗粗几米长可摆动的竹(木)杆,前端用绳子串勾一支几米长的竹竿连接能摆动的水窝桶,后端用大绳子扎紧一块大石比窝桶水超重为宜,这样借助石头的后座力,提水时轻快,不提水时形似“高射炮”。所以只能饲养山牛(黄牛),不能饲养日常需要洗澡的水牛。后来,“海山无水牛”便成为人们对事物中千万不可误解的警语。六月初六要早些  农历五月与六月,民间有两个旧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潮汕人叫五月节。这个节日有龙舟竞渡,还有拜龙神活动,人们当作喜节,家家户户都有过节。  六月初六则不同,叫担瓜节,只有那些周年内亲人过世的人家,才过这节日。过这节日是悲痛的事。拜祭亲人,祭品一定要有西瓜,意在让亲人在阴间“走后门”,争取早日趋度。  传说以前有个不清世事的主妇,人家备五月节,她不知道,办不好,节不好过。到了六月初六,见有人在桩粿,她紧张了,认为这回不能落后,也桩粿。邻居觉得奇怪,周年内她家明明没有人去世,为何备节,便问她:“阿嫂,桩粿办什么事。”她说:“五月初五缀(跟)人唔着,六月初六要早些。”  往后,人们引用这句话,一是讽刺不谙事办傻事的人;二是启发人家,办事要有宗旨,不该办的事不办,对别人做的事,不能盲目跟着做。
赤脚大过阿娘  潮汕有句俗语,叫“赤脚大过阿娘”,是本末倒置的意思,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据说,从前潮汕某地有一富人,收了一婢女为妾,便是“赤脚”。“赤脚”的小名肥嫩(“嫩读上平声,潮汕人对体态丰满的女孩子喜欢说她“肥嫩肥嫩”),所以,合家都叫她肥嫩。不久,肥嫩产下一儿子,因为“赤脚生子阿娘个”,那孩子自懂事起,没有人告诉他是“赤脚”所生,他也和别人一样叫“赤脚”的小名肥嫩。肥嫩听后虽很伤心,但不敢明说。有一天,她在井边洗衣,见儿子边喊肥嫩,边走过来,便流着眼泪念道:“肥嫩是肥嫩,肥嫩生子叫肥嫩。”儿子觉得奇怪,偷偷问家里的老佣人,说肥嫩的话是什么意思,老佣人十分同情,说出真相:她正是你的生母,你长大一定要孝敬她。  “赤脚”的儿了聪明好学,后来中了进士,但就在他衣锦回乡之时,肥嫩却生病死了,母子见不了面。按乡中俗例,除了正室夫人之外,“二人”以下至“赤脚”死后的“灵位”都不准列入祠堂祭祖。儿子便想出一个办法,就在调堂祭祖那天,用红布包了“赤脚”的灵位,抱在胸前,脱去鞋袜,赤着双脚站在祠堂门口,乡中族老都在恭候进士爷祭祖,见他迟迟不进去,便一齐催促他,进士爷却说:“赤脚不可进祠堂。”族老们不知他语意双关,只道他没穿鞋袜的缘故,纷纷说道:“没关系,赤脚也好进。”就这样,他把“赤脚”的“灵位”放进调堂。众人才知道给进土爷骗了。但话已说出,只得让“赤脚”的灵位列人祠堂祭祀。从此,这个地方的“赤脚”死后就多了一项权利——进祠堂。但“二人”、“三人”等其他副室却无此权利,因为,“赤脚”的地位最低,在生时要称呼“‘二人”为“二娘”,“三人”为“三娘”,所以,就有了“赤脚大过阿娘”这句俗语。龙船扒上官厅  龙船,乃端午竞渡之特制木船。“龙船扒上官厅”原意为向官府领赏,引申义为事情奇特,出人意料。潮剧《香罗帕》的赵母,面对在衣箱中藏了一整天的未婚女婿,说了一句“龙船扒上官厅来”,便含有惊奇的意思。  潮俗端午赛龙舟,彩旗插于江心,优胜者夺得标旗,谓之夺锦,奖金便在江边当众颁发。有某地县太爷观龙舟,看后却要冠军队把龙船划到衙门领赏。这分明有意刁难。衙门哪是划船的场所?村民们暗地里筹思,想起北方有一种旱船,便是陆地行舟的,此时何妨仿效?于是一众弃舟登岸,各持船桨,按锣鼓点的节拍,步伐整齐,把“龙船”划到官厅上来,口称“谢太爷厚赏”。县太爷面对此情景,只好叹服,重重给予赏赐。一支竹槌倚倒百外间行  这是流传于侨乡澄海的一句俗语。澄海濒临南海,海给澄海造就许多港口。其中樟林港是潮汕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古港。河海之运,货物流通,南来北往,给港口带来蓬勃生机。在清代全盛时期,樟林“八街六社”有行铺一百余间,单新兴街的货栈(储运仓库)便有64座。这当然养活了一批卖苦力的码头工人。  可惜澄海的港口均为河海交汇的天然港,沧海桑田,不超百年便淤浅了。十九世纪中叶,汕头开埠,樟林港难逃衰落的命运,商行相继倒闭了。  清晨,不解行情的挑夫们依旧一支竹距两条索,斜倚在货栈前。哪知大半天过去了,竟没有一家开门来雇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能怨命运不济,“一支竹槌倚倒百外间行”。蜈蚣鸡母蛇  潮汕民间有句惯用语“蜈蚣鸡母蛇。”比喻那些互相制约或各有胜负,而形成连环套关系的人和事。例如在各种比赛中出现甲胜乙、乙胜丙、丙又胜甲的局面,或人际关系中甲怕乙、乙怕丙、丙又怕甲的现象。也有引申把男女“三角恋爱”关系讥喻为“蜈蚣鸡母蛇”。  这种比喻既生动又有道理。因为在自然界,蜈蚣、鸡母和蛇这3种动物,确实是天生的一物降一物,蜈蚣怕鸡母、鸡母怕蛇、蛇怕蜈蚣,形成了一个互相制约的连环圈。  先说蜈蚣怕鸡母。确切地说,凡鸡,蜈蚣都怕,不独怕鸡母。蜈蚣是一种有毒的节肢动物,体扁,一般长达12厘米,头部金黄色,有一对长触角和一对聚眼。口器由一对大颚和两对小颚构成。躯干背面暗绿,腹面黄褐,分21节,节节有足,故也称“百足”。头后一对,称“颚足”有发达的爪和毒腺;最末1对向后延伸呈尾状。常栖息于腐木、石隙和墙缝之中,一般是昼伏夜出,捕食小动物,也螯人。但在盛夏时,无论昼夜,它都很活跃。在农家,有时白天气候炎热,雷阵雨将至,那潜藏着的蜈蚣常从屋楹掉下,四处乱爬。此时鸡母或公鸡一见就竞相扑捉啄食。鸡能解蜈蚣毒,在《广东新语》里,清代的屈大均早有记述。他说:“蜈蚣,短者也,其长者节节有足,是曰‘百足’。‘它’性畏鸡,人见百足亟唤鸡,鸡未至而百足僵矣。”他还说,蜈蚣“螯人最毒。”甚至被蜈蚣接触过的食物也有毒,“误食自令人腹痛欲死,饮烧酒,或鸡肉羹亦可解。”潮汕有句民谚,说“蜈蚣咬,鸡母捂;钱龙(壁虎)咬起大厝。”也说明鸡能解蜈蚣毒。所谓“鸡母捂”是以鸡屁股“捂”住被蜈蚣咬着的伤口,就能将蜈蚣毒吸出来,化解消毒,使人安然无恙。  再说鸡母怕蛇。蛇分有毒和无毒2类。在农家,旧时常见的毒蛇有金银蛇(俗称雨伞柄)和眼镜蛇(俗称草鞋踏);无毒蛇,主要是那种俗称为“鸟昏”的蛇。但无论哪种蛇,它们在农家,常好爬到鸡寮(窝)寻吞鸡蛋,咬死鸡母。因公鸡脚上有距,敢与蛇斗,不易被蛇咬死。而鸡母脚上无距,又不好斗,一见到蛇就惊慌害怕,常常被蛇咬着脚,遂即瘫软在地上,跑不了。