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赏析mp3陆游的《恋绣衾》的赏析

当前位置:>> >> >>
《钗头凤》陆游宋词赏析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碰掮浮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象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碰掮&,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附记〕千百年来,前哲时贤多认为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是姑表关系,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最早记述《钗头凤》词这件事的是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之后,有的《后村诗话》,但陈、刘二氏在其著录中均未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直到宋元之际的才在其《齐东野语》中说:&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从这以后&姑表说&遂被视为&恒言&。其实综考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陆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曾外祖父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即懋、愿、恕、意、愚、谰,并没有以&门&之字命名的唐闳其人,也就是说,在陆游的舅父辈中并无唐闳其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简》、《宋史。唐介传》、王《华阳集。
  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考定(;而陆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阴唐氏,其父唐闳是宣和年间有政绩政声的鸿胪少卿唐翊之子,唐闳之昆仲亦皆以&门&字框字命名,即闶、阅)据》嘉泰会稽志《、》宝庆续会稽志《、阮元》两浙金石录。宋绍兴府进士题名碑《考定(。由此可知,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根本不存在什么姑表关系。这样,周密的&姑表说&就毫无来由了,那么这完全就是出于他的杜撰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虽然未曾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但却说过这样的话:&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某氏,即指唐氏;某官,即指&同郡宗子&赵士程。刘克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氏改嫁给赵士程,赵士程与陆氏有婚姻关系。事实正是如此,陆游的姨母瀛国夫人唐氏乃吴越王钱m的后人钱忱的嫡妻、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儿媳,而陆游原配夫人唐氏的后夫赵士程乃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亦即陆游的姨父钱忱的表侄行,恰与陆游为同一辈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王明清》挥后录《及》宋史。宗室世系、宗室列传、公主列传《等考定(。作为刘克庄的晚辈词人的周密很可能看到过刘克庄的记述或听到过这样的传闻,但他错会了刘克庄的意思,以致造成了千古讹传。本文不可能将所据考证材料一一列举出来,只把近年来有关学者、专家和我们考证的结果附录于此,仅供参考。
------分隔线----------------------------
陆游相关文章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 陆游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 萧条病骥。 向暗里、消...
 Copyright &
习古堂国学网()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 >>
宋词三百首全集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宋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三百首》为词学大师朱孝臧(又号村)选编,是流传最广的、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录词人88家词300首,后唐圭璋笺注本)(1934年)删词人6家词28首,另增11首,只存词283首,后又增补2首,共为285首。
& 《宋词三百首(全集)》目录:
【宋词三百首&第一卷】
【宋词三百首&第二卷】
【宋词三百首&第三卷】
【宋词三百首&第四卷】
【宋词三百首&第五卷】
 宋词名家作品欣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宋词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习古堂国学网精选的三百首宋词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力求译者文化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是作者自己一生的写照。从少年、再到壮年、最后到晚年,以听雨...
姚云文的《紫萸香慢?近重阳》借重阳佳节发羁愁、念远之慨,含蓄而深沉地表达自己的亡...
黄公绍的《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是思归怀人之作。它之所以由无名氏经过辗转而堂皇...
 Copyright &
习古堂国学网() 版权所有唐诗宋词子分类| | | | | | | | | | &&
&子栏目导航当前位置:>> >>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陆游|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由创作,被选入《》。这首词写闺怨。上阕写佳人醒来后,见屏风上那人题字墨痕似乎凄冷,于是泪珠滚落。见到双燕交飞,更觉孤苦。下阕转眼云雨如梦,良辰不再。&待归来&再写佳人的期待。全词在思妇的念叨中作结。开头写神态,结尾写心理,相互呼应,增强了艺术魅力。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作者:陆游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①睡觉来:《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不堂来。&
②麝煤:即麝墨,制墨原料,因以为墨的别名。此指水墨绘画。韩逗崽痢肥&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淮发茶香。&
③压翠:指双眉紧绉挤压着青翠的远山。
④交飞:交翅并飞。
⑤露井:天井。
⑥朱幌:朱红的帷幔。
⑦风景:犹情景。
⑧阳台:隐指男女欢会之地。用宋玉《高唐赋序》神女事,见《蝶恋花》注。
⑨云雨梦:即神女与楚王欢会之梦,代指男女欢会。
⑩心期:内心期愿。
⑾因循:怠情、拖延。引申为拖沓。
  枕痕印上红霞似的俏脸。一觉醒转,衣冠凌乱。画屏间香墨描绘的图画透着冷意,只见她眉峰紧绉压着的愁颜,泪珠儿带着脂粉不住洒溅。堂屋幽深白昼漫漫。燕儿交翅双翩翩,天井里风儿卷帷帘。只恨没有人,跟他诉说相思哀怨,近日来围腰的衣带全变宽。一再回忆当年。残灯照着的朱红的帷慢、淡淡月儿映着的纱窗,那时情景旖缠绵。而今欢爱的阳台相去遥远。重温云欢雨爱的美梦,没有定准亦枉然。待他归来,先指着花梢教他看,只把青春蹉跎的心事细问详谈。问他为何怠惰、拖延,误了青春年华,你怎能心安?
