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吧公益性岗位不符合要求的都能办,谁关系硬,谁办,有的连班都不上,吃空饷呢!

关于开展治理“吃空饷”和解决超编进人、编外用人问题情况的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免费1页免费5页免费2页¥1.002页¥1.00 1页¥0.502页免费43页1下载券3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1下载券2页免费3页免费4页1下载券2页3下载券
关于开展治理“吃空饷”和解决超编进人、编外用人问题情况的报告|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孝感公益性岗位到岗情况检查 26人吃空饷被除名
“对占着岗位不到岗的人员要坚决取消资格,对需要公益性岗位的人员要及时安排就业。”昨日,记者获悉,孝感市孝南区人社局与区财政局经过半个多月公益性岗位到岗情况检查,对26名不按时到岗却享受公益性岗位的人员予以除名。从3月中旬开始,孝感市孝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区财政局对城区4个街道及所属34个社区519个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少数人员存在或脱岗占编制,或占岗不做事的现象。如在一社区清洁维护岗位就业的周姓人员,一周只到工作点转一下,根本没有在岗位上履职。对此,检查人员依照相关规定,对其作出除名决定,并停发公益性岗位各项补贴。孝南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检查中发现擅自脱岗、不到岗的26名人员已取消享受公益性岗位资格。
关注微信,参与各项活动。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责任编辑:wybluela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吃空饷干部怎么处理:在清理工作中
时间: 11:17 来源:未知 作者:妈妈网 阅读:次
摘要:在清理工作中,该区19个乡镇、办事处,41个区政府工作部门,28个区委工作部门对清理“吃空饷”工作进行公示,并且对于清查范围内的人员进行逐一自查-08-20 18:36:44.
在清理工作中,该区19个乡镇、办事处,41个区政府工作部门,28个区委工作部门对清理“吃空饷”工作进行公示,并且对于清查范围内的人员进行逐一自查-08-20 18:36:44.0宝塔区辞退“吃空饷”11人 处理了38名违纪干部宝塔区 辞退 “吃空饷” 11人 处理了 38名 违纪干部14151新闻韩睿/enpproperty-->延安市宝塔区强化治理“吃空饷”工作,今年已解除聘用合同5人,作出辞退处理11人通过清理,47人回单位上班,节约财政168万余元宝塔区治理“吃空饷”行为8月15日,华商报记者从延安市宝塔区纪委获悉,今年的清理工作扩大了清理范围,对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财政供养人员、离退休人员、政府聘用人员、公益性岗位、单位自行雇用人员、遗属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精减职工“吃空饷”现象进行全面清理通过自查,全区共有不在岗人员228人,其中:经组织、人社部门批准请假15人,借调160人,长期患病未履行相关手续的有52人,还有一人是死亡后未停发工资的离退休人员经过宝塔区纪委核查,全区内共有区内借调人员302人,区外借调人员18人,请假人员74人,停发工资人员21人,外出学习人员20人针对这些问题,宝塔区纪委、组织、人社等部门联合提出具体的处理要求和时限经卫生局医疗鉴定专家组鉴定,不能上班的患者有24名,组织、人社部门按照规定办理了相关手续截至目前,该区解除聘用合同5人,督促办理调动手续1人,办理辞职、下编手续6人,作出辞退处理11人,离退休死亡注销10人,上世纪六十年代精减人员去世停发待遇5人,遗属去世或超龄停发待遇6人,通过清理回单位上班47人,节约财政资金168万余元对此,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宝塔区区委书记祁玉江要求,要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曝光开展城乡低保清理整顿通过检查和暗访,延安市宝塔区还对38名违纪干部进行了处理和实名通报,对7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实施了约谈此外,今年3月份以来,宝塔区对城乡低保工作进行了清理整顿在该区已享受城市低保家庭人和农村低保家庭人中,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708户1225人,清退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家庭人,每月可减发低保金64万余元(记者 陈雪 贺秋平)(本文关键字: 吃空饷干部怎么处理 )
