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郭海华简历高世琦简历及哪里人?

[转载]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中组部
  从“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到设立新闻发言人,再到召开新闻发布会,
  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公开、透明、开放和自信的中组部。
  网友“老牛”是某门户网站一名资深版主,5月12日这天,他在人民网上看到了一桩“新鲜事”—中组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地点就在中组部的机关大楼里。
  发布会选在5月12日举行,正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的纪念日,而这场发布的内容与抗震救灾有关—介绍97.3亿元的“特殊党费”是如何使用的。
  发布会还没结束,许多网站论坛“群”里的讨论已经是沸沸扬扬。网友们纷纷评价说,在“5·12”两周年之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特殊党费”使用情况,充分体现了党务公开的原则,而在中组部机关大楼内会见记者,则体现了中组部日益开明开放的心态,值得称道。
  在两年前那场举世罕见的重大灾难面前,广大共产党员踊跃交纳97.3亿元“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特殊党费”的使用情况一直是广大党员关心的问题。为此,中组部特地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中组部部务委员傅思和和五个省市组织部的负责人一同出席,可谓阵容“强大”。发布会由中组部秘书长高世琦主持,他在开场白中简要地介绍了举办这场发布会的初衷:“为了帮助各新闻单位了解‘特殊党费’的使用管理情况、援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社会反响情况,今天,中央组织部在这里举办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新闻发布会。”没有繁琐的措辞,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随后,傅思和介绍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的总额、资金的分配、项目的进展等情况,内容多是以数据为主,简洁明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5个受灾省市组织部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省“特殊党费”使用管理情况、援建项目进展和社会反响。在他们的发言中,还列举了很多实例,引用了许多干部群众“原汁原味”的评价,显得十分生动。
  一个多小时后,发布会结束。一位记者说,“今天的发布会内容全面、安排紧凑、周到细致,是中组部的风格。”
  据记者了解,中组部在机关内举办新闻发布会,这还是第一次。这幢长安街边有些“神秘”的建筑,已经开始敞开怀抱,主动发出声音。
  与许多中共中央部委一样,位于北京长安街上、六部口附近八层高的中组部办公大楼也是一座不挂牌的大楼,它由北侧的主楼、东西配楼及南北门楼组成,在总体上围合成三合院式的布局。隔着川流不息的长安街,它与西单商业中心区隔街相望,并与东侧的中南海遥相呼应。与原本位于西单灵境胡同西口的老办公楼相比,这座曾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的大楼更显现代化。作为中共系统的“吏部”,中组部在公开场合的露面机会较少,仿佛戴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用中组部前部长张全景的话来解释,这是因为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机密性。
  他解释称,例如某些党员干部的特殊情况,正在酝酿尚未决定的人事任免,酝酿讨论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意见,以及其他不宜对外公开的情况仍需保密。他认为,这与扩大用人上的民主、党务公开等并不矛盾。
  作为中共中央主管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中组部在官员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提出关于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国务院部、委、办、行、署、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列入中央管理的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落实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有关规划或方案等。
  来自中央组织部的数字显示,从2003年到2006年底,全国共公开选拔党政官员1.5万余人,其中厅局级390余人,县处级3800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官员共20余万人,其中厅局级500多人,县处级2.8万人。
  如今中国正在推进一系列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成为官员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考察预告、任职前公示、试用期和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重要官员等制度全面推行。在地方领导班子换届中,对新一届领导班子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对拟提拔人选在会议投票推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差额二次推荐,实行了差额考察。
  虽然工作带有一定的机密性,但是有关中组部的新闻却并不少见。
  人们常常可以从各种媒体获知中组部下发的各类文件通知,也会看到中组部副部长出现在一些人事任免的场合,其中包括任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清华大学校长以及一些地方省委主要领导等重要场合。在中共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前后,中组部还曾两度以“中组部负责人就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答记者问”形式,发布新闻。
