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圈里的那些事的元老级人物有那些?

AKB48元老级成员艳照曝光被辞退 粉丝抗议
作者:舍人
  搜狐娱乐讯 (舍人/文)日本少女天团AKB48的两名元老级成员平岛夏海(19岁)和米泽瑠美(20岁)1月28日深夜3点40分左右突然在官方博客上宣布退出团体,引起巨大骚动。据日本媒体报道,两人被AKB48变相清除出队的原因是日前疑似两人在内的5名男女穿着简便风的T恤在室内开派对的照片留出网络,当中平岛和一名男生在bar-counter(酒吧台)深情凝视的亲密照尤为引人瞩目。
  知情人透露,这组私密照原本放在米泽并未对外开放的推特上,尽管她把浏览权限设定为特定用户群,但还是被无所不能的粉丝想方设法破解掉。
  平岛是2005年AKB48结成时,和现在的ACE前田敦子(20岁)、高桥南(20岁)等人都是第一期生,在柏木由纪因为其他艺能工作无法参加公演时,她担任着实质上的B队队长的职务。迄今她的公演数已经超过800场,以压倒性的优势排在第一位,有“剧场铁人”的美誉。而米泽和柏木由纪(20岁)等人同属第三期生,两人都是元老级的成员。
  平岛在博客上作出如下的退团声明:“我,平岛夏海,决定退出AKB48和&从廊下奔走队。真的很抱歉。我会为能再见到大家、得到大家的支持而努力的”,米泽则表示今后会“以个人的身份继续艺能活动”。
  AKB48总制作人秋元康在Google+发表了对两名成员离队的看法:“我不打算,对她们进行特别的责备。如果她们只是普通的学生的话,(这样的行为)一点问题也没有吧!她们违反的只是AKB48的规则,而不是违反了社会的准则”。AKB48剧场的负责人户贺岬智信在官方博客上证实“(两人的退出)是因为网络上流出的1张私照。2月5日的握手会上,两人会参加直接和粉丝见面,这是她们作为AKB48成员的最后一次活动”。
  两人的离开,外界反应不一。作为以“清纯”为卖点吸引宅男热捧的女偶像,“恋爱禁止”是必须遵守的铁则之一:“若传出拍拖新闻,无疑会令粉丝对她们的幻想破灭,这是AKB48的大忌,被辞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也有不少粉丝称退团很可惜,目前,米泽的博客留言数已超过1000件:“绝对会守护瑠美酱,即便全世界都以为敌,我还是会支持你”,“有很多粉丝会一如既往地跟随你,大家一起加油吧!”。有媒体记者指出:“这次的事件再度证明网络的&神通广大&,不自觉地起到了监督作用”,“虽然恋爱应该与否很难定论,但饮酒和抽烟确实不宜提倡。严厉的处罚也对其他成员起到警醒的作用”。
  某周刊记者尖锐地表示“两人离开AKB48后,想要重开艺能活动,举步维艰。从这个角度上说,称是退出也不为过”。
  附:AKB48过去的绯闻简史
  2011年9月,AKB48的大场美奈(19岁)因为过去曾在博客上发表了与疑似异性交往的文章被媒体曝光,她主动提出了谨慎活动处分的申请。同月,AKB48的姐妹团NMB48的岛田玲奈(18岁)在加入前与男友的亲密照在网络上流出,提出谨慎申请。大场、岛田在2012年1月回归到团体,分别成为队伍4、M的队长。
  2008年8月,因为“作为成员做了轻率的举动”而遭解雇的菊地AYAKA在同年12月再度挑战AKB48的第7期生试镜,合格后作为AKB48的队伍K和“从廊下奔走队7”的一员继续活跃着。
(责任编辑:董啸)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黄晓明开始意识到,有些事情需要改变。……
杨丽萍提菜篮逛车展 时尚与村姑仅一线之隔…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娱乐·大视野
娱乐大事件
高清影视剧
影讯&&& 电视节目
今日焦点关系:
已有58,329人关注
“我问:智慧还在不?你曰:女子无智慧,德也……
刘涛微博晒孩子照片,女儿清秀儿子可爱……
近期热点关注【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北洋曲艺话剧团隶属于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是中国高校语言艺术类学生社团的代表之一,她的成立和发展凝结了十几届团员和教师的青春激情和执着努力。搜集尘封的点滴记忆,写下那些年。
第十二届相声大会演出&李艳贺 康建翊 张浩
