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人的名字写一首藏头诗在线生成器,,,,(赵丽王枫)求大神。。。。

咏清的个人空间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吃亏是福、贪利遭殃;小人争而不为、君子为而不争! &&
自荐或他人推荐
(80评)(76评)(76评)(84评)(71评)(43评)(61评)(27评)(32评)(29评)
收藏最多的作品
(36)(34)(34)(30)(28)(28)(28)(27)(27)(26)
向梦而歌藏头诗
[七言]&&&&
今天写首藏头诗,是写给向梦而歌好友的。诗是很快随手写完的,但题记需要写的东西有太多、太多!今天先任凭思绪粗略乱写一通传上,容我有闲暇时间时再慢慢理顺思绪后整理吧。我平时杂务太多,故这周就写这一个了,平常挤出点闲散时间来时就拜访、回复以下诗友,再用余下的时间来完善这个题记!
跟向梦的认识就是在2、3个月前、在交流对古诗词的看法时,由于意见很谈得来,便成了好朋友的。现在想翻开空间、回忆一下相认识的时候交流的情况,可已经查无痕迹了!
我敬佩她的理由就是:她是一个文学素质高雅、有见地、可直言、有才情、有个性的好朋友。可以与人真诚交流,双方各自提出自己建议而又尊重对方、求同存异的。她的优点不止这些,由于交流时间不长,没有更深的了解了!
五二这里就似一个小社会,有哪个社会只有好现象而无丑陋之事发生呢?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在这里受了委屈,她选择了离开!
就敢直言这事,她对交往的诗友,都是真诚相待,不虚伪,不说假话。谈到“虚伪”这两个字,也顺便提一提近来这里一个让我觉得十分可笑的现象吧:其实我一直觉得来这里的目的是学习,觉得推不推真的不重要,但却有许多的人为了拉人气,一味地吹捧,明明作品语句不通,也“欣赏佳作,收藏、推荐”!当然这都是些小人物,如果让他们从政的话,说不定就是蔡京、秦桧之流!幸亏他们才寡,民之幸也!
说起我与向梦对格律诗词的观点相似的地方,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基本在这些观点上和她有相似的或者说是相近看法。今天一起组合过来,容我有空时在作整理:
我一直觉得现代人写诗是人现代的人读的,故应该用现代的普通话的音韵来写诗填词比较好些,否则,诗词如果老按照平水韵、词林正韵写,就只能让少数懂它们的人在极其狭小的圈子里交流,谈不上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古韵中,如上平四支中的“吹”、“崖”和“其”,上平七虞中的“愚”和“儒”,上平十灰中的“回”和“来”,入诗后,不懂平水韵读者来看,就是普通的话,根本没有诗词的韵味!其实平水韵、词林正韵和新韵都有缺憾。千万莫要把其任何一种韵来禁锢自己的思维!
我认为上平一东和二东(ong)就是eng的复韵ueng,下平八庚、十蒸(eng)就是简单的eng,下平九青(ing)可看作eng的复韵ieng!另外工的韵母(ong) 可看作eng的复韵(ueng)也应该算做一种韵!
还有好多呢,我对语言学不太懂,相信各位老师们能明白并超过我无数倍。但为何被古人的“规则”束缚着自己的思想呢。难道真的像《皇帝的新装》里的“称职”的大臣们那样、怕自己一但破例说“穿着华丽的新装“的皇帝实际是光者屁股就证明自己不 “称职”了么?!
我有一点看法:
1、有些人泥古不化,认为格律是古代的人制定的,写古诗就必须用古代的音,我请问:咱们的祖先用石器耕种,或者靠采摘野果为生,我们怎么没“格律”?
2、写诗是抒情吐志的,让人喜欢、产生共鸣是最重要的!您总不能给某汽车行业的机器装配人员天天详尽地去讲“马尾巴的功能”吧!
3、韵在诗词里的作用有回环、舒口之意!一些读音变化太大的如果老按古音来押韵:读古音大多数人不懂; 读今音,听着根本不押韵!就缺少了朗朗上口的味道了!
4、本人愚钝、但不迂腐!古人在他那个时候制定的东西可能比较适合当时,但历史在进步,就像今天的运输,他们可能连梦都没有梦到过!今天我坐飞机时吟出“我脚踏白云,头顶蓝天”的句子,古人可能就没有经历过。
5、继承和创新永远是这个世界的主题!这样才有了从古到今进步的人类文明。在司马光砸缸救人之前,古人救落水儿童的规则和方法也许有千百种,就是某位脚踏实地的、把古人救落水人的方法都学会了、死板教条地使用,也可能达不到司马光将人救成功的这个结果。因为迂腐的人僵化了自己的思维,认为救落水人就是想办法把人从水里打捞上来,但没有学过这么多救人知识的司马光却知道:要救落入水缸的小孩,关键就需要让人、水分离!
6、我是学工科的,文学底子差,但也读过道德经、论语孟子,也读过资治通鉴、释迦牟尼的佛学,也读过装在套子里的人!综合能力不比这里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差到哪里!但我觉得自己非常无能!不像有些人,在某一方面比别人高那么一粉皮厚,就大言不惭的说别人外行!其实啊,人在整个宇宙中、就是在太阳系中,连一颗尘埃都算不上,还骄傲什么呢!
偶尔效仿和引用一些古典音律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比如拍古装电影)。有位好友说中国人最大的缺点莫过于自以为是,我非常认同,自命不凡的人就是这样的!应该经常交流和沟通,求同存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哪一个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当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凡夫俗子,不可能像文学大家那样有好的、优秀的文学创新.但是就像法律的修正一样、首先是从执法的现实中逐步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时,代表们才提出来研究、进行完善的。这种不合理首先就是从“争论”、有“异意”开始的。如果都被那些被吹捧为“古律楷模”、“诗词专家”之人搞什么一言堂。诗词将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似逆水行舟、永远搁浅在那个点上,被历史抛弃!
五二也算是一个小社会,好的、坏的现象都有,就像每朝每代,都有忠臣、奸臣一个样。但是忠臣多了,朝代兴旺;奸臣多了,国家早亡!这要看“执政者”怎么取舍了!
古为今用的思想是好的,而一味模仿古人就有迂腐之嫌了。我也稍微迂腐一下!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孔子说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记得北宋仁宗、神宗年间,王安石、苏轼、司马光都是才略过人,他们政见不同,王激进派、司马保守派,但三人之间相互尊重对方才学。苏是反对王与司马的偏激的,但都得到二人的尊重:司马光编完《资治通鉴》呈给神宗时,奸相王圭奉承司马比苏轼强时,司马当场说,如果由苏轼编这本书的话、两部也早就完成了;王安石称相变法期间,苏轼反对他的青苗法等激进的法令,但王却叹道:像子瞻这样的大才几千年才能出一个呀。此三人政见不和、却惺惺相惜!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现在的凡夫俗子学习么!
