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自杀反对曹操

关于曹操杀人的原因
考诸史传,被曹操杀戮或“隐诛”的“人才”有边让(被杀于建安五年前,以下年号略)、许攸(十年后)、华佗(十三年前)、孔融(十三年)、周不疑(十三年后)、娄圭(十六年后)、荀彧(十七年)、崔琰(二十一年)、杨修(二十四年)等。另外,祢衡(十三年前)虽然是被黄祖杀死,但也有论者认为是曹操借刀杀人所致[11]。其中政治影响较大的是诛杀孔融、荀彧、崔琰、杨修4人。孔融为孔子二十世孙,是的大名士,董卓擅权后先后任北海相、青州刺史,屡战屡败,汉献帝都许后投奔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杀,罪状包括图谋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不孝、大逆不道等,这些当然是曹操罗织的罪名。后人往往说孔融是因口舌致祸,这在史书中可以找到许多例证,比如曹操攻克邺城后,其子私纳袁熙之妻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以此讥讽曹氏父子。曹操不明白,问孔融出自何典,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后曹操因粮食短缺下令禁酒,声称是因为纵酒而亡国,所以要禁。孔融反驳说:夏商也因为女人而失天下,现在却没有禁断婚姻。祢衡曾对孔融说:“仲尼不死。”孔融则答:“颜回复生。”[6](卷70,孔融传)如此非一,曹操自然难以忍受。但孔融的这些言行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是拥护汉室的,早在任北海相时便“负其高气,志在靖难”,后来投奔曹操,也是汉帝在许都的缘故。平定后,曹操大体上统一了北方,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进位丞相,野心逐渐显露。孔融“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6](卷70,孔融传)祢衡说“仲尼不死”,常被视为对孔融的肉麻的吹捧,但这句话里或许还暗含对孔融的政治同情,因为孔子在诸侯争霸、王权衰微的政治环境中,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主张“正名”的。曹操“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忌正议,虑鲠大业”,[6](卷70,孔融传)终于在任丞相后两个月,即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杀掉孔融。孔融也因此博得千古美名,成为后世的一个道德楷模,“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6](卷70,孔融传论)可悲的是,这样一个后人眼中的忠孝之士,却被容忍“不仁不孝”的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荀彧是颍川集团的核心人物。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向曹操提出恢复西周的五等之制,准备进曹操为公,为此暗地询问荀彧的意见。荀彧表示反对,曹操“心不能平”,后“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6](卷70,荀彧传)胡三省认为“彧之死,操隐其诛”,[12](卷66,十七年十月条胡注)即荀彧是被曹操逼迫自杀的,只不过没有公开。按: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被封为武平侯,十三年(208)进位丞相。汉制规定:“非刘氏而, 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13] ( 卷17, 汉兴以来诸侯王者年表)即异姓只能封侯,而丞相之上就是皇帝。因此,按照汉制,的官、爵都已到达顶点,用曹操自己的话说,是“人臣之贵已极”。[1](卷1,武帝纪)此时如果不能篡位而又想上爬,就只有突破汉制、提升爵位一途了。董昭此时提出恢复西周五等之制,意图何在呢?有论者认为在于“广树羽翼, 渐移龟鼎”,[14]( 卷20, 封建杂录)也就是多封同党为诸侯,逐渐取代汉室。这一看法比较普遍,但事实未必如此。西周爵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西汉只分王、侯二等,因此推行西周五等便可突破汉代异姓只能封侯的限制,为代汉奠定基础。荀彧对此是反对的。他曾与孔融、从兄荀悦“侍讲禁中,旦夕谈论”,孔融的政治倾向前已论述,荀悦也是拥护汉室的,史称:“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辩,通见政体,既成而奏之。”[6](卷62,荀悦传)荀彧和他们搅在一起,政治倾向不言自明。现在曹操图谋篡汉,荀彧无力阻止,但又不愿苟同,于是只有“杀身以成仁”[6](卷70,荀彧传论)了。荀彧之死减少了曹操进爵的阻力,建安十八年(213年), 曹操被封为魏公,迈出了代汉最重要的一步。崔琰为冀州名士,最初事于袁绍,失败后历冀州别驾、丞相东曹掾、中尉,长期主管选举。崔琰曾推荐杨训,说他“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进爵魏王,杨训上表称赞功德,时人因此笑他是个浮伪之徒,说崔琰选举失人。崔琰读了杨训的上表后,回信给他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有人告崔琰诽谤,曹操听后大怒:“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崔琰为徒隶。但崔琰并不屈服,而且继续与宾客往来,门庭若市,最终被曹操赐死。[1](卷12,崔琰传)崔琰所云大意指杨训写得很好,能顺应时势的变化。这句话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曹操认为“耳”字不好,“会当有变时”不恭敬,是对他进爵魏王表示不满。在旁人看来,曹操未免过于多心了,居然能从几个无关紧要的字里看出反对他称魏王的意思。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1](卷12,崔琰传)似乎曹操不该杀一个为自己说好话的人。那么,崔琰是不是在说曹操的好话呢?曹操是不是冤枉崔琰呢?崔琰主管选举,“总齐清议,十有余年”。