“相声”是北洋曲话团一直重点学习和发展艺术形式。而北洋曲话的相声风格,恰恰是随着全国相声市场变化而逐渐演变的。早期的校园相声是以校园原创为主体,基本上不涉及传统段子。而演员的表演重点在于提炼大学日常生活中的笑料,不强调传统基本功的训练。这是我们那个时期的特点。后来随着以郭德纲及天津茶馆相声的兴盛,同学们的表演大多是模仿传统段子,其中有一些个别处的修改。不做过多的评介,只把这些年曲话团的相声专场演出记录下来。
现在的传统是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相声专场演出”,也叫曲话团的相声大会。并且有一个排序编号。我询问过这个编号从那一次开始算的。有学弟解释过(好像是张寒吧),第三次、第四次相声大会是追认的,从第五届开始正式对外叫的“相声大会”。那么第一二届呢,应该是当年刘巍等同学在中文系教室举办的“中文系相声大会”,前后办过两届。后来就延续成曲话团的体系了,借以纪念刘巍等对相声社的重大贡献!
(是不是有点达赖喇嘛世系的意思!)
从网上能找到一则新闻“中文系第二届相声大会”的:(新闻时间是日)
在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在天津大学中文系全体女生的支持下,在全体演员的努力下,天津大学中文系第二届相声大会圆满成功!这次相声大会,我们荣幸的邀请到了天津三利业余相声团的刘利祥团长、艺术指导高峰、著名演员赵鹏、王冠;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曲艺话剧团副团长朱璇;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韩友江;天津工业大学的朋友们也在百忙之中赶到现场为我们捧场;令我们尤其感动的是,还有一位老人也到了现场,并对我们的表演给与鼓励。在此,我们天津大学中文系全体同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为了把相声事业,以至传统艺术,在天津大学、全市的高校发扬光大,而做出我们更大的努力!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在明年继续参加我们中文系的第三届相声大会!
下面这些历次的相声大会就陆续有更多的记录了:
“倍儿哏儿”相声专场(即第三届相声大会,日)
本次专场不仅会上演《论捧逗》、《阴阳五行》、《八扇屏》等传统相声;还有《讨车记》、《租房记》等重新改编的传统段子,无一不贴近大学生生活,令人耳目一新。团员们多年来深厚的表演功底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在一夕迸发,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他们勇往直前,他们满怀豪情,让你在笑声中体味百味人生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真实,在嬉笑怒骂中体验真正的自我,在回味中寻找人生的意义,让你忘却烦恼,忘却忧愁,你还在犹豫什么……
“笑的诱惑”相声专场(即第四届相声大会,日)
以传统相声为基础,对传统相声有校园特色的改编和我们的原创校园相声。
1.《训徒》(王彬、李涵翾、张寒)
2.《卖挂票》(刘承宇、张彪)
3.《耶稣受难记》(原创)(陈磊、张寒)
4.《财迷回家》(杨金亮、何博超)
5.《口吐莲花》(刘巍、张博)
三立相声团长刘利祥等相声名票也会到场带来精彩节目。
第五届相声大会“逗您一乐”(日)
主要节目:快板书《我为中华唱赞歌》(天津盲童学校蔡成)、相声《遇险》、《飞天梦》、《漂一族》等。
众友相声团的名家佟守本(曲话相声社特聘教师)、汪恩禄、杨威、朱永义、刘春慧、李金宽将传统相声风格体现在他们的经典段子《生肖趣谈》、《学山东话》、《智力测验》中,博得满堂彩。特邀嘉宾天津著名相声演员田立禾、王文玉也亮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天津广播电台文艺台主编梁文逸、今晚报记者何树青亲临现场。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ddaebd42b38e&690"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ddaf861a8f1e&690"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ddaf8616dcb0&690"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第六届相声大会“沧海一笑”&(日)
