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试卷大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试卷大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心理弹性:从积极角度看人的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7期
心理弹性:从积极角度看人的发展
【摘要】:弹性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对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弹性理论对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弹性是一种心理能力,通过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有弹性的个体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能够很好地应对,而不会被击跨。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所以,弹性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448【正文快照】:
弹性是当今心理学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术语。有些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环境中,却能够成功地应对而没有发展出严重的问题,这些儿童表现出了弹性。弹性是一种心理特质,是对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中其他复杂影响的能动反应。弹性是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弹性的儿童相对来说发展得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忠喜;[J];公安教育;2005年11期
顾春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辛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周碧岚;[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陶传谱;[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王建成;;[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易淑华;姚本先;;[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5期
李从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李燕平;[J];青年研究;2005年05期
李海垒;张文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文;[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孔德生;[D];吉林大学;2004年
席居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高亭;[D];郑州大学;2003年
万煜;[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薛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邰永琳;[D];河海大学;2005年
史玉军;[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阳毅;[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康育文;[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吴永祥;[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张晓丹;[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车凤岚;[D];郑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敬东;[J];民族研究;1980年04期
本刊编辑部;[J];民族研究;1980年06期
陆志仁,沈恒春;[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郑燕生,杨德荣;[J];数学通报;1980年11期
郭德宏;[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刘福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王子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朴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凌焕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魏知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卫东;乔春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姜孝谟;徐国彬;高日;;[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胡卫建;龚倩;王志敏;张恩荣;;[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伍先运;郭立;王克协;;[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单仁亮;杨永琦;赵统武;;[A];第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0年
邓德全;李兆权;;[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李守巨;刘迎曦;吴玉良;;[A];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6年
姚玲森;傅强;;[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王志强;范立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韩卫东;乔春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俊华;[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贺锴;[N];山西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瑞香;[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99年
张政军;[D];清华大学;1995年
陆文聪;[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尹靖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王连敏;[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刘屹;[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侯典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程又中;[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张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羊亿;[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东;[D];长安大学;1999年
邓联;[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刘广文;[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徐雪霞;[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李胜辉;[D];河北大学;2000年
于瑞红;[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张琳萍;[D];郑州大学;2000年
季远军;[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胡延利;[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王金勇;[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厦门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实 成效好
作者: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字体显示:[] [中] [小]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齐抓共管、专业引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1999年开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暨文明学校评估范围;2002年11月市文明委印发《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试行意见》;2003年5月市委、市政府把成立“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作为为儿童办实事项目之一;2004年7月市委、市政府把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2011年2月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写入《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采取有力措施。1999年以来,先后召开4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2003年6月成立“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2008年3月成立“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2009年7月成立“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和“厦门市中小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有关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指导,促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二、加强队伍建设,突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瓶颈厦门市把中小学心理健康队伍建设作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增加专门编制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2004年7月厦门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全市完全中学(含中等职校)各增加2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初级中学、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校各增加1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门编制。厦门市是国内第一个为中小学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门编制的城市,目前已经配备180多名专职教师。二是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管理办法。厦门市教育局于2003年开评心理学系列中级职称;2004年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评价标准和专职教师工作量的若干规定;2009年12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专职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量计算方法以及兼职教师配备标准(1000名学生配备1名心理教师);从2010年起,各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情况列入市、区两级文明学校暨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内容。