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红楼之我是薛姨妈妈在场邢夫人就不去

  宝钗是宝玉的表姐,薛姨妈和宝玉的妈妈,也就王夫人是亲姐妹  可以肯定薛姨妈是姓王的。只不过她老公姓薛。    书中出现“赵姨娘”、“周姨娘”,都是贾政的偏房,她们都有自己的姓,而宝钗的娘就没有?然到是偏房不能和丈夫姓,只有正房才可以?那么作为贾政的正房王夫人为何仍用自己的姓“王”,不叫贾夫人呢?    怎么都想不通,怎么就她一个例外了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总不能叫王姨妈吧??  你看黛玉就不能叫玉姑娘
  古代妇女嫁人后都是改随夫姓的, 宝钗母亲薛王氏投奔贾家, 是客人, 所以叫“薛姨妈“, 而赵,周等姨娘都是贾府中自己人,所以就直呼本姓了.
  解释得有道理。
  贾母    
  李纨的婶娘也是叫李婶娘啊
  黛玉不叫玉姑娘,可是宝钗叫宝姑娘啊
  不是也叫薛大姑娘么      我觉得黛玉多少有点亲近不得      别人自然不会这么叫她      何况最爱她的宝玉一口一个林妹妹    大家就跟着叫林姑娘了    
  也别解释得太死了,本来就是文学创作,爱怎么叫好听顺口,作者本人也有所偏好的吧.
  文学就是文学,偏偏有些红学家把它当科学,考证这个应该这样,那个应该那样,其实何必呢.
  对客人的称呼吧……比如林妹妹,薛大姑娘,史大姑娘,邢姑娘,李姑娘……都是称呼姓的。  当然你要说各人嘴里的称呼,那又是一码事了,宝姑娘琴姑娘且不去说,薛姨妈在众人嘴里无不叫的‘姨妈’,谁又好事加个‘薛’字呢。林妹妹和薛姨妈半点血缘关系也无,还不是称的‘姨妈’,追究起来这又怎么算?
  已鉴定完毕
  这问题似乎根本不必回答.
  【宝钗是宝玉的表姐,薛姨妈和宝玉的妈妈,也就王夫人是亲姐妹可以肯定薛姨妈是姓王的。只不过她老公姓薛。】古时的有钱人都是这样。
  @youziqing 9楼
03:57:00  文学
,偏偏有些红学家把它当科学,考证这个应该这样,那个应该那样,其实何必呢.  -----------------------------  这话说得真好。研究红楼梦的都该来看看。
  @youziqing 9楼
03:57:00  文学
,偏偏有些红学家把它当科学,考证这个应该这样,那个应该那样,其实何必呢.  -----------------------------  无的放矢。这话单看是对的,但放在这里就显得可笑了。有疑惑,借此了解一下古人的各种称谓习惯等文化常识,不是一件好事吗?不求甚解,只会导致更多的无知。
  楼主想得多,有点钻牛角尖了。第四回薛姨妈未出场,就交代薛公子的寡母王氏。黛玉进府的时候介绍王夫人也是王氏。薛姨妈本来就是薛家姨妈的简称,书中不还有李婶娘甄夫人吗?这都是作者为了行文方便而已。王夫人邢夫人也都是这样。作者只是从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去区分她们,你见书中哪个人物称呼她们王夫人邢夫人了?都是大太太二太太。红楼梦写的是贾府的事情,自然得把贾府内部的几个太太区分开,所以只能用邢氏王氏尤氏秦氏等。如果从贾府之外的视角去看,她们的身份自然就都成了贾夫人。所以怎么称呼,完全看你站在什么角度。
  有种观点说贾赦,贾政,王夫人,发现没?摄政王  
17:15:00  有种观点说贾赦,贾政,王夫人,发现没?摄政王  -----------------------------  再加上史太君,邢夫人,这母子五个岂不是成了“使刑摄政王”?哈哈,这可是我的新发现。
  回复第2楼(作者:@天涯-长生剑 于
17:07)  古代妇女嫁人后都是改随夫姓的, 宝钗母亲薛王氏投奔贾家, 是客人, 所以叫“薛姨妈“, 而赵,周……  ==========  那邢夫人呢?这解释不通。。  
  回复第21楼(作者:@苹果伤心了 于
18:42)  回复第2楼(作者:@天涯-长生剑 于
17:07)  古代妇女嫁人后都是……  ==========  说错了,不是邢夫人是贾母。  应该主要是为好区分人物辨别度吧,毕竟里面人物太多了,关系又错综。。  
  因为是来自薛家的姨妈,所以叫薛姨妈。  薛姨妈是作者的称呼,没见过书中人这样叫过。  秦可卿称秦氏,李纨称李氏,赵、周姨娘自然也可用本姓,王夫人、史太君因为有诰命在身,所以不用称X氏。我一直搞不懂尤氏也有诰命为啥不用官称,难道因为她辈份太低?  红楼梦里冠以夫姓的女子出现在八十回后,有个被薛蟠打死了儿子的张王氏(好像是这样吧,记不清了)。  古代女子嫁人后随夫姓这一风俗是怎么回事我有点搞不明白,比如李清照嫁给赵明诚之后,官方称谓是叫赵李清照还是什么?