在这里我遇到很多好老师,真可谓是良师益友。他们对诗友殷切教导,让人收益匪浅,这些良师益友所持有的态度一般是求同存异、和谐相处,他们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华夏文化之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不断发展自己、也适应了历史的发展。
梅骨兰心老师就是我敬佩的老师之一。与他相识真是我的福分!他的博学多才,我敢说在五二这万多人之中,能与他相比肩的寥寥无几,但他还很谦虚。我作为一个小学生学诗词,写了一些藏头诗,他直言不讳的说他不建议多写藏头诗,因为束缚作者诗意的发挥。我就跟他说,我说过的要为好友每人写首藏头,就不能失信。他就告诉我,讲诚信是必须的,也可加深诗友间的情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可以的。
我同样希望五二更有生命力、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诗词爱好者的乐园!我祝福网站越办越好!
苏洵未中进士,不是他学识不够,而是那时正盛行以雕琢文字、堆砌华丽词藻、引用晦涩典故以求文美的无用之太学体盛行的年代,当然迂腐无用的主试判官是根本不可能让他及第的了!
苏轼能进入仕途是幸运的,因为他殿试时碰到了“伯乐”欧阳修---废除太学体的文坛泰斗!
大家试想,一篇文章、诗词,是内容思想重要,还是华而不实的形式重要?我记得一资料上说:苏洵著《六国论》大街小巷争购而阅,太学派的人去禁止,苏轼就说,京城成千上万的"名扬天下"的太学高手著写的"高论"文章无人问津、摆在书架上落满尘埃;而他的未及第的老父的《六国论》却被人们争相阅读!太学生还要继续学那太学体那些只配扔进坟墓里的垃圾诗文,无疑于自趋坟墓、荒唐可笑!
苏轼写诗词好、绘画技艺高卓(米芾是北宋大画家,经常求教于苏轼,从中受益匪浅)、写文章更好!主要原因:自身的处世原则成就其名气的骨干,文书诗画之超卓越形成其精神美之血肉!试想,一个自以为是、品格低劣无耻、不讲和谐的蔡京、舒亶之流,即使才华横溢、诗词著作全部和谱、文辞典雅之至,能流传下来多少人人乐于言谈的好东西呢!
秦观是苏门四学子之一,其诗文造诣远远低于苏轼,但苏轼从来没有诋毁过他!试想,我们现在的一些平庸之辈还大言不惭的自命不凡呢,可笑透顶!
现在的一些年轻的才子才女用心学古文,继承传统的古文化是好事,但要善于辨别是非,不要人云亦云,要让自己明智起来,所谓的明智乃“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智之人决不盲目乱学。就象苏轼出书的序言为避讳祖父的名字“序”而所有书都把序言称作“引”,咱们效仿这样的高手,也不至于将自己出的诗集的序言一定要称作“引”吧!再者,司马迁这位史学老祖,为避其父的名字“谈”,也将史上一个叫“赵谈”的人写成“赵通”,难道现在的人因为先辈的名字有“军”,总不能把“解放军”写成“解放车”吧。再者自己不明智,被妖言迷惑,自己最后醒悟后就埋怨老师。岂不知,张三让你跳楼、你在跳以前写下医嘱表明是他让你跳的,法律也难奈他何,这种由于自己没有辩明是非而导致的悲惨结果只能证明自己是个大笨蛋、怨不得他人!
诗言志、词传情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这是诗词之作者最起码要明白的事。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的诗、词正是因为运用高雅、易懂的优美形式表达出了有力的中心情志,故不光是诗词大家,就是缺乏文学修养的老百姓也津津乐道。我先声明在古典诗词理论方面是一个小学生,就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聊一聊对那些所谓的大家们那无病呻吟的诗词的看法吧。
文字是砖,一篇诗词就是用文字的组合形成的宫殿:建造宫殿,首先就是有设计目标(中心思想),然后选择原料(文字),原材料的掌握在于资金基础(自己所掌握的辞藻的容量),资金缺乏,就选用平常的砖(朴素直白的词语),资金多了可以选择优质、漂亮的砖(典雅、优美的辞藻)。那么我可以这么说:有了好的设计理念,用平常的砖照样可以建造出一座富丽堂皇的好宫殿;如果没有好的设计,就是用何种坚固、漂亮的优质砖也只能建起一座废墙。而无人喜欢观赏。
我见许多地方一些飘红、加精的“优秀”作品中,一些诗词罗列华丽词藻、拼凑词谱、为了显示自己是多么的见多识广、故弄玄虚引用晦涩典故、矫揉造作、一派胡言,自以为文采飞扬,实际气血不通,这就像有钱人买来优质、华丽的砖,垒了一堵废墙!在我这个小学生的眼里已经感觉到它要多差有多差,还堂而皇之的摆在显要的位置上,叫我的话早就羞得找个窟窿藏起来、免得丢人现眼了!
还有些人就想表达一芝麻粒的小事就填首超长调的词,美其名曰有一唱三叠只感,那么,您写《山》的话,还不如只写一亿个“山”,让它就有一唱亿叠之感了!浪费自己的时间那时可以说是活该,可让费读者的时间,那与图财害命没什么多大区别!
我的观点写诗填词首要有立意,然后用通顺、流畅的语句表达出来,选择词谱时可以先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的句子,再看看自己的这些句子的节奏与哪个词谱相接近,就可选这个词谱、稍微整理便可!
写诗填词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词传情”、“应物斯感,感物言志”吗,又因为情感是诗词的生命,所以最忌无病呻吟。在信息节奏迅猛的今天,很少有人会抠你的字眼,只要有感而发、并能通过灵活的文字处理,语句流畅、能基本符合原词的声律效果,就是一首好的诗词。我知道圣人写出来的诗词不一定全都是好的,而未必是圣人也可能写出几首好诗词来,如明代的高启在一首《梅花》诗中写道:“琼姿之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衣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出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这首七律无论从格律、词藻、还是意境上都不逊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篇。 那些整天钻进自己的私欲里并为此而“鞠躬尽瘁”、对人世间的异己无端找茬的人,即使有多么纯熟、精炼的驾驭语言的本领,也是写不出好诗、填补出好词来的。还是让那些古董见鬼去吧!
诗歌的发展,从古谣二言(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四言诗经(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到楚辞(如: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另外霸王项籍之《垓下歌》也是《骚》之韵味),到了汉代五言及杂言古体盛行,然后是七言古体,再到前格律诗之“永明体”,再后来通过不断发展、将笼统的、不规范的前体规范化,形成格律诗,五言字少,一般直书,七言容纳,可细腻!
