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氧吧小学生读书卡片图片卡片

> 小小的卡片,浓浓的情
小小的卡片,浓浓的情
&&& 盼望着,盼望着,班会课终于到来了。因为今天的班会课是我们感恩系列篇&&亲自做亲情卡。
&&& 铃声一响,大家都急切地望着白老师要求开始制作。女生手持剪刀,在浅粉色的卡纸上剪着大大的爱心,有的同学在一起编着纸星星,涂上胶水,粘上卡片;还有些男生,不时拍拍同桌的背,用笨拙的手指把卡片折来折去,跟他人比比又重新折了起来,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只听见剪刀和卡纸碰撞的声音。白老师走下讲台,看看大家手下斑斓的亲情卡,不由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亲情卡很小,一点也不贵重,但是是我们一笔一笔画出来,一点一点折出来的,卡片里满载着我们对父母浓浓的爱意,或许平时的我们不爱表达,或许我们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是今天我们都把爱呈现在了卡片上。
&&& 班会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卡片的制作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爱是无限的!
&&& 爸爸妈妈,我们爱你!
&&& 最后,值&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祝全天下所有的阿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1
常州市正衡中学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53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2737.png" width=432>
并东小学心语室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39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642.png" width=253>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征:
一、&&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悦纳自己。
人们在不断正确认识环境的同时,正确地认识和估价自己,既是一个人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既要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等各方面的情况,还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情绪和动机等方面的特点。既不因取得一点点成绩而目空一切,忘乎所以,也不会因暂时的失利而自卑、绝望、丧失信心。即使自身有先天性的无法补救的生理缺陷,也能泰然处之,而不是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在学习成绩下降或犯有某种过错时,能以正确的态度接受他人的批评,并做出中肯的自我批评。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妄自尊大或者过分自卑,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或埋怨别人,或嫉妒、嘲讽、怨恨甚至攻击他人。如当考试失利时,他们往往归咎于老师教学水平差或出题太难;比赛输了,则抱怨裁判不公正等等。
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人生在世,首先要适应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显示环境、尊重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要求我们能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客观全面、公正而灵活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并根据客观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才能合理地处理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以学生考试为例,学生对考试的最有效的适应是平时的努力学习,充分准备好所学的功课,做到“有备无患”;即使在考试时间紧迫来不及全面复习的情况下,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做主要和自己学习中的最薄弱的部分进行复习,以达到考试的基本要求。相反,如果企图投机取巧碰运气,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甚至以装病来逃避考试等,就是从根本上违背现实的要求。
三、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取得成就。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因而,他们是否乐于学习,是否将自己的精力倾注于学习活动之中,能否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也是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之一。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将自己的才能和旺盛的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并从中能带来满足和愉悦的情绪。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智力正常,但上课却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是做小动作,就是扰乱他人;放学后,只是毫无目的的游玩,不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低下,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再如,有的学生原来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的都很好,但从某一时期开始,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经常考试不及格,在行为上有许多异常的表现,那么,就有理由怀疑他的心理可能发生了某些障碍。
四、乐于交往,人际关系融洽,并有关系密切的朋友。
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希望自己能与他人交往,能得到别人的赞同。所以,他们总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心理健康的人,喜欢与别人交往,并在这种交往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获得友谊。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只想离群独处,终日沉默寡言,或者对他人不能宽容,斤斤计较,经常以刻薄、挑剔、怀疑、仇视的态度对待同学与他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或者总想糟蹋别人或者企图以玩弄别人为乐,那么,他的心理就有问题了。
五、具有正常、乐观、稳定的情绪。
