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这则故事说的是黄芪适用哪类人人

一毛不拔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是关于儿子的,那时儿子才三周多,他姥姥非常的宠爱他,那天非要缠着姥姥去买东西,老人扭不过,只好带他去超市。
到了超市,老人让儿子随便挑吃的东西。可儿子围着超市转来转去就是不拿吃的,最后转到一个奥特曼超人玩具旁,怯生生的说:“姥姥,我想要奥特曼超人”。姥姥问老板多少钱,那玩具大概要二十几元,老人说:“不可以,也就玩一会的功夫就会不喜欢,或者就弄烂了,买点吃的得了,还捞个实惠。”儿子撅着小嘴说:“不嘛,我就要奥特曼超人!姥姥,你一听说买玩具就一毛不拔!”那个超市老板是我们上小学时的老校长,听了这话笑了:“瞧瞧,这么小的孩子会用这句成语,就冲这句话你也得给孩子买。”但是老人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没买,随便买了点吃的就拉着儿子回来了。等到了家,儿子虽然拿着吃的,但还是脸的不高兴。我就问儿子:“怎么了金豪?姥姥给你买了吃的了,怎么还撅着小嘴呢?”儿子很生气的嚷道:“姥姥太抠了!不给我买爱特曼!”我赶紧说道:儿子,你的玩具够多的了,家里不是有很多的吗?”“但是那个奥特曼会说话!”儿子眼泪要流出来了,“家里不是有很多会说话的玩具吗?别总是这么过分好不好?”、、、、、
过了几天,等我也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老校长和我说起这事,我才知道。
成语一毛不拔,我给儿子讲过故事,没想到儿子应用到这儿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秋水》同步练习3《秋水》同步练习3&&《秋水》同步练习3发布时间: 06:42 浏览:-20.秋水 《庄子》 &[学海导航]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今天,我们读庄子的《秋水》,会从中领略到更深邃的道理。庄子既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庄子》一书想象丰富,风格幽默,言词瑰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秋水》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秋水”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上积累通假字,归纳成语。 &[精彩视点] 一、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优劣得以辨明,正谬得以彰显,主题得以突出。文中运用了多种对比。& 1、两次所见情形之比。 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此景是何等雄壮!但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 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有所见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之后,“于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以为莫若己者’,我之谓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感叹。一个是“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是“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神态之比。 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出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喜”所表现的是河伯志得意满的神态,“叹”表现的则是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神态。&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顺”一“旋”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顺”字反映了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那种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将“见笑于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导致他人的耻笑、鄙视。而第二次所见所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做法不同,结果也必然不同。正确的做法带来的是收获,错误的做法带给人的是失误。 总之,大胆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思维空间,强烈的文学色彩撞击着读者的灵魂,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二、庄子——一位崇尚自然、心胸宽阔、思想深邃的哲学家。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但是他能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抨击,也有其积极意义。 《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善用譬喻,且用喻灵活;第三庄子散文多用韵,声调铿锵,富于节奏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典例精析] 1、中考经典思维激活。 (2004.陕西) &&&昔有大长者①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②洄流矶③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④。至洄洑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注释:①长者:显贵有德的老人。&&②漩洑:漩涡。&&③矶:露出水面的大石头。 &&④处:处置,即驾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语众人言&&&&&&&&&&&&&&&&&&&&&&&&&②不能前进至于宝所 ③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2、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读了这则故事,联系实际,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答案:1、①告诉②地方或处所&③全&&&2、一位富家子弟熟背驾船方法,夸夸其谈,却没有实践经验。一次采宝中,船师猝死,由他驾船,结果船沉人亡。&3、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或:既重视知识,又注重能力。&②不盲从,不轻信。或听其言,观其行。 &&&&解析:此段文言文考查的这三个题是文言文常见题型。第1题解释重点实词的意思,只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及课内所学,应该没问题。第2题考查对本段的整体把握能力,必须认真读文。第3题是较开放的题目,解答本题要全面考虑,抓住文章主旨是关键。 [温馨提示]:平日应系统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培养简练概括能力。 2、诱思探究思维激活。 (2004·威海)阅读下面一段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亦夫! 注释:(1)厥:其,代词。(2)文章:指带花纹的丝织品。(3)枵腹:空腹。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蚕妇操汝入于沸汤(&&&&&&&&&&)&(2)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 (3)孰非我为(&&&&&&&&&&&&&&)&&&&&(4)坐伺其间(&&&&&&&&&&&) 2、翻译句子。 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译文:&&&&&&&&&&&&&&&&&&&&&&&&&&&&&&&&&&&&&&&&&&&& 3、这则寓言故事中,蚕和蛛各指哪类人? &&&&&&&&&&&&&&&&&&&&&&&&&&&&&&&&&&&&&&&&&&&&&&&&&&&&&&&&&&&&&&&&&&&&&&&&&&& 答案:1、(1)热水、开水(2)既然这样,那么(3)哪件,哪个(4)窥视,偷看。2、是为别人谋划(考虑),还是为你自己谋划(考虑)?(我)宁肯为自己。3、蚕是指利世不利己,舍身为人的人;蛛是指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的人。 解析:此题的设计也是文言文的常见题型,第1题解释重点字词,第2题翻译句子。第3题考查对寓言中人物形象分析与归纳。 温馨提示:只有认真读原文,才能把握短文及题目要求,得出准确答案。 3、&创新应用思维激活。 (2005.北京模拟)齐桓公设庭燎①,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②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以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簿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河不逆小流,所以成其大也。”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 注释:①古时国家有大事,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②古代的一种算法。 