  @晓寒轻颦 23楼
16:58:00  我一直搞不懂尤氏也有诰命为啥不用官称,难道因为她辈份太低?  ......  -----------------------------  问晓寒好。  我认为,尤氏只是贾珍的继室,很可能是受到这个的影响。
  @晓寒轻颦
16:58:00  我一直搞不懂尤氏也有诰命为啥不用官称,难道因为她辈份太低?  ......  -----------------------------  @但见花开落 24楼
17:45:00  问晓寒好。  我认为,尤氏只是贾珍的继室,很可能是受到这个的影响。  -----------------------------  不对吧,邢夫人也是填房,为什么就可以称夫人呢!  红楼主要是写贾府,所以贾府之外的人,都是以她们跟贾府的关系去命名,比如薛姨妈,尤老娘,李婶娘,刘姥姥,还有邢舅妈,甄夫人等。而在贾府内部,则以另外一个标准去区分,就是直接以娘家姓氏,比如史氏太君,邢氏夫人,王氏夫人,赵姨娘,尤氏,秦氏等。宝玉又是红楼的核心人物,从他的立场上看,史氏邢氏王氏都是长辈,所以称作太夫人夫人,是一种尊称,尤氏李氏秦氏则属于同辈或晚辈,所以直呼其姓氏。  换一个角度,如果从薛家着眼,那薛姨妈自然就成了王夫人,王夫人倒成了贾姨妈。而从甄家去看,史太君邢夫人王夫人尤氏都是可以称作贾夫人的,当然,具体还是要有区别的。一句话,怎么称呼,全是看以谁做参照了。
  @晓寒轻颦
16:58:00  我一直搞不懂尤氏也有诰命为啥不用官称,难道因为她辈份太低?  ......  -----------------------------  @但见花开落
17:45:00  问晓寒好。  我认为,尤氏只是贾珍的继室,很可能是受到这个的影响。  -----------------------------  @邯郸夏 25楼
23:30:00  不对吧,邢夫人也是填房,为什么就可以称夫人呢!  红楼主要是写贾府,所以贾府之外的人,都是以她们跟贾府的关系去命名,比如薛姨妈,尤老娘,李婶娘,刘姥姥,还有邢舅妈,甄夫人等。而在贾府内部,则以另外一个标准去区分,就是直接以娘家姓氏,比如史氏太君,邢氏夫人,王氏夫人,赵姨娘,尤氏,秦氏等。宝玉又是红楼的核心人物,从他的立场上看,史氏邢氏王氏都是长辈,所以称作太夫人夫人,是一种尊称,尤......  -----------------------------  先问但见好!好久不见,我也很久没来了。  回邯郸夏:你认为从宝玉的角度去称呼其他人,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刘家的姥姥、李家的婶娘、林家的妹妹都和叫薛姨妈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也认为邢夫人是邢氏夫人的简称,再比如甄士隐的老婆封氏孺人、秦可卿秦氏恭人、史太君、王夫人都是官称。但是我认为薛姨妈如果没有诰命,在薛家她是不能被称为王夫人。
  @晓寒轻颦 26楼
09:01:00  但是我认为薛姨妈如果没有诰命,在薛家她是不能被称为王夫人。  -----------------------------  我是说,如果红楼写的是薛家的事情,作者就会把薛姨妈称作“王夫人”。书中没有人称宝玉的母亲为“王夫人”的,都是叫“太太”。我认为这里的“夫人”是作者对人物的敬称,跟封诰没关系。冷子兴也曾称凤姐为贾琏的“夫人”。
  @邯郸夏 25楼