[1](卷12,崔琰传注引先贤行状)关于其选举方针,史称:其(崔琰与毛玠)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1](卷12,毛玠传)可知崔琰与毛玠选人首重德行。而就在崔琰主管选举期间,曹操发布了《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反复强调以“才”为先,不应看重人的品行。由此可见,崔琰、毛玠与曹操在选举方针上存在尖锐的矛盾。崔琰曾就学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是个正统的儒家,“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1](卷12,崔琰传注引先贤行状)其选举方针应源于他的儒家思想,他是顽固地维持儒家的纲常名教的。前已论及,曹操因为纲常名教是其代汉的巨大障碍,所以在求才令中公开对纲常名教表示蔑视,试图摧毁纲常名教,为代汉作思想上的准备。如此,则崔琰、毛玠与曹操的矛盾就不仅仅是选举方针的矛盾,而是维护名教还是破坏名教的思想矛盾,是拥护汉室还是取代汉室的政治矛盾了。崔琰“总齐清议,十有余年”,可见这种矛盾由来已久。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进爵魏王,在代汉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他与崔琰、毛玠的矛盾也因此激化。崔琰一句“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在旁人看来也许没有问题,但在曹操看来语气不佳,是一句反话,是不应该变天下,是反对他称,是“腹诽心谤”[1](卷12,崔琰传注引魏略),所以要治崔琰的罪,将他赐死。崔琰死后,毛玠“内不悦”,曹操也寻了一个不是,将他废黜在家。杨修出于弘农杨氏,是汉代的第一流高门,自曾祖杨震至父杨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6](卷54,杨震传)杨修官至丞相仓曹属主簿,官位虽然不高,但“总知外内,事皆称意”。[1](卷19,陈王植传注引典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杨修被曹操诛杀。关于杨修之死,流行的说法是曹操因“妒才”而杀他,也有论者说杨修为袁氏之甥、汉代旧族,是曹操要铲除的对象。综合史实,杨修被杀的主要原因应是他党附曹植。曹植颇有文学才能,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是其同党,“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1](卷19,陈王植传)曹操为此广泛征求了臣下的意见,如卫臻、桓阶、邢颙、贾诩、毛玠、崔琰、杨俊等,结果除杨俊外,都认为应该遵循立嫡以长的传统,吸取袁绍、刘表嫡庶不分的教训,曹操遂于二十二年(217年)立曹丕为魏王太子。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1](卷19,陈王植传)杨修死前曾对友人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史称“其意以为坐曹植也”[1](卷19,陈王植传注引典略)丁仪、丁廙、孔桂以及为说好话的杨俊后来都被曹丕杀掉。有关曹操杀人的个案研究较多,观点各异,却很少注意这些杀人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这些杀人事件其实都与曹操代汉有关。在代汉的每个关键步骤上,总有人反对或不利于曹操,曹操也总要拿一个重要人物开刀: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进位丞相,代汉野心开始显露,杀孔融;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魏公,实施代汉步骤,杀荀彧;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进爵魏王,在代汉路上又前进一步,杀崔琰;二十四年(219年),代汉大局已定,欲安排好后事,杀杨修。被杀者都非等闲之辈:孔融是大名士、荀彧是颍川集团的核心、崔琰长期主管选举、杨修出于汉代高门,前三人是反对势力的代表,杨修是植党的重要成员,杀他们可以收到杀一儆百、天下噤口的政治功效。正是采用这种残暴但有效的手段,曹氏父子才完成了代汉的大业。概言之,曹操杀戮本政权内部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是从政治利益考虑的,具体而言就是这些人反对或不利于他代汉,如用“性忌”二字解释则不够贴切。至于其他人被杀,或许与曹操的猜忌性格有关,这里就不详论了。[参考文献][1]
寿:《》,中华书局,1982年。[2]
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降》,《历史教学》1964年第1期。[3]
胡宝国:《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4]
柳春新:《曹操政权中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隋唐史资料》(第18辑),大学出版社,2001年。[5]
唐长孺:《东汉末年的大姓名士》,《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6]
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7]
洪:《抱朴子·外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
李良玉:《曹魏时期谯沛集团兴衰述论》,《安徽史学》1998年第2期。[9]
孟繁治:《颍川谋士群体与曹操政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10]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1]
李国文:《祢衡、孔融、崔琰、之死》,《随笔》2001年第2期。[12]
司马光:《资治通鉴》,,1956年。[13]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14]
钱仪吉:《三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本贴相关帖文
政客不杀点和自己不对路的人可能吗? 所谓杀人立威!
