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书家大汉 李瀚 小说的室名叫什么

宋徽宗所书诏碑藏于海南琼山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古代刻书于石之风盛行,让各种摩崖、碑刻,成为书法除传世墨迹之外的又一重要载体。
  中国历代名碑名刻迭出,不但为书家所孜孜追求,对一般人来说,也是瞻仰先贤遗踪、追慕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不少名胜以碑、刻闻名,如西安碑林、山东泰山。而在学界,曾有“天南金石贫”之说,反映出历史上南粤大地缺少名碑名刻的尴尬。不过不久前,广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陈鸿钧、金石学者伍庆禄等数位专家学者公布了一批“广东名碑”,让众多之前鲜有著录的珍贵碑刻,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研究者在拓《鼎湖山在鸯λ⑿颉繁
存于海南的宋徽宗所书《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
岭南最早的唐碑:李邕所书《端州石室记》
  每块石碑的发现都有一个故事
  广东名碑散布在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的华南大地上(含海南),要网罗它们往往要付出许多心血。《广东名碑集》的编撰者之一伍庆禄讲述了记录这些名碑的艰辛过程。
  《鼎湖山在鸯λ⑿颉繁挥谡厍於阶匀槐;で铮吧礁吡置埽掌笔贸孀躺谏嚼镎伊肆教觳耪业健M乇旨杩啵柿撕壬饺隽丝忻姘挂背7乐刮贸娑RАR蛭掌笔现讲蝗菀赘桑匾徽乓壬弦惶欤灰蛭叽2.4米,只能找来几块参差不齐的石头垫脚,战战巍巍地进行操作。陈恭尹此碑的风格,和其传世墨迹跌宕潇洒、不拘一格的风格大异,十分端庄严谨。奇怪的是,1996年出版的《肇庆文物志》却不收录该碑。”而在阳山县贤令山拓摩崖《皇宋圣传颂》,“崖高10米,三把竹梯扎成一把,人在上面颤悠悠,名副其实的如临深渊”。
  李文田篆书《朱子白鹿洞书院学规碑》、吴大椤吨>章邸肪阊疟N榍炻唤樯埽1989年,他在广雅中学冠冕楼前看到四座佳碑(另外两座分别是汪鸣鸾篆书《程子四箴》和张之洞篆书《许君说文解字序》)暴露在烈日下,碑面抹了一层厚厚的水泥。他试着找一根小铁钉划了划,水泥块很容易就掉下来。联系了校长,愿意义务清理,但学校始终不同意。过两年再去看,发现碑面已经打磨,尽管已经能够看清楚文字,但嵌着水泥的文字已经有所变形。
  《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在海南琼山府城五公祠内,为宋徽宗赵佶书,碑额已失,驮碑的巨型F谌源妗O执姹砀2.34米,宽1.21米,书于宣和元年。该碑瘦金体书法挺拔,舒展遒丽,运笔灵动。周刻回文,中暗刻青龙十八条,十分精美。伍庆禄指出,宋徽宗笃信道教,该碑于汴京刻成后,拓片分发全国各地翻刻竖立。宋徽宗是亡国之君,其碑刻多被后人毁坏,据了解,目前该碑全国仅存两座,另一座在福建莆田。
  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宣和元年御诏碑,立于府城北郊“天庆观”内 “万寿宫”,元代“天庆观”改称“玄妙观”,明永乐年间重修后,更名“三清观”。1983年迁入现址,“巍然丰碑,屹立千年,《粤东金石略》未收,翁方纲曾到海南视学,还收集了海南的许多碑刻拓片,独独不见于此,亦一大怪事也”。
  岭南最早的唐碑存于肇庆七星岩
  陈鸿钧指出,广东已知碑刻之最古者,为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原置于韶关乐昌县周君庙中的《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内容记载桂阳太守周憬疏浚河道的事迹。自宋以来金石书籍多有著录。这块碑佚失已久,仅存几十个字的残拓片一张,为隶书,且与同期名碑相比,仍保留了较多的古隶风貌。
  广东自清代起曾出土过几方隋碑,号称“四大隋碑”。但有人指出《王夫人碑》是后人伪造,故而又称“三大”。陈鸿钧指出,隋代碑文不仅可以弥补史书之缺,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隋大业五年(609年)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碑文为楷书,面貌清晰,篇幅绵长,历来为人称道,康有为曾推举此碑为学子购碑的参考,罗振玉的《雪堂碑跋》对此碑亦加赞许。该碑字体修长,浑厚端庄,开唐碑之先河。“隋代承前启后,虽然书风未成熟就被唐代取代,但开流拓源,功不可没。广东地处边隅,能有此杰作,也可见书法艺术已经普及各地。”
  位于肇庆七星岩石室洞口,款署李邕的《端州石室记》,刻于唐开元十五年(727 年),是岭南最早的唐碑。字正楷,结体方正,笔势圆浑,笔意醇厚而又风神洒脱。李邕遗迹以行楷居多,只有这块碑是正楷,十分珍贵。唐元和十二年(817 年),韩愈撰文、陈谏所书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唐碑,为粤中名刻。陈谏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清代金石名家翁方纲盛赞此碑“尚有晋人意”。
  本世纪初于广州东郊小谷围岛南汉高祖刘康陵出土的《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为广州唐五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大有唐楷遗风。
  草书入碑向来少见。广州五仙观内有宋刻《古仙诗碑》一方,书者为古成之,广东河源人,曾任四川绵竹县令,相传得道后仙去。广东草书向来不为人称道,但这块狂草诗碑,却有着开张跌宕、意态横出的气象。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岭南文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书坛也逐渐兴盛起来,石刻亦然。陈献章为明中期理学大家,今存恩平的《恩平县儒学记》,新会的《敢勇祠记》、《慈元庙碑》,肇庆的《城隍庙记》四方碑刻,都是他优秀的书法作品。