长期以来,人们把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作为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心理健康的人,心胸开阔,他的情绪多是乐观、稳定和平静的,并且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能与客观现实相适应,“当喜则喜”“当忧则忧”。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绝不会无缘无故的高兴或者悲切,也不会不适当的大笑或吵闹。而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欢乐和激情,做到表现适度,适可而止。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事情,如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疾病、亲友死亡等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忧伤、焦虑等消极的情绪,而在于这种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个人的整个情绪生活所占比重是否恰当。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一味陷于悲观、失望、恐惧、忧愁等消极情绪中而不能自拔;相反,心理健康的人则善于避免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六、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行为方式必须与年龄特点相一致
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和行为表现都有自身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年龄阶段特征。如在正常情况下,孩子都是天真活泼、爱蹦爱跳的,他们很难安安稳稳,坐着不动。如果一个学龄前儿童经常像年迈的老人一样,默默无言,逃避或害怕活动和伙伴之间的游戏,那么孩子的心理就可能有问题;反之,一个高中生还像小孩子那样喜怒无常,好吵好闹,经常耍小孩脾气,那也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二)、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应当同他在社会上生活中充当的角色相匹配。如父母应当抚养、爱护、教育子女,而子女应当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做教师的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表率,而做一名学生应当勤奋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等等。
(三)、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应是适度的,该激动时则激动,该冷静时则冷静,即能对外界刺激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如果刺激与反应之间发现失调,则往往是心理异常的先兆。如有的学生对别人一句无关痛痒的话而耿耿于怀,以为别人是故意攻击或侮辱他,于是就暴跳如雷,大发雷霆或闷闷不乐。甚至终日不思饮食。还有的学生对不可笑之事而大笑不止,对不需悲之事而悲痛欲绝,这些都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31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222.png" width=302>
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有可能存在某种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儿童和青少年也有可能具有在成人当中发现的任何一种心理障碍。现在我们这样要针对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阐述。
一、学习障碍。
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而学生掌握知识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感知、思维、记忆等认识过程,来领会知识、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的认识障碍、言语障碍,就构成了学习障碍的主要方面。
(一)、认识障碍
1、&感知觉障碍。
常见的感觉障碍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运动觉障碍。视觉障碍主要有近视、散光、夜盲、色盲等。听觉障碍包括听觉感受性降低和听觉过敏。例如,微笑的声音就会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强烈反应――激动、烦躁、不安等。运动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的位置和运动不能做出正确的的判断。学生知觉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经过小学低年级的良好教育,教学的影响,学生的知觉能力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有的学生知觉的整体性差,在临摹画作业时,不善于把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能对整个画面进行有计划的安排;有的学生有空间位置的障碍,在临摹画时,把所有图形画在纸的一角,有的学生方位知觉能力较差,难以分辨左右方位等。
2、注意力障碍。
具有注意力障碍的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在课堂上极不专心,任何刺激都可使之分心,诸如教室外的谈话声、脚步声、汽车喇叭声等。这类学生,做家庭作业时也是边做边玩,随便涂改,有时参加其他活动也同样难以集中注意力,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而且父母或老师也是要求严格、教育方法简单,则越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涣散的毛病表现得更为突出。虽然他们可以在成人的硬性要求下,一连坐上几个小时做作业,但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作出的作业燎潦草草,错误不少。但这类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却可以较长时间地专心致志。
3、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主要有记忆减退、记忆力亢进、健忘症和不识症
4、思维障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心因性妄想、思维紊乱和思维水平低下。
心因性妄想是学生思维内容失去了事实依据,并且不能依据实践的效果来检验和矫正。有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卑下无能,事使处处不如别人,常有自贬自责的表现;有的学生无端地认为,别人无关的一言一行,都是针对他的,都是迫害他的。
(二)言语障碍
由于某种原因,学生可能会出现某些言语障碍。概括地说,主要包括口头言语障碍和书面言语言障碍。
学生口头语言障碍比较多见。主要表现在口吃和缄默症,口吃发射功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暗示、模仿和情绪紧张焦虑造成的。只要成人是个有心人,注意消除环境中的不良刺激,树立孩子矫正口吃的自信心,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采取耐心有效的矫正措施,是可以矫正口吃的。
缄默症主要是由经常受惊、恐惧、生气等心理因素所引起的。
二、情绪障碍
(一)过度焦虑反应。