最终,鸡母或被蛇毒毒死,或被无毒蛇含吞致死。据此,在潮汕民间又形成一句“养蛇食鸡”的俗语,与汉语成语“养虎遗患”相提并论。   至于蛇怕蜈蚣,是因蜈蚣斗蛇很有本领。蜈蚣爬上蛇头,专咬蛇的眼睛,使蛇立即失去反抗能力,终因蜈蚣毒致死。蜈蚣还能从蛇口进入蛇腹,将蛇毒死。对此,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有记载。他说“百足,《尔雅》作《蝍蛆》,能伏蛇,每自口入蛇腹,山行筒置蝍蛆,蛇不能近。”潮人自古就崇拜蛇。至清代,潮汕各地都有祀蛇风俗,尤以潮州城最盛。那里有个“青龙庙”敬祀青蛇,香火极旺。是时,人们视蛇为神,十分敬畏。而对于能伏蛇的蜈蚣,人们也有好感。在澄海,清末时由澄海西门人创作的著名的“蜈蚣舞”,艺术地展现蜈蚣的威风,就是这种好感的反映。此外,蜈蚣的独特形状,也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故有不少以蜈蚣命名的事物。如蜈蚣船、蜈蚣旗、蜈蚣桥和蜈蚣岭等等。在潮汕,乃至国内外,自古沿袭至今的龙船,就其众多船桨而论,也是一种蜈蚣船。   总之,“蜈蚣鸡母蛇”这句惯用语,是以事实为依据,形象地比喻类似的人和事,通俗易懂,令人深受启发,故相传沿用,未被湮没。
扁头大佬  从前,潮汕有一位财主晚年得于好不欢喜,可惜,儿子长大以后头脑空洞。是个白痴。人称他为“大傻”,少年时常被邻人戏弄,若问:“你的父亲是我仔还是你仔?”他会抢着答:“我的仔”。为此大傻的父母很感头痛,好在家资殷实,早早托媒为他娶了一门富家小姐。  是年,大傻的岳父寿诞将至,提前放出风声庆寿日要考问三个女婿,胜者可得重赏。大傻排行最小,岳母娘有心成全他,暗将谜底交与小女儿。岳父将问:是谁开天地?答:是盘古氏。大傻妻一字一字地教授给丈夫,他也念得滚瓜烂熟;可过一会儿,大傻又全部忘得一干二净,大傻妻无奈想了个办法,拿胶泥捏了一个腰间盘着大鼓的泥人,放到衣袋里,大傻高兴地说:“我一摸就会记得。”  这天大傻来到岳父家庆寿,宴席上,酒半酣,岳父郑重其事说:“来,我要考问你们,是谁开天,你们知否?”大傻欲言又止,急忙把手伸进衣袋摸一摸,答道:“是扁头大佬、”众宾大哗,岳父气得翘胡子噔眼睛,大傻不服气,掏出泥人放到桌上,那泥人早被压成饼状那脑袋正是扁的。  以后有些人看不惯某些“大头好脸”之举的人,遂以“扁头大佬”戏称之。内安进士无望  清康熙年间,翰林出身的郭于藩赴任饶平县令,从潮州府沿官道而来。    一进饶平县界,他就命随从掀起轿帘,缓慢前进,观察风光人情。当官轿到达西部山区时,忽有琅琅书声,随风传来。郭知县命住轿,顺着书声的方向望去,只见绿树掩映中有一村庄,三面环山,面前有一道清溪。他问随从:“这是什么地方?”随从答道:“是信宁都内安乡(今瞩樟溪镇)。”郭知县十分赞赏:“山乡如此幽美,读书蔚然成风,他日必有一批人才出现。”   原来,内安乡的旅长们为了使乡里的子弟能跻身科举,纷纷办外塾、聘名师,大有振文风、昌文运的景象。乡中最有成就的是育德轩、馨兰斋两间私塾。至清乾隆年间,果然应了昔年郭于藩之言,乡中涌现了一批通经史、精诗书的文士。陈氏宗祠最先荣耀,相继挂上两块牌匾,上厅是举人陈丹书所立,下厅是副榜进士陈腾飞所立。   陈氏科举连捷之后,乡中还有许多饱学之人,但他们考取秀才之后,那不愿参加省试,当然也就没有人可以赴京参加会试了。为什么呢?   原来陈丹书中举之后,在乘舟上京赴试途中,因不适应海上风浪颠簸而致病身亡。他的侄儿陈腾飞,为继叔父未竟之志,勤读书经,中举之后,不敢走水路,干辛万苦从陆路上京,中了副榜进士。可惜他不懂向朝廷吏部有关官员送礼,回乡后总得不到授职的讯息,忧郁致病身亡。   在那迷信风水年代,这些不幸事件便被看成“地气薄,难以出贵人”的天意,出现了“内安进士无望”的说法,因此,一批满腹经纶的文士,考取秀才后便停步不前,其中有十三人挑着书囊到外地教书去了,至今乡中还常有人谈及“十三担书囊”的往事。   此后,饶平西部山区就流传着“内安进士无望”的俗语,借喻那些无法实现的希望,或许还含有对埋没人才的惋惜。 轿夫输乞食  乞食便是乞丐,轿夫所以会被看作个如乞丐,是出自古代祭扫先农神的故事。   先农神是古代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人,有说他是神农氏,也有说是后稷,今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仍保存有祀先农的先农坛。明清时,每年仲春亥日吉日,皇帝要至先农坛“躬行祀礼,亲御耒耜”。即祭祀先农神外,为了表示劝农还要作形式上的亲耕籍田。籍田,即供祭祀的天子亲耕之田。   虽然《后汉书》已载县邑要祀先农神,但据《潮州府志》等载,清雍正二年倡建先农坛于县邑。饶平县治(今三饶镇)便在南关外塔山下古驿道的七榕桥边,筑一约二丈五尺见方的坛台,台基高二尺一寸,分三阶升坛。台面有一石柱和琉璃瓦顶结构,状如亭。坛台旁有租给农民耕种的籍田,共四亩九分地。   每年的二月亥日(一说三月三日).佃农便要在所耕的籍田中先备好牛和犁。饶平县令则预先选好一个乞丐扮成威严的皇帝,坐着敞蓬大轿,由轿夫抬往先农坛,然后焚香祭拜先农神,并祷祝诸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吉祥话(县令预先示教)。接着由县令下田扶犁替皇帝犁田,代表朝廷也表示县令的关心当地农事,祈望这年合邑平安,五谷丰登。   由于乞丐扮作皇帝的“大”过轿夫,以及轿夫倒要扛抬这个原本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叫化子。于是,“轿夫输乞食”便从此传开了。后来,也成为表面输、实质赢的一种借喻。 未有赤寮先有余  潮阳在张创大到赤家建乡之前,已有余氏家族在此定居了。 据传早在明洪武初年(1368),赤寮余氏的开基祖余操,他曾当过前朝尚书,他的父亲在增城做知县,余操是从潮州县城移居到赤寮来的。他住定下来便择址于上家溪墘前建立祠堂,定名为余氏家庙,祠址坐东向西,这是赤寮最先建立的祠堂。故此,未有赤寮先有余就是这样来的。   至于余家祠堂,尚有一段古。当祠堂建成后,即传出“余氏不够家”的传说。原来余尚书在建立家庙之前,曾请书法家题写祠堂牌匾,并言明牌匾润金为纹银数百两,但余派人取回题匾书法时仅送去三百元,当时书法家也不吭声,将“余氏家祠”的“家”字减去最后一撇,暗想尚书见字自然会来质问,届时补取笔金再写全“家”字,谁知取去牌匾书法的人立即吩咐刻石升匾,等到余尚书发现错字时,市面早已传阅纷纷,说“余氏不够家”了。