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太监大官最后结局是啥?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二百零四章 被人盯上,回到清朝当大官快眼看书,眼快看书
(类别:历史军事&&作者:南宫草堂)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二百零四章 被人盯上
&&&&这些山匪全部被控制起来后,李序然命人将这个杨明统带过来,他要单独问话。追小说哪里快去眼快&&&&考虑到李序然是一品大员,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对这个杨明统的来路不甚了解,所以,杜唐决定由他自己来问话,同时,安刚也站在他们身边。&&&&“我看你不像是个匪吧?可是你和这些人搅在一块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什么人?干什么的?”李序然坐定后,杜唐便开始讯问起这个山匪军师。&&&&“这位大人真是好眼里,不愧是李中堂的得力干将,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那个人这么淡定,似乎并没有害怕的意思。看来,这也不是个等闲之辈。&&&&还没等杜唐继续问下去,杨明统便走到李序然面前,跪拜道:“小民杨明统拜见中堂大人”。&&&&“你起来吧,本官的印象中,好像不认识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序然准备去将他扶起,但被安刚挡住了。&&&&那个人站起来后,认真的说道:“启禀中堂人,你确实没见过我,不过,在下对中堂大人可是仰慕已久,今天能一见,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怎么回事?怎么越说越乱了,你快说,到底是谁?”,杜唐说道。&&&&这时,那个人环顾左右,意思是有些话想单独给李序然说。&&&&“看什么看?有什么话就快说,不说快滚,我大哥这已经很给你面子了”。安刚不耐烦的说道。&&&&杨明统看到杜唐和安刚已经很不耐烦了,同时,李序然对他也似乎不怎么待见他。于是,他终于说出了实话:&&&&“启禀中堂大人,小民真名叫杨明统,是池头山的一个小头领,奉我们寨主之命来河南发展势力。本来是想向中堂大人说清楚的,结果被大人给抓住了”那个人说道。&&&&“池头山?寨主?你们是草寇吧?到这里来不是送死来了吗?知道我大哥是谁吗?朝廷军机要臣,当朝一品大学士”。杜唐说道,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这个人的危险的。&&&&这时。那个人再次跪拜下来,并提快了语速说道:“中堂大人,我们不是草寇,我们都是劼富济贫、仗义豪爽的好汉。只因看不惯朝廷的yankuai黑暗,才占山为王,自立门户的”。&&&&李序然正在为这个人找他的目的而犹豫时,那个人却继续说道:“中堂大人,我们的兄弟很多,山寨上就有万余人,各地的兄弟也不少。据我们打听得知,李大人在南江省和北江省,尤其是北沙省的威望甚高。在当地比皇上都管用,这三个地方中,两江是最富有的。北沙是兵力最强的,现在大人又身居高位,只要一声令下,天下英雄豪杰一定会一呼百应,到时,自然是以大人马首是瞻”。&&&&“住嘴。你是真活的不耐烦了,老子要刮了你”。说着,安刚便拔出刀向他扑过去。&&&&杜唐急忙拦着他,这个人对李序然的情况这么了解,其中必有蹊跷,再等等看。&&&&这时,李序然说道:“把这个人给我带上,到河北后关到天牢,单独关着,等我回京后在处理吧。记住,一定要保密,除了咱们的人,知道的越少越好,就说是山匪吧”。&&&&于是,安刚将他押起来,就在出门的时候,杨明统拼命的说道:“李大人,我们池头山弟兄很多,而且组织严明,想当年水泊梁上不也是这样起来的吗?这样的组织多的是,只是没有一个威望极高像大人您这样一个领头的,大人,这是民意,民意不可违啊”。&&&&安刚出去后,李序然站起来来回的踱着步,若有所思的。杜唐在一边也眉头紧皱。&&&&这么多年了,他们遇到的事不少,贪官查过,匪也剿过,仗也打过,但像今天这样,被一个小毛贼就这样点中要害的,还是真是第一次。&&&&现在李序然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一旦有人抓住他在两江和北沙的威望和控制力做文章,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他有的他的想法,有他的计划,唯独就是不能让人从中乱了他的计划。&&&&“大哥,我觉得这个人很可疑,他好像是专门针对我们的,这件事绝对不能这么就这么算了,怎么安排,你说吧,大哥”,杜唐明显的察觉出了其中的问题。