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义江认为第江阴八十一日回是伪作的证据是

待解决的提问-搜狗问问
标题(共26条)
1个回答·22人浏览
0个回答·34人浏览
2个回答·39人浏览
1个回答·32人浏览
2个回答·79人浏览
4个回答·41人浏览
0个回答·31人浏览
3个回答·36人浏览
3个回答·36人浏览
0个回答·45人浏览
1个回答·38人浏览
1个回答·467人浏览
3个回答·85人浏览
0个回答·37人浏览
0个回答·27人浏览  对了,又想到一点跟大家探讨下。  风月宝鉴告诉我们,要从反面读,不要只看到正面的红粉和情爱,要看到背后的骷髅和杀戮。  可是呢,照现在这个后28回,根本不用从反面读了,骷髅和杀戮都是正面的描写,这个跟风月宝鉴提示的那种隐喻,似乎就不相符合了。
  @人生是美丽 756楼
11:40:45  这版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三股强梁这种政治影射太直白了。  贾政选妙玉为儿媳人选、元春被诬陷遭处死的情节很突兀,应该替换成别的情节。  推测为初稿,部分文笔较粗糙.  而且,作者太狠心,所有人物都是悲剧,简直死光了,未免太刻意了.  不过,瑕不掩玉,算最合理的续版了.  如果出书,肯定要买一本珍藏。  -----------------------------  是呀,我同意你的。元春那里太赤裸裸了。  不过还是解开心里好多谜题。  比如,宝玉怎么那么恨考取功名的人呢,劝他读书,怎么就能激起他那么大的反感呢,感觉有点不近情理。再有李纨又没干什么坏事,辛辛苦苦抚养儿子成人,考取功名,怎么就不给儿孙积德了呢?  凡此种种,真要放到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里,才说的过去。
  本来看到前头的黛玉上吊那段 觉得有点契合当初的判词 双木林中带。但是!!!  看到这  心想:林妹妹的风流气度虽与妙玉旗鼓相当,若论品貌确不及妙玉,妙玉乃天上仙女一般人物,出身高门,本是攀求不得,只是如今他宦门凋落,徒留尊敬与众人,他那诗才连林妹妹等皆不及,如此种种,妙玉倒占了上风。父亲逼我求娶妙卿,我对他也有几分情意,若与父亲违抗,必然吃亏,不如顺着父亲,答应求娶妙卿,虽说林妹妹屈居第二,然今生我们能结成姻缘,长相厮守即可,至于名分,又有何要紧?他二人若齐助我持家,倒是妙事。即便妙玉不嫁,我此生也不止一妻一妾,贫民小户尚娶妻多人,何况我本是荣国府公子哉。”如此想着,心里畅快了许多,只是妙玉如此尊贵,万不可唐突了他,须写一封信,讨得他的芳心才可。  lz我心头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  泥煤啊
  想看,
  @饮鸩不止渴CHIVAS 1608楼
19:33:54  本来看到前头的黛玉上吊那段 觉得有点契合当初的判词 双木林中带。但是!!!  看到这  心想:林妹妹的风流气度虽与妙玉旗鼓相当,若论品貌确不及妙玉,妙玉乃天上仙女一般人物,出身高门,本是攀求不得,只是如今他宦门凋落,徒留尊敬与众人,他那诗才连林妹妹等皆不及,如此种种,妙玉倒占了上风。父亲逼我求娶妙卿,我对他也有几分情意,若与父亲违抗,必然吃亏,不如顺着父亲,答应求娶妙卿,虽说林妹妹屈居第二,......  -----------------------------  立即又不想看了  这是贾链吧
  @jingshui33 1564楼
13:21:46  4.现在应该明白了林黛玉为什么这么喜欢流眼泪了吧?就是要把“林”变成林“淋”才好骂人。  秦钟表示“秦终”,就是封建王朝都要灭亡。  秦可卿表示“秦可倾”,就是说封建王朝可以推翻。  李纨表示“唐朝完蛋”,当然这里用了开国皇帝的姓。  史湘云就是表示:就是我想死了,也要把该说的话说完。  王熙凤表示:你们这些王子王孙们,不要空喜欢,总有一天会被我气得发疯。  -----------------------------  不过这个很有道理也。。
  Mark  
  @盛夏灿烂 1605楼
19:02:25  对了,又想到一点跟大家探讨下。  风月宝鉴告诉我们,要从反面读,不要只看到正面的红粉和情爱,要看到背后的骷髅和杀戮。  可是呢,照现在这个后28回,根本不用从反面读了,骷髅和杀戮都是正面的描写,这个跟风月宝鉴提示的那种隐喻,似乎就不相符合了。  -----------------------------  也许早期未润色过的版本并不隐晦,文釆平平。  几位作者各有所长,我认为《红楼梦》是集体创作,一个人很难有这么多才华,写出结构精巧复杂,内容包罗万象,文釆华丽的巨著。  写一个爱情故事,家族史,要用神怪小说写法来掩饰,用了那么多令人费解的伏笔和影射,这些作者用了超过十年的时间!