节目:相声《卖马》、《1+1=3》(创编作者康建翊)、《文章会》(新编)、《拴娃娃》、《告状》(创编作者刘巍)、《武训徒》,天津文艺广播电台的张辰、侣童强、梁文艺等嘉宾出席。&
以下是一篇网上的博文,对本次演出的评点,感谢作者:
看过《男人世界》采访郭德纲以及德云社那期的人,一定记得有两位在郭德纲面前说相声的大学生,那段相声博得了德云社众位大师的好评,后来那段相声里得一个包袱也成为了我要旅游天津版的开场垫话。那两个说相声的大学生,就来自北洋曲话团。&
说实话,去看这场相声的初衷,不是为了曲话团,而是为了张辰——天津电台的一名DJ,就是那个“新闻三句半”的主持,张二伯(bai)。在天津电台众多的DJ里,我最作兴的就是张辰,不光是我很多朋友都很喜欢他,更重要的,他也是个铁杆钢丝,也是第一个在电台里播放郭德纲315反击央视录音的DJ。就冲这一条,怎能不招人喜欢?&嘻嘻,说了这么多,貌似还没有说到正事。汗,这圈兜的,差点绕不会来了。还是说说节目吧。&
第一个节目:卖马。大体和德云社的结构相同,与德云社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东南西北的胡唱一起,只是正唱了中间的一段。饰演秦叔宝的演员是个外援——京剧社的社长。其他的两个都是相声演员。由于有大段的京剧唱腔和对白,所以很难引起台下的共鸣,不过还是有两个闪光点。第一个就是增加了一个马扎的道具,马扎是给店主东坐的,而此马扎却非普通的木头马扎,而是一个小巧的折叠马扎,美其名曰“行为艺术”。而店主东略显肥硕的身躯,坐在娇小的马扎上,亦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第一个闪光点是“增加”,而第二个便是“减少”,减少的是秦二爷那匹瘦瘦的黄膘马,取而代之的是店小二,恰好店小二又是个秃顶,于是店主东与二爷争相拿“秃毛马”开砸,一时间笑声不断。&
第二个节目,乃原创,名为“1+1=3”。大概结构与《羊上树》相仿。郭德纲在羊上树中用非礼树,食人树垫话,而这里用的是医生,IT工作者和数学家。先来说说医生,逗哏的说自己乃“津门第一刀”,犹以治疗“肠穿孔”拿手。具体如何治疗呢?首先先用工具把盘在腹腔中的小肠撬出;然后再寻找穿孔部位,即请助手打来一盆蒸馏水,把小肠放在水中一段一段的捋,冒泡的地方就是穿孔部位。说到这里,台下已经笑作了一团,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医生的真实职业。接下来就是医生的个人表演了,剪下一块人造肠,而且要圆形的,为了节省材料;在剪下的人造肠四周涂上生物胶,再与穿孔之处粘好等等。台下“噫噫”声不绝于耳。接下来的IT工作者,个人觉得有些牵强,就不叙述了。还是赶紧进入正活部分——数学家。1+1=3是通过歌德巴赫猜想引出来的,倒口的部分与羊上树相同,所不同的是,郭德纲是换帽子,而这里逗哏的演员是加衣服。第一次,运动服+双肩背,第二次,风衣;第三次,all-start的运动衫;最后一次,阿根廷球衣9号,如果我没记错的应该是巴蒂吧?倒口虽然相同,但是唱的有所区别,这里的唱用的是吉祥三宝,父唱子答的形式,个人觉得这种改法更能够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最后的底,当然就是“傻小子,我算错了”之类。纵观这个节目,包袱不断,而且贴近大学生活,值得一体的是,这段相声的作者是捧哏的演员,整个这台节目他也是主要负责人,他就是我在开头提到的那对给郭德纲说相声的捧哏演员,那段相声也是他创编的。个人觉得,这位长的像“熊猫烧香”的男孩子,很有前途,也许不久的将来,会在德云社的舞台上看到他。&