但木已成舟,余尚书也无可奈何。几百年来,余氏家族日见式微,人丁稀少,好多派孙也早已搬迁横山、县城等地方去了。 潮阳在张创大到赤家建乡之前,已有余氏家族在此定居了。   据传早在明洪武初年(1368),赤寮余氏的开基祖余操,他曾当过前朝尚书,他的父亲在增城做知县,余操是从潮州县城移居到赤寮来的。他住定下来便择址于上家溪墘前建立祠堂,定名为余氏家庙,祠址坐东向西,这是赤寮最先建立的祠堂。故此,未有赤寮先有余就是这样来的。 至于余家祠堂,尚有一段古。当祠堂建成后,即传出“余氏不够家”的传说。原来余尚书在建立家庙之前,曾请书法家题写祠堂牌匾,并言明牌匾润金为纹银数百两,但余派人取回题匾书法时仅送去三百元,当时书法家也不吭声,将“余氏家祠”的“家”字减去最后一撇,暗想尚书见字自然会来质问,届时补取笔金再写全“家”字,谁知取去牌匾书法的人立即吩咐刻石升匾,等到余尚书发现错字时,市面早已传阅纷纷,说“余氏不够家”了。但木已成舟,余尚书也无可奈何。几百年来,余氏家族日见式微,人丁稀少,好多派孙也早已搬迁横山、县城等地方去了。
东街一移无二移  “东街一移无二移”说的是关于明崇祯元年(1628)揭阳进士,“潮州后七贤”之一黄奇遇的故事,流传于揭阳及潮阳金玉一带。   黄奇遇是揭阳渔湖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父亲常于农余外出谋生,后竟一去不归,客死他乡,至此,一家生计更是没有着落,难以应付。一次,因已两天断炊,一家四口实在捱不住了,两个弟弟还直哭个不停。奇遇作为兄长,只得硬着头皮向母亲提议到舅父家借米,母亲无可奈何地点点头。且说黄奇遇有舅父三个:大舅饲鸡为生,二舅养鱼为业,皆家道殷实,无奈生性吝啬;三舅务农,为人厚道。 黄奇遇来到大舅父家,舅妈观颜察色,深知来意,遂冷冷说道:“日暮不杀鸡”,置之不理。黄不得不转身朝二舅父家去,二舅妈拒之门外:“黄昏不下池”。奇遇的自尊心受到莫大伤害,决意不再向两个舅舅求情,最后惟有转向三舅父家了。憨厚的三舅父一看外甥神色,问明情由,知他饿着肚子,连忙淘米煮饭。时已金乌西坠、华灯初上,三舅父因此买不到蔬菜,只好在自家庭院里摘了一篮子秋瓜花,清煮下饭,权以充饥。临走,三舅还装了一袋米,让其带回,暂渡难关。聪慧的黄奇遇于家务之余刻苦学习,终于在他30岁那年考中了进士。登第后,按惯例给假四个月省亲。回至家乡,奇遇为谢三舅昔日恩义,便向县太爷荐举,要求给他安排点职务。时值县城东街改建,县太爷便请三舅爷当监工。大、二舅父闻讯,双双携礼上门,妄求一职。黄奇遇忆及往事,百感交集,心中很不是滋味,遂语带讥讽:“日暮不杀鸡,黄昏不下池,瓜花煮水人情在,东街一移无二移,若要县城重修建,至少还得等十年。”两舅父感到自讨没趣,悻悻而归。   故事传开,人们无不喟然长叹,深感人情冷暧,世态炎凉,“东街一移无二移”也就成了一句口头语。笑笑,龙银换纸票  “笑笑,龙银换纸票!”是潮汕地区一带流传下来的一句俗俚语。   远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陈济棠任广东省长时期,他委托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一种货币,叫“大洋券”。并交由广东省银行发行流通使用。“大洋券”是在民国期间各种纸币中币值最稳定最受欢迎而享受最高信誉的纸票。   其时,民国政府虽宣布“法币”为全国统一为本位币制。但由于当时全国各地军阀混战和互相割据,各省也尚未统一,“法币”仍未能进入潮汕地区通行使用;也由于陈济棠为首宣布“大洋券”为法定货币,故仍享有较高信誉的大洋能继续在潮汕各地流通使用。“大洋券”潮汕地区习俗称它为“青纸”,面值分为一元、五元和十元三种。   潮汕是侨乡,旅居东南亚各地谋生的华侨众多,每年每月均需汇款回家赡养家属,其侨汇派送则以银元(龙银)支付。但由于银元质重,不便于携带,对银元的保管和使用上也甚不便。因此,“大洋券”在潮汕地区流通时,因它是政府发行的,信用较有保障,适应当时的民众利益和适应市场的交易和流通。故群众喜欢使用它,争相兑换并为争先换得为幸。“笑笑,龙银换纸票”正是描绘当时的“大洋券”其声价明显提高的写真。   到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6月,“两广事变”后,陈济棠下台,广东还政中央,民国政府纸币陆续进人潮汕地区,而“大洋券”此时仍享有极高信誉而继续在潮汕各地流通使用。后来,由于市场上买卖的需要,还出现把“大洋券”的一元券对半撕开,权当五角钱使用的现象,这就是潮汕俗语说“青纸撕半”的开端。三只半雏鸡  潮阳仙城乡人赵凤,四十年代岭南颇具知名度国画家,擅长水墨雏鸡。曾任教于元都中学,那时当地有一劣绅,自诩风雅,喜收集书画名幅,巧取豪夺,却又一毛不拔。  有一次,劣绅遣一仆人呈书赵凤,求索一幅水墨雏鸡。画家也已早闻其“大名”,深知他的为人,因存心想整他一顿,乃令仆人口传曰:“我个雏鸡一幅只能画四只.每只二块白银,分文不减。”  那劣绅对赵凤颇有崇拜之心,因此只得破天荒第一次忍痛,把钱如数交给了仆人,教他登门索画。谁料这仆人半途起了盗心,偷匿了一块银元。而后,告于赵画家曰,主人求减一元。赵凤也不言语,欣然铺纸作画,一挥而就,三只雏鸡已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又略思片刻,继而画了一刚破蛋欲出的雏鸡,意欲惩劣绅之悭吝。岂料寥寥几笔,那只半出壳的雏鸡,神态幼稚可爱,尤胜先画之三鸡,劣绅喜不自胜,将其挂于中堂,观者无不拍手叫绝。  于是,赵凤别出心裁画了三只半雏鸡而便宜了劣绅之事,便成了画坛佳话。有脚行无路  “有脚行无路’这则谜坛趣话有多版本,其中之一是:传说昔时潮汕某地欢度佳节,搭台闹灯猜,谜台上挂出一只十爪在空中猛拨乱划的螃蟹,要求猜射俗语一句。  由于这流行民间的口头俗语,须靠平时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汲取,所以这谜一时难住了只凭书本知识的秀才们,虽然大家陆续纷纷猜射。但却没有一人能够击中。  这时,恰好有一位盲人从台下经过,谁都没有注意到,那盲人被人群堵住,碰来撞去都不能通过,他一边用手拨开人群让路,一边不耐烦地大声说:“有脚行无路!”  “咯咯咯!”忽然台上谜鼓连响三声,发下奖品来。  原来谜底恰好被这位过路盲人发泄不满的俗语击中,顿时台下哄起一阵大笑,众人拍手叫绝。  如此偶然巧合破谜,实属罕见,更给此项谜会横生出一番意料不到的乐趣。