(本文关键字: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山西县委书记女儿五年“吃空饷”
山西县委书记女儿五年“吃空饷”
&&&&&&&&&&&&
大学5年间在省疾控中心领取工资及补贴等10余万元
在山西省疾控中心人事科,有一名叫王烨的科员,2011年7月从山西省中医学院本科毕业、今年10月份第一次到省疾控中心上班,却从五年前入读大学时,开始每月领取由财政全额拨付的基础薪、生活补贴及住房公积金等,五年的学费亦由省疾控中心承担。
王烨被指连续五年“吃空饷”累计10余万元。
而这位科员,其父是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现任县委书记杨存虎,在王烨入读大学并入职陕西省疾控中心时,杨存虎时任忻州代县县长。此外,杨存虎老家的邻居告诉本报记者,王烨还有一个哥哥,任职于山西省人事厅。
12月14日,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杰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王烨调入该单位,并在该单位领取工资完全合乎要求。
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张杰敏的说法多处与事实不符。非但是五年前入职山西省疾控中心,就连入读山西省中医学院,王烨的履历,都存在众多疑点。
县委书记女儿五年不上班
照领工资10万元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省卫生厅所属的全额财政供养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拨付。
一份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登记表》显示:王烨,女,1986年8月出生,参加工作时间2006年12月,民族“汉”,技术职务“技术员”,未婚,现住址“省疾控中心”。
该登记表在“申报单位意见”栏里,加盖了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章,并附有王烨身份证复印件。
与此同时,该疾控中心内部员工提供的两份工资表显示, 2010年上半年,王烨每月在该单位领取的工资包括:基础薪113元,保留津贴98元,煤气补贴4.5元,住房公积金153元,其他239元,生活津贴550元,地方补贴170元,生活补贴300元,职务补贴80元,应发项总计1707.5元;扣住房公积金245元,扣医疗保险31.87元,扣发项总计276.87元;实发工资为1430.63元。
如果按此标准,五年间,王烨的实发工资累计为85837.56元,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待遇。
此外,根据山西省人社厅文件,包括山西省疾控中心在内的省属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补发了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的绩效工资,王烨同样享受了这一待遇: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每月增资706.5元;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每月增资446.5元——总共补发14395.5元。
12月14日,山西省疾控中心现任主任张杰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承认了王烨参保登记表、工资表的真实性,并确认,从2006年“参加工作时间”入职开始,王烨就是省疾控中心有事业编制的正式员工,每月通过银行卡领取单位工资,并由单位支付大学期间学费。
王烨大学期间每学年学费约为3800元,大学5年期间学费共计近2万元。
今年7月毕业后,王烨曾找到张杰敏,表示要正式到省疾控中心上班。“我想人事还是要调整,还是先把她放在人事科干着。”张杰敏说,今年10月9日左右,王烨第一次到省疾控中心上班。
虽然张杰敏等人都否认知道王烨的家庭背景,但王烨的父亲是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县委书记杨存虎这一事实,还是得到了杨存虎老家——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镇阳方口村村民的确认。
在王烨入职山西省疾控中心时,杨存虎任职忻州市代县县长。
杨存虎本名“王存虎”,生父姓王,早亡,从继父改姓杨。
除了王烨,杨存虎还有一个儿子,今年约30来岁,小名“柱柱”。王烨和哥哥均在宁武出生。早几年前,杨存虎回老家时,曾和邻居们提及,“柱柱”大专毕业后在人事厅上班。
