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古文阅读甲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小古文一百篇(修改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4页免费57页免费120页3下载券26页免费82页1下载券 8页免费8页1下载券2页免费45页1下载券1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3页2下载券2页免费13页2下载券1页7下载券
小古文一百篇(修改稿)|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_百度知道
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要全一点的,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出处写作背景等)2.全文译文3.结构写法人物形象分析4.课内题目(最好是中考题,年分不限,越新越好)5.重点词语句子解释6.比较阅读如果满意,再给分30分
我的邮箱: 书也可以,但我需要人教版的,而且要确切的书名和价钱
提问者采纳
有一本书 就是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文言文必备,涵盖了整个初中的古文篇目,包括注解,文学常识,正如你所提出的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这里书市10多块一本,我刚给弟弟买了一本,你可以去找找
提问者评价
能告诉我确切的书名和出版社么?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可以买6册语文书把第1个注释背会就行了
或找个老师步步其实也不难
给你个网站htt://sec.e-/index.php上面有答案,但要注册。
《完全解读》,老师一般用这个讲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综合训练文言文部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项为之强
②徐喷以烟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句子“故时有物外之趣”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B 昂首观之,项为之僵C 藐小之物
D驱之别院2 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
3 作者小时候把什么当作云、鹤?从中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 学了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二下面是学过的《论语十则》。请再阅读和品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解释文言文加点词的意思。 (1)时:
选择正确的解释。A吾日三省吾身。( 三、⑴多次
⑵三次 )B学而时习之,(时 ⑴按时
)C温故而知新 (故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文中“任重而道远”一句,“任重”指的是:
。“道远”指的是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 俄而雪骤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1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12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四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3 解释下列加点词。陈太丘与友期行
门外戏相委而去
元方入门,不顾
14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待君久不至,已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如是者六七始已A
与朋友交而不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5本文出自
(人名)16翻译下列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文章叙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说看。五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云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8解释带点的词: 碧瓦飞甍 (
危楼一座 (
直接霄汉 (
黯然缥缈 (
)人烟市肆 (
窗扉皆洞开(
) 19请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20”一切乌有”中的”乌有”一词意为
,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21除”忽”一词外,请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时间的词,并分别加以解释,再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②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三
解释加点字1能张目对日
2见藐小之物
3 徐喷以烟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7元方入门不顾
8然数年恒不一见
9惟危楼一座
10黯然缥缈
11见山上人烟市肆
12山岛竦峙13俄而雪骤
14撒盐空中差可拟
15尊君在不
16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诲汝知之乎
1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9学而时习之
20人不知而不愠
21传不习乎
22果如鹤唳云端
23昂首观之,项为之僵
24以丛草为林四
解释句子1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潮平两岸阔
4见贤思齐焉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未若柳絮因风起。
8高垣睥睨。
9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10温故而知新
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徐喷于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填空1 《童趣》一文中,当作者置身于墙边的杂草丛中时,有四个奇特的想象:把“
”想象为“
”想象为“
”想象为“
”想象为“
”,作者神游其中,自得其乐。2
联系上下文理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句。“庞然大物”是指
,这是相对
而言的。“拔山倒树”中的“山”是指
,“树”是指“
。”文言文综合训练一、文言虚词
第一册的文言虚词主要掌握以下五个即可 之
以 1.“之”的用法和意义大致有: ①用作代词,它(它们)、他(他们)、她(她们),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 ②用作结构助词,的;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用在时间副词之后,辅助音节,没有实义。③用作动词 到、去。 从“之”的三种词性及功能来看,可归纳出如下口诀: 之字用法辨仔细,词性三类要熟记。一作代词用途广,代人代事代自己。二作助词最复杂,十有八九不翻译。结构助词译作“的”,宾语前置作标志。后置定语作标志,这种用法可不译。主谓之间无实义,凑足音节表语气。三作动词好处理,译作“到、往”最相宜。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知之为知之
) ③心之所向
④人皆吊之
)⑤学而时习之
⑥邑八景之一也
)⑦使之冲烟而飞鸣
⑧鞭数十,驱之别院
) 2.“其”的用法大致有: ①用作代词,它(它们)的、他(他们)的、她(她们)的;自己的,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②用作副词,其中 ③用作语气词,表反问语气,难道;表推测语气,恐怕,大概。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
) ③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④蹲其身,使与台齐
) ⑤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
⑦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
) 3.“而”的用法大致有: “而”一般在句中作连词用,可表示并列、递进、承接(顺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或意义。 ①使之冲烟而飞鸣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表承接 ③人不知而不愠