加仔饿死父  这是潮汕民间一句老俗语。其中“加”字,潮音为“家”,意多。这俗语很明白,就是说,仔多无养父,致父无食,饿死。这与封建思想的“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相对立,但与当今提倡一孩化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吻合,很有现实意义,因而被演变成一句更为完整的现代俗语,说“好仔免用加,加仔饿死父”。  据说,这句俗语源自潮汕一则民间故事:从前,有个名叫李天生的年轻人,因兵燹逃难,从其家乡福建莆田来潮州,定居揭阳一处名为大溪的地方。他自搭草棚住宿,开荒种地,因天时地利好,他勤耕力作,年年丰收有余粮,卖粮换钱渐有积蓄。后来娶妻成家,男耕女织,生活美满,财丁两旺。其妻身体健壮,年年产子,或双胞胎,或一胎3孩,个个顺产,一共生了29个儿子,年老不育后,还收养一个螟岭子,以凑足30个子。李天生父子大力垦荒,遂拥有三千亩田,建30多间房屋,年老时就将资产平分给儿子。儿子婚娶又生孙子。眼看子孙满堂,李老头十分欢慰,满以为从此可以安度晚年,享尽天伦之乐。谁知自其妻去世,他行走不便,独居一屋后,就很少见到子孙们前来过问。有一年除夕,子孙们都忙于过年祭祖拜神明,吃饭饮酒,家家乐,唯有孤老头无人去理睬。幸有那螟岭子至半夜时分,忽然想起养父之恩,惟恐其过年太高兴,饮酒超量有不测,萌生了应去看看之心。但一到老父屋门口,就听老父在屋内感叹,说想不到辛苦了一世,到头来却是“加仔饿死父”。一问才知老父除夕没吃饭。于是,他一边内疚自责,一边急忙扶老父到自家用餐。第二天初一,子孙们都上门来团拜,老人一见就反问:“你们知道昨夜有人饿着肚子过年吗?”子孙们面面相觑,尴尬困惑。老头气诉苦衷后,立即令其亲生的29个儿子,每家退出10亩田给其螟岭子,以奖励他有孝心。  自此,这句“加仔饿死父”的俗语在潮汕地区流行。如今,在农村也能常常听到它。特别是一些子孙多的老人,碰到子孙不孝时就好用这句俗语作自我感叹,或劝告世人。无隆不成饶  解放前,在潮澄饶交界地区曾流传过一句谚语,说“无隆不成饶”。其意是说:若无隆都(古称隆眼城都,包括今澄海莲华镇在内)就不能成为饶平。(意为饶平就艰苦)这是旧时人看旧时事的老话。(解放后,隆都由饶平归属澄海)。但是,这句老话确也反映了旧饶平的历史真实。  从旧时地图上可以看到,建县城于三饶的饶平县,越过了澄海的盐鸿、樟林东陵(今称东里)统辖了夹在潮安和澄海地界之间离县城七八十里的隆都,这与“无隆不成饶”的谚语有关。饶平看重隆都,是由于旧饶平的大部分山区和沿海地方都比较贫困,而地处平原的隆都相对比较富有。对隆都的富有,有一则广为流传的谚语予以夸张和形容,说“隆都3年不崩堤,猪母可以挂金耳钩。”隆都自古就是一处水网地带,鱼米之乡;也是旧饶平县府要钱要粮的主要筹取地。  自清至民国,富有的隆都,不仅在饶平,乃至全潮汕都很有名声。因为在这两个历史年代,隆都出了两个很有影响的著名人物。一个是前美村举人陈廷光,都里民众尊称他为“陈老爷”。他外出做官30余载,雍正五年致仕归乡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银6690余两,用蜃灰修固环绕隆都南北两堤共4000余丈,保障农业增收,使全都更加富足。他还创建本村的“永宁塞’和都中的其它公益,深得民众和各级官府的赞扬,还获得朝廷赐予“重宴鹿鸣”的殊荣。再一个是清末民国初侨商巨贾陈慈簧,他也是前美村人,自少随父陈焕荣到香港经商,发财致富后到泰京创立“黉利行”,并在越南、新加坡、香港、汕头等处设分行,经营大米加工、贸易业和金融业,成为“富甲南洋”的大华侨、大实业家。在他带动和影响下,前美和全隆都就逐渐形成了名闻遐迩的侨乡。  时局的变化,有人以“隆”与“农”谐音,说成“无农不成饶”,并以“一农败百商”的俗语作了新的解释,说明农业是基础,无有农业的发达,就不可能有富饶的地方。这种解释符合当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古为今用,老话新说的一种尝试,值得参考。夏雨来分狗  夏雨来,是潮汕有名才子。传说有一年冬至日,他母亲想吃狗肉,便叫夏雨来到墟上买了一只狗。回来的路上,他看见—户人家,有兄弟三个正在吵架,并且吵得很凶,引来了很多观者。夏雨来是个好奇和好事的人,自然也上前观看。原来,这户人家的主人叫陈树藩,是个擅长养狗、斗狗的人,不幸数天前得了急病,自知活不长了,便写下遗嘱,遂命归阴司。兄弟三人安葬了其父亲之后,便打开遗嘱一看,不禁难住了,原来遗嘱上写道:“为父唯一家产,只有木笼内那十七只大狼狗,老大可分一半,老二可分三分之一,老三可分九分之一,一定要分得准确,更不可宰杀而分。”兄弟三人便分来分去,总是分不准确,便争吵起来。夏雨来见状,便上前对他们三人说;“让我为你们分吧,保证准确无误,你们人人满意”。  你知道夏雨来是怎样为他们分狗吗?  夏雨来把自己从墟上买来的狗牵上前,对他们三人说:“这只狗先垫上凑个数,但你们谁都不会分到它,最终还得归还我。”按令尊遗嘱。总数是十七只,现总数是十八只;老大分一半可得九只;老二可分三分之一,可得六只;老三可分九分之—可得二只,你们三人可分得的只数加起来刚好是十七只。最后,夏雨来笑着将他自己的狗牵走了,他们三兄弟也都很满意。赶混食成服  俗语“赶混食成服”说的是,有钱人家死了人做成服功德道场时,有一些人趁着人多而杂乱的场面去混吃—顿,主人不易发觉。这俗语用于指责某些混水摸鱼或有问题蒙混过关的人。  故事出自从前潮汕某地一家富人在为死者做成服功德时,有个乞丐换了一套比较像样的衣服,买了几页纸钱,到灵前大哭,诉说他是死者生前的好友,两人经常同吃同住,感情十分融洽。死者亲属信以为真,自然让他赶混赴死人宴。  另一个乞丐汉子听介绍这经验后,便图望有这样的机会。几天后,恰又有—户人家死了人在做成服功德,他便效法去哭灵,同样诉说是死者生前的好友,两人经常同吃同住,感情十分融洽云云,满以为可以赶混饱吃—餐;谁料却被主人家的人痛打一顿。原来死者是个女的。这乞丐汉子没有了解清楚就赶去混,结果成服混食不成,反挨受肉痛。