本报记者曾试图当面采访王烨本人,但打到办公室的电话多次被拒接,两次找到办公室都未见到其人。而其中的12月13日,记者来到人事科办公室时,人事科科员陈伟等人用手指着记者骂“无聊”、“有病”,且试图将站在门口的记者挤出门。
入职疾控中心四大疑点
张杰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王烨以上的经历有两个界定:第一,王烨的人事关系是2006年从忻州市卫生局调入山西省疾控中心;第二,王烨五年来从未到省疾控中心上班,是“脱产学习”,合乎组织、人事程序和要求。
然而,根据本报记者调查,张杰敏以上说法还存在四大疑点。
1.卫生局查无人事调出记录
张杰敏称,王烨是从忻州市卫生局调入省疾控中心,王烨进入山西省疾控中心的程序是“调入”,而非公开招聘等其他途径。
他说,调入”只要经过本人及原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同意,并经过人事局、人事厅等承认,就可以了。“调入手续完全符合要求,包括人事、组织部门手续都合乎要求。”“
张杰敏说,省疾控中心的职工通常来源于三个部分:公开招聘录取、部队转业安置、外单位调入。
张杰敏表示,目前山西省疾控中心整体缺员,招聘时竞争力还不如太原市疾控中心,全中心总共262个事业单位编制,在岗在编的只有230多,30多个编制空缺。
由于以前上级统一公开招聘时,主要聘请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未分配行政管理人员的名额,因此,包括人事、财务、司机等部门的职工,只能依靠调入。“我们调入司机的话,肯定愿意调低学历的。”张说。
“像这个小孩(王烨),调的时候发现学历低一点,但是还想使用。”他说,虽然未考察过王烨的在校情况,但在省疾控中心上班期间,王烨“实实在在,本本分分的。”
然而,12月16日,本报记者来到忻州市卫生局查阅2006年人事调动档案存根时,却未见到王烨姓名及相关资料。
忻州市卫生局的人事调动存档,包括该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人事调动的介绍信等。
该局人事科科长王某印象中,2006年前后只有一个姓陈的、30多岁的男子,曾经调往省疾控中心。
忻州市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程海风也说,该中心没有一个叫“王烨”的职工调出。
忻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李忠解释说,一些人事调动可能名义上经过了卫生局,但实际卫生局只是负责在材料上盖个章表示同意。
忻州市卫生局人事科工作人员说,“人事调动”,主要个人要有“途径”或“渠道”。
2.毕业学校称并非“脱产学习”
张杰敏说,在省疾控中心,在外脱产学习的人非常多,有人在国家疾控中心学习,有人在山西省医科大学学习,最主要的还有在山西省职工医学院学习,“把一批没学历的培养成有学历的,把一批低学历的培养成高学历的。”
“包括往国外送(去学习)。现在都没人报名,鼓励学习都没人去。”张说,“(王烨)来这时上学,这是这儿批准的。”
&“这个小孩(王烨)当初为什么出去学习,我不知道,但是肯定她原来的学历低。这是肯定的。因为到一个司级单位拿着低学历,太不好看,以后成长也有影响,但手续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我看过,我查过。”
然而,王烨在山西省中医学院时的辅导员和同学告诉本报记者,王烨从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该校基础医学部,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就读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是对口班1班学生。
也就是说,根据学校师生的说法,王烨2006年是通过对口升学,从中专考入山西中医学院本科对口班的。
该校招生办工作人员解释,对口升学不同于成人考试,在对口班学习也不同于脱产学习。
王烨入学当年,山西省中医学院对口升学考生来源于中职院校应届或往届学生,和高考入学学生一样,是全日制本科学习,而脱产学习,是成人的在职学历教育的一种。在医学院,前者学习时间为5年,后者学习时间通常是两三年。
此外,张杰敏对本报记者说,王烨是中专毕业后,先成为山西省疾控中心技术员,才去山西中医学院上学。“(王烨)调来了,(我们)看看档案,学历太低,就让她去学习。可能(王烨)报了到就出去学习吧,学习完了再安排一个位置。”
但上述参保登记表显示,王烨参加工作的时间是2006年12月,山西省中医学院开学时间是9月份,考试时间是此前的6月,报名时间则是三四月份,都先于王烨参加工作时间。
也就是说,这份张杰敏本人确认了真实性的材料,显示王烨是先入学、后入职,异于正常的“脱产学习”。
3.入职由谁操作
王烨进入山西省疾控中心,具体由谁操作和决定呢?