  看了开头一点。只觉得语言风格和原先那八十回差的太多,。
  @饮鸩不止渴CHIVAS 1608楼
19:33:54  本来看到前头的黛玉上吊那段 觉得有点契合当初的判词 双木林中带。但是!!!  看到这  心想:林妹妹的风流气度虽与妙玉旗鼓相当,若论品貌确不及妙玉,妙玉乃天上仙女一般人物,出身高门,本是攀求不得,只是如今他宦门凋落,徒留尊敬与众人,他那诗才连林妹妹等皆不及,如此种种,妙玉倒占了上风。父亲逼我求娶妙卿,我对他也有几分情意,若与父亲违抗,必然吃亏,不如顺着父亲,答应求娶妙卿,虽说林妹妹屈居第二,......  -----------------------------  宝玉这人本来也不专一,从前文来看,他对妙玉是有好感的,肯定比对宝钗强。妙玉条件非常好,甚至黛玉在面对妙玉的时候,也有点自惭的意思。  那时候袭人己基本内定是他的妾,和秦可卿也关系不一般,他能同意娶妙玉,倒不意外。  我奇怪贾政为什么要选妙玉?而且还是妻?贾母会同意吗?
  文风不像。。。。。。  
  @核桃的前世今生 1617楼
21:04:45  看了开头一点。只觉得语言风格和原先那八十回差的太多,。  -----------------------------  初稿,还是残缺的,负责修改润色的是另外一个作者,所以语言风格不同。  请耐心看完全文
  @肯德基的马甲
22:41:28.0  回复第152楼(作者:
22:01)  第八十一回 惜昵近公子做良媒 讳笞罚丫鬟结恶党 发布时间: 【回前批:此回草……  ==========  专业!看了作诗的书,怎么都弄不懂平平仄仄的韵脚!大概不懂诗词韵律的人一下子就被楼主忽悠了!呵呵!  -----------------------------  @猫耳朵折了
01:37:35.0  我不懂平仄,我只知道这是一本小说,不会拿它当诗集来看。  -----------------------------  @jingshui33
02:12:11  《红楼梦》其本身就是一本高水平的诗集,说这样的外行话,不觉得害羞吗。  -----------------------------  @我纠结我不纠结
03:03:33  +1  我本来想,这种事情居然也有这么恬不知耻的来当水军,后来又想,水军就这水平?肯定是不拿钱的。。。  -----------------------------  @猫耳朵折了
20:53:38  不拿钱又如何?我为看到红楼真实结局而高兴,难道你的人生中就没有做过一件跟钱没关系的事情吗?  -----------------------------  @jingshui33 1531楼
20:58:33  那你不能说是曹雪芹写的就可以了,你对这个狗尾续貂很满意,当然也行。  -----------------------------  这书当然不可能是清朝的曹雪芹写的啊
  为什么曹雪芹塑造王熙凤这个形象,那么成功、那么生动、那么丰满呢?她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啊,王熙凤这个人是一个有生活原型的人,王熙凤实有其人,而且生活当中的王熙凤,《红楼梦》的评批者,脂砚斋、畸笏叟他们,对她很熟悉。《红楼梦》写到王熙凤的许多章节,许多地方,脂砚斋和畸笏叟就批:像极的是阿凤,有的地方说,的是阿凤口角,就是说话,确实是阿凤的口角;有的地方说的是阿凤身段,身段也是生活当中阿凤的;的是阿凤做法。在那个弄权铁槛寺,王熙凤不是说了一句话,说是我是从来不怕阴司地狱报应的,什么狠心的事都做得出来。这个在脂评有一句话,批书人深知卿有是心,这是脂砚斋的评。脂砚斋说:我很深的知道,生活中的凤姐确有这个心思,根本不怕阴司地狱报应,有这么一个生活原型,所以她给作者提供了这么一个很丰富、很生动的生活基础,而且生活当中的王熙凤跟脂砚斋、畸笏叟等等非常熟悉。有一次,生活当中的王熙凤点戏,脂砚斋还为她执笔写戏目。那么这两个人的关系就很近了,女眷当中呀,女眷点戏,一个小伙子能够为她执笔写戏目,那这两个人的关系就非常近了。正因为生活当中,有凤姐这么一个实有其人,这么一个生活原型,给曹雪芹提供了,相当充实的生活素材。  ——————————————————  刚刚看到这段话。如果王熙凤跟脂砚斋他们认识,甚至很熟,那么王熙凤会是谁呢?可能是魏忠贤吗?又或者是另有别人?我对明史不了解,哪位同学了解的可以分析下哦。
  王熙凤说他不怕阴司地狱报应,这个倒像魏忠贤了,反正他又没子嗣。不过写书的才子们有跟魏忠贤接触的机会吗?
