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番外是什么装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是一组留下时代烙印的照片,这是一群被禁锢了思想的年轻人,这是一群“戎装”,全民皆兵,意气风发的特殊群体,这些在今天看来有些滑稽的动作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一点也不觉得可笑,反道觉得格外亲切。
我是文革末年出生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最大的理想是做一个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我听到最多的是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我看到最多的是红旗飘展的劳动场面,我喜欢听关于解放台湾的故事和电影,但是我碗里端着的却是清洌可鉴的玉米稀粥。
那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2000年似乎总是那么遥不可及。2012年的今天,在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第12个年头,我虽吃跑了肚子,但却丝毫感觉不到四个现代化的优越性,唯一能让我欣慰的是电脑上搜出的一张张别具特色的老照片。
不爱红装爱武装的70年代,男女服装归于统一,女装趋于男性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军服大行其道,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尚”。“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奉为神圣,当作理想去追求,许多狂热的青年最向往的就是拥有一套绿军装。婀娜的身姿终于被宽肥的军装罩住了,代替纤纤柔情的是六亲不认的冷酷。人性沉寂,女装萧条;孤独的单色,统一的款式,时尚不再体现个性,而仅仅是流行,近似于宗教式的躁动与狂热笼罩着那个时代。
&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60年代的这句诗词被中华妇女当成自身写照,这也是社会对红装的否定。所有的花衣裳,花旗袍都成了“封,资,修”的象征,当革命革掉了旗袍等资产阶级的尾巴,剩下的只有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对襟衫。我们从这些反映时期的照片中看到,一群中学生队列整齐,服装统一,猛一看以为是部队战士的队列。处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有权利选择服装款式,也没有什么款式可以挑选。从形式上看,革掉的是性别差异,实质上扼杀的却是人性与美丽。
血雨腥风,沧桑变迁,当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有的只是一分苦涩,一分心酸,一分惆怅。中国女性服饰在60年代中后期以后实际进入了虚无状态,留下的是一片空白,当我把这不堪回首的网络服饰呈现给读者时,一分歉意油然而生,因为“美“曾经是那样的苍白。透过岁月的尘埃,在时光隧道的另一端,我们依稀可见的是历史的变迁。
我的更多文章:
( 20:53:12)( 16:07:29)( 13:36:15)( 15:50:5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国庆大阅兵,各方反响最吸引眼球的是身着玫瑰裙衫的女民兵方队通。那身高、那腰板、那气质.....让我想起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
 &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留恋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流浪在草原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只是,好姑娘由一个变成了一群;地点从草原换成了天安门广场。玫瑰色的美女,当战争来临的时候,请你们让开,让中国的老爷们儿冲上前去,就是为了每天看着你们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玫瑰色的裙衫,那怕子弹不断迅速地穿过中国老爷们儿的身体,那怕导噼哩啪啦似放炮仗......&&&&
民兵,久违的名字。女民兵,更让我想起毛泽东的诗《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是1961年2月写给已参加民兵的女机要员小李的。   
  李原慧青年时代在部队留影
走进中南海
当年曾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秘书处工作、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真实的原型人物李原慧老人,1934年10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白云乡樟木峪李氏祖祠西侧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李德厚,27岁时留学日本,与孙中山、黄兴相交多年,谈论国事,后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家乡撤庙创办学校,终身从教。父亲李培系与母亲申业宏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反对迷信、崇尚科学,鼓励子女求学上进。
李原慧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和熏陶,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天资聪颖的她从小背诵诗词古文,阅读文学作品。1945年她入白云乡竹坝桥中心国民学校念书,两年后考入石门县立初级中学,1948年改读石门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后入石门中学就读。
1951年春,湖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到石门中学招收学员,李原慧毅然报考了革大。
16岁的李原慧,回家看望病中的父母后,跟着招生的干部,背着行李步行,从石门县城出发,长途跋涉到了岳麓山下的革大。
入校后,革大举行了一次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当时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为什么要报考革命大学》,李原慧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为了学习革命理想,为了为人民服务……”
革大的学习一共半年时间。1951年秋,部分学员被选调到北京机要训练队学习培训,李原慧就是其中一人。
李原慧与其他40多名选调人员,从长沙坐火车到达武汉。在武汉休整了两天,统一配发了军衣、蚊帐、帽子等用品。随后乘坐火车到达北京,开始分配到机要训练队训练。学习了半年时间后,李原慧被分到了总参谋部做机要工作。
李原慧回忆说:“当时的机要工作主要是机要文电,周恩来亲自抓,他对机要工作小组的批示是:保密。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能说,因为有的机要文件是党中央没有公布的,有的保密程度绝密到只有一人知道。”
“机要工作的纪律是十分严肃的,工作期间不能一人外出,必须实行3人同行,后来规定两人同行。家里的信件,必须经过组织上查收,再送到个人,工作人员向家里亲属写信,必须组织上先看,没有什么问题再听通知,由组织上统一邮寄。”
由于要绝对保密,李原慧在机要工作期间一直没有与家里联系。母亲申业宏于1952年春病故,临终前还念着女儿的名字。可李原慧10多年后与家里取得联系才知道母亲病故的消息。父亲李培系于1965年病逝,李原慧从信中获悉后嚎啕大哭。