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999年以来,先后举办15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参训教师达3000多人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100多人;先后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研习会”、“全国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研习会”、“首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长论坛”等学术研讨会以及“专题教研”、“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专题工作坊”、“专家报告会”等研训活动,参训教师达一万多人次。三、重视课堂教育,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研科研工作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近年来,厦门市通过观摩研讨、编印案例、校本课程开发,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和深入。2009年6月市教育局印发《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的通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列入中职中小学各年级课程表,每两周安排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市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开展专项检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各中小学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采用主题班会、讲座、团队活动等形式在班团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尝试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许多学校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朋辈心理辅导。2009年举办“厦门市首届中学生心理委员夏令营”,启动“校际心灵使者”试点工作。建立并完善的市、区两级心理健康教研制度。市级中学和小学教研活动每月各开展1次,区级教研活动每月1次,教研活动时间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考评体系,并计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课时,逐步形成一个核心、两个结合、三个走向的教研特色。一个核心:以师生的“积极健康”为核心——即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是有效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两个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大练兵与常规教研科研活动相结合。三个走向: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走向学生的朋辈教育与自我教育,从一般的活动和体验走向良好心理与行为模式的训练,从传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应对技能的传授走向优秀品质与积极心态的塑造。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心理训练”、“学科心理沙龙”、“脑的力量”、“自我探索”、“心理弹性”、“考试心理辅导”等20多个富有特色的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为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取得了很好的反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近年来,全市共承担了国家、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共76个。其中,国家级课题4个,省级(含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8个,市级(含省级课题子课题)54个。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还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小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系列的研究。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工作。2004年4月市教育局设立了54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和5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幼儿园。各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成果,共出版专著5本、校本教材10册,汇编论文集30多册,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四、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中小学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早在1995年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就设立了“悄悄话谈心亭”,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工作的探索。随后,许多中小学校相继设立心理咨询室,至今全市已有180多所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相应的设施。2009年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管理。市级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2003年6月成立“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由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市教育局主办,是面向全市中小学,为广大师生提供免费服务的常设公益性服务机构,具体专业工作由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有关部门于2008年、2010先后投入40多万元完善中心软硬件设施。目前,中心有工作场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功能室10个,常驻心理教育专家5名,专职心理教师2名,兼职心理教师4名,首批心理辅导志愿者48名。2010年,中心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厦门辅导站”。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电话咨询1756人次,面询2081人次,中心安排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市少儿图书馆的少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室免费提供心理辅导服务,至今共接待面询1286人次。中心坚持“为未成年人的未来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的理念,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让中心的工作指导、宣传、心理辅导进校园、进社区。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厦门市中小学通过举办讲座、亲子游戏、印发宣传材料等途径,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社区接待咨询、为社区的家长开设讲座、举办亲子心理沟通工作坊等形式,参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市心理学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人员广泛、专业知识、科普宣传等优势,动员社会各方面人士支持和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地方特色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06年至今先后举办“第四届海峡西岸心理辅导论坛”、“海峡两岸心理辅导工作坊”、“厦台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辅导专题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举办了“催眠治疗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打开心扉的金钥匙”等专题讲座和实操演练,并与台湾专家围绕“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和“厦台心理辅导的合作”等专题进行交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近年来,厦门市积极尝试、探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新方式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其中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校园心理剧”、厦门九中等学校开展的“校园心理漫画”、厦门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开展的“家庭互助协作小组”,均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2001年以来,厦门市坚持每年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夏令营,并逐步从市级普及到区级和校级。2003年以来,厦门市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2008年以来,厦门市积极尝试心理保健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金尚中学研制并推行心理放松操和大课间心理游戏活动;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开展“每日幽默”活动;同安新民中心小学开展课前一分钟心理训练等。这些经常性、全员性的心理保健活动简单易行、受众面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网络竞赛题库(5.23)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心理弹性与学校教育的培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7.1~8.1期间,当日购买维普网文档,第2篇起享受6折优惠。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心理弹性与学校教育的培养
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冲​突​、​单​亲​抚​养​、​身​体​缺​陷​、​遭​受​虐​待​、​学​业​不​良​等​种​种​情​形​都​会​使​儿​童​处​境​不​利​,​很​可​能​长​期​承​受​严​重​压​力​。​在0​世​纪0​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会​对​儿​童​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实​际​上​,​一​些​儿​童​不​能​很​好​应​对​压​力​和​逆​境​造​成​发​展​不​良​;​另​一​些​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环​境​中​,​却​能​成​功​地​应​对​且​发​展​良​好​,​甚​至​超​过​了​顺​境​中​儿​童​的​发​展​水​平​。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心理沙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