&&&&李序然没有说话,他还是来回的踱步,过了一会,他吩咐杜唐将安刚还有十三骑的老大和老二叫来。&&&&他们几个到一块后,李序然让杜唐和安刚把刚才的情况给十三骑的徐明和惠浩说了一遍。&&&&这时,李序然对他们几个说道:“杜唐,你好好的审问一下其他匪,要通过他们来了解这个叫杨明统的人,包括他的家世和一些特殊的经历。&&&&安刚,你派咱们的亲信化成土匪,然后和那些当时和杨明统相近的人关到一个牢房里,通过更亲密的接触来查这个人的情况,包括这批匪里还没有其他类似的人。这个花脸刀聚集的是很多从各地来的山匪,所以,彼此之间不认识也是可以的理解的,但是,你要多注意,千万不能露出马脚。&&&&徐明、惠浩,你们两个安排一下,十三骑中除了我身边留的几个人外,剩下的分成两批。一批去那个叫什么池头山的地方,要注意两点:一要多留意当地百姓对这个山寨的看法,第二要多留意类似的这种组织。&&&&另外一批到跟着杨明统,我会在之后安排这个人逃出牢房,到时你们就跟着他,这件事重点也有两个:一就是这个人到底是哪里人?他有没有什么家人?,有没有在乎的人?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人到底是找谁去复命?”。&&&&“知道了。大哥,你放心吧,我们这就去安排”。说着,他们几个都走了出去。&&&&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李序然陷入了深思,他知道有些事情是迟早要发生的,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但愿不要因为某些意外而使的计划偏离了方向。&&&&河南最后的一支匪被剿灭后,接下来他就要真的去河北省了。今天遇到的事情已经交给十三骑他们,而他自己必须还要继续他的变法大计。&&&&到了河北的的省城后。还没有进城,李序然就远远的看到城外已经有一大批官员等在那里了。&&&&为首的自然是河北的巡抚莫本了,之后便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了。&&&&莫本他可不同于张晋成,也不同于河南的那个布政使。他既没有张晋成对李序然的那个认可,但又比那个布政使难对付多了。他毕竟是封疆大吏,而且是佟尔璞在地方的主要的心腹之一,这将预示着李序然在河北的改革要比河南复杂多了。&&&&不过,比起其他的省,还是要好许多,最关键的就是李序然在这里有百姓的支持,而剩下的官员当中,当地的按察使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地方官员中上次被他收拾了一些后,剩下的不少也是很支持他的。&&&&但是,其中有一个官员很重要。那就是河北布政使。&&&&这一方面是来自布政使管的钱粮和田产,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布政使是仅次于巡抚的大员,要是他能和自己站到一边的话,那就简单多了,相反,要是他和巡抚铁定绑在一起的话。那就是难上加难了。&&&&上次我们已经提到了,这个布政使的城府极深。他一直在李序然和佟尔璞之间徘徊着:要是李序然赢了,他就帮着李序然收拾莫本,到时,河北巡抚的位置极有可能是他的了。而要是佟尔璞赢了的话,那他就和莫本一起来对付李序然,这样,起码还可以坐住这个布政使的位置。&&&&布政使自然有他的小算盘:上次赈灾的时候,他就领教了李序然的风采,他甚至都倾向于李序然这边了,但毕竟李序然很快就走了,同时,后来发生了李序然被刺的事情,但后来却什么事都没有,足见李序然和佟尔璞双方的势力都很大,身为布政使,他的心里很清楚,这个莫本一定是被李序然抓住了什么把柄,不然的话莫本不会这么听的话,当然,也不会后来派人杀他,在河北,除了莫本谁还敢对李序然这样的官下手?&&&&而现在,李序然再次来到河北,所以,他这次将继续他的观望以及最后的决定。&&&&“下官,河北巡抚莫本率河北众官员恭迎中堂大人”,莫本毕恭毕敬的说道。&&&&“诸位大人辛苦了,大家不必多礼,经过上次的事情,我们都是老相识了,大家就不一样这么拘束了”,李序然客气的说道,但明显的感觉到一种压力。&&&&接下来的安排自然是要给中堂大人接风洗尘了,其中也包括那些随员,地方官都是不敢得罪的。&&&&回到巡抚衙门后,李序然便先召集了巡抚、布政使还有按察使三位大员。&&&&“河北这边的情况怎样了?百姓们对这些新政有什么看法?吏治有什么困难?还有剿匪遇到什么大的伤亡了没有?”李序然挨个问道。&&&&这时,莫本站了出来,对李序然说道:“回中堂大人的话,下官们在极力的推行新政,弟兄们干的没日没夜的,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不过,各地反对之声也很大,重点是这些奸商和刁民从中作祟,还有那些匪,到处流窜,耗费了我们大家太多的精力,官员们忙的团团转,所以,大人说的庸官,在我们这里恐怕是找不到了“。