1956年,李原慧进入中央办公厅从事机要工作,当时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府右街,经常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中央领导人直接打交道。在她的印象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生活朴素,工作艰苦。
毛泽东题照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提出:要全民皆兵,要大办民兵师。北京首先成立了首都民兵师、民兵方队。李原慧参加了首都民兵方队两个多月的军事训练。民兵方队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建国10周年的庆典检阅。平时训练要求严格,步伐一致,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的松懈。整个方队3000多人,60人为一排,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日是建国10周年大庆之日。首都民兵师、民兵方队接受检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登上天安门城楼,看到首都民兵方队穿着军装、手握步枪,先排着“龙”的队伍,后排成方队进行军事表演,整齐如一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毛泽东面带微笑,挥手致意。
民兵方队检阅后,李原慧全副武装地照了像,珍藏在自己的皮包里,作为她永远的回忆。&
 1960年的一天,毛泽东的女机要员小李送文件到菊香书屋。这时,正站在窗前沉思的毛泽东忽然问她:“小李,你参加民兵了?”“参加啦。”小李回答。“你为什么要参加民兵?”毛泽东又问。“这……”小李想了想答:“响应主席的号召,全民皆兵呗。”
  60年代初,我党与国际上一些政党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在怎样对待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在怎样对待民兵组织的建设上,我党与苏共就存在着不同看法。苏共领导人认为,在现代化武器面前,“常规部队无足轻重,民兵只不过是一堆肉”。与此相反,毛泽东则以为,在帝国主义依然存在的今天,在现代化武器面前,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女机要员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参加过民兵,从笔记本里拿出一张训练余暇时拍的照片给毛泽东看。照片上,小李剪着短发,白衬衣束进蓝色长裤里,右手扶着步枪,昂首站在一棵树旁,背景是明净的蓝天和远山。“好英武的模样哟!”毛泽东称赞道。
一会儿,毛泽东把手里的烟灰弹了一弹,对小李说:“给我拿支笔来。”他接过铅笔,顺手拿过一本看过的地质常识书,翻到有半页空白的地方,便在书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放下笔,笑着对小李说:“小鬼,我把这首诗送给你,好不好?”小李又惊又喜:“主席,您太夸奖我了,我哪配得上……”“哎,你们年轻人就是要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说完,爽朗地笑起来。
李原慧受宠若惊,看了看慈祥的毛泽东,再看看桌上苍劲有力、形若蛟龙的《为女民兵题照》的诗词草书,欣喜若狂,心如潮涌,她激动地说:“主席,真是太感谢您了。”其他工作人员看了毛泽东题的诗词后,都为李原慧感到高兴。此后,李原慧视之如珍宝,将这首诗词原稿珍藏起来。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
  毛泽东的诗词((为女民兵题照》,通过各大媒体传遍全国,并作为歌词谱曲,唱遍了大江南北,可李原慧一点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
李原慧在中央办公厅从事机要工作39年,堪称“无名英雄”,她不慕名利,默默地奉献。1990年退休后,仍每日阅读书报,关心国内外形势,做一些公益性事情,经常关心家乡的建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天地英雄》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妆爱武装
在古代打仗、英雄这些词语往往都只用在男人的身上。女人自古就给冠名为“妇人之仁”终成不了大事。可历史见证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多少古代巾帼英雄,她们的文韬武略、才识谋略丝毫不逊色于男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酷玩《天地英雄》就是您见证历史的最佳选择。
酷玩《天地英雄》顾名思义这里是一个属于英雄的天地。跨越时空几千年的历史作为游戏背景,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还能了解历史。哪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酷玩《天地英雄》去了解一下古代美女不爱红妆爱武装的故事吧!
【妇好】::商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后。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先后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小国。曾指挥一万三千多人攻打羌方(这在三千年前,可是一场超级大会战)。是史学界公认的我国第一位女将军。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女军事家。
【孙尚香】:孙权之妹。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刘备每入,心内常觉凛然惊惧。
【花木兰】:隋朝女将,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花木兰自小喜爱习武,各种武术样样精通,替父从军后隐瞒身份去边关打仗,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凯旋回归,得到皇帝的嘉奖。
【穆桂英】:穆柯寨穆羽之女,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巾帼英雄。她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佘太君】:名赛花,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镇守府州,善于骑射,北汉名将杨业之妻。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明末女将军、抗清名将。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女子。官至忠贞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生戎马4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崇祯帝称赞他:“鸳鸯袖里握兵符、桃花马上请长缨”。清人亦称赞她“摧锋陷敌”、“仗钺临戎”。
酷玩吧网页游戏平台是一家专业打造优秀网页游戏的平台。目前旗下代理的有二战历史背景的《二战风云》、三国文化历史背景的《傲视天地》、《热徐征途》、经典神话之作《封神无敌》。2010年最具创新、新颖之作《萌宠乐园》,当然还有2010年最活火爆、最受欢迎的RPG网页游戏《天地英雄》了。12月17日午后14:00整酷玩《天地英雄》双线新服“凌云壮志”期待您的参与!酷玩公会专员联系方式QQ:,是英雄就来我酷玩吧《天地英雄》一见分晓。
(本文来源:网易游戏频道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游戏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