23:30:00  不对吧,邢夫人也是填房,为什么就可以称夫人呢!  红楼主要是写贾府,所以贾府之外的人,都是以她们跟贾府的关系去命名,比如薛姨妈,尤老娘,李婶娘,刘姥姥,还有邢舅妈,甄夫人等。而在贾府内部,则以另外一个标准去区分,就是直接以娘家姓氏,比如史氏太君,邢氏夫人,王氏夫人,赵姨娘,尤氏,秦氏等。宝玉又是红楼的核心人物,从他的立场上看,史氏邢氏王氏都是长辈,所以称作太夫人夫人,是一种尊称,尤......  -----------------------------  同意这个说法。同在贾府,要是都称为贾夫人,那没办法区分。  但是,离开贾府,恐怕是要冠夫家姓的吧?
  我也认为,薛姨妈是作者的称呼,不是书中人物的相一称呼
  @晓寒轻颦
09:01:00  但是我认为薛姨妈如果没有诰命,在薛家她是不能被称为王夫人。  -----------------------------  @邯郸夏 27楼
10:28:00  我是说,如果红楼写的是薛家的事情,作者就会把薛姨妈称作“王夫人”。书中没有人称宝玉的母亲为“王夫人”的,都是叫“太太”。我认为这里的“夫人”是作者对人物的敬称,跟封诰没关系。冷子兴也曾称凤姐为贾琏的“夫人”。  -----------------------------  我之前回答的正是“尤氏是继师,可能影响封诰”的意思,与尤氏能不能称为尤夫人没有关系。
  -----------------------------  @但见花开落 30楼
17:09:00  我之前回答的正是“尤氏是继师,可能影响封诰”的意思,与尤氏能不能称为尤夫人没有关系。  -----------------------------  继室应该不影响封诰的。邢夫人和尤氏都有封诰。  所以书中之所以称王夫人邢夫人,而尤氏只称氏,我认为跟辈分有关。认同邯郸夏的说法。
17:15:00  有种观点说贾赦,贾政,王夫人,发现没?摄政王  -----------------------------  你这属于过度解读
  以前看不懂红楼,长大后再看,也没什么嘛!不过是一些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小心思罢了。要是人物复杂,我还真不觉得,我在农村长大,过去的家族都本身就很大,我的父母辈的都是兄妹6、7个,而且年龄差距也大,我们这一代有的也是兄妹6、7个。人际关系也是复杂的很哦。
  啥芽孩镐谩urva99路过,马克。云一样的飘过!!!!
  贾母……
  作者:邯郸夏 时间: 23:30:00     不对吧,邢夫人也是填房,为什么就可以称夫人呢!  红楼主要是写贾府,所以贾府之外的人,都是以她们跟贾府的关系去命名,比如薛姨妈,尤老娘,李婶娘,刘姥姥,还有邢舅妈,甄夫人等。而在贾府内部,则以另外一个标准去区分,就是直接以娘家姓氏,比如史氏太君,邢氏夫人,王氏夫人,赵姨娘,尤氏,秦氏等。宝玉又是红楼的核心人物,从他的立场上看,史氏邢氏王氏都是长辈,所以称作太夫人夫人,是一种尊称,尤氏李氏秦氏则属于同辈或晚辈,所以直呼其姓氏。  换一个角度,如果从薛家着眼,那薛姨妈自然就成了王夫人,王夫人倒成了贾姨妈。而从甄家去看,史太君邢夫人王夫人尤氏都是可以称作贾夫人的,当然,具体还是要有区别的。一句话,怎么称呼,全是看以谁做参照了。  -------------------------------------------------------------------------------------  精辟!