&&&&李序然表示出认真听的样子,但实际上他能听的出来,这个莫本说的很认真,但其实土改、吏治还有剿匪一样都没完成。相反,他把责任都推给了富商和百姓,而同时,竟然以剿匪繁忙为由来给办其他差事没有时间为借口,并以整日忙碌为由就说没有庸官,其实,不是每天忙着就不是庸官了。&&&&李序然没有说话,莫本继续说道:“中堂大人,刚才下官说的是大概。至于土改的具体情况,可以问问布政使大人,而吏治和剿匪两项。则可以向按察使了解“。&&&&莫本再一次将自己解脱出来,置身事外,等待着李序然的回答。&&&&这时,布政使首先站出来说道:“中堂大人,各地新垦之地的面积还有田产的好坏还有收成和未完成的工程,下官都令各地详细记录在案,请中堂随时垂询”。&&&&这个布政使确实厉害。他没有说支持李序然,也没有说支持莫本。而是将所做之事都整理好,请李序然过目,这既说明他确实是做了事情的,但效果怎么样。要看记录下来的,起码,李序然不能当面说他没有干事。&&&&之后便是按察使了:“启禀中堂大人,吏治方面,我们查处了三名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已经按律法办了,清理庸官目前只是有说法,但并没有具体查办那个。关于剿匪一项,我们已经剿灭各地大小匪群几十余起。现在所剩下的主要是一些匪首,他们主要依靠的是有利地形和极强的生存能力,这和河南的情况差不多。下官就是等着中堂大人能早点来,亲自督战,将最后几股匪费剿灭”。&&&&这个按察使的话很明显,那些做了,那些没做都说的很清楚,从中不难看出他确实是用心去做了。&&&&这个按察使是从刑部过来的。当年李序然还在刑部的时候,他还是个六品官。和李序然交情不深,但在杨峰手下干过多年,所以,对李序然还是很亲近的,加上有李序然的撑腰,他这次办差确实力度很大,尽管一些事情都超出了莫本的预期。&&&&不过,按察使也有他的考虑:李序然现在掌管刑部,而他这个按察使要直接到巡抚任上是很难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会调回刑部,好的话可以做个刑部侍郎,即使平级调到刑部或其他省,他管刑狱的情况是很难改变的,那么他就和刑部主要官员的关系至关重要,现在刑部的尚书和侍郎对李序然言听计从,他一个按察使于情于理都要站到李序然这边,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河北的三位大员这样在各自盘算着,而李序然也自然知道他们的心思,都在官场之上,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罢了。&&&&不过,李序然这次对莫本的反应还是有些意外,照例说,莫本知道自己掌握了他和佟尔璞结党营私的证据,同时,上次刺杀的事,也被他识破,难道这个莫本是打算要和自己真正的开战了?还是想再次将自己消失在河北?&&&&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这个莫本一定得到了佟尔璞的授意,他再次来河北一定有新动作,而佟尔璞也一定会重新给莫本心的指令。只是,他现在不能够确定佟尔璞到底知不知道他手里的证据就是莫本对佟尔璞来往的书信呢?&&&&依照常理来看,莫本是不会向佟尔璞说的,上次李序然将送信人抓住后,莫本立刻就派人给佟尔璞去了口信,内容和书信差不多,这样做也就是为了让佟尔璞生疑。&&&&但不管怎么说,表面的文章还是要做下去,至于这个莫本到底会出什么牌,那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到时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了。&&&&于是,李序然决定先试试他们的口风。&&&&“现在是秋收的时间,本官正好到各地看看,等秋收完了之后,全部工程就都要上马,不过,本官丑话说在前,要是本官亲自看出什么问题的话,别怪到时大家不讲情面”,李序然说道。&&&&“下官一定全力推行新政,不足之处还请中堂大人责罚,下官无怨无悔”,莫本连想都没有想就说道,布政使和按察使也附和道。&&&&晚上的时候,莫本在巡抚衙门设宴款待了李序然,大家各自小心的说着话,又表面一团和气,饭后,便各自回房。&&&&第二天的时候,李序然便开始从各地巡查,结果却是不尽人意:不少地方放着好好的平地不开垦,偏偏去更偏僻的地方,官府说是这些平地正好可以给过路的车马行了方便,而官府对百姓们的组织和管理很混乱,效率很低,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对政令解释不清,百姓们也干的没有积极性。