张杰敏对本报记者说,“一般来说,调人要上会(讨论)的。我没参加过(讨论会),但是我不敢说没上会。班子坐全了,说这么个事,调个人进来。”
尽管2006年时主事山西省疾控中心,山西省疾控中心的前主任栗文元、前书记高平友,都在电话对本报记者否认认识王烨,表示对王烨入职并不知情,原人事科科长贾某对此事亦闭口不提。
12月13日,山西省疾控中心人事科现任科长赵星光对记者说:王烨2006年就入职该单位是“胡说”,但并不愿多做解释。
入读本科两大疑点
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杰敏确认,王烨在入职疾控中心、入读大学本科前,是中专学历。
根据山西省对口升学方面的政策,对口升学只针对中职院校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普通高中学生没有报考资格。此外,与医学院校对口的,也只能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中专生。
山西省中医学院面向中专生的对口招生,仅持续了三年,在2006年之后便被取消。目前,山西省只有山西医科大学及下属汾阳、长治医学院,及大同大学等还有相应资格。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王烨是否中专毕业并具有“对口升学”资格,以及如何录取进入山西中医学院,都存疑点。
1.中专班主任否认此学生
根据山西中医学院老师分析,王烨应考自忻州市卫生学校(简称“忻州卫校”,2007年已并入忻州市职业技术学院——记者注)。
12月21日,在忻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本报记者查阅到了忻州卫校2006年毕业生花名册。
在忻州卫校毕业生花名册最后一页的最底端,也就是页脚位置,记者找到了王烨的名字及相关信息:毕业证号,王烨,女,18岁,生源地代县,文化程度初中(指中专录取前文化程度——记者注),学制三年制,专业护理。
然而,和整个花名册上其他毕业生信息登记不一样的是,王烨及另外三名毕业生的资料为手写,且在表格之外,环绕在负责人签名周围,字体各不一样。王烨及另外两位张姓女子没有毕业成绩。
记者随后找到或电话联系了忻州卫校2006届中专护理专业毕业班班主任。
当年护理专业总共四个毕业班,61班班主任张某、62班班主任刘某、63班班主任郭某、64班班主任王某,全部表示班上并没有一位叫“王烨”的学生。
部分老师表示,就是挂名参加考试的人中,都没有叫“王烨”的人。在她们的印象中,那几年所带的中专班里,也没有对口升学进入山西省中医学院本科的学生。
在如今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里,老师们告诉记者:从中专考入本科的学生几年中只能出现一个;从大专考入本科,一年也就几个或十几个;从中专毕业以后能进入市卫生局或公办医院的,“恐怕只能做临时工”。
王烨是否真的毕业于忻州卫校?毕业信息为何异于寻常?她是否确有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资格?这些都成为疑点。
2.同学称王烨为扩招补录
王烨在山西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对口班1班的同学陈迹(化名),在电话中告诉了本报记者一个情况——王烨当年是扩招补录入学的。
在同学眼里,王烨“她爸好像官挺大”,是县长还是局长什么的,具体不知道,但是知道她关系很硬。
根据山西省招生考试网信息,2006年该省高招对口升学考生确实有一次补报志愿的机会,包括山西省中医学院在内的6所学校降分补录,中医学院的补招计划数位20人。
陈迹说:所谓补录,“直白点,有些人,分数稍微的不是很够,通过关系、通过钱,也能上这个学”。
实际上,山西省某专科院校招生就业中心主任也对本报记者说,相比普通高考,对口升学招考更具有“灵活性”。
他说,“灵活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各高校“扩招”、“补录”的空间大,存在找关系入学的空间。几年前,山西省对口升学的录取比例被要求限制在15%以内,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比例被扩大到42%。近年,这一比例被要求限制在5%,但以他所在学校为例,原本被限定为200人的招生名额,但实际会扩到700人。“各个学校都是去向省教育厅要。有的要得多,有的要得少而已。”
第二,在2006年前后,对口升学考试时间在高考之后,虽然政策规定普通高中学生不能参加对口升学,但依然有人可以通过关系拿到对口升学考试的资格,参加完高考又参加对口升学考试。
第三,对口升学由省里组织,政策变化多。有些家长愿意研究如何利用政策,且能找到入学“渠道”。
他表示,对口升学扩招产生的名额,实际是挤占的普通高考招生名额。
本文已正式发表在经济观察报,地址如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县教育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