  近年来,中组部更加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用一位党内人士的话说,中组部正在走出神秘。
  日,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李景田和中组部部务委员的欧阳淞出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在中外记者面前亮相。这是中组部第一次公开出现在中外媒体面前。
  日和7月13日,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又两次出现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组部在国新办的这三次亮相,主要是介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
  日,中组部和中纪委联合在国新办第四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开展巡视工作的情况。
  与前三次一样,中外记者都提出了一些超出主题内容的问题,有些问题还颇为尖锐,记者们试图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机会,了解更多信息,也更深层次了解中共组织部门的运作情况。在2005年7月中组部于国新办召开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李景田就回答了记者所提的诸多“敏感”问题,从先进性教育“是不是新时期的整风运动”到海内外关注的“退党”风波,再到农村群体性事件,不一而足。
  这几次新闻发布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对敏感问题的阐述,使得公众能够直接听到代表中国高层的解释和回答。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一个政党现代化的表现。
  2007年底,被视为作风开放的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担任中组部部长之后,中组部更加加快了开放的步伐。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组织工作宣传座谈会上,李源潮就曾表示,新闻媒体是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须臾不可离开的喉舌、耳朵、眼睛和窗口。他希望组织部门把舆论引导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宣传策划、舆情研判,加强典型宣传和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善待善用媒体能力。
  2008年、2009年,中组部连续两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就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展开万人大调查。国家统计局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央机关、省、市、县、乡、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中随机抽取近8万人开展调查。国家统计局按照国际通行的民意调查满意度计算方法,得出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73.55分和73.83分,2009年比2008年的满意度略高。
  很多网友认为,中组部此举顺应了政治民主化、政务公开化的大趋势,是当前形势下改进组织工作、提高组工干部工作能力的有效举措。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组部、中央电大干部在线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课题汇报 提出建构学习资源共享指数
中国网 时间:   作者: 晋洪宇  文章来源: 本网讯  责任编辑: 文远  
  如何共建共享干部在线优质教育资源,从而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由中央电大、中组部干教局负责的“干部在线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课题对此开展了长期研究,日前初步提出建构学习资源共享指数(ERSI),并于日在京召开会议,针对如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等问题进行研讨。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组部原秘书长高世琦,教育部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家勤,中组部干部教育局三处处长吴武洲,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王世轩出席会议,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课题总负责人、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以及参与本课题研究的部分省级电大党委书记和校长等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高世琦在讲话中表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是一个富有时代感和处于时代前沿的研究问题。干部在线教育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建设,探索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这项探索也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代表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央电大和13所省级电大为这项探索开了一个好头。他说,组织部将继续支持该项工作和研究,并将之放在组织部干部教育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整体工作进行统筹考虑。