&&&&至于吏治一项,更是没有什么效果,很多地方都是阳奉阴违,他们甚至怕按察使胜过怕巡抚,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真心服从按察使,而是按察使似乎还真的查办那些那些有问题的官员,巡抚就只是说说而已。&&&&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一点:看来河北新政的成败和当权的巡抚有着很大关系。&&&&通过几天的实地勘察和多方了解,李序然最终下了个更大的决定:那就是找个由头,必须要将这个巡抚莫本给收拾掉。&&&&而要做这件事,必须就要考虑到新的证据了,因为,只有新的证据将莫本控制住后,一旦佟尔璞出来干涉,李序然就将莫本的密信拿出来以此来牵制佟尔璞,到时,佟尔璞为了自保,也许,不用李序然动手,佟尔璞就会将莫本舍车保帅的给干掉了。(未完待续)&&&&|d!μ*0*0.(\(
欢迎您访问,《回到清朝當大官》全文閱讀
第二百零七章朝堂之上
&&&&眾官員在殿外等候上朝的時候,楊再興走過來對李序然說道:“賢弟,一會你可要頂住啊,今天大家說的可都是你啊,為兄自然會為賢弟說話。佟爾璞那幫人一定要落井下石,賢弟可要做好準備迎戰啊”。&&&&“多謝楊兄提醒,當初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想到了會有這麼一天,哎,沒什麼,大不了告老還鄉唄,楊中堂到時可要來看看在下啊”,李序然說著。&&&&他能明顯的感覺到緊張的氣氛,就連一向有意接近自己的楊再興也比以往謹慎了許多,看來,情況確實不太妙啊。&&&&過了一會,文武大臣進殿,三拜九叩後,便開始正式說事。&&&&“朝廷苦心推行的新政,目前已經告一段落,諸位大人對此有什麼想法?大家說說看”,皇上眼睛掃視著四周,慢慢的說著。&&&&這時,戶部侍郎劉士成說道:“啟稟皇上,此次推行新政,百姓們田產增加,有了存糧,有成效的地方已經從第二年開始已經向朝廷交糧納稅,可以說是真的做到了國富民強。而吏治,僅查處貪官一項,就為朝廷挽回了幾十萬兩銀子,同時,各地官員也一改往日慵懶的風氣,去更多的辦實事。剿匪就更不用說了,兩年中剿滅了大小山頭數百個,僅匪首就斬了有百餘人,大大的保護了百姓們的安居樂業”。&&&&劉侍郎的話很清楚,他明顯的是在說新政的好。他作為李序然的隨行戶部侍郎,劉士成對新政實施的具體過程非常的熟悉,自然是很有說服力的。&&&&這時。佟爾璞沒有說話,自然他的人也都保持沉默,他們先不表態,等這些支持李序然的人把歌功頌德話說完後他們再反駁,生怕遺漏了什麼似得。&&&&果然,禮部圖尚書站了出來:“微臣讚同劉侍郎的話,此次變革不僅僅是在糧食稅負的增加還有刷新吏治上。在各地的讀書人也掀起了一輪熱潮。他們認為推行新政,既強國富民。也給官場帶來務實的風氣,這一點很重要,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官員。尤其是地方主官的人品和官品對當地百姓影響甚大,此次新政推崇官場新氣象,為官者不僅不能貪墨,更要辦事,辦實事,辦成功事,微臣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清官”。&&&&說著圖尚書咳嗽了幾聲,但沒有人打斷他的說話。畢竟,他是一品大員,資曆甚高。所以,在明麵上,大家都尊他幾分。&&&&頓了頓,圖尚書繼續說道:“至於剿匪一項,那就更不用說了,百姓們能得以安居樂業。安全了,就更自由了。這是呈現大清太平盛世的景象,微臣以為,此次推行新政,雖有些瑕疵,但金無赤金,總體上說,是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圖尚書說完後,崔侍郎還有刑部的幾個主官也都紛紛陳奏,意思大都和劉侍郎還有圖尚書他們的大同小異,總之,他們是很支持李序然的,也很支持新政的。而且,這些官員中有個共同點,幾乎都是親自參加過此次推行具體新政的官員,他們對變法中遇到的艱難挫折都深有體會,所以,說出來的話也就顯得很真切。&&&&這時,吏部尚書站了出來,他可是佟爾璞極為重要的心腹,他的話自然和前麵幾位大臣的要截然相反了:&&&&“啟稟聖上,微臣非常讚同圖尚書所說的,本次變法有瑕疵,但是這個所謂瑕疵到底是不是圖尚書所說的金無赤金人無完人呢?微臣不這樣覺得”,他話鋒一轉,開始娓娓道來:&&&&“據微臣所知,各地的田產改革並並不像剛才諸位大人說的做到了國富民強,不少百姓為了開墾新地,而延誤了種原來的舊地,這樣一來,新地開墾了,舊地荒廢了,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新地有朝廷的補助。同時,第一年免稅,而以後也少繳稅,這也就是說,田產多了,糧食多了,但朝廷的稅負反而更少了”。