整个政客的钻营过程就是利用人和杀死人!
中国历史找一个干净的人出来看看?而且 曹操的戏曲形象也不是纯白脸, 是白脸眉心一点红,红代表的是忠,白代表的是奸!“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原话!他的真正原话是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且是无奈的话!这句里的"人"是指"吕伯奢".到罗贯中那里要丑化曹操,把"人"改"天下人",这下可牛大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这多少与曹操的性格有关,曹操的性格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种极其自私的性格,而且曹操还自视甚高,认为天下人都不如他,这就绝定了曹操的多疑和不相信其他人,对于自己不相信而又不能放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消失,而让他消失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
人们关于曹操的定论,便是所谓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从他的历史功绩来讲,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从曹操在北方抗击草原民族入侵中原的角度上讲,正是由于曹操,才使汉末那动荡年代没有上演晋朝因“八王之乱”而导致的胡人南下而牧马,杀戮我中原汉人。从这点上看,事实上,曹操的确做的比岳武穆、文天祥、袁崇焕等英雄豪杰们做的强的多,所以他当之无愧的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人们都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污蔑之词,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可以指鹿为马。不光是历史上,现在的铁血历史水区也是这样的。哎………难道真的除了白的就是黑的么?[魏武帝小传]魏武帝曹操,生于l55年,死于220年。汉魏之交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现安徽毫县)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少年时代的曹操机智过人,放荡不羁,20岁时被推举为学廉,官升洛阳北部尉。黄巾起义暴发后,官升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后来董卓专权、东汉王朝将倾之际,各地豪强拥兵割据。l89年,曹操起兵5000余人与董卓相抗,190年参加讨伐董卓的联军。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来到洛阳,官升建德将军,镇东将军等职,开始参与朝政。不久,曹操胁迫汉献帝迁都于许(现在河南许昌),官升大将军,被封武平侯,总揽军政大权,占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建安5年,官渡一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建安13年,官至大汉丞相,统军南下,妄图夺取荆州,继而进兵江东。赤壁一战,曹操兵败于孙刘联军,自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连渐成形。建安18年,曹操被封魏公,21年。进封魏王。25年正月,曹操病逝。曹操的儿于曾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在政治舞台上,曹操从一个小小的洛阳北部尉,最后被进封魏王,无疑是仕途通达的。在军事领域里,曹操成功她指挥了官渡、柳城、当阳等至关重要的战役,并注释了《孙子),写出了十余万言的兵书,可谓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军事家。在文学领域中,曹操精深的文学修养和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一首:“秋风萧瑟,洪波浦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观沧海》,真可谓雷霆万钧气势雄诨,烘托出诗人心存宇宙、吞日吐月的博太胸怀。一首“老骥伏枷,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龟虽寿》,悲凉中不乏坚毅,不可阻挡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光芒闲烁,永生不灭。曹操是历史上有争议的重要人物之一。一部《三国演义》的广泛藏传,加上戏剧舞台上的人物造型脸谱化,曹操——旷世奸雄在人们的心中可谓成了不争的事实,毛泽东却主张对曹操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曹操的“不杀降”,曹操的功高盖世。权重一时而不称帝,与“长八尺余.姿貌甚伟”的“虚有其表”(毛泽东语——笔音注)的刘表形成鲜明对照的过人之处,都是为毛泽东所称赞的地方。曹操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学上都是一流人物,故毛泽东对曹操也十分推崇,毛泽东曾在他的一首寿中这么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由此寥寥数字,就可见毛泽东对他们的不屑一顾。南唐事后主,虽说多才多艺,却又不是当皇帝的料子,最终丧国。数来点去,毛泽东唯独赏识曹操,也就顺理成章了。因而,毛释东有感而发,就《观沧海》一文,毛泽东酝酿并创作了他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公元210年,曹操写就《让县自明本志令》。