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惨败到9.3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历史透析笔记

朱成山:从甲午之耻到南京之痛
朱成山:从甲午之耻到南京之痛---
日,日军攻占金州城后,第一师团长询问被俘的清军战士。(资料图片)
前段时间,参考消息报社和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组织了一场关于甲午战争历史话题的大讨论,连续发表由我国著名军事专家撰写的反思甲午战争历史的30篇文章,并结集成书出版,以此种方式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应该说,这是一种对历史纪念活动的创新,一种对历史资源的深度发掘与解读,一种对历史负责的人文关怀与对策。
在我看来,历史是一种厚重的文化。历史文化是一本教科书,它教会人们从历史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明确现代人的正确政策、策略和方法,开拓未来发展的正确途径。甲午战争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正是这样的一种文化。为了不可忘却的纪念,人们应当在对历史的解读中学习历史,在反思中传承历史文化。
民族耻辱史不该忘记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南京大屠杀距今也已经有77年。如果说,甲午海战是一场军耻,那么,南京大屠杀就是一场国耻。其实,从两者的内在关联性来看,军耻和国耻都是民族的耻辱历史,军耻就是国耻,国耻往往也是由于军耻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两段历史与我们渐行渐远,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懂得曾经的历史惨痛,不懂得历史上的国耻和屈辱,不知道居安思危的深刻含义。记得1995年著名导演吴子牛在拍摄电影《南京大屠杀》时,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简称“遇难同胞纪念馆”)搞开拍仪式,吴子牛要笔者帮他为开拍仪式写首诗。记得在这首叫《祭》的诗歌中,有这么几句话:“祭——为了给血写的历史证明,为了30多万个不屈的冤魂。因为当今日本有人要抹杀这段历史,因为今天中国也有人忘记了这段历史。有人胡说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有人竟把历史的血债遗忘殆尽。有些东西可以忘记,但一个民族的血泪史绝不能忘记,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甲午战争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就是属于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血泪史。
笔者多次去过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还曾几次为该馆的陈列展览献计献策。有不少人看了该馆和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览后,感到很压抑,喘不过气来;有的感到当时的中国人很窝囊,很憋气。作为中国人,究竟该怎么去看这段历史,有个角度问题。
笔者觉得,历史的问题应当历史地去看。从中国几千年大的历史背景来看,有强盛,也有衰弱;有高潮期,也有低谷期。德国著名教授迪特尔·森哈斯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两个“混乱期”,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20世纪上半叶的“军阀混战”。南京大屠杀正是在第二个混乱期中发生的一起由外敌入侵并制造的惨痛悲剧。中国古代有大唐盛世、康乾盛世。但是后来中国落后了,落后了就要挨打。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军阀割据,鹰也来了,北极熊也来了,中国成了软弱的羔羊,外国人随便在中国境内设租界,并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这就是发生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历史大背景。
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性反思,为什么近代中国落后?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落后。曾任世界银行非洲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喀麦隆人丹尼尔·埃通加-曼盖莱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文化是制度之母。”先进的文化创造先进制度,落后的文化带来落后制度。近代中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缺少文化创新,所以落后挨打。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武警8633部队组织官兵参观驻地烈士陵园---来到烈士陵园馆,部队...
用迷彩服换回战友情---《人民武警报》报道(张鹏飞、涂海军、...
一个引发中队伙食“革命”的“小报告”---第二天,吕俊峰来到...
武警阜新支队用“航天”精神激发官兵精武热情---以“畅谈航天...
福州武警用热血铸就国宝卫士忠诚---《人民武警报》报道(罗杨...