  @盛夏灿烂 1623楼
21:34:54  为什么曹雪芹塑造王熙凤这个形象,那么成功、那么生动、那么丰满呢?她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啊,王熙凤这个人是一个有生活原型的人,王熙凤实有其人,而且生活当中的王熙凤,《红楼梦》的评批者,脂砚斋、畸笏叟他们,对她很熟悉。《红楼梦》写到王熙凤的许多章节,许多地方,脂砚斋和畸笏叟就批:像极的是阿凤,有的地方说,的是阿凤口角,就是说话,确实是阿凤的口角;有的地方说的是阿凤身段,身段也是生活当中阿凤的......  -----------------------------  我觉得这些角色经历虽然影射了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但是性格还是由生活中的原型来塑造的,这些人在历史中没有留名,恐怕很难探佚
  他们这些金陵才子和名妓吟诗作对,吴的情人有卞玉京。  推测他们写的一些女性角色都是有原型的,官家小姐,名妓都有可能。  影射的人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羊莲 1526楼
18:56:32  因为贾赦对鸳鸯放过狠话,所以没人敢追鸳鸯,也没人敢做媒,贾赦有了嫣红忘了鸳鸯这茬,导致鸳鸯不进不退不上不下,干着,于是就起恨意了.  嫣红被杀时还保持主子派头.可见一斑.  -----------------------------  有道理,鸳鸯和玉钏儿在贾母和王夫人死以后地位估计都大不如前,两人就在一起抱怨祸害贾家了。
  看到凤姐之死,觉得很真实,酣畅淋漓,兴许是真的?激动  
  一口气看到九十六回,已相信是真本  
  ,  
  记号记号  
  回复第1601楼(作者:@jingshui33 于
17:29)  朝霞映红脸,露露牵狗链。之后给一脚,花边犬吠连。  ==========  
  有些人自攻自受,自问自答玩得很high啊。  贴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看过《红楼梦》,但不了解影射与伏笔之说的,自然更看重文采。这版本里面的政治斗争和前文的爱情故事反差太多,所以认为是假的。  第二种是比较了解《红楼梦》不是表面上的爱情故事,知道脂评所说的影射与伏笔,这些千丝万缕的谜语在此版本中全部找到了答案,所以拍案叫绝。  红学家肯定是第二种,但他们的沉默态度,也满有趣的。  他们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编制,除了研究红楼,没有其他工作赚钱养家吗?  我原以为红学家都是业余时间研究,写写书之类的。
  @人生是美丽 1635楼
10:46:45  有些人自攻自受,自问自答玩得很high啊。  贴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看过《红楼梦》,但不了解影射与伏笔之说的,自然更看重文采。这版本里面的政治斗争和前文的爱情故事反差太多,所以认为是假的。  第二种是比较了解《红楼梦》不是表面上的爱情故事,知道脂评所说的影射与伏笔,这些千丝万缕的谜语在此版本中全部找到了答案,所以拍案叫绝。  红学家肯定是第二种,但他们的沉默态度,也满有趣的。  他们是......  -----------------------------  你总结的太对了,我也同奇怪,红学家工作的地方是事业编还是什么呢?我也是一直以为就是个人爱好而已呢。挺有意思的
  关注  
  终于看完了,很愿意相信这是真本!尽管前面有些语言不像原著,但由藏家补全这个理由还是挺可信的!有如此多的伏笔很线索都一一对上,除了原文,实在想不出其他续作的可能。谢谢楼主这个帖子!  
  @大兔小兔红孩儿
09:12:31  回复第1601楼(作者:
@jingshui33
17:29)  朝霞映红脸,露露牵狗链。之后给一脚,花边犬吠连。  ==========  -----------------------------  @jingshui33 1634楼
09:34:14  可能有一些小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可以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吧。  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叫露露的女孩子,清早起来去溜狗。这一天清晨,空气特别清新,朝霞与红脸交相映辉。狗狗特别高兴,就用嘴去拽女主人的裤腿,不想主人烦了就给了它一脚,狗狗委屈地站在花姑娘面前乱叫。由于是藏头诗,这条狗指的就是某个网民了。  -----------------------------  你这个水军,顶贴是很给力,可是也要讲点素质呀,随便骂人不好哦! 你这些歪理也没有一个人认同你的,你这么喜欢的藏头诗,反头诗什么的,就自己开一个贴子去自娱自乐去吧,这个贴子没人欢迎你!
  @人生是美丽 1635楼
10:46:45  有些人自攻自受,自问自答玩得很high啊。  贴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看过《红楼梦》,但不了解影射与伏笔之说的,自然更看重文采。这版本里面的政治斗争和前文的爱情故事反差太多,所以认为是假的。  第二种是比较了解《红楼梦》不是表面上的爱情故事,知道脂评所说的影射与伏笔,这些千丝万缕的谜语在此版本中全部找到了答案,所以拍案叫绝。  红学家肯定是第二种,但他们的沉默态度,也满有趣的。  他们是......  -----------------------------  没错!
18:56:32  因为贾赦对鸳鸯放过狠话,所以没人敢追鸳鸯,也没人敢做媒,贾赦有了嫣红忘了鸳鸯这茬,导致鸳鸯不进不退不上不下,干着,于是就起恨意了.  嫣红被杀时还保持主子派头.可见一斑.  -----------------------------  @猫耳朵折了 1627楼
22:12:56  有道理,鸳鸯和玉钏儿在贾母和王夫人死以后地位估计都大不如前,两人就在一起抱怨祸害贾家了。  -----------------------------  嗯,应该就是这样,她们心理反差比较大,因怨生恨了.