在此文中,曹操用足量的文墨剖明心迹.陈违自己忠心报国,绝无称帝之意,让出受封三县,以消除他人污蔑。世人却指责曹操此文“皆欺人之语也”,批评曹操是一个“志骄之盛,言大而夸”的人。《让县白明本志令》是曹操的手书,是了解研究曹操的第一手资料,应该是真实可信的。鲁迅l927年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也写道:“其实,曹操是银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50年代,毛泽东在读此文之时,对鲁迅的看法,是表示赞同的。“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三国演义》的作者可以说尽了文字的能事。《三国演义》就是是曹操的谤书。《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没有有看过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梧之的《三国志注》,他能写的那么以假乱真可以肯定的说他看了,而且看得袒仔细,他可能也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坏,那样愚蠢无能;但是为了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地歪陆历史,贬斥曹操。他不仅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而且还让后来的人把他写的滑稽剧当作三国的历史。应该说,《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是发挥了他的强烈的政治性。曹操的脸谱就是一种杰出的艺术创造。看了曹探的脸谱就令人联想到用石灰粉刷过的墙壁。戏剧家用这样令人可憎的苍白的颜色,表示曹操的冷酷;再用墨笔在他脸上钩出几条黑线,表明他的奸诈阴险。通过这样的脸谱,过去的戏剧家把曹操从一般粉脸人物中区别出来,表明曹操不仅是一个奸臣,而且是一个超级奸臣。所谓正统主义的历史观,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历史观,任何对皇帝不够忠诚,乃至不够礼貌的人,都可以被指为奸臣,何况曹操可以发誓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觊觎那个他认为是“炉火”的宝座。虽然他自己说过:即使上天要把天下交给他,他也只做周文王;但是他的儿子曹丕却做了周武王。而且这位三国时代的周文王也曾经自封丞相,自封魏王,自己批准自己使用仅仅次于皇帝使用的仪仗队,甚至对于他的陛下汉献帝还采取了粗暴的态度,他有的时候简直忘记了“君臣之义”。这一切都暴露丁曹操有“不逊之志”。并不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别人“妄相忖度”。象这样一个具有“不逊之志”的政治野心家,是不会有一个封建皇帝会喜欢他的。只要提起曹操,皇帝们就会感到自己的皇冠有滚到地下的危险。为了保卫自己的皇冠,就必须动员文学艺术从自己的时代消灭曹操。但是到了现在,我们不但消灭了封建皇帝,也消灭了封建皇帝依照皇权至上而建立的封建社会,我们就不应该再保存强帝王为中心的正统主义历史观,而是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站在普通人的立场.曹操有控有“不逊之志”就不关重要。更不应困此就说曹操是一个奸臣。当然擦去曹操脸上的白粉。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搽在曹操脸上的白粉,不是一般的白粉,它是一种观念的体化物.是封建正统主义历史观在历史剧中的体现,如果不从思想上消灭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曹操脸上的白粉是擦不掉的。从历史主义的观点来说,这些戏剧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贯彻着正统主义的观点,是很自然的。说曹操是三国时第一流的政治家井不是因为他善于运用机会把自己提升到显要的政治地位,而是说他一贯地把统一中国当作自已的政治使命,虽然他役有完成统一的任务,但是他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豪族混战局面,并且从中国的西北边疆排除了游牧种族的威胁,保卫丁黄河平原的城市和农村。(从这点上讲,完全算是民族英雄了吧。)恢复了黄河南、北岸的封建秩序,替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当然西晋的统一主要是由于黄河流域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结果,但曹操的努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曹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成就非凡的诗人。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崇曹操,为他翻案,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我们也能从中得到宝贵的启发和教益。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碍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出自胡哲峰、孙泰墒著《毛泽东谈毛泽东》第149页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曹操为何杀荀文若?_百度知道
曹操为何杀荀文若?