  这首词据说是陆淞为歌姬盼盼所写的。据陈鹄《耆旧续闻》卷十载:&南渡初,南班宗子寓居会稽,为近属士家最盛,园亭甲于浙东。一时座客皆骚人墨士,陆子逸尝预焉。士有侍姬盼盼者,色艺殊绝,公每属意焉。一日宴客,偶睡,不预捧觞之列。陆因问之,干即呼至,其枕痕犹在脸。公为赋《瑞鹤仙》有&脸霞红印枕&之句,一时盛传,逮今为雅唱。后盼盼亦归陆氏。&(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十)。《词源》说&陆雪窗《瑞鹤仙》、辛稼轩《祝英台近》,皆景中带情,而存骚雅。故其燕酣之乐,别离之愁,回文题叶之思,岘首、西州之泪,一寓之词。&认为这是一首思妇词,所言极是。事情本是很简单,盼盼睡了起来&枕痕犹在脸&,可是通过陆淞丰富的想象与出色的描绘,在《瑞鹤仙》这首词里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珍惜青春而苦闷的少女形象。
  话从&枕痕犹在脸&起,词也就以&脸霞红印枕&起笔,一笔深一笔地勾画出了这个害相思病的少女神态。&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把前句&脸霞红印枕&的现象加以补充说明:&冠儿不整&说明她并不是因为劳累而贫睡的,而是因为心事重重而精神不振。句中加上&还是&说明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是因为其相思病也很久了。&屏间麝煤冷。&&麝煤&,本指墨,在这里指屏上之画。&冷&,是少女的感觉赋之于物。那画屏上就像画的是秀丽的山水,使她难以忘怀曾一起在清风明月下游山玩水的情景;又好像画的是艳美的花卉,使她产生花开花落青春易逝的感慨;也好像画的是对鸳鸯或双鹧鸪,更使她感到更加孤独与寂寞。&&这里并没有详写,而是概括成&屏间麝煤冷&。点出一个&冷&字,任凭读者去想象,去体会相思的少女的凄凉的心境,痛苦的感情。这要比实写能产生更大的艺术效果。&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动词&压&与&弹&,表现出一种按奈不住的感情,以致双眉紧锁、泪珠扑簌簌直滚。这两句进一步写少女的脸上神情,暗示了她内心痛苦之强烈。
  &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更进一层写周围的一切使她由冷漠而产生怅恨的感情。&深&与&永&是从空间与时间上表现出她空虚的感触。她在百无聊赖时所见到的却是双双乳燕交飞,风吹帘动,桃李依露井等等情景,这一切都刺激她产生孤寂失望情绪,而&恨无人与说相思&。作者运用这种反衬手法在加深了对少女内心痛苦情感的描写之后,又进而从形体的变化写她相思之深。&带围宽尽&四个字不仅发挥夸张的效果,加深对少女被病折磨的印象,而且将抽象思维具体化,让读者能从衣带宽大去想象她曾经是体态丰满、柳眉桃腮、笑容可掬的模样,与现在的瘦削的形象作对比,更产生了对她因病重而弱不禁风的样子的怜惜与哀叹!