1、翻译: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簿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 译文:&&&&&&&&&&&&&&&&&&&&&&&&&&&&&&&&&&&&&&&&&&&&&&&&&&&&&&&&&&&&&&&&&&&&&&& 2、请简要说说“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齐国的主要原因。 &&&&&&&&&&&&&&&&&&&&&&&&&&&&&&&&&&&&&&&&&&&&&&&&&&&&&&&&&&&&&&&&&&&&&&&&&&&&& 3、“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河不逆小流,所以成其大也。”谈谈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 答案:1、天下的士人,都以为自己的见识不如君王,所以不敢来。至于九九算法,是一种微薄的技能,但君王您还重视它,何况那些超过九九算法的(大技能)呢?2、齐桓公听了东野鄙人的劝告,开始礼待有一技之长的人,这种不拘一格招纳使用人才的举措,吸引了“四方之士”一起来到齐国。3、略 解析:此篇阅读短文为课外文言文,侧重于对文章大意的理解,第1题翻译句子,第&2、3题以简答和谈看法为主,考查整体阅读的能力。 [寻源问津]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人名言”,请你写出五位名人,各写出他的一条名言。 2、请你写出表达豁达胸襟的诗句。(不少于2句) 点拨与解答:设计此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知道人要有远大志向、宽阔的胸怀。1、①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 [潜能开发] [轻松学习&&&&夯实基础] 1、本文节选自&&&&&&&&&,作者是&&&&&&&时期的&&&&&&&&,名&&&&&&,&& &&&家,&&&&&家代表人物,与&&&&&&&&并称“老庄”。《庄子》又叫&&&&&&&&&,是由&&&&&&&&&&&&&&&&&&&&&&&&&&&&&&&&&&。全书现存&&&&&&&&&篇。 2、根据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泾流(&&&&&)涘(&&&&&)&渚(&&&&&)&仲尼(&&&&&&)殆(&&&&&&) 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②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找出描写河、海的句子。 描写河的句子:&&&&&&&&&&&&&&&&&&&&&&&&&&&&&&&&&&&&&&&&&&&&&&&&&&&&&&& 描写海的句子:&&&&&&&&&&&&&&&&&&&&&&&&&&&&&&&&&&&&&&&&&&&&&&&&&&& 5、写河、海运用的写法是&&&&&&&&&&。 &[快乐延伸&&提升能力]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解释加点的词语。1、 ①不辩牛马。&&(&&&&&&&)&&&&&&&&&&&&&&&②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③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④河伯始旋其面目。(&&&&&&&&&) 7、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译:&&&&&&&&&&&&&&&&&&&&&&&&&&&&&&&&&&&&&&&&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 8、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定题目。&&&&&&&&&&&&&&&&&&&&&&&&&&&&&&&&&&&&&&&& 9、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示?&&&&&&&&&&&&&&&&&&&&&&&&&&&&&&&&&&&&&&&&& &[思维拓展&&综合创新]&&&&&&&鲲鹏斥鴳(yàn)&&&&&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①扶摇②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③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抟:环绕,回旋。&②扶摇:风名,是一种从地面一直上升的迅疾的暴风。③斥鴳:斑鸠之类的小鸟。&&&&&&&&&&&&&&&&&&&&&&&&&&&&&&&&&&&&& 10、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穷发之北。(&&&&&&)&&&&&&&&&&&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③此亦飞之至也。(&&&&&&&)&&&&&&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 ②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 12、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与此寓言故事相类似的故事是:&&&&&&&&&&&&&&&&&&&&(用成语回答)。 参考答案: [轻松学习&&&&夯实基础]& 1、《庄子·秋水》&&&战国&&&&&庄子&&&周&&哲学家&&&&&道&&&&&老子&&《南华经》&&庄周和他的门人所著&&&&&三十三&&2、jīng&&&sì&&&zhŭ&& zhòng&&&&&dài&&&3、①注入&&黄河&&②直流的水波&&&水边&&&③尽头&&&&④在这个时候&&&&旋转,掉转&&⑤得大道的人&&&&&&4、&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不见水端。&&&&&5、对比 [快乐延伸&&提升能力] &6&、①辩同辨,分辨,辨别。②到了。③觉得……少,小看。④改变,掉转。7、①以为天下的壮美全都汇集到自己这里来了。②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8、望洋兴叹&9、告诉我们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不能因为有了一点知识,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世界是无穷尽的,知识也是无穷尽的。骄傲自大必会贻笑大方。 [思维拓展&&综合创新] 10、①&尽&②“于之”,在天池里&&③到&&&④&&&&往,到……去。&11、①天池里有一条大鱼,身子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②我跳跃飞腾,悠然向上,飞不过几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自由自在的飞行极得意啊。&12、目光短浅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坐井观天”或“井底之蛙”&& 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12/0812/0510/3109/1707/1207/1107/0106/2606/2606/2406/2106/2106/2102/2612/0409/1212/2006/3009/0209/2605/1112/2509/1803/1312/0607/0302/2605/1110/1603/25一毛不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沪江成语大全精选一毛不拔的意思及对应发音、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造句、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信息,由lele11年06月23日添加。
中文发音:
yī máo bù bá。
成语解释: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成语造句: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成语辨析:~和“爱财如命”都形容极其吝啬;“爱财如命”含有“极其贪婪”的意思;~没有;~含有“自私”的意思。“爱财如命”没有。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发音技巧:毛,不能读作“mǎo”。书写技巧:拔,不能写作“拨”。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歇后语: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近义词:、、 反义词:、英语翻译:unwilling to give up even a hair
字典查询:
相关四字成语
*2014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造句、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信息由沪江网提供。
CopyRight & 沪江网2014《一毛不拔》摘要: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
“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 ◇ 一毛不拔难为人  ◇ “铁公鸡”  ◇ 铁公鸡找牛  ◇ 北师大:《语文天地一》教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
“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
“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
“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下哪类鲜花类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