对于过度焦虑的学生来说,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几乎常常会引起他的不安,便会紧张的不知所措,当时丧失应付事变的能力。他们在心理上充满了紧张的期待情绪,常常伴有较强烈的烦恼感、惊恐感,在生理上,轻着长吁短叹,重着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皮肤苍白多汗,呼吸困难,胸闷等。在工作方面,长表现为难以安静,两手做无意的小动作,握拳头弄手指等。
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对引起学生过度焦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学生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照顾,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家庭中缺乏温暖,致使学生从小时候就失去了安全保护的心理感觉,因而导致以后的焦虑。有的家长却对孩子过分溺爱,对他们过分保护,过分照顾,以致于使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表现为幼稚化,心理成熟度低等,成为引起学生过度焦虑的潜伏因素。有些学校的办学方向不明确,不端正,过分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教学内容过多,而教师又采取“填鸭式”、“题海战术”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难以承受,从而容易引起学生的过度焦虑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焦虑水平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焦虑地学生并不见得取得良好的成绩;高焦虑的学生比低焦虑的学生在考试压力下完成任务较差。而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前者可能比后者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家长和教师应针对学生过度焦虑的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避免、减少和消除不良刺激,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其生理发育的新变化与心理发展的新特点,教学学生冷静、勇敢地面对焦虑、指导他们指定某种行动计划来代替焦虑。
(二)忧郁
日本心理学家宫城音弥认为:“悲伤相当于因病发烧,而由于就像身体总是不舒服那样。在由于的状态下,一点点小事或念头可引起悲伤。”
学生忧郁的特征症状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降低,不能正确掌握自己的思维过程,胡思乱想,思考问题杂乱无章;整日里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常感到悲哀、绝望、无助、自责等。忧郁大多是学生在遭受严重打击后而产生的,因而它与情景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学生对学业成绩过分关心而学习却遭到失败,考试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的失败而难以与同学老师相处等。
针对学生忧郁的成因,教师和家长应该紧密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景和学习活动,努力创设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和自治自立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恐怖
学生中常见的恐怖中分为学校恐怖症和异性恐怖症。其中学校恐怖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恐怖,即惧怕某一学科。二是考试恐怖,即面对考试害怕,生活中常见到有些学生平日学的不错,但一进考场就头晕目眩,心跳加快,原来背的滚瓜乱熟的知识却一点想不起来。三是教师恐怖,即学生对某个教师产生恐怖反应。
学生的恐学症主要是由不良的环境和教育造成的。例如,有的家长在儿童入学前就用“教师”这个字眼来恐吓孩子,把学校描绘成令人可怕的场所;有的家长和教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的影响,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要求不切实际,致使学生产生过分的心理压力,因而在考试中情绪过分紧张,焦虑和烦躁;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处理不妥当,或不明真相,冤枉了学生,或采取过分严厉甚至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等,容易使学生产生“教师恐怖”。
为此,家长和教师应针对学生恐怖症的成因,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正确地看待和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切勿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的要求和运用威胁性的心理控制,以免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惶恐不安的心理状态,其次,教给儿童与惧怕对象有关的知识,以减少和消除惧怕心理。例如,在入学前,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向孩子介绍小学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活动,以便使学校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十分美好,值得向往的形象,激发他们进入小学进行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倾向;进入学校后引导孩子合理地组织复习,教给他们解题的操作程序和有效方法,使之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等,三是引导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有组织的活动,提高他们应付惧怕的心理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消除其惧怕心理。例如,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使他们在交往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通过建立同学间的友谊来消除有关的恐惧感。
三、行为障碍
(一)多动症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主要症状有二:(1)、注意障碍。这种儿童的注意力分散,特别是上课时极不专心,即使是相对强度较低的谈话声和脚步声,都可使之分心;做起作业来也是漫不经心,边做边玩,随便涂改,切马马乎乎,潦潦草草,错误不少;参加其他活动也同样不能集中注意力。
(2)行为异常。这种儿童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和环境中,身上好象装上了马达似的,闲坐不住,忙忙碌碌,但动作从来不能持久。在家中常翻箱倒柜,不停地摆弄各种物品,常闹的家里人不得安宁。在学校里,他们从来不能坚持安静地听完一节课,不是做鬼脸,逗同学笑,就是不停地做小动作,或在课桌上用笔或小刀乱刻乱划,甚至玩指甲、头发等。下课时,在校园内乱蹦乱跳,喧闹不停。