  顶  
  作者:邯郸夏 时间: 23:30:00     不对吧,邢夫人也是填房,为什么就可以称夫人呢!  红楼主要是写贾府,所以贾府之外的人,都是以她们跟贾府的关系去命名,比如薛姨妈,尤老娘,李婶娘,刘姥姥,还有邢舅妈,甄夫人等。而在贾府内部,则以另外一个标准去区分,就是直接以娘家姓氏,比如史氏太君,邢氏夫人,王氏夫人,赵姨娘,尤氏,秦氏等。宝玉又是红楼的核心人物,从他的立场上看,史氏邢氏王氏都是长辈,所以称作太夫人夫人,是一种尊称,尤氏李氏秦氏则属于同辈或晚辈,所以直呼其姓氏。  换一个角度,如果从薛家着眼,那薛姨妈自然就成了王夫人,王夫人倒成了贾姨妈。而从甄家去看,史太君邢夫人王夫人尤氏都是可以称作贾夫人的,当然,具体还是要有区别的。一句话,怎么称呼,全是看以谁做参照了。  -------------------------------------------------------------------------------------  @好了和尚 38楼
07:28:00  精辟!  -----------------------------  引伸一下:尤氏是贾珍的夫人,是贾宝玉的长辈,为什么没有称她做“尤夫人”呢?
  作者:科苑360 时间: 08:11:00     引伸一下:尤氏是贾珍的夫人,是贾宝玉的长辈,为什么没有称她做“尤夫人”呢?  -----------------------------------------------------------------------------  尤氏是贾宝玉的长辈?回去再读读书罢!
  作者:科苑360 时间: 08:11:00     引伸一下:尤氏是贾珍的夫人,是贾宝玉的长辈,为什么没有称她做“尤夫人”呢?  -----------------------------------------------------------------------------  @好了和尚 43楼
10:36:00  尤氏是贾宝玉的长辈?回去再读读书罢!  -----------------------------  噢,错了。
  都在扯淡。  大伙都是贾夫人,你分得清谁是谁吗?当然只有说娘家姓才说得清。至于贾家人,那称呼都是“太太、奶奶、这边太太、那边太太、大奶奶、二奶奶”,没人说她们姓的。只有唯一的薛家人才说“薛姨妈”。
  薛姨妈这个称呼本来就是作者为了读者便于理解的行文,还有什么可以考究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红楼梦》中最有人情味的长辈——薛姨妈
薛姨妈原是金陵王家的小姐,父亲曾主管皇家外事贸易,哥哥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做到九省都检点,是朝中拥有军权的势要人物,薛家是商人与贵族的结合,既有注重实利的商人市侩习气,又有崇奉礼教、维护封建统治的倾向。薛家是拥有百万之富的皇商,“护官符”上云∶“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姨妈生有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贾宝玉的父亲娶的就是薛姨妈的姐妹也就是后来的王夫人,所以薛姨妈是王熙凤的姑姑,贾宝玉的姨妈。
因丈夫早亡,只剩下孤儿寡母。而这孤儿薛蟠老大无成,只知享乐浮华,胡作非为,极不争气的,只在户部徒挂虚名,一应事物皆由总管、伙计等措办,这些人乘机拐骗,薛家生意日渐损耗。外面寸金不入,里面自然坐吃山空。儿子既如此,薛姨妈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薛宝钗身上。
在林黛玉住进荣国府不久,贾府就迎来了薛姨妈一家人,从此长住在贾府内的梨香院中。
最初进京是为了宝钗待选,可是多年不进京,对宫里的情况自然不十分清楚,于是住在姐妹家,贾府毕竟有成功的元春,想要多知道些情况,这里必然是最佳的选择。可是来了才发现,入宫对于宝钗未必是好的选择。