以前尽写些打油诗,然后开始学七绝:所谓“绝”者,断也!就是在遵从格律原则的前提下,取律诗的一半(四联取出两联来)而已!
关于发现一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模仿古人,跟着迂腐透顶的“老教授”学习古韵,就好比拿着坟墓中死人用的饭碗吃饭!我在一篇小文章里写了这么一段文字:
格律诗词的“格”,本来有严格的要求,至于这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你也可以想象成“烂框子里放粗菜,精美盒子里放美玉”的情景,这也是现在的小儿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上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古诗、可很少有人能一字不差的背下几首现代诗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我觉得这个格还只是一种形式,诗词的内容是更重要的,如果盒子里面的玉更珍贵时,可以修整以下原来的盒子而好容纳之。在这里,我想起了《红楼梦》香菱向林黛玉学诗的故事,黛玉说的“什么难事!都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个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果真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 黛玉还说过“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黛玉教香菱写诗从“简单模仿”到“放开胆子”、再到“新巧有意趣”,使香菱成了诗人。曹雪芹先生借林黛玉的口,已经告诉我们写格律诗词时应该注意的思路了:也就是指诗贵在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结合。杜牧也说到“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于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这也许就是李白写诗宁舍格律而不舍意境的原由吧。其实我也觉得一首好作品不必全部拘泥于逐字抠律,象毛泽东的一首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里面“离天三尺三”的声律要求应该是“仄仄仄平平(首字也可用平声)”,但是“离天三尺三”比“离地亿尺三”更有气魄!最多可以称其音律不够精严吧。就像邓小平说自己只是大略理解马克思主义,而认为胡乔木和邓立群才是真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但大家认为谁作出的马列主义“文章”更好、更实际呢?如果哪位认为毛泽东不懂诗词、认为此句违格的话,也就推至曹雪芹不懂律诗、苏东坡也不懂宋词的结论来了(他也有许多创格、突破的地方。记得看过一段关于李小龙的记载中,记录了在美国大学的体育场草地上,空手道的初学者李小龙照样能用空手道的拳谱规则击败了连续两届的美国空手道冠军罗力士,拳谱是用来学习用的,做它的奴隶,就是因循守旧;做他的主人,就驾御或超越它)!在我看来,这样也就太教条了,也就像陈佩斯在电影里演的那一个搞笑角色在做菜时按照菜谱、用尺子量着尺寸切菜一样的可笑了!
思绪很乱,有时间再整理!问好各位诗友!
希望向梦能来读到这些无头绪的文字!想和你、以及和志趣相同和相近的朋友一直交流下去!
向阳菊蕾正芳时,
梦里心思就妙词。
而友忽然离五二,
歌传情义又谁知!
高挂晚安晚安晚安兄弟的藏头诗:
【向】君莞尔怎勾魂,
【梦】幻仙姿倚大奔。
【而】况多才身窈窕,
【歌】清舞漫玉香温。
高挂我自横刀好友藏头佳作:
梦绾青丝闲落诗
歌乘风起皱秋池
可怜圆月东窗挂
好赋香笺两不知
【西江月】梦歌诗友&&&&&& 文/我自横刀
梦里歌声飘远,水中花影摇愁。一腔碧血染深秋, 霜剑罡风依旧。
无爱怎能吾爱,情柔方显琴柔。遍播春雨暮云休, 醒处绿肥红瘦。
送向梦而歌诗姐 [调笑令] 文/竹丫头
无变、无变,向梦而歌不断。
诗缘一世诗缘,自有其人拾钿。
相勉,相勉,君子与天行健。
高挂咏诗抒怀诗兄佳作【七绝o藏头】向梦而歌(押旧韵上平四支韵)
【向】往诗坛习学诗,
【梦】求墨客当吾师。
【而】今提笔难成句,
【歌】韵词穷物语迟。
高挂longood兄佳作:祝好向梦而歌,祝好各位师友!
如梦,如梦,歌罢翩跹若凤。
离时老柳飘空,又见香山叶红。红叶,红叶,且记春天快乐。
高挂清风无尘好友藏头诗:
向日葵花绽奇葩,
梦回大地映彩霞,
而足深深土怀抱,
歌赞如军戍中华。
高挂弘历好友佳作:送向梦而歌 [调笑令]
心乱,心乱,向梦而歌不见。
长空冰月半圆,远影孤帆正悬。
思念!思念!萧瑟秋风频现。
高挂天香一半好友藏头诗作:
向风低诉我悲哀,
梦幻诗海任游哉。
而今怒离家吾爱,
歌中正有我情怀。
高挂闲棋轻落老乡好诗:
向往金秋月满时,
梦中偏爱赋新词。
而今却是寒冬夜,
歌咏丹枫枫可知?
人人都是伯乐,欢迎推荐作品
填写推荐理由:
提示:1、每周只能推荐一篇作品,提交后由编辑讨论决定是否显示到首页。
2、为了减少工作量、鼓励会员创作,日以前发表的作品不再接受推荐。
3、您也可以通过自荐、圈子等途径推荐作品。
未登录网友
呼朋唤友 (@好友) &&&
以上是互相关注的好友,点网名选择,也可在下方填写其他人的网名(请用空格隔开,区分简繁体,限30字)
学习、推赞、收藏佳篇!问候咏清师友!
读后感言——受益匪浅!
咏清回复:
问好诗友!幸福快乐!
痛快!喜欢!收学,推赞,问好师友~
咏清回复:
问好吾吾!迟复为歉!祝福全家好!
你的观点很鲜明,我们学习,应知去除糙粕,取其精华。学先贤的艺术表达手法,非走先贤的路,这章长篇我很认同。向梦是谁?叹惜我缘浅,失之交臂,实感遗憾。
咏清回复:
她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妹子,是研究古典文学的,我很佩服她的才情和见解!可惜以前与她在这里的所有的交流都化为乌有了。
我喜欢说真话的朋友,讨厌那些虚伪的行径。现在52这里有像邀月这样的好友,真是我的福气,你们让我清醒、进步,谢谢好朋友了!
咏清先生题记发表了很好的见解!诗词创作古为今用,方可发扬光大。诗词创作,应学习了解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境况,并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用于展示现时代的风貌。
风花雪月、鸟语花香、闲情逸致,任凭自由,百花齐放!以余个人所好,当属现实与浪漫的完美融合。
佳作收藏赏学。向好诗友!
另采纳诗友意见,将仿古《房奴怨》,易为五言《房奴怨》,谢诗友!
咏清回复:
愿与君加深交流,互提建议,求同存异,共同提高!午安!