  瞎扯,一看文采就知道是假的。
  这种帖子,必须留名  
  吗一下  
  我貼的這個版本不需要你的認同,它是真是假任由人來判斷,不是我說是真就是真,也不是你說是假就是假,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判斷;但是這個帖子是我發的,我就是認為它是真的,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是假的,他們也都是正常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理性的討論這本書;而你卻是在這裡胡攪亂纏,真的像只過街老鼠人人厭!
  和作者关系最密切的“脂砚斋”(名姓已无可考)在书上写下这样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戌本第一回)可见作者是以泪和墨写下这部书的。  作者担心他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果然不出作者所料,二百多年来人们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议论真是五花八门,赞叹其博学多才者有之,欣赏其生花妙笔者有之,艳羡书中描写的歌舞繁华者有之,以宝玉或笺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一些封建道学家认为这部书是“诱为不轨”、“弃礼灭义”,是“淫书”,主张烧毁禁绝;并且有人编出故事诅咒作者断子绝孙,死后得了“冥报”等等。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我初中时看到的应该是这本诗词赏析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吟完那首单相思的诗后,兴犹未尽,“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及搔首对天长叹”,又吟出这联联语。  贾雨村是个利欲黛心的人,同时又才干优长,不是草包。这种人正是封建社会名利场中富有竞争能力的好手。即便在穷困落魄之时,他也按掐不住勃勃的野心。在万家团圆的中秋月夜,他站在寂寞的葫芦庙里,对着冷月清浑,想着倾心的美人;又想到尚无出路,前程茫茫,念出这样联语,抒发自己大志难酬的情绪。这副联语恰合他的身分。这种“按头制帽”(清人张新之语)的手法,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这副联语的高明处,还在于把贾雨村的“姓”和“字”自然巧妙地嵌了进去。“求善价”的“价”,谐“贾”的音;“待时飞”的“时飞”恰是贾雨村的字.  有人以为,上联的“玉”字隐指贾宝玉,隐喻宝玉后来被捕坐牢,黛玉忧忿而死,宝玉理想落空;下联的“钗”字隐指薛宝钗,隐喻宝钗安分守拙,但总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否就是如此?可以聊备一说。  又有人据“钗于奁内待时飞”句说,将来贾家败落后,宝钗要落到贾雨村手里,给他做妾。这种猜测倒是很有趣,可是嫌太牵强、武断了。
  为什么我每次看到这帖子都有种看笑话的感觉呢
  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脂砚斋语)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  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  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  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  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  ,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  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  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  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  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种概括和预示,是就其整体而言的,不好说哪一句是专指哪个或哪几个人物。如有人以为“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甄宝玉和贾宝玉;“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贾雨村等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指的贾雨村、贾赦等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贾兰、贾菌等人,等等。乍看似乎有点像,其实未必是作者的意图。  既然是概括地预示全书内容,有些像是自然的,但如简单地把每句和书中人物一一对应起来,就无法解释通。如以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指的是柳湘莲,有什么根据?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有其它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么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更有人据此说柳湘莲参加了农民起义等等,就近乎痴人说梦了。  持上述看法的研究者,依据的是“甲成本”脂批。脂砚斋批语对研究《红楼梦》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但也不可尽信和迷信。脂批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肯定不是出自一人一时,错讹之处很多,因此有取也要有弃,与《红楼梦》原书显然悖谬的地方;就不应该盲目信从。
  @今年夏天不下雪 1649楼
21:36:08  为什么我每次看到这帖子都有种看笑话的感觉呢  -----------------------------  很简单,是你没看懂呗,只看了个热闹而已。
  ......  -----------------------------  @柳环
03:37:13.0  @卖瓢虫的小蜡烛
02:52:19.0  第四点是个大bug  这不是你说的么?回去看你第一次回的阿  -----------------------------  @卖瓢虫的小蜡烛
03:43:09.0  童鞋你认错人了?  我自己看完觉得大bug的是妙玉和甄宝玉  后来看你指出的四点,很同意你说得第四点“贾政抬脚去看未出阁的小姐”  没说过惜春bug吧?  -----------------------------  @柳环 1270楼
03:54:01  就是看惜春嘛。那个未出阁的小姐不是就是惜春。就是讲这一回事啦。  -----------------------------  这算吗?贾政应该是惜春的亲生父亲,惜春是宝玉的亲妹妹,父亲看女儿谈婚事没什么避讳吧,这个在其他的关系分析中不是已经表述了吗?