在宫里没有后台是无法立足的。倾贾府之力对于元春也不过是勉力维持。毕竟贾府上上下下一大堆人,人手财力皆胜于薛家。而薛家。如宝钗所言,并没有个好哥哥能做杨国忠的。那把宝钗送进去还有什么意义。王夫人在贾府上有婆婆和大房一派,自己这边又有赵姨娘母子行事不得不顾全大局。所以元春入宫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考虑不是好事,能不能胜出不知道,先是相见时难了。可是王夫人做为贾家的儿媳妇,不得不考虑贾府的利益。可是薛姨妈就不同了,在薛家她是女主人,自然不用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一人说了就算,儿子不争气,自然舍不得女儿离开了。若有什么心事何谁去谈。所以薛姨妈马上放弃了让宝钗进宫的打算。
接下来这宝钗考虑婚事,宝玉自然是最好的人选。这并非薛姨妈一厢情愿。过去儿女婚事是父母之命,宝玉的母亲是同意的,并且是极乐意的。而薛姨妈看宝玉一表人材,又是聪明灵秀,比儿子强百倍,自然配得上宝钗了。对于女儿来说姨妈是婆婆是自然不会受气,而且贾府强于薛家,自然将有益于薛家。这样的考虑对于宝钗对于薛家都是好的。
薛姨妈于王夫人自然乐意。于是薛姨妈与女儿常住在贾府。薛姨妈成了贾母的牌友,和凤姐和王夫人一起哄着老太太开心。拉近和贾府上层的关系。而宝钗以其大气稳重的举止,赢得了上下一致的赞誉。
开始的时候一切顺利,贾母给宝钗风风光光的过生日,元妃赐的端阳节的礼独宝钗与宝玉的一样。形势大好,薛家自然欢喜。可是接下来她们发现事情并不顺利。贾母在公开场合对宝玉的婚事表态。和尚说了,宝玉命里不该早娶。
宝钗本比宝玉大,等的时间长了,对宝钗不合适。接下来,看宝黛情深,全府皆知。黛玉一句回苏州,宝玉就大病一场。此时,薛姨妈不得不重新考虑问题了。看着为黛玉痴狂的宝玉,自然会觉得宝钗委屈了。薛姨妈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如何不懂宝黛情深,如何不懂贾母的缓兵之计。
于是薛姨妈想要放开了。她不想委屈女儿,于是在黛玉那里,她说出了二玉是一桩好姻缘的说法。未必全是玩笑,此时倒不如成人之美好。
薛姨妈最初和王夫人的想法是一样的,想要成全金玉之说,但最后她还是想要放手。因为她比王夫人宠孩子,她不想委屈孩子。王夫人在乎宝玉的名誉前程,可薛姨妈更在乎宝钗的幸福。
最后金玉姻缘,倒不是薛家求来的,机缘巧合,薛家自然不会拒绝,毕竟对于薛家是一个好的安排。但是看到最后的结局,薛姨妈还是后悔的了。可怜的薛宝钗落了个年纪轻轻就独守空房的下场。作为母亲,薛姨妈的苦处是可想而知的。只是她们那样的人家,也没有后悔的余地,只好接受了。
一、最有人情味的长辈
惟一有人情味的长辈就是薛姨妈,她不算聪明,还有些俗,从给丫鬟起名字就可见一斑。贾母的丫鬟叫珍珠、琥珀,王夫人的叫金钏玉钏,偏薛姨妈的丫鬟叫同喜、同贵。她还有点小气、啰嗦,香菱和小丫头斗草,嬉戏中被推到水边,弄脏了石榴裙,这料子特别不经染,宝玉替她担心,说“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着,我还听见常说你们不知过日子,只会糟蹋东西,不知惜福呢。这叫姨妈看见了,又说一个不清。”但正因如此,反显得亲切,我们似乎都有这样的姨妈,唠叨、小气的同时,亦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慈祥。
宝玉去看宝钗,薛姨妈留他吃饭,把自己糟的鹅掌鸭信取了与他尝,宝玉提出这个要就酒才好,薛姨妈立即令人灌了最上等的酒来,李嬷嬷出来制止,薛姨妈笑骂她“老货”,说若是老太太问,有我呢。李嬷嬷还是不放心,又祭出老爷在家的大旗,听得宝玉大不自在,薛姨妈依然站在宝玉一边,说:“别怕,别怕,我的儿!来这里没有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唬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我睡吧”。