第三个节目,也是老活新说。在相声界中有这样一句话,“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而此段相声正是《文章会》。听过苏君文茂的《文章会》,其中大段的文言对话,已不再是单纯的搞笑,已上升到欣赏的层面。郭班主的《文章会》则更多的在于搞笑,在于调侃。而北洋版的《文章会》则是完完全全的大学版,非常贴近校园生活。先说学校,苏先生用的是北大,郭班主用的是葱花大学,而北洋版用的则是西关监狱,把天大和西关监狱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相同之处。逗哏的演员自称毕业于西关大学,分别拿母校的衣食住行与天大进行比较。以衣为例,逗哏演员说自己学校都是统一服装,统一发型,蓝上衣、蓝裤子、黑布鞋、胸前还带着“学号”,说到此处,舞台边缘出来一位身穿蓝色运动服脚蹬黑色布鞋的光头男生(其实就是卖马中的那匹马),笔直的站在台下,宛如西关大学的学生列队出操。台下又是一阵狂笑。既然都是大学,肯定要以学习为主,于是在比较完了衣食住行后,又比较了学习情况。天大这边自然是高数,线代,大物等等,而西关那边则没有这么繁琐,只有两门课,劳技,政治,于是乎上午是劳技政治政治劳技,下午就是政治政治劳记劳技。以上都应该算得上是开场的垫话,而主要的文章部分还没有说出来。我甚至有些担心,演员绕的太远,回布道主题。好在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比较过后,文章的出题人便出现了。苏君用的是康圣人,郭班主说的是金庸,显然这两位再用到北洋版的文章会中就不太妥当了,他们要找一位既在文坛上有显赫地位,又要和监狱打过交道,当然还有在学生中能够引起共鸣,这个人就是——李敖。捧哏的说,李敖去了西关大学“视察”出了一道“春秋”题,他的答案则使用歌词来回答(具体的歌词我记得不太清楚了)。最后的底是通过“毕业”的毕和“枪毙”的毙音同字不同而设计的。总体来说,这段相声笑料不断,创意新颖,把学校比作监狱多多少少也透露出学生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和讽刺,但是在结构上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前面的垫话有些多,使得后面的答题部分显得比较仓促。&&
第四个节目也是传统活,《拴娃娃》。对于《拴娃娃》,感觉和《托妻献子》有点相似,都是传统活,也都有些争议。一直以来,《拴娃娃》的底我都不太喜欢,大多都是一句“老和尚太灵了”或“小和尚太灵了”之类,虽然语言上没有什么粗俗,但是意思大家都明白,多多少少有点“擦边”。在听这段相声的时候,我也很期待天大的学生会用什么样的底作为结束。他们并没有用传统的底,而是改用母亲怀孕时肚子很大,大到可以用作麻将桌,再打麻将的时候一不小心色子掉进了肚脐。这样的底,我个人感觉就不错,既有包袱又避免了“荤腥”,虽谈不上什么高雅,但也绝非“三俗”。&
第五个节目,是一段创变相声,《告状》,演员通篇用的是山东话的倒口,呵呵,和齐宣王是一个味儿。由于前面四个节目都很精彩,我笑的脸都快抽筋了,到了第五个不免有些疲倦,走了神,也就没怎么细听,就不妄加评论了。&
第六个节目,也是最后一个节目,是一段传统的群口相声《武训徒》。这段相声和《口吐莲花》一样都是以打人为包袱,平时在电台里听过很多次,这次在现场亲耳听着扇子打在演员脑袋上的“啪啪”声,心中颇有不忍啊。不光是我,周围的很多观众也是如此,每次师傅打徒弟的时候,台下都会发出“哟,哟”的声音,到最后干脆有位大哥直接喊“轻点打”。虽然,舞台上用扇子打人是有技巧的,但是“啪啪”声始终不绝于耳,让人心疼不已,感觉自己的欢笑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此时我也不得不钦佩演员的敬业精神。北洋版的《武训徒》没有唱太平歌词,而改成了打竹板,也让我们看到了北洋曲话团的多才多艺。其中有几个包袱博得了全场喝彩。第一个发生在观众和徒弟商量价格的时候,观众说,“你唱上来我给你一万日元”,徒弟立马说道:“日元还没鬼票值钱呢”,全场掌声雷动。第二个发生在师傅训徒弟的时候,之前徒弟骂观众长的像熊猫烧香,此时师傅在询问徒弟是否有其事的时候,那位观众竟拿起了桌上的扇子,微微分开,坐起了烧香状,颇为精彩。不过,我个人认为,观众只能说是形似,要说身形兼备,还得说是师傅。&