先生好用心,拜读欣赏!希望我们的诗词创作能展现当今社会广阔的生活内涵和积极意义!
咏清回复:
对,不要老是风花雪月、鸟语花香,可以写写工厂、可以写写宇宙飞船。问好孤鸿!晚上好!
用韵我觉得还是看个人习惯,地域不同,发音不同。南方的话语发音一定程度上类似古韵,因此他们用古韵无论读写都更舒服。而北方的发音却更符合当今的四声,你让北方照古韵,估计大都要先去看词谱。我一般用今韵写东西,因为汉语拼音的熏陶使我很随意找韵脚。
诗词字数不多,因此用字要凝练,故而古人诗词用典故很多,说起来典故是为了表意的同时省字。无论今人古人,古诗还是现代诗,诗歌最重要的还是意境,其它的东西,都只是意境上的锦上添花。
但我们不是一下就能写好诗的,练习时按古人的方法有助于学习。
咏清回复:
遂夜诗友说的很有道理!希望今后多交流,可以么?问好诗友全家幸福、快乐!
人在整个宇宙中、就是在太阳系中,连一颗尘埃都算不上,还骄傲什么呢!
欣赏咏清先生佳作,赞同先生的观点,也为52失去向梦而歌诗友而惋惜。我也是初学者,诗词功底很浅薄,也望咏清先生直言不讳,多多指导。我会虚心学习。问好!新周快乐!
咏清回复:
问好水蓝蓝诗友好!
共鸣之处颇多,近握!祝福!
咏清回复:
问好凌步好友午安!
写诗填词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词传情”、“应物斯感,感物言志”吗,又因为情感是诗词的生命,所以最忌无病呻吟。——十分赞同咏清诗友的看法,写诗填词若无真情实感,则失去了诗歌的灵魂,就是再堆砌华丽的辞藻,也毫无生命力可言,更谈不上步入优秀作品的行列了!
咏清回复:
问好云木诗友晚上好!请多指点!谢谢!
跟评:& 17:40
强烈支持题记中的观点,附议欣欣友的精彩评论!推赞支持,问好二位!
咏清回复: 问好之北老师好!我毫无头绪地写下来的,还请您多指点!问好您全家幸福、快乐!
拜读佳作,问好
咏清回复:
问候江枫诗友晚上好!请多指点!谢谢您!
吃完中午饭,就来到这里,看的慢,看完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问好!狠赞!还会再来的,谢谢!
咏清回复:
问好月下诗友全家幸福快乐!
小红妹觉得,格律诗,应该严格遵守格律要求啊。所谓“不因辞害意”只能是极其偶然啊。
跟评:& 09:26
知易行难,作者虽认为不应被格律所束缚,可是还是被束缚了。如“歌声伴曲又谁知”,歌为心声,岂能伴曲?当然是“曲伴歌声”,才与长序的主张相符。问好咏清。问好小妹。
跟评:& 17:06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最好的!呵呵,问好华夏老师!问好小红妹!
改为&歌传情义又谁知&可好?
问好咏清,推藏
咏清回复:
问好子梅快乐!午安!
这张票,不为向梦而歌,因为斜阳没有接触过。不为咏清的藏头,因为不喜欢弄藏头。
只为咏清对诗词的断断续续的理解,为咏清的认真和真诚!问好咏清
咏清回复:
斜阳也是真诚之人!问好好朋友!
迟赏,再和,问好:
向往金秋月满时,
梦中偏爱赋新词。
而今却是寒冬夜,
歌咏丹枫枫可知?
咏清回复:
高挂老乡佳作!问好午安!
给向梦而歌写嵌名,我支持,因其是为了纪念一位曾经52的才华诗人。这首嵌名七绝是你所有嵌名七绝之翘楚,意韵通畅,情韵舒畅,气韵流畅,且有意境。她是我的弟子,如今就这样走了,走了,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未带走一片诗词……
这篇前言算是鸿篇巨制了,我边看边品边思,再写上几句感想,整个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所涉及的观点,我们也曾表达过,基本一致。只是古韵尚需鉴别,新韵尚需完善。就创作而言,应用甚至必用新韵,理由很简单,就是:心中有读者,读者第一,读者是上帝。就研究和欣赏而言,应当重视研究和了解古韵。这个观点我二十年前就写在《徐笠翁诗词选》的后记中了。
这个前言观点基本是正确的,但正像老乡自己所说,是漫谈,想到哪就写到哪,因而是零散的,是缺乏条理的,还不能称作理论。老乡你说还要进一步整理。我赞同,并建议:分成三篇来写,理出三个论点。论点要正确,鲜明,这是一。第二、每个论点,都要有充分的论据,以证明你的论点的正确。第三、进行论证,论证要有力,证以公理,证以事实,证以经验。你就大胆地写吧,有何问题,及时提出,我当助你一臂,为了有生命的诗词!
笠翁徐咏龄
跟评:& 11:13
欣赏,藏荐。
跟评:& 12:13
先生所论极是!学习了!
跟评:& 13:03
问好老乡老师!问好书人!
等我有闲暇时就修改一下
赏学佳作,问好先生!
咏清回复:
问好诗友!请多指教!晚上好!
我是来学习的,能相聚在52也许就是一种缘。
咏清回复:
问好百合诗友晚上好!
墨梅不会写诗,却喜欢读诗,我认为真正的好诗应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应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关于格律问题,若为了追求高远的意境和绝美的韵味,就是出律也未尝不可,说句心里话,为了那些平平仄仄,真的束缚了写作的思路,主要原因还是俺底子薄,哈哈……
进入52一年多了,52是一方净土,是快乐的家园,在这儿我们可以感受一份份纯真的友情,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生活的酸甜苦辣,然,不少的诗友却删除作品从此离去,人去楼空,万般凄凉,墨梅真的不喜欢看到这种离别的场景!网海茫茫,相遇就是缘分,人与人之间贵在理解,有的人为何要无事生非,伤害无辜呢!
咏清才子您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老乡,非常喜欢您的真诚,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坦诚相待!向梦而歌还有一些离开的老师,希望您们早日回来!
序和诗俺都喜欢,珍藏学习,遥祝老乡收获多多!快乐多多!遥祝52的兄弟姐妹们笑口常开,万事如意!
咏清回复:
老乡墨梅太谦虚了.我应该称你为老师才是呀.问好晚上好!
再赏,再推!问好老师!
咏清回复:
问好鸿运好友幸福快乐!晚上好!
哈哈,咏清兄,您的大论这次可是比诗更有趣味性了,我是一字一句看完了的,同感,我认为格律可有可无,顺口一定要的,这样才好读,就象写歌词,最后一字押上就行了!