  @人生是美丽 1113楼
13:11:14  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对好了歌的注解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非常明显这句话说贾家的子孙有人当了强盗,可是,高鄂版没有类似的情节。  87版红楼梦结束得很仓促,除了交待几个主角的结局,其他人都一带而过。  这版贾环,贾蓉,贾蔷在乱世中成了强梁,加速了贾府的破败灭亡。  妙玉这角色一开始就觉得奇怪,不知道作者写此人是什么用意。  说和宝玉有点关系也有可能,判词......  -----------------------------  妙玉代表的是失节的清高文人,有些文人清高,但是不一定有硬骨,写文字表示愤慨是可以的,真让他如自己的文字一样用生命殉国的时候,他就不舍得了,就如东林党首钱谦益一样,投湖自杀说水太凉。
  @人生是美丽
13:11:14  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对好了歌的注解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非常明显这句话说贾家的子孙有人当了强盗,可是,高鄂版没有类似的情节。  87版红楼梦结束得很仓促,除了交待几个主角的结局,其他人都一带而过。  这版贾环,贾蓉,贾蔷在乱世中成了强梁,加速了贾府的破败灭亡。  妙玉这角色一开始就觉得奇怪,不知道作者写此人是什么用意。  说和宝玉有点关系也有可能,判词......  -----------------------------  @雍正的王 1653楼
22:02:14  妙玉代表的是失节的清高文人,有些文人清高,但是不一定有硬骨,写文字表示愤慨是可以的,真让他如自己的文字一样用生命殉国的时候,他就不舍得了,就如东林党首钱谦益一样,投湖自杀说水太凉。  -----------------------------  嗯,这个说法合理些。  妙玉受辱后接受命运,心理转变太快了,作者一笔带过,所以觉得突兀。
  @人生是美丽
22:07:29  嗯,这个说法合理些。   妙玉受辱后接受命运,心理转变太快了,作者一笔带过,所以觉得突兀。  —————————————————  同意,同意!看到各位同仁爱好者的点评,又让我解开了一些疑惑!  
  @心中的幸福不见了 1655楼
22:19:09  @人生是美丽
22:07:29  嗯,这个说法合理些。  妙玉受辱后接受命运,心理转变太快了,作者一笔带过,所以觉得突兀。  —————————————————  同意,同意!看到各位同仁爱好者的点评,又让我解开了一些疑惑!  -----------------------------  再讨论下去,我们也成红学家了,哈哈。  其实称呼业余研究员更适合的,我一直不了解有人把研究红楼当饭碗的。  其实不管此本真假,都可以继续研究下去啊,例如考证吴梅村,严绳孙等人。
  楼主我前几天看了你发的这个版本,很激动!  虽然文笔不象,但故事发展剧情都是很严谨有逻辑符合伏线千里的手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讲述同一件事,中心思想一样的,说话习惯不一样。  而原来高同志的那个版本,除了语言模仿极相似,但中心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在说两回事。  前八十回以及最重要的好了歌等都说明了这是一场富贵人家的悲剧,可后面那高的版本续写就越发把那些都减弱了,可这回的版本悲剧色彩特别浓重,也很有了一种对封建社会起义革命的思考,这个版本的思想以及各种逻辑,细节都非常符合前面,只是词句润色不足。  感谢楼主让我看到了,我觉得人生三大憾少了一憾!
  ......  -----------------------------  @柳环
03:37:13.0  @卖瓢虫的小蜡烛
02:52:19.0  第四点是个大bug  这不是你说的么?回去看你第一次回的阿  -----------------------------  @卖瓢虫的小蜡烛
03:43:09.0  童鞋你认错人了?  我自己看完觉得大bug的是妙玉和甄宝玉  后来看你指出的四点,很同意你说得第四点“贾政抬脚去看未出阁的小姐”  没说过惜春bug吧?  -----------------------------  @柳环
03:54:01  就是看惜春嘛。那个未出阁的小姐不是就是惜春。就是讲这一回事啦。  -----------------------------  @雍正的王 1652楼
21:57:52  这算吗?贾政应该是惜春的亲生父亲,惜春是宝玉的亲妹妹,父亲看女儿谈婚事没什么避讳吧,这个在其他的关系分析中不是已经表述了吗?  -----------------------------  你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对话,和之后的对话。我不浪费时间再解释,也不浪费时间看其他分析。
  @三宅一生小酥酥 1657楼
23:11:50  楼主我前几天看了你发的这个版本,很激动!  虽然文笔不象,但故事发展剧情都是很严谨有逻辑符合伏线千里的手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讲述同一件事,中心思想一样的,说话习惯不一样。  而原来高同志的那个版本,除了语言模仿极相似,但中心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在说两回事。  前八十回以及最重要的好了歌等都说明了这是一场富贵人家的悲剧,可后面那高的版本续写就越发把那些都减弱了,可这回的版本悲剧色彩......  -----------------------------  呵呵,能讓你少了一份遺憾是我的榮幸,我們都是喜歡紅樓夢的人,有時間就來這裡一起討論一番吧!