(二)、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常被看成是学生身上存在的道德品质问题。其实他们主要是由某些特定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1、攻击性行为和退缩行为。
学生的攻击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攻击,即学生受到挫折后,为发泄愤怒的情绪而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进行攻击。例如,有的学生因某同学的无故指责而“以牙还牙”,怒目而视,或还以拳头;有的学生受到教师不公正的批评后,表现出顶撞甚至打骂教师等不礼貌行为。二是转向攻击,即学生受到挫折后,攻击的对象并不是造成挫折的当事人或物。而是转向其他人或物,通俗地说,就是寻找“替罪羊”。例如,有的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到教师后,那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泄气。
为了有效得避免、减少和矫治学生的攻击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虽然攻击是挫折的结果,但挫折的存在并非是产生挫折,因为人毕竟是有理智的。所以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承认挫折,正视挫折,认真而冷静地分析和对待挫折。把挫折对个人的打击,当成磨练自己的最好机会,积极地去迎接挫折的挑战。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直锻炼,引导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其次,要正确认识、谅解和容忍学生的攻击行为。第三,采取有效方法矫治学生的攻击行为。
(2)退缩行为。
在学校生活中的某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学生有时会表现出孤独、胆小、害羞、退缩,这是学生正常的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行为反应。
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与教育,是造成学生退缩行为的重要原因。在溺爱型、专制型和矛盾型的家庭生活的孩子,常常表现为退缩行为。
为了有效地防治学生的退缩行为,教师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中去,使他们在活动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逐步提高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其次,要正确看待和耐心教育有退缩行为的孩子,多关心少忽视,多表扬少批评,不不断培养他们应付新的生活环境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开朗性格。再次,加强与家长的关系,为学生退缩行为的防治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使他们在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不断地成长。
2、品行障碍。
学生的品行障碍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经常打架、骂人者;有喜欢恶作剧、故意破坏者;有热忠于说谎、偷窃者;还有惯于逃学、离家出走的学生等。
(1)偷窃和说谎。
学生的偷窃和说谎行为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有的家长自身就有偷窃和说谎的恶习,耳濡目染,逐步形成儿童偷窃和说谎的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和教师为了某种目的,在儿童面前产生有关的行为,或教唆叙述去偷窃或说谎;还有的家长采取粗暴专制的教育方法,或教师运用了不够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逼”学生偷窃或说谎,而儿童偷窃或说谎的时候,成人又不及时加以制止和教育,反而以某种不恰当的方式给予支持、鼓励,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行为。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偷窃和说谎行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以身作则,做儿童的榜样;同时,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科学性,避免使学生因此而产生不良的行为。其次,对学生的偷窃和说谎行为,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情节的轻重及其性质,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尤其是对待学生最初偶尔的占小便宜或说假话,不能简单地给他们扣“偷窃”或“说谎”的帽子,而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认清其行为的严重性。以防微杜渐。
(2)逃学和离家出走。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易诱发学生逃学和离家出走。由于父母离婚、另组家庭、寄养养父母家庭,父母之一早亡等,对子女冷漠、粗暴、歧视、虐待,不仅使子女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温暖,反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很到的创伤,以致于离家出走。另外,学校教育中的某些缺陷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教育行政部门单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和评估教师的标准。教师常常搞题海战术,给学生加班加点,采取一系列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极大的精神压力,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怕学、不愿学的自我否定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有效地矫治学生逃学和离家出走,首先,学校和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不可对差生进行讽刺、挖苦,而应抱有积极的态度,切实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同时,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真正使学生乐学、好学,不断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学校和教师应该承担起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任务,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还要针对生活在破损家庭的学生的特点,该他们更多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使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等,其次,针对学生逃学和离家出走的个性特点和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重点观察,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积极预防有关品行障碍的发生;对逃学和离家出走的学生,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责任编辑:yz_bdxx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信息无