荀文若是曹操杀的吗?如果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说明他是如何死的…
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到最终,曹操深知次子曹丕有帝王之相,曹操怕曹丕狠不下心,带了他上半辈子。谢谢,但荀彧是汉室最后一个忠臣,荀彧绝对不会同意,曹丕必然称帝,但荀彧是曹丕的师傅,曹操不能放过荀彧,他死后,应为这一系列原因曹操必定要杀荀彧,只有自己狠心一点,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称雄初期荀彧就是他的谋臣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他还是心向汉朝,毕竟他也是有功之臣,但后来经过南征北战.正因如此,荀彧才选择曹操.他后来倒也发现了曹操的变化,他还是不改,逐渐产生了篡汉的意念,所以和曹操不和.但时间一长,足可看出,曹操忍无可忍,以令诸侯.荀彧很早的时候就跟随曹操了,之所以把汉献帝迎到许.他在曹操要篡位时并没帮助他啊,反而跟曹操对抗,当时的曹操也是扶汉的.从当时他给曹操出的主意,迎天子至许,很卖力地为国家办事,正是不愿让天子遭受罹难,最初曹操一再退让,就示杀了荀彧,企图曹操为复兴汉朝努力,反对其称王因为曹操初期并无代汉自立的想法
先前荀彧反对曹操受九锡,已经引起了曹操的忌恨。曹操征吴时,命令荀彧去劳军,却把他中途留在寿春。以荀之聪明,当可意识到自己死期将至。据历史记载,曹操送去的是一个食盒。看到空食盒,荀彧这个智多星应当不难猜中曹操的意思:“要继续食我的俸禄,就要支持我,我手下可不白养人。”荀彧忠于汉室,于是自杀。 因为荀彧毕竟有过大功,曹操不想直接杀他,以免别人议论,所以用猜哑谜的方法逼他自杀。荀彧当然也明白这个意思,他也早已了解了曹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为人,两个聪明人就这样演出了一出哑剧——也是一出悲剧。人们都说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就像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一样,其实这个说法是可以讨论一下的。就是关于谋士的这个定义,历史上的那些谋士一般的说,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是为他们的主人、君主服务,君主要做什么,他来出谋划策,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谋士。就像现在的律师一样,律师干什么的?为当事人服务,当事人要打官司,我帮你打赢,这是我做律师的职业道德,至于你这个官司是谁我是不管的,所以也有律师替黑社会辩护嘛,也有这样的律师,作为律师来说它作为一种职业来说也无可指责,要讲清楚,无可指责。谋士,他为他的君主出谋划策,不管这个君主做好事、做坏事他都出谋划策,就他职业而言也无可指责。但是在谋士和律师当中有一些人,极少数的一些人,他们是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底线的。在刘备那边就是诸葛亮,在曹操这边就是荀彧,他们两个人是高于一般谋士之上的,由理想的人。 我们看荀彧当时给曹操提出的三大纲领: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这三大纲领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的都是必须坚守道德和正义,都强调这个。所以荀彧的三大纲领它不是策略,不是谋略,是理想,是纲领,说到底就是要维护汉室,维护大汉王朝。而且荀彧对曹操寄予厚望,他认为曹操有这个能力。曹操也有这个理想,因为董卓之乱的时候是曹操首倡义兵,关东联军的时候只有曹操和孙坚去打董卓,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乱世英雄,荀彧的理想就是辅佐这样一位英雄把国家重新平定下来,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彧的理想。 但是荀彧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到了他决心要封魏公、建魏国的时候,政治上极为敏感的荀彧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这个时候曹操和皇帝的关系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他一旦封了魏公,他就要建立一个独立公国,这个独立公国和大汉王朝的关系将是国与国的关系,它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了,它是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跟皇帝是公爵与皇帝的关系。当然这里头还有一点微妙的地方,就是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宗主国,这个魏公国是这个宗主国册封的邦国,但是和郡县与中央的关系大不一样了。