  ......  -----------------------------  @柳环
03:37:13.0  @卖瓢虫的小蜡烛
02:52:19.0  第四点是个大bug  这不是你说的么?回去看你第一次回的阿  -----------------------------  @卖瓢虫的小蜡烛
03:43:09.0  童鞋你认错人了?  我自己看完觉得大bug的是妙玉和甄宝玉  后来看你指出的四点,很同意你说得第四点“贾政抬脚去看未出阁的小姐”  没说过惜春bug吧?  -----------------------------  @柳环
03:54:01  就是看惜春嘛。那个未出阁的小姐不是就是惜春。就是讲这一回事啦。  -----------------------------  @雍正的王
21:57:52  这算吗?贾政应该是惜春的亲生父亲,惜春是宝玉的亲妹妹,父亲看女儿谈婚事没什么避讳吧,这个在其他的关系分析中不是已经表述了吗?  -----------------------------  @柳环 1658楼
23:12:16  你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对话,和之后的对话。我不浪费时间再解释,也不浪费时间看其他分析。  -----------------------------  沒錯,最初的原著的設定惜春應該賈政的女兒,書中有很多緢節可以看得出來的。
  @三宅一生小酥酥 1657楼
23:11:50  楼主我前几天看了你发的这个版本,很激动!  虽然文笔不象,但故事发展剧情都是很严谨有逻辑符合伏线千里的手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讲述同一件事,中心思想一样的,说话习惯不一样。  而原来高同志的那个版本,除了语言模仿极相似,但中心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在说两回事。  前八十回以及最重要的好了歌等都说明了这是一场富贵人家的悲剧,可后面那高的版本续写就越发把那些都减弱了,可这回的版本悲剧色彩......  -----------------------------  人生三大憾另外两憾是什么?好奇
  有人分析下冷子兴和贾家有什么恩怨,他为了把门骗开,连老丈人的命都搭上了。  然后为了霸占薛蟠的财产,用二千两银子贿赂贾雨村,有前因吗?
  @人生是美丽 1661楼
06:17:51  人生三大憾另外两憾是什么?好奇  -----------------------------  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是张爱玲的人生三大憾事。
  @人生是美丽
06:17:51  人生三大憾另外两憾是什么?好奇  -----------------------------  @三宅一生小酥酥 1663楼
06:26:04  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是张爱玲的人生三大憾事。  -----------------------------  我在前面引用过这段话,另两个不算什么。  张听说过这个版本,好像她本人没看到,她不相信宝玉后来成了乞丐,并且和湘云相依为命。
  -----------------------------  @人生是美丽 1664楼
06:37:02  我在前面引用过这段话,另两个不算什么。  张听说过这个版本,好像她本人没看到,她不相信宝玉后来成了乞丐,并且和湘云相依为命。  -----------------------------  那你是想知道我的另外两个憾事咯?  一不瘦二没钱,哈哈
  转贴  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注释】  〔1〕诗出第一回。  〔2〕荒唐:原指广大、漫无边际。  〔3〕这里不仅指开篇“无材补天,幻形人世”的荒唐缘起,也是对书中社会的腐朽、残酷、互相倾轧的丑恶现象的照应。  【译文】  满纸上好像都是荒唐的言语,字字句句却浸透着我心酸的眼泪!人人都说我太过痴情,可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专门述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辛酸和苦衷的,也是全书中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现的诗篇。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这一旷绝千古的奇书。不仅在作者,就是在后人看来,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脂砚斋甲戌本评语)”。
  /.html  太虚幻境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注释】  〔1〕首次出现在第一回,夏天,甄士隐在书房的梦中。第二次出现在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所见。太虚:深邃玄妙。  〔2〕假:不真实。无:没有。  【译文】  当假的被当做真的时,真的也就成了假的;当没有被当做有时,有也就成了没有。  【赏析】  作者在故事情节的艺术处理上处处喻真于假,真假交错。“太虚幻境”既是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读者带进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又是提醒读者读此书一定要分清真假有无,领会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不被以假乱真,无中生有的表面故事所迷惑。  如果说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一个投影,那么太虚幻境又何尝不是大观园的一种幻化。这幅对联以区区十四字将“真”、“假”、“有”、“无”的关系提高到一个蕴涵朴素辩证哲理的高度,其中意味,发人深省。这在作者所处的时代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也正是该书在艺术创作上立意精妙、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地方。
  查了一下,读者们对蔡义江红楼梦诗词解析评价颇高,感兴趣的买本看看吧。  我初中时看到的那本不记得谁写的,印象里薄厚和蔡义江这个差不多。  /.html
  蔡义江(1934-
),学者、教授、著名红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宁波人。1954年毕业于师范学院(今浙江大学),留校任教。现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红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越。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蔡义江论红楼梦》、《清代文学概论》等,专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国、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此书是作者在二十余年来享誉海内外之《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一书基础上,增添篇目内容,加重艺术分析,改写而成的。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包括一般不易见到的脂评抄本中独存的诗作,收录最为齐全。  为使读者加深理解,每首都加了“说明”、“注释”、“鉴赏”或“评说”,有的还有“附录”或“备考”,较难读懂的《芙蓉女儿诔》,还加了“译文”。书中论述精彩纷呈,给人以很大的启发。“附编”中所收的内容,都是对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重要的极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其中《&红楼梦&版本简介》一文,吸收了红学界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很值得一读。
  @心中的幸福不见了 279楼
13:18:19  @人生是美丽
08:11:21  宝玉让袭人嫁人那段并不突兀,他本来非常信任袭人,在晴雯一干人等被赶出去的时候,宝玉就对袭人起了疑心.  这次几个人都指证袭人告密,导致晴雯惨死.宝玉虽和袭人有私情,但和晴雯一样感情深厚,别忘了晴雯是黛玉的副牌,晴雯在宝玉的心目中很有地位的.  所以他觉得被袭人严重背叛,急着把她嫁出去就合理了,如果不念往日情分,他一定恨死袭人了.袭人也自知理亏,估计她没想到晴雯会死,......  -----------------------------  单纯想问句,为什么赞同楼主就成了"真正读懂红楼梦的人"?言下之意,只有楼主才是"真正读懂红楼梦的人"???楼主,你果然艺"高"人胆大,皮厚可砌墙。
  @三宅一生小酥酥 1657楼
23:11:50  楼主我前几天看了你发的这个版本,很激动!  虽然文笔不象,但故事发展剧情都是很严谨有逻辑符合伏线千里的手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讲述同一件事,中心思想一样的,说话习惯不一样。  而原来高同志的那个版本,除了语言模仿极相似,但中心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在说两回事。  前八十回以及最重要的好了歌等都说明了这是一场富贵人家的悲剧,可后面那高的版本续写就越发把那些都减弱了,可这......  -----------------------------  我已经把楼主贴的打印出来了,先给周围的人看看~~~~  同样谢谢楼主
  先记号再细看
  马克思主义  
  我查了是假新闻!楼主是张贵林?  