  杨志坚指出,国家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有责任、也有能力与组织部门携手共同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他表示,国家开放大学愿意秉持“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理念,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张少刚将广播电视大学的干部在线教育归纳为“组织部+电大”模式,系统总结了课题的进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广播电视大学参加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利条件、历史与现状,阐述了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研究认为,目前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资源重复建设多,尚未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难以使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得到整合和充分利用;多家公司开发平台,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难以实现教育培训数据互联互通;无法进行学习成果认定,难以统筹管理学习档案系统。
  该研究认为,今后应该开拓干部在线学习资源共建途径,形成资源共享机制。首先要实现两支教育队伍的会师,共建资源,即党校系统和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携手开展干部在线教育,在内容资源、技术资源和服务资源方面进行共建;其次是要成就一朵教育“云”,共享资源;三是要通过学分银行,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该研究提出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资源共享指数,并认为可以将其作为学习资源实际使用情况的一个量化统计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广播电视大学在干部在线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共享和配置方面的具体情况。各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参考该指数明确自身的资源共享水平,转换资源建设思路,加强资源共享意识,在更大范围加强实体间合作,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循环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
  中组部与教育部专家和领导充分肯定了课题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将对该项工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开展干部在线教育的实践就如何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提出建议。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中组部干教局三处刘明超,参与干部在线教育的省级电大、地市县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等。
  据悉,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课题于2010年9月开题,旨在为构建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提供比较可行的路径,以便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使组织部门和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紧密联合,实现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全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不断发展。中组部及内设机构负责人名单(截止日)
建国后历任部长:
彭真(1949.10)饶漱石
(1953.04)邓小平(1954.04)安子文(6.08)郭玉峰(1975.06)胡耀邦(1977.12)宋任穷
(1978.12)陈野苹(1983.02)乔石(1984.04)尉健行(1985.07)宋平(1987.05)吕枫(1989.12)张全景
(1994.10)曾庆红(1999.03)贺国强(07.10)
现任部长:李源潮(1950年11月生,江苏涟水人,1978年3月入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法学博士。第17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国〈延安、浦东、井〉干部学院院长,原江苏省委书记)
部长:尹蔚民(1953年1月生,河北灵寿人。1973年2月入党。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曾任中组部干事、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人事
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5年3月任人事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日兼任人力社保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第17届中央委员)
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团系背景,女,2007年7月任职,兼任机关党委书记,1957年1月生于宁波。原安徽省委副书记;2002年11月任中组部副部长,2003年4月至2007年7月兼任人事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第17届中央委员、第16届中央候补委员)
李建华(曾任四川省委组织部长、中组部部务委员兼二局局长)
李智勇(2007年8月兼任人力社保部副部长,原部务委员兼秘书长)
欧阳淞(原部务委员兼组织局局长、中央先教办主任)
张纪南(第17届中纪委常委,团系背景,2007年7月任职,曾任部务委员兼二局局长,团天津市委副书记、海南省委组织部长、河南省委组织部长)
王尔乘(2007年7月任职,曾任部务委员兼一局局长,办公厅主任,贺国强秘书)
部务委员:
傅思和(兼组织局局长,曾任老干部局局长、宁夏区委组织部长)
高世琦(2007年7月任职,兼任副部级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曾任干部教育局局长)
王京清(2007年7月任职,兼一局局长,原三局副局长,局长)
王秦丰(2007年7月任职,兼二局局长,原青海省委组织部长)
直属机构:
办公厅巡视员、副主任:郭瑞廷(兼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马晶
副主任:徐家新(贺国强秘书)、陶治国