  词的上片从人物形态与具体环境的实写中,描写少女的慵懒、凄冷、孤寂,勾画出了一个怀春的少女形象。下片则是就&恨无人与说相思&展开对少女内心活动的描写,逐层深入描写她的回忆、悔恨、追求。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离别时的情景反复出现在作者眼前。&残&与&淡&给&灯&与&月&抹上一层伤别的色彩,景中有情,表现了少女对这难忘的时刻的回忆是痛苦的。如梦往事的浮现,使她感到虚无缥缈。&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阳台、云雨,指男女欢会时的事物而如今远隔这些,说明了旧欢难续。可是,少女终究还是痴望着:&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她痴望着情人的归来,先以花的盛开与凋谢,向好喻说的青春易老,在激起惜花之情的基础上再细问他怎能忍心蹉跎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细&字在这里用得深刻。女子有满怀的疑怨,等待着问个清楚,倾吐个够!结尾笔势振起,从少女的幽怨成疾转写出了她的痴心、不甘心。只有这样,全词才深刻逼真地刻画出少女的性格。她也有对正常之爱的要求,不光是自己对人执着不舍的爱着,而且也是被人同样的爱着。词中少女的形象,无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这首小词运用了反衬、夸张、比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抽丝剥茧的方法。&脸霞红印枕&像一根长丝的头,作者拽着它一把一把地抽,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少女怀春全部思想感情。因而在结构上紧密完整,一气呵成。
  这是一首写闺中人思念远方情人的情词,属婉约词,其特点是以委婉含蓄的手法抒写哀感顽艳的情怀。
  上片从睡觉写起。&脸霞红印枕&,脸上的脂粉印红了枕头,可知这是一位少妇。首句点明人物身分,接着说&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还是&说明她经常这样,睡起后懒慵慵的,&不整&&冠儿&,无心打扮自己。&屏间&句是环境描写,&冷&字烘托出冷清的氛围,也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表现出她生活的孤寂。&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两句,具体描写人物愁眉垂泪之状,形象真切。
  &堂深昼永&,既写空间,又写时间。&深&不仅说明住宅屋宇宽大,而且使人感到&空&,缺少人的活动;&永&说明时间过得很慢,主人公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燕交飞、风入井&一句,是她起床后眼中所见,她看到燕子双双飞舞着、嬉闹追逐着穿过&风&飞到庭院,更触动了她的心事。&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上片结尾二句,直诉衷肠,道出她愁苦的缘由和眼前的境况。因为思念&相思&,终日烦恼,便不免体态消瘦,以致&带围宽尽&,再加上无人传递消息,和&相思&之人不通音信,她就更加痛苦了。这里由景及情,移情入景,点明了题旨。
  下片由回忆往昔旧景旧情写起,进一步诉说衷肠,抒写&相思&之苦。
  &重省&,领起下文,以下便是对往事的追叙。&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三句,追忆两相欢聚的&风景&,一切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残灯&、&淡月&在这里给人的感受是静谧、和谐,&朱幌&是说红色的灯头轻轻摇幌,主人公和她的情人或者就是她的丈夫,&那时&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度过他们温馨甜蜜的良宵的。&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述说别后相隔路远,好梦难成。&阳台&,旧指男女交合之处;迥,远。&云雨梦,便无准&,实际上也就是说他们欢聚的时间没准儿,难以成其好事。&待归来&以下,是设想她的情人回来以后的情景。她想,到时候,&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花梢&,借代容颜;&心期&,心思,仍然指的相思之情。先看容颜,后问别情,这一看一问,就把她盼外出人归来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问&字紧承前句的&问&字,问的内容还是上句的&心期&。&因循&,意思是旧的一切不改变。结尾三句说,如果这样下去,把青春耽误了,心里怎么能平静呢?结尾设问灵慧,哀怨欲绝,意境与《定风波》尾句&免失年少阴虚过&相似。
  这篇情词,通篇写相思之苦,由眼前想到过去,又设想未来,叙述波澜起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曲张有致,围绕一个&愁&字,把离别之恨、相思之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全词结构严密,跌宕开合,呼应灵活,用笔曲折,感染力颇强。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雄慨处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宋词英译】
LU Song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an Auspicious Crane-riding Immortal
My powdered face has left on the pillow an imprint,
As I wake from slumber, my hairdo is lopsided still.
By the screen the incense burner has chilled, yet my brows are crinkled teal,
Touched with powder are my teardrops.
Silent and deep is the hall in the lengthening day,
Swallows flit to and fro by the open well outside the screen that sways.
I regret that I have no one to whom I could convey
My wistful thoughts of late, and becoming generous is my waistband.
Thinking back, bed chamber curtains in red shimmered in a dimming light,
A pale moon outside the screened window was the scene from that night.
Remote was the terrace and an intimate dream that no promise provided.
When he returns, I shall point out the blossoms for his attention,
Before I tell him what weights on my mind in detail.
I shall ask him if he inadvertently let slip youth,
How would he be able to feel contented?
【词牌简介】
  《瑞鹤仙》,词牌名之一,始见于词。王明清《玉照新志二》说,其父王云:&美成以待制提举南京(今河南商丘)鸿庆宫(宣和二年,1120年),自杭徙居睦州(今浙江桐芦),梦中作长短句《瑞鹤仙》一阕&,并说词中应验了当年方腊起义、美成避乱及逝世等事,语涉怪诞,不足往信。但周邦彦与王系故交,至商丘后又以此词寄王,写作年代应无误。《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高平调&。瑞鹤仙有16体,双调,有100字、101字、102、103字之别,前后段句数不等,押韵句不一。各家句豆出入颇多,兹列周邦彦、、张枢三格。一百零二字,前片七仄韵,后片六仄韵。第一格起句及结句倒数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式。第三格后片增一字。
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韵),仄平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分隔线----------------------------
宋词三百首相关文章
《浣溪沙?不信芳春厌老人》有一股不服老的倔强之气,一种恋生之乐的昂扬进取精神,此...
故国是扭不断的情结。连新月也被词人赋予了这层含义。在强大的规律面前,词人希冀把握...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
 Copyright &
习古堂国学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词赏析mp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