咏清回复:
我瞎诌了一大通,让笑并受累了,呵呵,问好好友晚上好!
跟评:& 01:46
咦?既然是格律诗,格律怎么能“可有可无”呢?
咏清回复: 漏下、迟复了,抱歉!
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结合是最高境界,在鱼(格律)与熊掌(意境)不可兼顾的时候,舍鱼而求熊掌可也!问好小红妹!新年快乐!
师兄晚上好~!
分享佳作,
感谢您对百花仙聚春秋台的大力支持,
祝福您开心快乐每一天。
咏清回复:
问好清心晚上好!
简约语言,深细情感,很喜欢!序言同样很好,完全可以放到论诗栏目,那边的诗友也许会更喜欢加入讨论。
咏清回复:
问好会泉老师晚安!
推荐收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她虽然离开了江湖,但江湖上依然有她的传说。这点上她是明智的,花总是会凋零的,何不称着美好的时候呢?现代人写古诗词,本身就是在造假古董,搞得再好也是赝品,搞不好就是工艺品,不过要看怎么卖,在哪卖。五百年后的人会怎么看现代人写的诗呢?大概就像我们看明清的诗吧,我们亦不可能会有唐宋之盛,可能会拿我们衬唐宋之盛,我们将成为垫脚石,但是我们愿意做哪些崇高的垫脚石!不要停留在格律、用韵那里,五百年后还会有人在争论不休的,因为他们要借着这些虎皮来捍卫内心的虚空!
咏清回复:
钴石老师所言甚是!问好晚安!
推赏咏清友深情真挚的小绝和序~~~希望向梦友读到后能早日归来一起学习~~一并问好!
咏清回复:
问好三笑姐全家幸福、快乐!,饮酒刚归,迟复见谅!
与其说是赞诗,更是为了赞诗前言。荐,赞!看到这样的文章,感到咏青诗友很坦诚。文中的多数观点,我都赞成。我倒不太介意推赞数量的高低,那就像与人打招呼,你对人家说;你好!今天你气色不错。一般情况下,别人也会礼貌地回答一句;你好!你的衣服好看。很少有人只让你看见他下巴,或者是包围他的人多了,看不见。互相赞美,是人情。例如,我看梦随风的诗就很有味,推赞者寥寥无几,是否与人交流的少了一些?现他也早就离去,我很惋惜!52网还是好人多,正气是主流。我是一名初学者,在诗坛蹒跚学步的路上,曾得到许多高人的帮扶和鼓励,像秋竹声,长期关注,多次赠诗,现在她也销声匿迹,令人伤感。像飞鸣九天诗友,能细读精评,直言不讳,也堪称挚友。咏青诗友人近中年,还是没有什么城府,倒也好交,问好。
咏清回复:
我头脑简单但真诚交往朋友!问好鱼友快乐!
原来向梦诗友真的离开了吾爱,她是位很有文采的小才女,很遗憾。很赞同咏清君的观点。刚开始在吾爱发表作品时。看到别人写推荐,知道是诗作好把好作品推荐出去,只看到字面没注意按钮,所以只写了推荐。后来知道了还有这个推荐收藏按钮就收藏加推荐了,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出自真心的推荐,但凡我看到好作品写推荐的就一定会真心推荐,这是对文学做品的起码尊重。另外我也不赞成以律害意,套牢了思想。
向风低诉我悲哀,
梦幻诗海任游哉。
而今怒离家吾爱,
歌中正有我情怀。
速成一首藏头,在咏清君面前献丑了。我想向梦诗友现在一定还在生气,很希望她能早日回到吾爱。
问候祝福!~
咏清回复:
高挂天香一半佳作,问好了,呵呵!
欣赏佳作,支持观点。推赞收藏,问好诗友!
咏清回复:
问好琴心!晚上好!
回访师友,受到了一堂诗歌教育,深表感谢!藏荐!
(昨晚突然停电,未能评上)
咏清回复:
问好诗友早上好!
噢,你交流的诗友中90%我认识、交流过,有70%也是我的好朋友!请多指点
昨天已知向梦才女离开,深感遗憾!欣赏学习,推赞此篇!老兄晚安!
咏清回复:
问好一雁!早上好!
鲁韵来学习 老乡的藏头真是不错
咏清回复:
问好老乡晚上好!头绪有些乱,未整理好,呵呵!
我虽然不会写藏头诗,但学习是主要原因。诗雨学习了,问候!不管我推与不推,我都不会说,咏清老师,您猜猜诗雨在您这推了吗,哈哈·······玩笑个,莫怪!
咏清回复:
诗雨老师好!我在乎的是交流,不在乎推不推,但见到诗友的诗写的好的地方就推荐,这是支持,有时自己点了推荐后见推荐数才是一,而前面已经有几位诗友在诗评里明明写了推荐,这就不是好现象!
跟诗雨老师交流过,我记得给老师在复言里写过藏头诗,另外好像跟北雁南飞好友谈藏头诗时,他写了您的藏头诗,我大约还记得他说给您写藏头不好写,因为"的"这个字不好组此,记得他给您写的藏头里"的"这个字他写的大概是刘备骑的的"的卢",我就顺口又跟了他、又给您写了一个,呵呵,问好诗雨老师晚上好!
跟评:& 21:56
嗯嗯,我也记得的,再次谢谢!叫老师好像很别扭,呵呵·····
咏清回复: 那就称呼诗友吧,问好诗友晚上好!
老乡一通议论应该发表在论诗中,呵呵
咏清回复:
我这破水平岂敢论诗,呵呵,问好雅士老乡!
黛玉还说过“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叹服,问好~~~
咏清回复:
问好潇骁好友午安!
欣赏了,太有才了,好素材!收藏,推赞!问好老师!
咏清回复:
问好鸿运好友!午安!
佩服诗友的耐心,洋洋洒洒,用了一些时间才能阅读完。
小建议, 提供参考,
1. 简短的结论句来引进?
每段重要论述,先加上 简短的结论句 来引进,然後再 显细论述,效果会好些?
而且有简短的结论句来引进,论述才容易&贴切&,
比较不会,天南地北飘荡,才比较 不会离题太远?
2. 分成几篇 短 的文章?
大部分人,时间有限,如能分成几篇短的文章,细心阅读的人会更多?
3. &露&头诗?
轻松点的,藏头诗!这&藏&,有点不解,明白地的在那里,&藏&啥?改名为&露&头诗?
为了不害诗意,我建议 诗友 不要写&露&头诗!把重要的&字& 有點小規則地藏藏!
而且标题 不要提 &藏& !! 细心朗读你的诗,才能体会你的奥秘!
问候晚安!