和黛玉住在一起的那段日子,汤汤水水的照顾得也精心,感动得黛玉跟宝钗一道喊她“妈”。敏感如黛玉,一个眼神便能判断真伪,决不可能被一份伪善的柔情糊弄过去,什么都能掺假,母爱却是难以掺假的。
如果这还不足为信,还说明薛姨妈演技太高,面对小丫头们,她老人家应该显示出真面目了吧。第四十七回,贾母因贾赦要娶鸳鸯而生了气,薛姨妈等怕碍着邢夫人的脸面,退了出去,过了一会,贾母情绪转好,叫小丫鬟请薛姨妈过来打牌,薛姨妈不愿意去,说你就说我已经睡了。那小丫鬟撒起娇来,道:“好亲亲的姨太太,姨祖宗!我们老太太生气呢,你老人家不去,没个开交了,只当疼我们吧,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薛姨妈回答得也亲切:“小鬼头儿,你怕些什么?不过骂几句完了”。这一对一答,好不家常,无论是王夫人、邢夫人乃至贾母,都决计不能用这种口气和小丫鬟说话的,薛姨妈的慈母柔肠无处不在。
她虽然惯孩子,却也还是有几分清醒冷静,知道儿子到底是个什么货色,没把好女孩儿邢岫烟说给薛蟠,真是善莫大焉,否则邢夫人与岫烟父母决不会不同意,在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里,岫烟这辈子就完了。
二、一位慈爱的母亲
一个“慈”字,贯穿着薛姨妈这个人物的整个性格特点。
她与王夫人都十分宠爱自己的儿子,但在关键时刻,她往往缺乏王夫人那种“杀伐决断”的魄力。
薛姨妈就是慈母的范本。
对薛蟠。她多的是溺爱,以致让薛蟠斗鸡走狗,无法无天,全无上进之心,打死冯渊这件事正是薛姨妈没有教育好薛蟠的一个旁证。住进荣府,她想靠着贾政管束的,但贾政实在缺少教育方法,一个宝玉就够他烦恼了的,那还记的她的儿子?宝玉挨打后,薛姨妈教训薛蟠时说话的声音很大,以致宝钗在旁劝"妈且别和哥哥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个青红皂白了",她这么生气了,薛蟠还是一句一句的顶撞。再看看宝玉和王夫人这对母子,即使晴雯被王夫人病着撵走了这么挖心肝的事,也不见宝玉吭一声,可见宝玉怕王夫人到什么程度。两相对比,像薛姨妈这样的母亲可亲,可吵可闹可大声发作,过后没有任何距离,或许这才是母子。后来薛蟠娶了金桂,金桂洒泼使赖,薛姨妈也不曾管的金桂,也只是"暗自垂泪,怨命而已",回头看看贾府,无论是邢夫人还是王夫人,凤姐还是李纨,那一个敢对婆婆如此?薛姨妈总不够阴险,阴险的人岂会这么没办法来整治自己的儿媳妇?
为了女儿有个好归宿,宁可放弃在自己家里舒服的过日子,整天哄着贾母高兴,有一场是宝钗被哥哥气哭了,薛姨妈看见女儿委屈也哭了,对宝钗说“你别委屈,等我处分他,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谁”,可见她心中对女儿的爱有多深,一个妇道人家,想让女儿光宗耀祖,没有别的办法,首选是能够被选入宫庭,成为妃嫔或是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充当才人赞善的职务,光耀门楣,其次只有和有钱有势的家族联姻这一条路。那么薛姨妈看中的乘龙快婿是谁呢?于是贾宝玉就被选中了。果然,进贾府没多久,宝钗的金锁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金锁和宝玉的玉成双配对。这实在是一种舆论准备,要不一个姑娘家贴身所戴的物件怎么能随便示人呢?这里首先就得是薛姨妈的默许。最后在贾母的首肯下,也终于成就了这门亲事。薛姨妈的希望没有落空,准曾想宝玉念念不忘的是“木石前盟”,对已成就的“金玉良缘”无动于衷,终于弃家而去。薛姨妈想为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归宿,这实在没有什么好职责的,想想如果贾敏活着,是不是也会为了女儿做些自己该做的事?天下那有不为自己女儿考虑的母亲呢?