节目到这里已经接近了尾声,演员没有返场,而是把时间留给了嘉宾。这场演出来了三位重量级的嘉宾,分别是文艺台的著名编辑梁文逸,DJ小佀,还有二伯张辰,相信常在电台里听相声的观众对他们一定不陌生。先是梁编辑讲了几句话,然后就把时间交给了二伯。虽然二伯姗姗来迟,但是他的上场博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当即就有人在下面喊“二婶呢”。而二伯也不符众望,在台上的短短几句话就把下面的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最后,由小佀攒底,如果您听过相声广播的“老活听不腻”,您就会知道他的大名了。小佀的曲艺知识绝对不亚于张辰,而他也给现场唱了一段带注解的太平歌词《鹬蚌相争》,每唱一剧都解释一番,还把自己唱的和曹云金唱的作了番对比。唱完之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下,他又以一段定场诗“八月中秋白露”作为返唱,结束了整个的演出。&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在现场看相声(第一次是看郭德纲),虽然他们的名气远没有德云社响亮,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如此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大学毕业已经快一年了,他们的相声又让我回到了当初徜徉在校园时的情景。这次是曲话团第六届相声大会,希望第七届的时候还能到场去看。
第七届相声大会“笑海生波”(日)
节目单:相声大会开场前映由相声社及DV社合作拍摄的相声TV短剧《交条》,相声《新三节会》(翟羽佳、刘晓孟)、《造厨》(王建、高晓辉)、《大相面》(侯文轩、张浩)、《帮您考研》(张浩、侯文轩、王健)、《福寿全》(两位元老级人物,团长李鑫和大才子康健翊)。特邀众友相声艺术团的相声名家汪恩禄和佟守本合作了一段《地理图》、管新城的快板书《诸葛亮押宝》。&
天大求实BBS上的一段留言:"笑海生波"直到今天正式画上了句号,感谢所有为大会做出过贡献的人。李鑫、康师傅、翟先生、高晓辉、张浩、刘晓孟、侯文轩,他们都为大会的成功举办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除此以外,还要感谢大会的主持人副团长王默薇,以及DV剧的导演胡量达,他们也为相声大会的成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没有相声社和曲话团所有人的努力,不会有相声大会的成功,感谢大家,感谢所有人!!!&
第八届相声大会“笑语弥堂”(日)
节目:开场小唱《新黛玉走四方》(表演:张浩,伴奏:孙博、孙建、石璐、张文硕)、群口相声《武训徒》(周末、李艳贺、王晗)、传统相声《黄鹤楼》(张浩、高晓辉)、改编相声《新写对子》(张妍、翟羽佳)、群口相声《面试》(侯文轩、张浩、刘晓孟)、创编相声《征服世界》(李轶飞、孙博)、特邀嘉宾佟守本先生、刘磊先生带来《对坐数来宝》。嘉宾还有著名主持人佀童强、天津电台《每日相声》梁文逸。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ddb09dd3bece&690"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第九届相声大会“笑林撷趣”(日)
节目:开场快板、相声《口吐莲花》(王嘉彬&
王昊斌)、《双字意》(李恺旭郭琳崔仕博)、《窦公训女》(林伟强翟君)、《学电台》(郑喆扈金剑)、《对春联》(李艳贺张浩)、《找堂会》(孙骞康建翊)、《偷论》(特邀知名相声老艺人
佟守本邓继增)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ddaeada"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第十届相声大会“一笑十年”(日)
找了一份新闻报道:
台上的说学逗唱,台下的掌声不断,开场的群口相声《酒令》就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酒令》以回顾相声社十年历程为起点,展开了一段从单月单号日、双月双号日中找传统节日的乐事。表演者说错便罚酒,孰不知,此酒非彼酒,乃是一塑料锤头,一碰即撒酒。
“二月初二龙抬头,抬头节”、“四月初四乱穿纱,穿纱节”、“六月初六看舞袖,舞袖节”……选择双月的一方不断喊人上来帮忙,也不断地被敬酒,场上时时传来“砰砰”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他说对“腊月三十”时,却激动地连续碰撒“三杯酒”,终究不得报对方三十三杯酒之仇。七人来来往往逗趣的语言及生动的表情,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叫好声一片。