签收已过期!一二年级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
&&&最近身边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开始上一二年级了,朋友不停地打电话来找我求救,不断地控诉孩子的这不是那不是。从幼儿园转变到小学,孩子们有些不适应,家长们也开始烦恼,无论是孩子的作习时间还是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之前什么都不懂得孩子,突然好像一夜长大很多,跟孩子讲道理,他尽会顶嘴反驳,还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像之前这么听话,很多家长已经有些隐隐的威胁感,因为感觉到没从前那么轻松操控自己的孩子了。
&&&那么一二年级的孩子怎么教呢?我个人还是认为只要父母用心关爱,找到有效的方法正确地引导孩子是很轻松地,那么,这首先是父母先要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愿意学习有效管理自己,不断自我成长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功快乐地成长。
一二年级,是孩子人生的“幼小衔接期”,这时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陪伴,才能让孩子的心理水平从幼儿阶段发展成长。
&&&孩子进入小学时,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小孩”,而是一个“大孩子”,让孩子知道“小学生”的身份应该要做哪些事,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地方。我的女儿,我就是用“红领巾”、“少先队员”这个角色,让她从内心接受这个骄傲自豪的身份,让孩子一下子觉得自己真得长大了,可以自己决定和做很多事情。
&&&&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期,孩子还不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这时也需要家长给孩子科学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为未来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当孩子刚刚进入到一年级的课堂时,孩子里的内心还是停留在幼儿园里自由玩耍的感觉里,这时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好动,因为孩子还没有把现有的身份固化下来,有时记着自己是小学生时才会按着现有的规定来听课,而有时孩子忘记当下的身份时,就又会回到幼儿园时的行为里。这时需要父母耐心引导和等待,孩子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和改变。家长可以用一些安静地游戏与孩子玩耍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一起创造一幅画、一起下棋等等。
&&&&一二年级,是孩子习惯、性格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避免坏习惯的关键期。
7岁的孩子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孩子开始有条理,这时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要时期,需要开始给孩子界限,培养孩子良好的界限感,让孩子逐渐明白自己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逐步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二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这期间,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是自信还是自卑。
进入一年级后,孩子会发生很多变化,他们开始不断地自我评价,出现自尊的意识,对事物的感受从具体开始走向抽象化,从外在走入内在,孩子这时有时会很自信,有时又很自卑,因为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发展,所以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时的孩子常常会特别敏感,常出现否定和不接受自己的状态,孩子这时非常需要家长对她们的心灵支持和鼓励,家长要多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即使是一小点,那也是开启孩子自信的金钥匙,每天给孩子五个以上具体的肯定,你的孩子一定会伟大。
&&&&一二年级,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这时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可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让你的孩子成为天才。
&&&多为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因为成功学习是从无数地尝试里得到的,鼓励孩子尝试,重视孩子尝试地过程,不给孩子标准,人生任何事都没有标准,不给孩子对错评价,因为站在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答案和标准,每个角度都有对与错,所以任何事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当下。多重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和支持,从感受上去引导孩子比你整天烦人的说教更有效、更省力、更亲密。
&&&&我们的孩子毕竟来到这个世上才7个年头,她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的空白,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感受,不要拿她跟来到这个世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来比,她还小,她还需要父母牵着她的手。正因为她现在开始学习,所以更应相信她,为她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她自己去探索,去体会,给她属于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真得希望自己的孩子伟大,就给她广阔地空间,无论她发生什么,你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爸爸就在这,就在孩子的身边,爸妈相信孩子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无论成功失败、挫折顺境都是有助于孩子的,它将让孩子们成长智慧,因为爸爸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森林里的一棵撑天大树,孩子需要更宽广的土地和蓝天,而不是爸爸妈妈手里的那个盆栽。现在所有的发生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经的过程,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孩子一定会是无限可能!一定会成功快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梦想卡片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