杉排混干果  人们碰到办事错乱或发现假冒伪劣商品时,总要用一句“杉排混干果”的俗语来对其指责。杉排与干果一水一旱,一大一小,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会相混呢?这句俗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来,杉排指的不是江里的杉排筏,而是杉铺把杉木列成一排排倚在铺前贩卖的杉排;干果指的是干果铺。两者之所以会“混”,是因为“混’在杉排铺和干果铺两个不识字的财主在记被顾客赊欠的账簿上。  据说古时侯,潮州意溪韩江堤顶一间杉排铺和干果铺是毗邻,两个财主都不识字。顾客多是熟人,凡来买物赊数的,他们就根据赊账人的特征画个简单的记号,再记赊欠物件。一天,干果铺的财主没事来到杉排铺饮茶聊天,见有顾客拿钱来还杉排铺,杉排铺财主就在账簿里的一竖划上面画了一个圆圈。干果铺财主诧异地问:“你记账为什么同我一样记法而意思相反呢?”杉排铺财主反问他:“我为什么会与你一样记法而意思相反呢?”  干果铺的财主回答说,他卖的干果多以咸蛋为主,赊欠咸蛋的顾客较多,凡赊欠他的咸蛋的,画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圆蛋;赊欠者拿钱来还清时,他就在圆圈下面画了一直划,说明数目结清了。他向柳E铺财主为什么跟他—样画圆画直?  杉排铺财主说:“这是因为有人来赊杉木时,我就划一直划表示一条杉木;他们还清欠款时,我就画个圆圈、说明欠款清了。” 干果铺财主听后说:“这样就是你的杉排来混我的干果了。”  这话传开后,就成了这句俗语。米场出皇后  普宁蹦磷镇米场村毗邻潮阳贵屿,两地山水相连。相传,米场村曾出了个皇后,才有贵屿陈北科为国舅。这些离奇曲折的故事,早已编成潮剧、潮州歌册,广泛流传世间,这里就无须赘述了。不过,民间传说往往多说并存。下面讲的是流 传于当地的另一种版本。   明朝嘉靖年间,米场村是一个前有水后有山的地方,村后有一块巨石,石下有一洞,每天都从石洞里流出白晶晶的大米来,而且不多不少,刚好够全村人吃饱。后来,一个贪心的人想往石洞多掏些大米出来卖钱,车穿凿凿,却把出米的洞口堵塞了,再也流不出米来。也许,米场村村名就是这般出取的。  当年,村中有一姓陈农家,兄妹两人,兄叫陈其荣,妹唤陈彩凤。其荣种田,彩凤放牛。说也奇怪,就在彩凤十六岁那年,每逢她在山坡或田野上放牛,天上总有一幅乌云,为她挡住烈日,使得这位放牛妹子皮肤格外白嫩,人样也长得越来越出众。一日,朝廷派员到南 方选取皇后。选取的地点就设在米场村 的一座词堂里,附近四乡六里前来应选的人很多,把一座三厅二天井的词堂挤得水泄不通。正在田野放牛的陈彩凤闻讯,当即拴好了牛,小跑着赶来词堂看热闹。因为人太多,无法看清楚,一时心急,索性手脚并举,三攀四搭,爬上词堂里的 大石柱,居高临下,看个一清二楚。此时,不知是谁唤了一声:“芙蓉出水,彩凤高飞!”众人抬头看时,只见攀搭在大石柱上的陈彩凤,额上汗珠点点闪问,浑身英姿,满脸秀色,全场的人都不禁喝起彩来。就这样,陈彩凤被选进皇宫当了皇后。孬钱百百搀  孬钱百百搀 “孬钱百百搀”是潮汕地区一带的一句俗语。   “孬钱”又叫“次钱”或叫“铜皮钱”、“坏钱丕”。在清代中期,由于清廷腐败,物价飞涨,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弥补财政亏损,因之滥铸心铜钱流通应用。这些滥造的铜钱质薄且小,每一千文计重不过三斤,较制钱的分量轻至一半。也因外国铜钱大量流入,日本、安南(今越南)两地流人的“宽永”、“光中”、“景盛”、“嘉隆”等年号的铜钱,铜质掺杂,每枚钱质轻薄,重量不足二克,当时称这些外国钱为“夷钱”、“恶钱”、“水上漂”,潮汕地区则称为“坏钱丕”。同时一些奸民见利忘义,见有厚利可图乘机大量私铸或仿铸制钱托名“夷钱”。   据《潮州志》中记载:“次钱单独不能通用,惟依附成百。”故乡愚贪其多换,相沿成风,搀杂制钱并用。为此,每百文铜钱搀入“孬钱”五至七枚,后竟搀入二三十枚之多,并以“孬钱”搀入有无多寡而定价,这便是“孬钱百百搀”的来由。   清咸丰三年,太常寺少卿松桂奏请称:“……私造小钱名为水上漂……请刑部按照贩鸦片之律,从严治罪。”然而禁绝不了,反而使社会形成“官可把钱一当十,民则把物百说千”的混乱局面。   “孬钱”中间也有方孔可成百串穿相连,但由于其孔径太小,在搀入混在成百制钱中间,看不到其边缘。特别逢年过节,交易繁忙,无暇检校核对,“孬钱”便搀人得特别多,所以在潮汕地区一带也随着有“廿九夜(除夕)钱,有孔无边)”的俚语。   “孬钱百百搀”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贬语,是不光彩的名号。这句俗语,把专干坏事、品行不正的人称为“孬钱”,许多不义的坏事他都有一份。这样的人当然受到人们的鄙视和谴责。响过贡铳  潮汕方言中有一句古来流传的熟语,叫“响过贡铳”。形容某一爆炸声之高。   什么叫“贡铳”?原来,潮语俗称枪炮的枪为“铳”,“贡铳”是指用生铁铸成的约五寸高,笔筒那么大的一种游神礼炮,俗称“铳脚”,它铁壁很厚,下部略大,上端较小,中有直筒形空心可以装炸药,有一小孔可装上引炸火药线。游神时,由熟练村民装好炸药,底边紧封。游神队伍起行时就要打响三门铳脚,游神队伍到达某一社坛时也要响三门铳脚迎接,并放纸炮。为表示对神的尊敬,点燃铳脚的人要选贡生来担当(贡生是从生员中举荐品学兼优者),所以锍脚也称为“贡铳”。贡生一点燃引火药线,一声巨响冲天,三声巨响真是地动山摇。   有一村庄,游神赛会时,有几个稍有才学的人也赶热闹,他们见到三声铳脚礼炮巨响之后,文趣横生,甲说:“我出一句,让你们来对句,看谁能对得上。”大家请他出句。甲说:“新贡生,打贡铳,贡贡响”。 同伴一时被难住了,这里既有主语,也有谓语,有事态,也有形容词,且形容词要与主语的字相同,要对得上,谈何容易!大家冥思苦索,老是想不出对句。农村游神赛会时,也常有走唱、杂技之类来赶热闹的。这几个对不出句子的人也就近观看猴戏。有一人高喊起来,说:“对子有了:‘老猴子,做猴戏,猴猴快’”。同伴们听了都拍手叫绝。   原来,“猴猴快”也是潮语的一个形容词,形容眼神很机灵,四处张望。与“贡贡响”相对称。大家都赞赏这一偶得的对句。奇对、妙对,往往是在触景启发中得来的,这也是创作的源泉在于生活的道理。