武警丹东支队35个传统小做法发挥大作用---青年官兵传统意识消...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甲午镜鉴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甲午镜鉴
1.本书的主要架构:本书是《甲午殇思》的姊妹篇,是30篇"当代史学名家的甲午沉思",每篇10000字左右。本书由张铁柱(参考消息报社总编辑)、刘声东(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策划、主编。30篇系列长文,将于6月25日至7月25日在《参考消息》上逐日连载。按照处理加工《甲午殇思》的经验,本社将对书稿进行精细加工,全面提升文本的内容质量与编校质量。2.市场上未见同类书。与同类选题比较,本选题具有高端(作者是历史名家;文章先由中央级大报《参考消息》逐日发布,预热造势)、唯一的特点。3.核心读者定位为军事历史爱好者,尤其是甲午战争历史的爱好者。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页&&&&数427页开&&&&本16作&&&&者蔡武 戴逸出版日期日语&&&&种简体中文ISBN
《甲午镜鉴》具有高端(作者是历史名家;文章先由中央级大报《参考消息》逐日发布,预热造势)、唯一的特点。核心读者定位为军事历史爱好者,尤其是甲午战争历史的爱好者。刘声东,江西瑞金市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大校军衔。历任战士、班长,团、师、军新闻干事,解放军报驻海军、驻二炮记者,机动组记者,解放军报总编室编辑。解放军报政工部基层组组长,解放军报记者部副主任、主任。发表新闻、文学作品近3DO万字,在思辨性新闻采编中成绩显著,先后两次荣立二等功,多次获中国新闻奖。报告文学《新眼睛里的新世界》获全军优秀军旅文学作品一等奖,《凤凰花开》成为国防部网首部连载的报告文学。策划主编的《甲午殇思》成为全国畅销书。张铁柱,参考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参考消息》报兼《国际先驱导报》副总编辑,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华社高级编辑。刘声东,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大校军衔。策划心语:回望历史镜鉴今天   序言:中国人不能缺精气神蔡武   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戴逸   咀嚼l20年前那场甲午海战李慎明   以史为鉴,迎接新的世纪大考李洪峰   甲午战争:日本国策第一仗武寅   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张海鹏——对甲午战争120周年的反思与检讨   从日本对华观的演变看甲午战争王晓秋   安倍对华政策似在步伊藤博文后尘刘江永   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雷颐   甲午战争深刻改变20世纪世界格局马勇   从壬辰战争到甲午战争——回望历史500年的启示杨海英   明清易代没有中断中华文化   —驳甲午战争日本“解放中国”说朱昌荣   日本为甲午一战精心准备26年戚俊杰   李鸿章该为甲午惨败负多大责任翁飞   “主战”与“主和”是甲午战争伪命题 [美]翁万戈   面海而兴,背海而亡——甲午海战失败原因谈陈悦   北洋海军败于军费不足? 姜鸣   黄海海战失利战略战术原因再检讨潘向明   西方人士目睹的日军甲午暴行周溯源   永矢不忘日军旅顺大屠杀关捷   甲午战争期问中国民众的抗日斗争关捷   日清战争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 [日]缬缬厚   日本人如何看待甲午战争姜克实   日本教科书中的甲午战争曹雯   日本对外扩张与舆论诱导 [新]卓南生——辨析曰人“日清战争”观背后的逻辑思维   法国报章里的甲午战争 [法]裴程   “老牌帝国”与“崛起帝国”问的战争 [美]柯伟林   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巨大震动 [英]方德万   甲午战争让中国失去东亚主导权 [韩]崔硕莞   反思甲午绕不开钓鱼岛问题张海鹏   甲午战争与钓鱼岛劫难刘江永   《马关条约》:中国吞下甲午惨败苦果 马勇   甲午战争与台湾百年命运褚静涛   从甲午之耻到南京之痛朱成山——对中华民族苦难史的文化解读   从甲午惨败到抗战胜利的历史透视沈强   重温甲午战争的现实意义王泰平   出版后记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A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象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A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象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A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象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B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C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是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抗战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的抗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国奠定政治基础;同时,抗战的胜利也彻底改变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无彻底胜利的局面;再者,经过抗战的磨练,中国的民主革命力量空前发展,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回答完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