副巡视员:焦连娣、刘长生(兼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宋长福(曾任技术保障处处长、巡视五组副局)
党建研究室主任兼政策法规局局长:佟延成(原组织局副局长)
副主任(副局长):林弋、李炎溪
巡视员:蔺宝和
副巡视员:陆国强
综合处处长:徐文秀
组织局(基层办)常务副局长:宋刚(巡视员)、孟朝晖(巡视一组)、曾贤钦、岳有堂、常月英
副巡视员:王瑢、韩旭、杨晋京、李森、李博、岳德顺、李小新
三处处长:李丰 四处处长:邵永生 六处处长:赵学刚
干部监督局局长:辛桂梓
巡视员兼副局长:张绳华(原中共漳州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
副局长:王金兰、张连如
副巡视员:赵树斌(巡视四组)、陈鸿敏、赵红、侯绪伦
办公室主任:张辉
干部教育局局长:李培元
巡视员:刘伯安(兼副局长)、曹毅
副局长:张家声
副巡视员:程桂兰
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主任:赵洪俊(原1局副局长)
副巡视员:李桂春
干部调配局(1局)副局长:吴云华(巡视员)孙福悦、戴晓曙(原中共金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
刘烨华(陕西榆林人)
副巡视员:杨中华(巡视3组)、阎增山
党政与外事干部局(2局)副局长:冯敬秋(巡视2组正局员)、李立金(正局级)、李春良、孙卫福
副巡视员:谢铁群
经济与科技教育干部局(3局)局长:
副局长:夏崇源(巡视员)、杨晓山、赵凡
副巡视员:许立华
五处处长:魏国
中央与国家机关干部局(4局)局长:郭林
副局长:许东(巡视员)、钟海东
副巡视员:庄树新
企业干部局(5局)局长:周新建
巡视员兼副局长:高选民
副巡视员:路京平、严力
2处处长:杜业栋 3处处长:乔维
老干部局局长:毛子炎
副局长:王维平、李振刚(备注:据说已退休)、冯守文、宗义
副巡视员:赵宝江、陈亚舟、马占利(2006年9月任巡视五组副局)
一处处长:王惠存
人才工作局局长(人才工作协调办):金阳(原组织局副局长)
副局长:刘忠群、时玉宝
副巡视员:郭先魁、胡建华
机关党委(人事局)局长:栾成杰(原人才工作局副局级调研员)
副局长:喻云林(巡视员、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桑竹梅
直属机关管理局局长:常毓兴 、副局长:杨进福
全国组织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姚雪,巡视员、副主任:宋援朝,副巡视员:王文才 、李少岩(女)党建读物出版社社长:马瑞民
副社长:刘振兴,巡视员、副总编:苏朝光
北京万寿庄宾馆(原中组部招待所):张永顺
党建研究所所长、全国党建研究会秘书长:齐玉(2007年12月调任青海省委组织部部长)。党建研究杂志社主编、党建研究所副所长:高永中
备注:正局级调研员等同于巡视员 副局级调研员等同于副巡视员
原部长、副部长:
贺国强(第16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国〈延安、浦东、井〉干部学院院长,1943年10月生,湖南湘乡人,原重庆市委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赵洪祝(2007年3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47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1998年4月任监察部副部长。2002年11月任中央纪委常委、中组部副部长。2003年12月任中央纪委常委、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部长级)
王东明(团系背景,2007年7月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正部长级),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6年7月生于辽宁,原团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委常委兼省委组织部部长、安徽省委副书记)
铁林(原兼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正部长级),第十六届中央委员,湖南省长沙县人,1943年5月生于陕西,其父是李维汉,为李铁映胞弟。
1989年7月任中组部副秘书长。1990年兼任三局局长。1992年9月任副部长。1994年4月兼任部机关党委书记。1995年1月起兼任人事部副部
张柏林(1942年8月出生,辽宁营口人。曾任中组部二局局长;人事部副部长;中组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2003年3月至日兼任人事部部长,第16届中央委员)
------------------------------------------------------------------------------------------------------------
第一届  中央组织部主任    张国焘[22.07]
第二届  中央组织部部长    张国焘[23.06]
第三届             毛泽东[25.01]
第四届  中央组织部主任    陈独秀[27.04]
第五届  中央组织部部长    张国焘[27.07]
                李维汉[27.11]
     中央组织局主任    罗亦农[1927.11]
第六届  中央组织部部长    周恩来[1928.06] 康生 [1931.01]
任弼时[33.03]
     中央组织局主任    李维汉[1933.03]
     中央组织部部长    秦邦宪[1936.10] 博古(1937年2月—9月)
                陈云 [1937.12 -1943.03]
第七届             彭真 [53]
                饶漱石[54.03]
                邓小平[56.10]
第八届             安子文[66.08]
第九届 中央组织部军代表    朱光、聂济峰[73.08]
        业务组长    郭玉峰[73.08]
   中央组织宣传组组长    康生[73.08]
第十届中央组织宣传组组长    康生[75.12]
     中央组织部部长    郭玉峰[77.12]
第十一届            胡耀邦[78.12]
                宋任穷[83.02]
第十二届    陈野苹[84. ] 乔石 [85.12]
尉健行[87.05]
第十三届    宋平 [89.12] 吕枫 [92.10]
第十四届    吕枫 [94.10] 张全景[97.11]
第十五届    张全景[99.03] 曾庆红[02.10]
第十六届    贺国强[07.10]
第十七届&&&&&&
李源潮[12.10]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组部杨江龙简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