  清代广东碑学全国闻名
  陈鸿钧认为,清代碑学中兴,书法艺术蓬勃发展,成绩空前,广东实为其中重镇,足可与江浙抗衡,半分天下。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的陈恭尹,虽世人多知其诗,但其书法造诣也很高,尤擅隶书,被视为清初广东隶书第一高手。存于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后山的《鼎湖山在鸯λ⑿颉繁鹿б砟炅ψ鳌F咝茄沂叶茨阼崽ū谀诹碛幸淮υ林写笫榛摇⑹死杓蛩馐槭蹋杓蛏贸な榛懦啤叭薄
  清代中期入粤的几位学者名家翁方纲、伊秉绶、阮元、赵慎畛等既是官员,又是学者,留下了一批书法精品。如伊秉绶在广州白云山郑仙岩题书的《叶廷勋墓表》、阮元在广州药洲九曜园的行书《和翁方纲诗》一石、赵慎畛在九曜园的隶书《覃溪赞》刻石等,都是精品。
  清代书坛出现了一股崇尚北碑的风气,该风在广东的早期倡导者便是曾任礼部尚书的顺德“探花郎”李文田。他为广雅书院所立之篆书《朱子白鹿洞书院学规》,卓然大家风范。
  民国时期广东的书法名家也很多。胡汉民的《梁国一先生墓联》、《邓荫南先生墓表》,林直勉的《五烈士墓碑记》、《抗逆卫士题名碑记》,吴道F的《屈翁山先生墓碑》,张锡麟的《重修陈独漉先生墓碑》等,均为佳作。
  文:记者&卜松竹&图:伍庆禄&提供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价格(元)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其它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初版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其它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硬精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硬精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24cm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硬精装
开本:大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其它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硬精装
开本:16开
装订:硬精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硬精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软精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硬精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其它
开本:其它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版次:一版一印
纸张:其它
刻印方式:影印
尺寸:长290*宽185*高1.5(cm)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开本:16开开
装订:平装
开本:其它
李瀚章 编到页所属分类: 【书法教育、高考、培训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0)
今日发帖明星
119 90 45 35 34 30 25 16 14 12
帖子:3461901
会员:144594
论坛今日发帖:755
论坛昨日发帖:472
当前在线会员:5447
历史最高在线:65386
Powered by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著名篆刻书法家王本兴回无锡母校赠书寄语
   13:42:52
         分享到:
&&& 新华报业网讯&
2012年8月下旬,著名篆刻书法家王本兴回到无锡钱桥小学母校,将自己撰著的30多部艺术专著赠送给母校“巴金文学社”的学生们,受到母校师生热烈欢迎。学生们给王本兴系上红领巾,与王本兴亲切交流、聆听王老师畅谈理想教诲。
王本兴少年时代曾在无锡钱桥小学学习,青年时代又在该小学当过教师。日,正值钱桥小学100周年校庆华诞,该校将以“理想”为主题举办隆重的百年庆典活动,新学期到来之际,王本兴受邀前去与学生们共享书山学海之谊、畅叙人生理想共识,给学校师生带去温馨深情。
1985年,无锡钱桥小学曾有10位小学生给老作家巴金先生写过“如何寻找理想”的信,受到巴金先生深情回信,德高望重的康克清老人曾为此亲笔题书“希望全社会都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20多年过去了,该校一直对学生重视理想教育,这次百年校庆活动王本兴校友之行便拉开了放飞理想之美的校庆活动序幕。(赵明)
  相关阅读:
新华报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国新网许可证: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文档】-试论清代两湖地区的私家刻书群体特征及其文化贡献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精品文档】-试论清代两湖地区的私家刻书群体特征及其文化贡献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00:38:2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文档】-试论清代两湖地区的私家刻书群体特征及其文化贡献.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汉李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