林大有“圆梦”   明朝中叶,潮阳人林大有,幼年读书时,随朋友们往东山“圆梦”(这是潮州一种风俗,即夜宿神庙、乞神赐梦、以占前途)。因他想知道自己将来的功名如何?果然,那夜他作了一个梦,梦见神明对他说“功名两不成”五个字。他梦醒之后非常失望:他想“功名两不成”,那读书也没有出息了。但是不读书干什么呢?横竖不能做什么事,就且读下去罢。于是仍然安心读书,谁知他的运气很好,他年纪不到二十岁就已中了一名举人,再过四年,又在嘉靖戊戌年中了进土。依明朝旧制度中了进土,就可竖立旗杆,真的很体面。但是,这时林大有暗想笑梦兆无凭哩!忽有一天上午,他正在门外闲眺,看见两个小学童从门口经过,其中一个学童指着旗杆说:“你看!你看!这旗杆上写的是不是成科进土吗?”另一个学童道:“不是,不是,这不是‘成字’,是两个不成字呀!”他俩说完就走了,然而,这几句话却把林大有的哑语点破了,他听了两个学童的对话,便笑道:原来神明是说我的功名在戊戌年实现的,可是好险呀!倘若那时圆了梦便停学不再读书,岂不是真的两不成吗?  从此,林大有圆梦的故事,便在潮汕民间传开了。勿乞人画落灯橱  潮汕地区流传的民俗样式中,有不少是劝人行善积德以及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教育的。这种民俗样式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潮汕俗语“勿乞(给)人画落灯橱”就是从这种民俗演绎出来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否则,难免要被人家抖出来公诸于众。   灯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灯式,它的形状像是横置的长橱,长约1.3米,高约0.4米,用方形小木条制作成一个立体长方形木架,底部和顶部各安上一块薄木板,顶上的薄木板挖三个圆孔,用来通风透气。木板的前后两面,再用木条分为三格,用白竹纸蒙上,白竹纸上描绘各种各样的彩图,然后用三盏玻璃灯放置在木架子里面,灯光映照在画面上,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引得行人驻足观看。灯橱上的画面内容和描绘的手法,有规范画法和漫画画法两种。规范画法以工笔淡彩为主,内容多以章回小说、潮剧故事、山水、人物为主。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芦林会》、《柴房会》、一个灯橱,前三幅后三幅描绘一个故事,就好像连环画一般。这种画画得典雅大方。   最受群众欢迎的是漫画式的图画,这种图画针对社会流弊、不良现象加以揭发、讽刺。据说这种方式是当时有一个正直的官家公子,看不惯当时官府的腐败作风,便将当时官府的种种不良行为描绘出来,因为这公子的父亲当大官,当地官府知道了,也无可奈何。当时有一幅仅仅画了一块剖成两半的木柴,一半写个“官”字,一半写个“贼”字,暗喻同块柴劈开。结果这种漫画方式在行其道。它的内容,多有劝人改恶从善,讽刺时弊,如《道台心不正,三四句爱钱》;也有用潮汕俗语入画的,讽刺世态炎凉,如《免用扶,水涨船自浮》,《担梯看唔见数簿》等等。这些画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并且从中行到教育,因此,人们互相劝告,做人要做好,“勿乞人画落灯橱”。难事多过招商局  这里说的“难事”本是潮籍一般体力劳动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粗话,意指麻烦事、讨厌的事情。   清朝后期,“洋务派”首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任两广总督)等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技术以自强,从而维护、巩固满清的统治。在此目标下他们在全国各地陆续创办了一些官督商办企业,如交通运输业、采矿业、冶炼业、纺织业等。1875年清廷在上海设立招商总局管理上述企业,同年起陆续在广州、汕头、厦门等地设立办事处。1888年在汕头建浮水码头和扩建仓库,1899年(光绪二十四年)汕头办事处改为国家办的招商局汕头分局,地址设在当时的汕头怀安街54号,主营轮船客运、货运业务,并在邻近各县设有办事点及其它机构,直至解放初期。从一开始招商局就采用国外先进的商业簿记方法,即复式记帐方法(我们现时的借贷记帐法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手续齐备,少漏洞,须严格审查原始凭证。因中国传统的单式会计方法漏洞颇多,通常身兼记帐、会计、出纳数职的帐房先生对老板个人负责,而雇主也绝对信任他,可说该老式记帐方法是建立在“人治”之上的。新方法既比老方法严密则当然会增加业务手续,而民间却习惯老一套也仍采用老的交割方法,自然对新办事手续有抵触情绪。从前的民间贸易客户可依据老交情与信用程度省掉一些验票、验货、称重量等手续,也可以先上船后才补票甚至数次后才结清,还可以订立口头协定打理各项杂事。现在与招商局打交道则每一次都须严格按章办事。当时,码头工人在搬货物上下船舱时,每人每搬运一次均须领一支竹签插在腰上,要待全部货物搬完之后,才凭竹签向有关人员换取纸凭,再持纸凭据向财务人员领取工钱;此外,领工钱时还得签名(码头工人几乎不识字,可由别人替签)。而在其他地方搬卸货物时,只须几个伙伴合起来与货主达成口头协议,货物搬完后即付工钱均分就行了,哪来这么多啰嗦事?总之人们都深感在招商局办事烦琐但又无可奈何,要谋生,就要继续与之打交道,就得照它的规章制度办事。因此,他们便以“难事多过招商局”这句市井俚语来渲泄心中的怨气,而且很快传遍潮汕城乡,广为应用。画龙画虎上客厅  潮汕人看到有人在墙壁、灰埕、路道上乱“涂鸦”,就会责斥他们——画龙画虎上客厅。   以前,有人把这俗话编成笑剧,内容是这样: 有对老夫妻,生三个女儿。女儿长大后结亲,选择的三个女婿都有生理缺陷。大女婿驼背;二女婿独眼;三女婿拐脚。   有一年新春,三个女婿同时坐轿到岳父母家拜年,从落轿地方到客厅,还有一段距离。三个女婿为了不让邻居看到他们有生理缺陷,三个人都没法遮掩。   大女婿一下轿,说自己会画画,他弯下身,画龙画虎,一直画到客厅。   二女婿一下轿,捂残眼,说:“襟兄画图不好看,我不看。”他一直向客厅走去。   三女婿一下轿,说:“到客厅的路道,怎能乱画,我代襟兄拭去。”他摆动拐足,一括再括,走向客厅。   故事虽是滑稽荒唐,但也可启示人们:多想办法,劣势也可排除,风险可化解,困难可克服。