@佑佑 @AnotherWannabe
跟评:& 06:51
我有空时就整理一下,呵呵,以后尽量少写藏头了,呵呵!问好醉翁!早安!
跟评:& 18:13
附议醉翁! 小小建议,从读者角度考虑,咏清作文可不可以整理后再发出? 这段时间忙的差不多要连轴了,很久未拜访咏清了,趁晚饭时间拜读了新作,序中很多观点和弄影想法相同,很有共鸣! 只是我这顿饭都吃完了,文还没读完呢,哈哈,弄影问好!
咏清回复: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害得弄影老师吃饭都没安宁!问候晚上好!
我是想到哪写到哪,没头绪,很乱!呵呵!
欣赏学习诗友佳作!推荐!收藏!奇韵问好!
咏清回复:
请奇韵老师多指点!问好、早安!
蝶儿看望诗哥,推荐,问好了!
咏清回复:
问好蝶儿!早上好!
仔细看了一遍。道乐以为,新旧韵的争议存来已久,应取中,二者并行。以诗经为例,若今人均按诗经语言写作,恐怕没几人看懂,难以推广普及;但若因此放弃诗经研究,就永远不能享受诗经的美感了。韵律亦然,新韵的平仄是适合现代人对声调平仄的界定的,声韵较广,符合现代人的写作习惯,利于意境表达,利于诗词的普及;旧韵则利于古诗词欣赏,是一种审美能力,也可作为更小众的创作享受。综上所述,新旧韵并行是最好的。我目前只会新韵,支持新韵创作。对于旧韵作品,虽然不习惯,但也隐约感受到古意美感,有条件的话,也打算学一学旧韵。问好咏清。祝快乐!
咏清回复:
有道理,问好老乡!早安!
欣赏咏清佳作,收藏拜读,木票。请谅。
咏清回复:
问好老乡!交流就好,呵呵!
送向梦而歌 [调笑令]
心乱,心乱,向梦而歌不见。
长空冰月半圆,远影孤帆正悬。
思念!思念!萧瑟秋风频现。
咏清回复:
问好弘历早上好!高挂!问好
无尘本一农夫,不懂格律,随手胡捏几句助兴:
向日葵花绽奇葩,
梦回大地映彩霞,
而足深深土怀抱,
歌赞如军戍中华。
咏清回复:
高挂无尘藏头诗,问好晚安!
收藏推荐咏清兄的文章是因为写出了许多自己想说却没说出来的话,就平水律来说,我一个门外汉更是一头雾水,但使用新韵感觉挺好的。而且特别赞同咏情兄的诗词要有意境的说法,王树昌老师也多次提过这个说法。
可惜我没有和向梦而歌诗友交往过,没有领略到她的风采,太遗憾了。对于论坛规定每天十票的做法感觉确实不咋地,就是找一万个人推荐写的东西跟张忠昌的那个:上头细来下边粗一样,不还是白扯吗?
问候兄长,祝晚安
咏清回复:
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才是,问好北风!
跟评:& 21:14
确实需要相互借鉴学习,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而且底子又薄的更需要意见和帮助,可惜给我提意见的太少了,没有理论基础我又评论不好别人的文章。
咏清回复: 北风谦虚了,呵呵
读完咏清弟之长篇序论,感触颇深。我从今年三月进入吾爱,不懂啥是平仄,啥是韵律,甚至连啥是平水韵、啥是新韵都弄不明白,首次发作只好按照提示标以其他,后经好心的诗友提点和通过百度搜寻相关知识,至今方才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我很赞成田园牧歌诗友“将习诗当成娱乐,在娱乐中切磋交流学习,从中获得提高,是较好的方式”的观点。至于古韵新韵,个见没有必要刻意苛求,清油炒菜,各人喜爱。关键是通情达意,使人看得懂就行。诗者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如果自己认为好而别人看后一无所知,再好也属废文一篇。品诗是对是作者做出正确的评价,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好的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值得借鉴,存在不足和瑕疵,需要加以改进和修正,明以指正,即田园牧歌诗友所指:在娱乐中切磋交流学习,从中获得提高。然自进五二以来此等之诗友寥寥无几,惟学习推荐简单数字遍布五二。在此值得敬佩的当属梅骨兰心先生和爱新觉罗清风诗友。呵呵,不多谈了,言多伤人。收藏咏清弟之妙论和佳作。21推荐!问好咏清弟及各位诗友晚安!
咏清回复:
问好幽谷兄,我也赞同牧哥老师的建议,问候晚安!
拜读师兄友爱佳作,学习问好。21推荐。
咏清回复:
问好荆河!好久不见,一向可好!晚上好!
读了咏清诗友一番高论,心有所感,也就作诗填词问题发一点儿议论。
我觉得,在今天,古诗词的意义已经不在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诗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学的文学。所以诗词(包括诗歌)必须精炼隽永。就是说,诗词应当以最简练最美丽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感情。正是立足于汉语的独特特点,古人发展了诗词,讲究格律,讲究对仗等。所有这些,都是欧美语言难以做到的。而这,也成为汉语诗词中最显著的特点和最大的优势。
诗词所具有的优美形式,为诗词佳作的诞生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好诗词除了形式之外,更要有内容。所有好诗词,都是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
唐朝人对格律诗的形式探索任务已全面完成。而唐朝人用这种形式来写诗,创作面基本覆盖了所有生活领域。当一种体裁形式完备,而内容又无法创新的时候,它就必然走向衰落。我认为,这是唐诗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人在形式上做了改变,形成了长短句(宋词),为诗词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当宋词的形式成熟固化而后,特别是当用这种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涉及的创作领域接近穷尽的时候,宋词也就像唐诗一样,必然地走向衰落。
此后的元曲,基本也是这一套路。
现代人和当代人对现代诗的探索,我认为,可以说是失败多于成功。因为现代诗以自由为名,抛弃了对形式的讲求,一方面固然利于思想情感的自由表达,另一方面却使诗歌因过于自由而失去了凝炼隽永之美。打个比方,现代诗就像一个不注意节食的女子,体量固然增加了,但身材却走了形,没有了曲线风韵之美。这种情况发展到今天,就出现了所谓的“梨花体”、“羊羔体”之流。而哪怕没有一点儿诗学修养之人,也敢于拿笔写现代诗了。诗,终于变成了“屎”。
诗,是要讲求形式的。而古人在数千年的创作实践中,已在诗的形式方面,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遗产。今天,我们所要继承的,就应当是古人在诗的形式上的探索。这也就是我前文所说的,古诗词在今天的价值,主要在其形式。(未完待续)
跟评:& 19:51
相信来吾爱网的绝大多数诗友,都是冲着古诗词优美的形式而来的。
但我们今天利用古诗词的形式,来进行诗词创作,却必须有所创新。我们必须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超越古人。那么,我们何以超越古人?