④温故而知新
表承接 ⑤学而不思则罔
⑥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表并列 ⑦相委而去
⑧暮而果大亡其财
表承接 4.“于”的用法大致有 “于”在句中作介词,有“在”“向”“到”“从”“对”“比”“由于”“被”“给”等意思。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②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 ③子又留蚊于素帐中
④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5.“以”的用法大致有: ①用作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方式,有“拿”“用”“把”“从”“凭借”“”“因为”等意思。②作连词用,表目的,有“来”的意思;表结果,有“以致”的意思。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 ①徐喷以烟
②以丛草为林
) ③以观沧海
④独以跛之故
) 二、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主要从下面三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方面来总结 1.通假字①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 ⑤由,诲女知之乎
⑥尊君在不
) 2.一词多义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温故而知新
) ③马无故亡而入胡
④故又名“鬼市”云
) ⑤作青云白鹤观
⑥昂首观之
) ⑦以观沧海
) ⑧暮而果大亡其财
⑨马无故亡而和胡
)⑩能张目对日:(
11吾日三省吾身:(
)3.古今异义 ①可以为师矣
)②相委而去
) 今义:(
)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一、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20分)果大亡其财(
而内自省也(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吾日三省吾身(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恒不一见(
始悟为山市(
士不可以不弘毅(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下车引之(
无何、未几
君与家君期日中(
)尊君在不(
)二、解释特殊字词 (16分)1、 通假字:
;不亦说乎
;一切乌有
;尊君在不
诲女知之乎
;路转溪桥忽见
2、 古今异义(18分)唯危楼一座
;必将有盗 古义:
;去后乃至 古义:
;与儿女讲 古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
3、 一词多义(29分)①必将有盗(
①层层指数(
①大亡其财(
)②其马将胡(
②鞭之数十(
②亡而入胡(
)①去后乃至(
①有善术者(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①公欣然曰(
①见藐小之物(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然数年恒不见(
②人皆吊之
②独以跛之故(
)③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③松柏之后凋也(
③温故而知新(
)①独以跛之故(
①以丛草为林(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徐喷以烟(
②项为之强(
⑤而二虫尽为所吞(
)③以虫蚁为兽(
③开始悟为山市(
词的活用(4分)天雨墙坏(
) 鞭数十(
) 甚智其子(
)传不习乎?(
)三、译句(13分)1、君与家君期日中。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让你的语文老师给你拷贝一份 他应该很乐意去做的 要是不给你道网上搜一下 在整理
初中语文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学生古文入门100课-小学生古文情书
您现在的位置:&&>>&&>>&小学生古文入门100课
小学生古文入门100课来源:&&&&关键词: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上册     8、日月星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
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 别样的争和辩  10、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
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六组 寓言  22、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4、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5、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 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  32、推敲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遂于并辔而归。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33、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34、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5、宋濂嗜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7、道与德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8、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儿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9、意志和品质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0、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1、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52、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骘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53、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54、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逐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舆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55、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后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56、性缓  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57、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其对立在此。&  58、北人不识菱  北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59、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60、虎与刺猬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猥卷着鼻,惊走,不知休也,直至山中,困乏而眠。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醒,甚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第三组 英雄的本色        61、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62、卧薪尝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63、祁黄羊举荐  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xia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 “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jiān,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64、公仪休拒收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65、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羊在下流,虽浊无碍。”