  不知道点评的王晓丰是哪位啊,我觉得他点评的很好,有些地方看了就茅塞顿开了,有些地方觉得有点牵强,他说也只是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我觉得这种开放性的探讨态度非常好。
  马克  
  探春戚建辉那段后28回最温馨一段,凤姐那句"掉底子",除了原作者根本不作第二人想能这样写凤姐的口气,忍俊不止啊.  后面全部内容的前情提要在71回探春的一段话,就是里边不自相残杀,外面杀不进来.  这是原作坐实了.
  @羊莲 1679楼
18:59:37  探春戚建辉那段后28回最温馨一段,凤姐那句"掉底子",除了原作者根本不作第二人想能这样写凤姐的口气,忍俊不止啊.  后面全部内容的前情提要在71回探春的一段话,就是里边不自相残杀,外面杀不进来.  这是原作坐实了.  -----------------------------  麻烦你分析下冷子兴和贾家有什么恩怨,他为了把门骗开,连老丈人的命都搭上了。  然后为了霸占薛蟠的财产,用二千两银子贿赂贾雨村,有前因吗?
  不知。原书我只看过一遍,外加一本参考书,那书很恶心高续,根本不提,我也觉得续超烂。不过我觉得这个真本也很难拍成影视剧,各方面挑战太大了,几乎就是抽原来研究成果的大嘴巴。甚至抽某些文化的大嘴巴。  最后一章头一句很幽默,全都死了还热闹,这是原作者才玩得起的笔法的证明。
  @人生是美丽 1650楼
21:37:41  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脂砚斋语)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  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  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  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  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  -----------------------------  这两天回去看前八十回,好些地方没那么深奥了。妙玉对宝玉还是有点另眼相看的,过生日还送个拜帖,我觉得前面少了关于她的戏,而且很多回字数相差能到四分之一,是不是前八十回也遗漏好多。另外关于十二个戏子,分配当丫头前至少死了一个,分配当丫头时自愿走了四五个,余下七八个,可这28回里12个没怎么少,只有一句话带过说补齐了,感觉这些小戏子像个团体,能量挺大却又没什么具体的故事,有点好奇为什么要安排她们出场。
  @三宅一生小酥酥
23:11:50  楼主我前几天看了你发的这个版本,很激动!  虽然文笔不象,但故事发展剧情都是很严谨有逻辑符合伏线千里的手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讲述同一件事,中心思想一样的,说话习惯不一样。  而原来高同志的那个版本,除了语言模仿极相似,但中心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在说两回事。  前八十回以及最重要的好了歌等都说明了这是一场富贵人家的悲剧,可后面那高的版本续写就越发把那些都减弱了,可这......  -----------------------------  @无梦不达 1673楼
12:13:31  我已经把楼主贴的打印出来了,先给周围的人看看~~~~  同样谢谢楼主  -----------------------------  哈哈,我也有这想法
  留个记号,空了来看。  
  麻烦百度一下吧,新闻都报道那是捏造的
  @猫耳朵折了 1683楼
00:25:37  这两天回去看前八十回,好些地方没那么深奥了。妙玉对宝玉还是有点另眼相看的,过生日还送个拜帖,我觉得前面少了关于她的戏,而且很多回字数相差能到四分之一,是不是前八十回也遗漏好多。另外关于十二个戏子,分配当丫头前至少死了一个,分配当丫头时自愿走了四五个,余下七八个,可这28回里12个没怎么少,只有一句话带过说补齐了,感觉这些小戏子像个团体,能量挺大却又没什么具体的故事,有点好奇为什么要安排她们出场。  -----------------------------  写当时社会的人生百态吧,在后28回里,很明显作者讨厌商人和戏子,前文倒没看出来。  12个小戏子无义倒符合她们的身份,宝钗也露出商人之女本色。
  马克  
  @小蚊子飞飞楼
08:06:33  让这个续写的同志先来南京住个至少十来年再来扯吧。我从小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红楼梦里很多南京方言都要问我奶奶才知道什么意思,尤其是那些骂人的市井话。另外原著中的很多诗词,用普通话读起来根本就不押韵的,必须要南京话读才能合仄押韵。  -----------------------------  这个发给某些一直挑诗不押韵的人看,前文的诗词用普通话读起来也不押韵。
  豪华去后笙歌散,兴亡阅尽泪难干。  妆台鸾镜事已空,碧草寒垄情似烟。  君王一怒诸臣惊,忠良贤愚谁能辨?  一朝结冤深难解,谁知天道有循环。  我今忏悔性悟彻,照见本心仁与善。  高堂大厦孰知苦,金屏绣褥啼痕连。  云窗雾阁隐妒容,鬓云斜軃生埋怨。  锦衣玉食尝无味,红粉王孙恋嗔言。  祸因恶积福缘善,涤心洗孽仰圣贤。  盛衰消长辨分明,子孙久享在人间。  【批语:本书至此告终,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另有批语诗:  红楼梦已尽,朱门痴未完。  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这两首诗,都是与第一回呼应的。