好像是王安石说过的话吧?具体怎么说不记得了,大约是“世上好话,已被老杜说尽;世上俗言,已被乐天道尽。”当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矗立起两座巅峰之后,我们今天再作诗填词,又该怎么办?难道只能在古人高大的身影下呢喃?在诗词方面,古人的笔触几乎遍及了所有的生活领域,而且在所有这些领域,他们的诗词都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那么,诗词在今天,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了呢?
换句话说,有作诗填词上,我们能够超越古人吗?我们何以超越古人?
我觉得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着两个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可成为在诗词写作上超越古人的重要依仗。
一、新时代使我们的生活领域无限拓展。
古人的生活数千年来都很少有变化,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创作视野必然是狭窄的、有限的。有网友以恶搞的形式总结唐诗宋词的特点,说唐诗基本可以总结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说宋词则是:“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咏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剩女宅家里,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MM在青楼。”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古人创作视野狭窄,在同一题材上千咏百叹,终于再也搞不出新花样了。我已说过,这正是唐诗宋词最后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则不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当今,独立的、封闭的生活圈子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已全球化了。并且,生活的方式不但纷繁多样,而且不断推陈出新。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哪怕十年后的人类生活状态进行有效预测。这就使我们的创作对象无限丰富、创作视野空前开阔。我们的笔触完全可以伸向古人所未知未及的领域,借唐诗宋词之古老而依然富有魅力的形式,咏歌当今时代。形式古老,而内容常新,正是我们超越古人的第一个突破点。
二、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达到了古人难以相比的高度。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的思想,为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时代所限,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古人的思想中也充满了幼稚的成分。他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今天,当中西文化相交融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头脑,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思想水平。对同样的事物,我们的认识都可以远远地超越古人。而这,也为我们创作诗歌提供了巨大优势。就是说,即使是古人已经涉足的领域,我们也完全可以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角,进行全新的阐释,写出具有更高思想水平的佳作。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努力在诗歌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古老的唐诗宋词注入现代的思想内涵。这,才应当是我们继承和发展祖先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跟评:& 19:59
我在吾爱网读了大量诗友的作品,不无遗憾地发现,能持这种科学态度者少。不少诗友的作品,或是用着蹩脚的文言,或是充斥连古人也少用的僻字;或是弹着宋人的古琴,或是挽着唐宫的发髻;或是发着南唐后主的感慨,或是叹着李清照式的闺怨,或是抒着柳三变式的幽情,令人看不到一丝丝现代气息。读这些作品,让人感到作者不是现代人,而是唐宋一个才学不高的落第秀才、一个无事寻愁觅恨的富家小姐。我觉得,这样的创作方向,是不正确的。
至于那些只停留在打油水平的所谓诗词,那些只会凑几句革命口号的老干体诗词,我是不屑于加以讨论的。
咏清回复: 老师所言很有道理,比方说做过飞机的我,在飞机上看到从云彩下面升起就灿烂夺目的太阳,头顶声是一片碧蓝的填空,下面是翻滚的白云,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承机过海去参观,脚下白云滚滚欢。仰望晴空全碧透,毫无杂色在其间!这可是我的即兴心感,古人可能没有看到这景象,呵呵,问好书人老师晚上好!格律诗词的形式是典雅的,要注入现代化的生活气息,不要老师鸟语花香、风花雪月是对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诗词的最高境界。但发生矛盾是,我还是坚持我这题记里最后一大段的论述之观点。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百花齐放、春光满园!再次问好老师!祝福您全家幸福、快乐!
拜读诗友佳作感怀陋笔附一首以助诗友雅兴!
【七绝o藏头】向梦而歌
押旧韵上平四支韵
【向】往诗坛习学诗,
【梦】求墨客当吾师。
【而】今提笔难成句,
【歌】韵词穷物语迟。
祝咏清诗友周末快乐!
咏清回复:
问好兄长!高挂佳作!
欣赏!说明就这么长篇,咏清很认真!赞个!
咏清回复:
问好琴儿全家幸福!晚上好!
读完全部,再次感知咏清的善良与热忱。近来事多且烦,我少上五二的,今日来了,且说几句:
一:“向梦而歌”的藏头诗很不错,但正如徐先生所言,以后尽量少作,尽量多做你刚发过的“水调歌头”这类诗词,这一点也同样说给乐蜀听。这是我善意的提醒,理由也徐先生所言:“因为束缚作者诗意的发挥”。
二:如何学写诗词,曹公已借黛玉之口,阐明了观点。这个观点你赞成,我赞成,相信绝大多数诗友都赞成。当中那段“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并非曹公笔误,而是对律中颔联与颈联写法的精辟概括,即这两联要写得虚实相间,疏密有致。这个美学原则,我这里不展开了,需要我们在练习中细细领悟。
三:五二是很好的习诗平台,但五二也早已成为江湖。在江湖上习诗,需要操守,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以为将习诗当成娱乐,在娱乐中切磋交流学习,从中获得提高,是较好的方式;至于那些虚名,真的别当回事。诗词在当下早已式微,靠诗词吃饭,只怕不饿死也会瘦死,所以哪怕你是天下第一诗人,也依旧是普通人一个,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呵呵,老牧是职业经理人,总是用这样的思维胡言乱语,且住且住,吃饭去也!遥握,狠抖几下!
咏清回复:
谢谢牧哥老师善意的提醒和指点,我非常感激!问好您全家幸福、快乐!我抽时间修改一下,再拜谢!晚上好!
跟评:& 19:34
全力支持牧哥! 这才是真缔! 问好牧哥、咏清先生!
咏清回复: 问好明月老师!晚上好!
跟评:& 10:16
赞同田园老师!问好几位诗友!
跟评:& 15:47
牧歌老师说得对,墨梅受益匪浅!遥祝牧歌老师,明月姐,若兰老师快乐多多!
拜访诗友,学习佳作。力赞共赏。遥握,问好!
咏清回复:
问好诗友!请多指点!晚上好!
俺不是秦桧,俺也不矫情,俺也不对号入座。。反正没有俺的事。。赞了就赞了,木票就木票。俺很光明磊落滴。哼哼。
咏清回复:
格格是天真活泼开朗的才女,岂能跟秦桧、矫情、虚伪挂钩。问好格格,晚上好!
跟评:& 20:41
格格是乖乖女,刀刀可以作证。问候格格及咏清二位友友好!
品赏佳作!问候咏清君!
咏清回复:
问候谢娘好友晚上好!