群口相声精彩,对口相声也不逊色。《八大吉祥》以拆字、找同朝古人、组诗、合字为步骤对起文字游戏。“撇捺念个八,阿娇问阿sa,问谢霆锋哪里去,替人当爸爸”引得观众哄堂大笑。《梦中婚》以一人梦到从没钱到想方设法有钱,又从有钱到被骗得没钱,最后被迫充当姑爷结婚为主题,并结合天大情况巧妙改编,颇具特色。另一对口相声《大上寿》则以来回问上寿情况的形式展开诙谐的对话,每演到精彩之处,观众们不约而同地发出“噫”声,相声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呼之欲出。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相声社美女社长吴佳霖就和男搭档赵欣恺别出新意,在工科氛围浓厚的天大谈起了自创的《天文学》,其中对宇宙与社会多次巧妙的类比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随后,北洋艺术团书记郑喆和搭档扈金剑带来了《学聋哑》。他们一上台就以一段约会时的情景对话调动起了观众的热情。表演者功底相当了得,男声女声的自由转换、京戏唱腔的《爱情买卖》以及现实版的“三国杀”都十分有味道。“为什么你演哑巴?你平时不是号称‘超级赛哑人’吗?”如此精妙的段子自然是赢得了满堂彩。表演者不仅能说会道,其台上动作也和语言搭配得恰到好处。驼背蹒跚的老者、娇小可爱的女生、神武的狼牙山壮士,表演者时而雀跃,时而沉思,虽已满头是汗,却没有一丝懈怠。他们用手势和动作将各种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郑喆还玩起了快板,熟练的技术让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击掌和起了节拍,演出也随之达到了高潮。
最后,相声社的两位元老级人物康建翎和张浩为观众带来了压轴节目《十点钟开始》。“美国总统是萨科齐还是科比”、“我一个马赛回旋,大卡车差点被晃倒”、“连边裁都跑不过,正好不越位了”……一逗一捧、一唱一和,观众都被他们在舞台上的气质所折服。如山呼海啸的掌声和欢呼挽留住了他们的脚步,临时增加的一个小段子也算是对热情的观众最好的回馈。
短短的3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可观众的欢乐却不会停止。十年的岁月,相声社的表演者用他们日复一日辛勤的汗水浇筑起了一座相声艺术交流的桥梁,让同学们有机会走进相声,走进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了解它,爱上他,从而将它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声剧《吃元宵》专场演出(日)
节目:对口相声《打灯谜》(天津财经大学博乐相声社张宏博王晓雨)、对口相声《杂学唱》(天津农学院浮生相声社吕兢任帅琛)、对口相声《聘文书》(天津大学北洋曲话团相声社赵健张洋)、相声剧《吃元宵》
&&&&演员表:(按人物出场顺序排列)
灾民甲&&&&&&&
如来弟子&&&&&
英国首相&&&&&
韩国官员甲&&&
韩国官员乙&&&
元宵店老板
元宵店老板娘
第十一届相声大会“喜笑相逢”(日)
当晚演出的节目有:五红图、学四省、夸住宅、对坐数来宝、汾河湾、批三国和情绪与健康。
其中开场节目的演员之一李明月是相声社为数不多的站上大活舞台的女演员,她以自身的努力和实践证明了女生也能说好相声。“对坐数来宝”的表演者李春熠是一位高三学生,现就读于天津市和平艺术中学,以快板见长。曾经参与天津市第一届大学生相声节闭幕式的演出,为天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表现活跃,频频和观众互动。“情绪与健康”的表演者王嘉彬是北洋曲话团团长,台缘甚好,现场感强,人物刻画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曾参加过多届大会、校园行以及天津市第一届大学生相声节的系列演出。在掌声雷动中他和另一位演员康建翊的精彩节目为本届相声大会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天大传统文化节之“欢乐周末”相声专场
(没有计入相声大会的序列)
这是在日的一次演出,题目是为了大运会而演绎传统文化,两者有啥关系呢?