  回复第125楼(作者:@vvvv4444 于
21:20)  看完了,百分百确定是现代人伪作,功力不到家,现代汉语味道太明显。回目倒是很像样,估计是借鉴了红学……  ==========  我第一章都没看完,看到那个话说我就想笑  
  楼主我前几天看了你发的这个版本,很激动!  虽然文笔不象,但故事发展剧情都是很严谨有逻辑符合伏线千里的手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讲述同一件事,中心思想一样的,说话习惯不一样。  而原来高同志的那个版本,除了语言模仿极相似,但中心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在说两回事。  前八十回以及最重要的好了歌等都说明了这是一场富贵人家的悲剧,可后面那高的版本续写就越发把那些都减弱了,可这......  -----------------------------  我已经把楼主贴的打印出来了,先给周围的人看看~~~~  同样谢谢楼主  -----------------------------  @猫耳朵折了 1684楼
00:30:45  哈哈,我也有这想法  -----------------------------  心动不如行动啊。  话说我用宋体10号字打印的,一共有294页~~~~
  有一种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决的快感!我希望这是真的  
  楼主我前几天看了你发的这个版本,很激动!  虽然文笔不象,但故事发展剧情都是很严谨有逻辑符合伏线千里的手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讲述同一件事,中心思想一样的,说话习惯不一样。  而原来高同志的那个版本,除了语言模仿极相似,但中心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在说两回事。  前八十回以及最重要的好了歌等都说明了这是一场富贵人家的悲剧,可后面那高的版本续写就越发把那些都减弱了,可这......  -----------------------------  我已经把楼主贴的打印出来了,先给周围的人看看~~~~  同样谢谢楼主  -----------------------------  @猫耳朵折了
00:30:45  哈哈,我也有这想法  -----------------------------  @无梦不达 1692楼
09:49:06  心动不如行动啊。  话说我用宋体10号字打印的,一共有294页~~~~  -----------------------------  很佩服你的行动力呀! 我还只是在电脑里存了电子档而已,因为怕有一天被某些人要求把网上的内容删掉,那么就再也看不到了.
  @肥猫不吃饭 1691楼
07:58:00  回复第125楼(作者:
21:20)  看完了,百分百确定是现代人伪作,功力不到家,现代汉语味道太明显。回目倒是很像样,估计是借鉴了红学……  ==========  我第一章都没看完,看到那个话说我就想笑  -----------------------------  以前的白话文小说每段开头基本都是这样说的,说实话,我刚看到时,觉得里面的"话说"实在是太多了,不过请体谅这只是初稿,还没有经过润色的,建议你全部看完,然后来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
  @小泥马爱大黄鸭 1693楼
13:22:25  有一种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决的快感!我希望这是真的  -----------------------------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我就已经认定这就是真本了.
  @人生是美丽 1690楼
07:46:25  豪华去后笙歌散,兴亡阅尽泪难干。  妆台鸾镜事已空,碧草寒垄情似烟。  君王一怒诸臣惊,忠良贤愚谁能辨?  一朝结冤深难解,谁知天道有循环。  我今忏悔性悟彻,照见本心仁与善。  高堂大厦孰知苦,金屏绣褥啼痕连。  云窗雾阁隐妒容,鬓云斜軃生埋怨。  锦衣玉食尝无味,红粉王孙恋嗔言。  祸因恶积福缘善,涤心洗孽仰圣贤。  盛衰消长辨分明,子孙久享在人间。  【批语:本书至......  -----------------------------  嗯,并且这里的批语有写到,这本书能批阅成册是"梅村夙愿已偿",表明了该书的原作者是谁.
  @xiaominmin楼
02:49:04  麻烦百度一下吧,新闻都报道那是捏造的  -----------------------------  那麻烦你再百度一下,我贴的版本内容并不是新闻报道的那个版本.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龙伪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