这个搞来搞去搞得不好它就会发生变化,因为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个空架子,什么都没有,曹操举手之劳就能把大汉王朝灭了,所以荀彧是不能接受的。 在这样一种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他就面临着自己命运和道路的选择,怎么办?但是无可选择。他怎么呢?他现在发现曹操不是他能寄予厚望的人了,谁是?刘备是?就算刘备是,他能投奔刘备吗?他这个时候还能投奔刘备吗?不能。那么跟着曹操继续干,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走向自己愿望的对立面,他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跟自己做对。他现在是不能帮曹操也不能不帮曹操,既不能背叛曹操又不能不背叛曹操,所以我称之为进退失据,而且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我们可以想象到荀彧这个时候的内心是非常的痛苦,因为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世界上没有比理想的破灭更让他痛苦的事情了,所以不管他是忧郁而死,还是服毒自杀,他死前一定是非常的痛苦。甚至我怀疑,就是他自己要自杀的。很可能曹操是送来了这个空的食盒,因为曹操是喜欢做这种事情的,那完全有可能送一个盒子给荀彧,打开一看空的;但空的不等于说你死,也可以理解为别说话,闭上你的嘴巴,只要你不说话,饭还是有吃的。你可以做多种解释,但是如果荀彧拿到这个食盒他马上是选择死,他就要用自己的死来告诉曹操:我绝不能赞成你这做下去!就是表明这样一个态度。 所以我觉得曹操终其一生最后没有称皇帝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忘不掉荀彧那一双忧郁的眼睛。荀彧的在天之灵在看着他呢,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荀彧如果是我们当代人的话,他临死之前也许会对曹操唱一首歌:“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他确确实实是千万里在追寻着曹操,他二十多岁就来到曹操身边,一直干到五十岁,二十多年跟着曹操出生入死,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但是到了最后两个人翻脸的时候,那个心也是够狠的。但是荀彧没有办法,他没有别的选择,他也找不到自己的同志,因为在朝廷内部和朝廷外面,主张维护汉室的人都是反曹操的;拥戴曹操的人又差不多都是赞成曹操去封魏公、建魏国,甚至后来主张他当皇帝的;属于曹操阵营和曹操关系非常好,又反对曹操这样做的就他一个,所以他下面的那个歌应该也是很正常的:“我今生看来注定要独行,热情早已被你耗尽”,虽然在梦里,曹操曾经是他的唯一。而此刻荀彧却只能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哪里?”他只能一遍遍地问,你到底好在哪里?我为什么要追随你? 荀彧当然没有问,荀彧问了曹操也不会回答,因为曹操和荀彧一样,也是进退两难,而且曹操比荀彧更难。为什么?因为荀彧是一个人,当他的理想破灭以后他可以选择比方说自杀,他甚至也可以选择归隐,他可以退出这个政治斗争。而曹操这个时候已经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就算他曹操本人想退,其他人也不会答应他退,所以曹操同样是没有退路的。更何况曹操此刻已经走火入魔,鬼迷心窍,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这个魔鬼是什么呢?就是不受限制、不受监督、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为了获得和保有这个最高权力,曹操只能硬着头皮在血染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所以荀彧选择了死,曹操选择了杀。 荀彧才投靠曹操时,两人基本目标是一致的。曹操甚至还对荀彧说:子吾之子房也!而荀彧为曹操所献的计策也是:奉天子而伐不臣。并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挟天子而令诸侯。两人都是为了汉室的复兴而努力着,并且,荀彧在曹家的影响力,就像诸葛亮在蜀国的影响力一样的大。但,随着曹操实力渐渐强大,曹操发现:汉室似乎已经无药可救。于是下定了取而代之的心。而荀彧却一直忠于汉室。说他在帮曹操谋天下,还不如说他是在想方设法兴复汉室。但,他与曹操的政见不合,注定了他只有两条路可走:退隐山林或者死。可惜,荀彧性格偏执(似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是偏执狂),又是那种死忠的人。不肯投效他人(比如刘备)。而曹操因为政见不合,加上荀彧惊人的影响力(荀彧不仅仅只是在曹氏集团有影响力,在整个北方士族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以及荀彧自身的偏执,最终将他推到了悲剧的前台。
曹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