赤脚生仔阿娘个  旧社会里,潮汕民间流行一句“赤脚生仔阿娘个”的俗语,意喻“有劳无得”,该得的也不能得。   “赤脚”,是指那些富家的主人有了妻妾之后,又把家中较美丽的女婢纳为偏房。宋至清代,富家女子都要缠脚裹足,但婢女(潮汕称“走鬼”)日常要干家务重活,不能缠脚裹足,也不属裹足的阶层人物,是大脚板,谓之“赤脚”。“赤脚”虽然成为主子的偏室,但对家主一切人等的称谓,仍不能改变,只可以减轻日常家务劳动,成为婢群中的头头。   所谓“生仔阿娘个”,是“赤脚”(婢女)死后不能与家祖一同上龛,另设偏桌祭祀,不置神牌,不能置有两耳的传统香炉,只能置“碗”型香炉,因而她生下的儿女就应属大娘(草头结发者)的,儿女才列正宗,平等分家财,享受祖传职业。“赤脚”生下的儿女假定总排列为第二位,要称自己的儿女为“二舍”、“二姑娘’或“二小姐”,赤脚母如名曰“秋菊”的,儿女也同样叫其母为“秋菊”,只能在内房中或私下坐谈时才可母子相称,否则,就要犯家规族法,而受多方指责。儿女长大娶妻、嫁出,“赤脚”也要称媳妇为“二舍娘”,称女婿为“二姑爷”,媳妇、女婿及内外孙统称她为“赤脚婆”。这种喜纳婢女为偏室而定家规族法的风气,在民国中、后期最盛行,解放后已废除。现饶平黄冈还有少数七十左右岁的“赤脚”子女。赢了官司输了钱  “赢了官司输了钱”,这是一句在潮汕地区流传很广的俗语,意谓打赢了官司,却花了不少钱物。这则俗语是出自潮汕民间的一个传说故事,是跟潮汕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夏雨来有关的。   夏雨来,原名夏午菜,字时兴,雨来是其浑号,明万历年间秀才,海阳县隆津塘湖寨(今龙湖镇市尾村)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今市尾村尚保留其旧居。传说他在乡试考举人的卷来写上“考中天无理,不中书无理”而使阅卷考官啼笑皆非。因他只是一个秀才,故《潮州府志》和《海阳县志》没有为其立传。但他是一个传奇人物,其故事却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他机智多谋,狡黠诡诈,既做了不少好事,也干了不少坏事,被人暗地里称为“夏狐狸”。他是一个 有名的诉讼高手,人们每碰到疑难之事案,只要尊重他,给他钱物,请他帮忙,他便能把无理说成有理,难保稳操胜券。   揭阳县有一个乡村,名叫五家陇乡,是由五个小村围合而成的,居住着陈、林二姓村民。乡中央一村是大村,都姓陈,四周围绕着四个小村,却全是姓林。陈姓和林姓常因田园边界和水利问题发生纠纷,旧时宗族观念很强,四个林姓小村便团结起来,共同对付陈姓。有一次,两姓因田园问题争吵,发生到持枪械斗,双方互有伤亡。当械斗稍为平息时,双方乡绅就忙于打官司。姓陈的乡村探知 邻县的夏雨来是一个有名的诉讼能手,便派人送厚礼给夏雨来,请夏雨来帮其代起草状词。夏雨来见有利可图,便欣然答应,挥笔写了状词:“五乡四乡林,姓陈在中心。耕牛被宰杀,妇女被奸淫。”结果,陈姓便打赢了这场官司。   林姓乡绅对官司打输甚感气愤,后探听到陈村打赢官司乃是请夏雨来帮忙的缘故,才知道夏雨来的厉害。过了不久,陈林两姓又因田园问题再次发生争吵,林姓这回抢先一步,暗中派人送重金和一大批贵重礼物给夏雨来。夏雨来假意谦让了一番,便笑纳收下,为林村写了状词:“姓陈是大乡,小乡无样张,田园被毁尽,房屋被烧光”。第二场官司的结果,林姓便打赢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夏雨来见林姓也送重礼来,认为有利可图,由于他出官人府门路熟,便暗中与县官通关节,做成圈套,宫司断成互有输赢,这叫做宫有两口,乡间庶民也没奈他何。一场官司决断之后,输者赔钱赔礼,道歉认错。赢者虽争得脸色,但还要再次送厚礼给帮助之人,也同样花费了不少钱。这就叫做:“打输官司无脸色,打赢官司输了钱”。   “打赢官司输了钱”,这句俗语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其含义。l、从胜方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官司虽然打赢,却花了不少费用。引申为某事虽然达到了目的,却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点美中不足。2、从败方角度来看,可以认为:胜方虽然打赢,但他们是用沉重的代价换来的。从而使用精神胜利法,起到一种自我安慰的目的。3、从调解人角度来看,可用它来调解双方,使双方晓以其义,衡量利弊,从而达到相互谅解,相互退让的目的,最终平息事态的恶化。阿兄中举与你何干  “阿兄中举与你何干?”这原是一句挖苦的斥责,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个掌故,出自晚清官员鳌大人之口。鳌大人姓方名鳌,家住普宁城内(今洪阳镇),有二子。大少勤奋好学。二少不求仕进,好嬉游;每晚虽被锁在花园里的小楼上苦读,他却把棉被在床帐内捏成伏案夜读模样,自己使攀树越墙前去城隍庙前看戏。有一次半夜回来,眼看床铺零乱,书架空荡,知行藏已露,急寻对策。忽见门边丢下一册《康熙字典》,计上心头,如获至宝,便捧起字典拼命读起来。   第二天早上,他到堂上请安。鳌大人责问道:“你昨晚哪里去了?”“在小楼读书!”“嘿!读什么书了’“读《康熙字典》呀!我还会背哩!”“拿书来,背!”于是二少便朗声背起字典来,一连背了几页,只字无差。鳖大人不禁摇头叹道:“资质至聪,不学奈何?”遂放任之。   翌年,大少省试中举。当报子敲着马头锣到达府前时,二少狂奔内堂冲着老父报喜,谁知鳖大人却板着面孔喝道:“阿兄中举与你何干?站开!”这么尖锐刻薄的讥嘲,使二少羞愧万分,无地自容!万没想到鳌大人一声斥责,却收到意外的教育效果。此后,二少洁身自爱,发愤攻读,下一科果也考中举人,遂传为佳话。   现在民间“阿兄娶妻与你何干”这句俗话,就是从这个掌故衍生而来的。