节目:相声《师傅经》(金伟晨、杨吉祥)、《写对子》(李明月、赵健)、《学电台》(张洋、朱兆喆)、《日本戏》(林伟强、翟君)、《训&
徒》(郑喆、扈金剑、张建斌)、《和氏璧》(姚兆为、王健),最后由天津相声名家佟守本先生和他的徒弟刘磊带来一段精彩的《对坐数来宝》。
第十二届相声大会“笑盈今宵”(日)
节目:相声《学歌曲》(金伟晨杨吉祥)、《论捧逗》(张 琢
姚兆为)、《拴娃娃》(张 超崔仕博)、《大审案》(林伟强翟 君李明月)、《绕口令》(赵 健张建斌)、《偷斧子》(马骁驰
孙 骞)、《反七口》(李艳贺 康建翊张 浩)
(呵呵这场我去看了,传上来一张节目单吧!)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ddb0baa"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现场拍的演出照片&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ddb0a1f08db1&690"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张建斌在人人网的日志:“写在“乐贯满盈”(划掉)“笑盈今宵”之后”
第十三届相声大会“笑外慧中”(日)
附上一段相声社@张建斌在人人网的日志介绍:
首先,是由两位相声社五朝元老林伟强、翟君带领五位相声社新生表演的《八扇屏》。这是一段传统的贯口相声,演员表演时语气的迟急顿挫、语调的婉转悠扬,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体现了台下扎实的基本功,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第二段相声是两位毕业的老生孙骞、张浩带来的相声《如何是好》。两位老生虽已毕业,但相声表演功底丝毫不减当年。孙骞一人饰三角,每个人物都展现的活灵活现。张浩共三次充满感情的“报菜名”也是这段相声的一大看点。
第三段相声《对春联》由陶晗、郭震为大家表演。《对春联》是一段传统相声,但二人为这段相声添加了许多新鲜元素,“植物大战僵尸,炮塔保卫萝卜”这一新鲜而又巧妙的对联耐人寻味,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与笑声。这的一提的是,陶晗一身花旗袍的打扮也为本段相声增色不少。
下一段群口相声《一仆二主》由赵健、张建斌、李明月联袂演出。这段相声在惹人发笑的同时也讽刺了那些阿谀奉承、唯利是图的小人。赵健、李明月表演俏皮但不失稳重,张建斌生动的表演也带动了全场欢乐的气氛。整段相声精彩不断,笑点不断。
第五段相声是王嘉彬、郑喆为大家带来的《礼仪漫谈》。这段相声通过对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礼仪的生动再现产生笑料。两位的表演声情并茂,卖力十足,现场效果火爆非常,将大会推向了高潮。
之后是传统相声《揭瓦》,表演者马骁驰、周玉伟。两位演员同是机械学院的学生,身为“机友”,二位的演绎配合默契,表演自如,逗得台下欢笑阵阵。
最后,是天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北洋曲话团相声社指导老师佟守本先生和他的搭档,天津众友相声艺术团相声名家邓继增合作的传统相声《捉放曹》。该节目凸显了老艺术家深厚的表演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两位老师已年过花甲,邓先生更是年近古稀,但二位的表演却仍然生动活泼、收放自如,卖力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最热烈的笑声与掌声。佟老师返场以一段太平歌词《五猪救母》结束此次精彩的演出。
在愉快的氛围中,本次演出顺利结束了。天津大学北洋曲话团相声社的全体成员会更加努力,不断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争取在拥有扎实的基础之上,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
另:相声社人人网日志:节目及演员介绍
王嘉斌的演出评点总结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70a73e7t7c916a45d293&690"
ALT="【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TITLE="【北洋曲话那些年&14】相声大会" />
相声大会还在继续,小师弟们也已经开始在天大的茶馆中立场子了!
我的更多文章:
( 00:00:00)( 00:23:00)( 00:19:00)( 00:18:00)( 00:17:00)( 00:15:00)( 00:14:00)( 00:13:00)( 00:12:00)( 00:02:0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声三国人物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