再赋一词,纪念才女诗妹梦歌的离去。
【西江月】纪念梦歌
文/我自横刀
梦里歌声飘远,水中花影摇愁。一腔碧血染深秋, 霜剑罡风依旧。
无爱怎能吾爱,情柔方显琴柔。遍播春雨暮云休, 醒处绿肥红瘦。
咏清回复:
高挂!问好刀刀!
赞赏诗兄宏论,於我心有戚戚焉。道变,天变,人事变,万物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东西,变化是永恒的。引论盖过诗作,堪称奇观,喜赏藏头,感受友情,推赞,问好!
咏清回复:
问好心灯好友!晚上好!
咏清这个序写的太精彩了,有很多话代表了诗友的心声!鼓掌!
咏清回复:
问好妙清!祝好友全家幸福、快乐!
对梦歌诗友的离去真是惋惜,对咏清的观点刀弟深表赞同!心绪不佳,拙和一曲藏头诗纪念梦歌,希望她安好!
梦绾青丝闲落诗
歌乘风起皱秋池
可怜圆月东窗挂
好赋香笺两不知
咏清回复:
高挂刀刀藏头,但愿向梦能来看的!
跟评:& 16:41
<p id="fc推荐,问候咏清了。
呵呵,吾爱这园子里,“车水马龙,来来往往人间客=杏烟梨雪,落落开开陌上春”杏开如烟,梨落似雪;总是有来的,有走的~~老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百花齐放才是春!有人喜欢苏轼的“大江东去”;有人偏偏喜欢柳永的“晓风残月”,就由他去吧!在继承与发扬之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个大课题。名人说出的话,一概是“名言”;可是名人放的屁,同样是臭屁!~~所以说,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坚持练好自己的“点横竖撇”,写些拙劣的东东自娱自乐吧。心赞问候!
咏清回复:
问好也不知兄!我很敬重兄长,但我说话老是委婉不起来,话语粗俗之处、还请兄长海涵!
欣赏佳作和長篇题记,贊同你的覌点和近期票贊中的一些不良現象。收藏9推荐14,问好咏清诗友!
咏清回复:
问好东方老师好!从我的老乡俆老师那里和您相识,觉得很谈得来,咱们交流诗词看法、相互提建议,是多么好的事情呀!其实对待推赞的问题,我很淡然,交流是第一位的,但我推赞诗友的作品就是欣赏、认可和支持。问候老师全家幸福、快乐!
欣赏拜读咏清诗友藏头诗佳作!诗友离情,高雅成趣,凝练耐品,赞藏学习,无票心中推赞!遥祝秋祺笔丰!
咏清回复:
问候绿兄!来交流就好!问候安康!
欣赏先生好词!无票心攒.幽兰收藏问好。
咏清回复:
问好幽兰好友下午好!
赏读咏清兄的精辟见解,受益匪浅,推荐,祝快乐!
咏清回复:
问好听雨好友下午好!
推赞学习清清老师的精辟论述,受益匪浅,祝老师周末愉快。
咏清回复:
问好柳丝好友下午好!
呵呵,洋洋洒洒,确用了一些时间阅读。咏清讲的这些方面绝大多数都赞同。问好!
咏清回复:
问好云淡兄下午好!
劲赏咏清诗友诗词的妙论见解!推荐!学习。
咏清回复:
问好玫瑰姐下午好!
劲赏咏清诗友关于写诗词的妙论!稍作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非常赞同您的观点,这观点与52大家了凡老师相同。我曾与了凡老师谈过这问题,他的观点与您一致。就是写诗词“律”服从“意”!收藏学习,喜欢推荐!问候好友!
咏清回复:
问好楼兰兄下午好!
支持咏清诗兄!
4收藏,8推荐
实话,去年7月前,我还是不知格律、不知什么是词林正韵、不知平水韵是什么东东呢!
写的东西也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后来百度自学,知道些许诗词知识后,就跟着墨守成规了!
之后,我写诗填词,十分注意格律,但有个毛病,就是尽量古韵、今韵都符合格律要求。有时为了格律,会把最贴切的字,都给舍弃了。
词林正韵第三部,新韵的十二齐,我觉得都很乱。--个感。
另附上旧作、题图藏头诗一首,追忆“像梦而歌”
【向】君莞尔怎勾魂,
【梦】幻仙姿倚大奔。
【而】况多才身窈窕,
【歌】清舞漫玉香温。
备注:图,乐蜀诗兄空间有,梦歌背后的车不是奔驰,诗中的大奔,只为凑韵。
咏清回复:
问候晚安下午好!高挂藏头!
学工科的还这么能写,佩服!
说来见笑,我就是因为不能这样长篇大论才喜欢诗词的,我感觉诗词语言的凝炼能够包容我许多未能言尽的意韵!
也正如诗友所言,每个人都可以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适合自己的营养,从而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敬茶,问好!
咏清回复:
坚持自己的观点,听取认为是正确的建议,尊重而不鄙视他人的观点,这就是我的观点。
呵呵,问候好友下午好!
略读了一遍,先做收藏,再细细品味分析、学习。
赞推!藏头诗向梦而歌,为她离去感到遗憾。
问候咏清先生!
咏清回复:
问候老师下午好!
走了一位诗友吗?问好咏清老师!
咏清回复:
是的,问好龙木!
向梦而歌离开啦?赞同诗友观点!推!
咏清回复:
问候穿越好友下午好!
姐姐票赞!推荐共赏!有些段落,我看弟弟可以赠当地投稿哦!
咏清回复:
我胡乱写的,欠调理,有空时在理顺一下。问候姐下午好!
姐姐赞4.学习了。问好咏清!
咏清回复:
问候绛雪姐下午好!
弟弟的长篇大论已经让姐姐心服口服,尤其是,引用:“我的观点写诗填词首要有立意,然后用通顺、流畅的语句表达出来,选择词谱时可以先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的句子,再看看自己的这些句子的节奏与哪个词谱相接近,就可选这个词谱、稍微整理便可!”完全正确,姐姐现在就是这样选词,发现自己要写的词平声多,就选平生多点的词谱……
咏清回复:
这样写就少了矫揉造作的成分了,呵呵,问候枫姐下午好!
欣赏诗友的这篇很有见地的文章,深有同感,也更希望“向梦而歌”诗友能够早日归来。
咏清回复:
问候诗友下午好!请多指教!
打清早学知识,真开心复制回家学习,欣赏佳绝,2藏3 荐,一蝶问好!秋祺!
咏清回复:
问候雨林姐下午好!
写这个序真不容易,投票支持,问好咏清。
咏清回复:
问候好友下午好!
用户登录...
电子邮箱:
您注册本站时填的E-mail
登录密码:
您在本站的密码&
记住我(三个月内自动登录)
推荐您使用 或
填写回应内容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头诗自动生成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