祭你到五都,去食番薯圈  潮汕人从前吃番薯,喜欢用“贴”的方法,即将整个的番薯横切成约1厘米厚的一圈圈,披在鼎的四周,鼎中放上水,加盖后用猛火烹煮,这样“贴”出来的番薯圈一面是赤的,清香爽口。   “都”是古代的行政单位,介于“县”与“乡”之间,相当于现在的“镇”。至今,潮汕地名中还保存不少“都”,如揭阳的地都,澄海的隆都,均为历史遗留。闽南的五都,约在东山岛一带。福建省是中国番薯的发祥地,其祖籍却在东南亚。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由旅居吕宋岛的泉州林氏子将薯种传入中国,首先在福建培育成功。闽南多山,东山岛更为贫瘠,适宜种番薯。那里的人们习惯“食番薯,配姑鱼”,素为人所乐道。入潮的闽南人将番薯带到了潮汕,迅速传遍粤东大地,成为缺粮的潮汕的又一项主食。“沙捞越种”、“文莱薯”,每个名字镌刻着一桩故事。潮汕人已不再稀罕番薯了。这来自异邦的救命物,在当年,常常作为贫穷的象征。真是一件番薯,几多悲欢,又恨又爱,万般无奈。有多少与番薯有关的传说。深情的潮汕父老唯恐爱国不力,不惜将中国地瓜的历史提前了三百多年,让流亡至此的宋末帝子吃一碗番薯叶熬成的“护国菜”,演绎出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张华云老有一首写番薯的竹枝词,亦庄亦谐:“番邦来结众生缘,下人猪槽上酒筵。每与精粮争挂帅,亦偕甜芋作拼盘”,写出番薯的悲喜剧。  人们怎能忘怀那盛产番薯的五都,那个中国红薯或白薯的故乡。潮汕妇人碰上不合心意的人事,总喜欢回敬一句:“祭你到五都,去食番薯圈!”黄山脚牛,唔识大鸟
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未中状元时,家境甚为贫寒,经人介绍,到外乡教书。   有一次,他因事外出,回归时天色已晚,便到一个叫“黄山”的山村投宿。但他一连敲了好几家的门,人家都不让他借宿。理由是:生怕是歹徒化装前来推动。因这一带盗贼甚多,乡村长老曾交代夜间不可让陌生人投宿。林大钦这时人乏肚饥,气得大声地骂道:“黄山脚牛,唔识大鸟!”这时,有一长者上前对大钦说:“你既然是教书先生,若能以你刚才骂的那句八个字的话,作首藏头诗,我们就破例让你抽空,否则,请便!”林大钦听后心里也就明白了。于是,他便略思一下,然后对着众乡民大声吟诵起来:“黄昏步行到此间,山路崎岖实艰难;脚酸手软行不得,牛羊归巢客心寒;唔尝结交路上友,识读诗书也枉然;大鹏飞过庭前树,鸟巢栖凤有何妨!” 众乡民听后,都佩服他的高才,遂让他在黄山投宿了。堵阿堵,堵上漳州府  潮汕地区一些地方流行一句俗语“堵阿堵,堵上漳州府”,形容的是过去挑夫的辛苦,从潮汕到漳州,有四五百里远,这些辛勤的挑夫,肩挑重担,路途跋涉,他们肯定是边走边歇,边走边感慨了。   这句俗语气反映的是以前潮州贩卖荖叶到漳州的情况。荖叶,在《本草纲目》中也称为“萎叶”、“浮留”。属于蔓生作物,叶厚大泽润,叶辛苦。“以此叶及蚌灰少许,与槟榔同嚼,可辟瘴疠,去胸中恶气”。潮州的天气历来湿热,而且过去的医疗条件较差,被称为瘴病之地,因此“岭南人叹之以当果食。言南方地湿,不食此,无以祛瘴病。”在过去,啖食荖叶、槟榔相沿成俗,民谚称:“槟榔浮留,可以忘忧。”李调元的《与编修王春甫分赋岭南草木三十首》中有一首专咏这种食俗:“南天客果礼尤需,叶少灰多味胜无。我爱红唇尝一颗,颊潮己觉汁如珠。”《澄海县志》载张远的《澄海杂咏》中提到:“槟榔和荖叶,咀嚼岭南天”。   以前,荖叶除了食用外,在旧婚俗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送聘礼的时候,要送上一对精制的荖叶,用一个铺着红绸的锦盒装上,象征“百年偕老”。   潮汕地区的荖叶产地主要在樟林,以前那里有一片由海滩积聚而成的田园,沙土质地很好。明清时期,这里的居民开垦了这片土地,种植大量的荖叶,所以这里的被人称为“荖巷”。樟林所产的荖叶,据《澄海县志》载:“远胜番禺、阳春等地。”这些荖叶,除了供应本地区之外,还远销福建、江西等地,而过去交通不方便,没有车船,一切都靠挑夫肩挑贩运,那种辛苦可想而知了。半块龙银画半只鹌鹑  澄海上窖有位画家高振之,画的鹌鹑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素有“鹌鹑王”之誉。他一生留下许多宝贵的丹青墨宝,不少被选人国内外博物馆珍藏。  高氏是清末秀才,生性澹泊,擅于丹青。他不仅画活鹌鹑鸟,而且练出一手古朴道劲的行书字。其画卷一向书画双佳,相得益彰。  高氏平生酷爱花鸟虫鱼,尤爱那翠羽花翎、矫捷好斗的鹌鹑鸟。为此,他饲养了许多笼鹌鹑,天天和鸟儿厮磨在一起,日日挥毫为鸟儿“造像”,他苦心揣摩,刻意求工。日久,在他笔下,一只只腾跃跳架、争春勇斗的鹌鹑,便活灵活现于纸上。因此,求画者日益增多。但他虽出身书香门第,却不畏权贵。对求画者,若权贵豪绅,每求画鹌鹑一只,铁定润金龙银(即银圆)一个,而对平民求画的,则慷慨赠与。  有一次,隔村的村长为要巴结顶头上司,便来求画,但此人凡事总想占便宜。他央求高氏画鸟三只,却只送龙银二个半。村长把画取回,展开一观,只见画的是二只半鸟,一时不禁脸上黯然失色。须臾又铺开画卷,不情愿重新细看,不禁拍案叫绝。原来,画卷上,山涧边萋萋的芦苇上空,两只鹌鹑翱翔盘旋着,英姿矫健,而另一只则将后半身隐藏于芦苇丛中,探头探脑,呼之欲出,简直妙不可言,村长欢喜若狂。  从此高氏振之半个龙银画半只鹌鹑的故事不胜而走,成了民间美谈,也演绎成了一句口头掸,凡是等值的代价,都说是高振之“画半只鹌鹞(舅龟)半个龙银”了。未过塘埔渡 先食揭阳米  塘埔渡是揭阳榕江北河的一个古渡口,其址本来便在揭阳县境内,今天归属揭东县管辖。然而,长期以来,在海阳及澄海等地百姓心目中,只有过了塘埔渡,才真正进入揭阳的地界。因为塘埔渡属官渡,两岸都是官道。古代,潮州府与揭阳县的驿传文书,须经塘埔渡过河。塘埔渡以东驿铺,昔日部分属海阳县管辖;塘埔渡以西驿铺才全部属揭阳县所管。故而,许多人一直认为,只有过了塘埔渡,才入揭阳境。  潮汕人多地少,粮食一贯紧缺。有些地方,一年之中要吃半年番薯,独揭阳县是个例外。榕江平原是个大粮仓,出产的米粮供应揭阳县是绰绰有余的。故“米县”之称远近知名。当然,要“揭阳米”弥补潮汕各县粮食的缺曰是不可能的。揭阳的米价从来也比其他县份略低。常年以番薯汤果腹的穷苦百姓,都以能到揭阳饱餐一顿白米饭为幸事。  “未过塘埔渡,先食揭阳米”这句俗语,在潮汕流传已久。也有说,“未到塘埔渡,先食炮台米”。因为培埔这边属渔湖,过了渡口,才是炮台。这则俗语,也可用来比喻寅吃卯粮、超前透支、入不敷出、日食艰难的困境。也与“先支后做,穷过屎粕”意思相同。
潮汕俗谚 之 掌故篇到此结束!
  潮汕俗谚到此结束。    掌故掌故,也给自己鼓掌鼓掌,开的贴不少了啊~
  不错 不错
  謝謝~~
  先签到,回去再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斯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