豺复责曰:“汝去年某日,出言得罪于我,亦该杀!”羊曰:“大王误矣。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王?”豺则变羞为怒,责之曰:“汝之父母得罪于我,亦汝之罪也。”遂烹之。  谚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此之谓也。  74、鹿照水  有鹿饮与溪边,自照水影,见其两角峥嵘,甚为自乐,惟恨四足轻小,颇不相称,甚不满意。正叹恨间,忽闻猎者带犬自远而来,鹿急为奔避,幸得四足轻捷,猎犬追至,鹿则逃入竹林,奈被两角阻挠竹上,欲进不能,卒之为犬所捕。鹿悔曰:“我尚恨其脚小,而夸其角长,不知救吾命者,脚也;丧吾命者,角也!”  75、杉苇刚柔  夹岸相映:一边杉树参天,一边芦苇点水,杉苇朝夕相见。一日,其杉讥诮(qiào)其苇曰:“看你体如柔丝,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风东则东,风西则西,毫无刚气,何如我正直不屈,岂不快哉!”苇曰:“刚柔各有所长。吾虽懦弱,究可免祸;汝虽刚强,犹恐安身不牢。”  一日,飓风骤起,其芦苇左右掀翻,终无大害;而杉树早已连根拔起矣! 第六组 爱上四季  76、春  首 四 时,苏 万 汇 者, 春 也。 气 暖 则 襟 韵 舒, 日 迟 则 烟 气 媚。 百鸟和鸣, 千 花 竞 发。 田 峻 举 趾 于 南 亩, 游 人 联 辔 于东 郊。风 光 之 艳,游 赏 之 娱,以为最矣。  77、夏        溽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谁能跃冶?须得清泉万派,茂树千章,古洞含风,阴崖积雪,空中楼阁,四面青山,镜里亭台,两行画鶾,湘帘竹簟,藤枕石床:栩栩然,蝶欤周欤,吾不得而知也。  78、秋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孤燕排云,寒虫泣露,良用凄切。可爱者:云剑长空,水澄远浦,一片冷轮,皎皎碧落间,令人爽然。南楼清啸,东篱畅饮,亦幽人行乐时也。  银蟾皎洁,玉露凄清,四顾人寰,万里一碧。携一二良朋,斗酒淋漓,彩毫纵横,仰问嫦娥:“悔偷灵药否?”安得青銮一只跨之,凭虚远游,直八万顷琉璃中也。  79、冬  冬虽隆寒逼人,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又感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兽炭生红,蚁酒凝绿;狐裘貂帽,银烛留宾;在尾兔毫,彩笺觅句:亦佳事也。至如骏马猎平原,孤舟钓浅濑:豪华寂寞,各自有致。  80、雪  天公翦水,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崚?,深林窈窕;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嵋千尺? 第七组 学习这件事儿  81、奕秋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2、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83、蜀鄙二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清·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  84、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建本》)  85、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第八组智慧小故事  86、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87、破釜沉舟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谦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瓦,烧庐舍,持三日粮已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88、惊弓之鸟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     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89、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90、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读音co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92、人在少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93、古之学者  古之学者为己, 以补不足也; 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 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 今之学者为己, 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 , 春玩其华 , 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94、人生小幼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95、名之与实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构,非所以得名也。     96、游大明湖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沸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老残心里想道:“如此佳景,为何没有甚么游人?”看了一会儿,回转身来,看那大门里面楹柱上有副对联,写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暗暗点头道:“真正不错!”进了大门,正面便是铁公享堂,朝东便是一个荷池。绕着曲折的回廊,到了荷他东面,就是个圆门。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有个破匾,上题“古水仙祠”四个字。祠前一副破旧对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过了水仙祠,仍旧上了船,荡到历下亭的后面。两边荷叶荷花将船夹住,那荷叶初枯,擦的船嗤嗤价响;那水鸟被人惊起,格格价飞;那已老的莲蓬,不断的绷到船窗里面来。老残随手摘了几个莲蓬,一面吃着,一面船已到了鹊华桥畔了。《老残游记》  97、洪教头招惹林冲  柴进当下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两个公人在林冲肩下。叙说些闲话,江湖上的勾当,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酒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好,     快抬一张桌子。” 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 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就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 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水浒传》  98、武侯弹琴退仲达  武侯弹琴退仲达(节录)《三国演义》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     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99、刘姥姥进大观园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喷了探春     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 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抓得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抓得一个, 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 &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 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红楼梦》  100 猴王出世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儿,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王遣入仙宫。《西游记》  
本文★★网址:/yuedu/103171.html
好文大家读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