她爱自己的孩子也照顾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儿子还没成亲就操心起侄子的婚事,她出面促成了薛蝌和岫烟的亲事,让两个好孩子有了段好姻缘。她照顾黛玉认她做了女儿,对香菱也好,不让薛蟠和金桂欺负她,对宝琴就像对自己的女儿。
三、、一位亲切,随和的老人
第一件是鸳鸯不肯为妾,当贾母的面闹开。贾母生了气,被凤姐儿哄笑,当下要打牌。薛姨妈刚回家,不肯去,那丫环又是陪笑又是撒赖:好姨太太,走不动我背你去等等,倒底说动了薛姨妈,只得劳驾走一趟。——宝钗平和归平和,估计跟她这么说话的人没几个。
第二件,在娶邢岫烟那回。定这姑娘,不为财不为势,只是她稳重平和。薛蝌自然不是薛家最正宗的一支,但婚事由薛姨妈作主,薛蟠又是那么个霸王,估计族里对薛蝌此人也寄予重望。这个且不管它,只说薛姨妈原有心许给薛蟠,但怕耽误了人家姑娘这一点,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可窥见她比较平民化的一点特性,而亲事定了以后,薛姨妈本是客,该客气的,但是她为人“无可无不可”,所以尤氏处处看着刑夫人的意思行事。
第三件,怡红院夜宴。宝玉要请宝琴,众人第一反映惊动李纨那真是“叨登大发”了,犹豫了一下下。要请林妹妹和宝姐姐,可是没半点犹豫,薛姨妈正住在潇湘馆呢。薛姨妈不但放人家过来,还做了一件极体贴的事,半夜三更派人来接黛玉。夜宴的白天,她也说了一句极让人动心的话。宝玉生日那会,府里的长辈全因太妃之丧而出去了,大家伙儿聚在一处闹,为了客气而请薛姨妈,但她老人家识趣的很,偏说:我老天拔地的,不合你们的群儿。——自个儿躲开歪着去罢了(宝钗语)。
第四件,薛文起悔娶河东狮。这个薛姨妈婚姻自主,帮着儿子瞎起劲,难得。不过倒也是门当户对。桂花夏家,也是经商人家。
第五件,薛姨妈和儿媳拌嘴。拌不过人家只有气得发抖的份,要卖香菱。一个婆婆当到这份上,只有被欺的份,大概也是没有心机,只会罗嗦的一种体现了罢?
第六件,薛蟠被柳湘莲打。这一段她也是极人性化,宝贝儿子被人打,她一气之下,要打要杀,骂骂咧咧,给宝钗几盆冷水泼将下去,也理智了,知道儿子该吃这个亏。儿子在路被柳湘莲救,于是也忘旧怨,热热闹闹地要为其娶亲办喜事,尤三姐死柳湘莲出家,她还掉眼泪。又是给宝钗一顿冷言。有点与人为善的菩萨心肠。——就象满大街可找到的念佛老太太们一样。
薛姨妈自送女上京待选,寄居贾府,直到最后赎薛蟠出狱,几乎贯穿全书始终,是一个较重要的陪衬人物。她不仅在书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她的独特的处世为人的态度,在书中也有生动的描写。
在《红楼梦》里,描写到薛姨妈得文字并不多,但她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因为有名得所谓金玉良缘就和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薛姨妈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式慈母的代表与典型。她的慈爱是与溺爱划等号的。大凡慈母有两类:一种是将子女含在嘴里也唯恐化了的慈爱,实际上就是溺爱。薛蟠就是这类母亲的杰作;另一种是将子女放到社会上去锤炼,这才是真爱。
薛姨妈的“慈”,简直是一种害人的“慈”。她的儿子薛蟠成了“呆霸王”。在外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与薛姨妈一贯“溺爱纵容”有很大关系。薛蟠在外打死人,这位母亲只想让儿子逃避法律的制裁,却没有听到她对儿子的一句责难。
这就是薛姨妈对儿子的纵容。要不是薛宝钗有个清醒的头脑,劝住她的母亲,岂不真就四处通缉柳湘莲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薛蟠更加骄横。事实证明,薛蟠此后,收敛多了,似乎真的在做生意。这是薛姨妈为人处世的态度所决定的,好在,她还有个听话懂事的女儿薛宝钗,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女儿了却了她许多的烦愁。只是非常奇怪,薛姨妈的慈爱竟没有害到女儿薛宝钗,可见,是否被慈爱害了,关键是看个人有没有修为。
薛姨妈的慈爱其实只是一个普通母亲的情怀,有些事情只要涉及她的子女,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就有些模糊。这点与她姐妹王夫人不太一样,王夫人也十分宠爱自己的儿子,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王夫人往往很有决断。只要母亲生气,贾宝玉准一溜烟儿跑了。晴雯的事,就是例子,可惜是个冤案。
如果说娇宠贾宝玉只是顺应贾府之“潮流”,那么在后文,皇家的老太妃薨,按制贾府内眷每日得入朝随祭。家中无主管理家事,便托薛姨妈照看林黛玉等。薛姨妈素习最怜爱林黛玉,干脆便搬到潇湘馆暂住。对林黛玉“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让缺少母爱的林黛玉倍感亲切,感戴不尽。敏感如林黛玉者,一个眼神便知薛姨妈慈爱的真伪。薛姨妈用她的慈爱赢得了一个对人情世故也同样极其敏感的林黛玉的心。林黛玉竟与薛宝钗一样叫妈妈。同时与薛宝钗、薛宝琴姐妹相称,“俨似同胞共出”。
遗憾的是,薛姨妈的“慈”没有得所有读者的认同。究其原因是深受其女薛宝钗的连累,她被有些读者解读成城府极深的阴险女人。为了能让女儿薛宝钗嫁进贾府,招贾宝玉这个活宝为婿。处心识虑,来到贾府未雨绸缪了几年。这可能吗?薛家到底是缺钱还是怕国色天香的女儿嫁不出去?或者是要找一个贾府这样的靠山?这三条理由恐怕都不成立!都不成立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其实,薛姨妈那有什么心计?她要有心计,也不会培养出薛蟠这样的活宝来。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很普通的女人。女人身上有的缺点她都有,溺爱儿子不必说,她还有些嘴碎,就是唠叨。她根本就算不上聪慧,薛蟠可能就有她的遗传。她的文化也不高,所以她的丫环叫同喜、同贵。这是一个比较俗气女人,虽是富贵人家,东西却看得很重。但她绝对是个好女人,她看中了好姑娘邢岫烟,没有自私在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许配给了很优秀的侄儿薛蝌。因为她知道嫁给自己的儿子,是在糟蹋了人家好女孩。可她自己的家却被儿媳妇夏金桂折腾个鸡犬不宁。
有人说薛姨妈冷酷,有心机,是破坏宝黛爱情的间接帮凶。但细观书里有关薛姨妈的文字,我们亦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点点温暖,随和,拥有慈母之心,在尘世里俗气的中年女子,挣着自己的生活,人都是很复杂的人,就算是薛姨妈实实在在有点想把宝钗送上青云,但不能因此一事,就说她是怎么个十恶不赦之人,薛姨妈在府里的人缘极好,并不因为是王夫人的亲戚就欺负别人,总是平易近人的,对伙计也好,她是整本书中最和气的一位有权力的太太。
曹公笔下的中年女人,大多没给人什么好感,邢夫人贪钱,对儿子女儿都不关心,王夫人太狠,对丫环下手好狠,死了一个晴雯还有金钏,做事极其自私,只想着宝玉,别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赵姨娘更差劲,和一个道婆联合想害死宝玉和凤姐,对探春不体贴光知道找麻烦,儿子贾环也不好好教育,成了个不务正业的公子哥。
可以说薛姨妈是《红楼梦》中一个可爱的长辈,却不能算是一位合格的母亲。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薛姨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