&&&&吏部尚書的話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竊竊私語,他得意的看了看周圍,然後繼續說道:“至於吏治嘛,本官作為吏部尚書,對於這個問題,總該有些資格說的吧?微臣不否認,被查出的官員中有一些觸犯律法的,這無可厚非。可這次新政,查辦了那麼多的官員,有些隻是犯了一些小錯誤,就被壓入大牢,試問?這麼多的官員都真的就不行了嗎?不要忘了,我們這麼多的差事,不就是他們在一天天的辦理著嗎?如果說他們真的有問題的話,那難道是說朝廷用人有問題麼?”。&&&&“至於剿匪一項,李中堂用的都是絞殺的手段,可是,除了那些匪首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友人兄弟介紹而上山的,他們其實就沒有殺過人,甚至連架都沒打過幾次,就因為年少無知就白白的丟了性命,真是可憐啊。聖上一向以仁義治國,此次變革的種種手段可真是太過殘忍,太過殘忍,微臣想起來都汗顏啊,皇上”。&&&&他的話剛畢,戶部尚書立刻站了出來:“僅是補貼開荒和修建河道工程兩項朝廷就損失了百萬之多,而因為免稅和減稅就更多了,況且,剿匪中朝廷明令由地方自己解決,可是到了後來,各地都以剿匪開支過大為由而向朝廷要銀兩,戶部難做啊”。&&&&吏部和戶部尚書之後,便是工部尚書,他們的話自然又是和兩位尚書如出一轍。至此,正反兩派的爭鬥變得更加明顯的激烈,然而,這畢竟是前頭戲,而真正壓軸的還在後頭。&&&&這個壓軸的自然是佟爾璞和富察魯他們,而他們所用的證據和理由也就不是向前麵的幾位尚書那樣。單單否認李序然田產改革中的不足,吏治的範圍擴大,還有動建工程和減稅免稅以至於耗費朝廷銀兩那麼簡答了。&&&&這既不符合他們的性格。也和他們的地位及做事風格不太相適應。&&&&而他們的殺手就是他們蓄謀已久的謀反之名。&&&&果然,佟爾璞在眾目睽睽下終於站了出來:“啟奏聖上,此次李中堂推行新政,確實給朝廷帶來不少麻煩,剛才各位大人都說了,田產改革導致的是為了新地荒了舊地,為了新的的減稅和免稅。吏治一項這陣風刮的太大了。難免會傷及無辜,讓百官們心寒啊。剿匪把平民都給殺了。而且花費了相當一筆費用,這些都是有數字來證明的啊。&&&&當然,倒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效果,一些地方還是不錯的。甚至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這佟爾璞葫蘆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他繼續說道:“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親自去各部看過,各地上報的折子我也親自看過了。這次推行新政最好的就是北沙省還有兩江,另外,河南和河北也不錯,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這其中的的緣故……這……”。&&&&“有什麼說什麼,不要吞吞吐吐的,這是朝會,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皇上在上邊看著佟爾璞這個欲言又止的樣子便開口說道。&&&&其實,這是佟爾璞有意這樣欲言又止的。他是想探探皇上的口風,試試大家的反應,誰都知道,佟爾璞和李序然不和,他一定會借這件事做文章,能說出什麼好話來呢?&&&&可是。皇上的反應?&&&&皇上的之所以讓佟爾璞說下去,這說明他想聽接下來的話。那麼也就是他想聽關於這次新政不好的消息,可是,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皇上對於這件事早就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盤算了。&&&&照例說,像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新政變法革新之類的事應該是皇上來牽頭的,但這次卻不一樣。是由李序然提出,也由李序然牽頭領導,當然,雖然是經過皇上同意的,但這畢竟和由皇上提出來並親自主導還是不一樣的。&&&&那麼,結果就很明顯了,如果一切順利,那功勞自然還是少不了他這個皇上的,畢竟沒有他的允許是不可能開始的。同時,如果失敗了,那就是李序然一個人承擔,因為,這是他主動的提出來並一手指導的。而現在這個結果是既不能說是成了,也不很難說是敗了,畢竟一個國家太大了,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所以,這一切就看怎麼說了。&&&&“那我就說了,不過,諸位大人都聽見了,皇上剛才都說了,這是朝會,大家說什麼都是為了辦差,絕無其他意思”。佟爾璞說著向周圍的官員看了看,其他官員都連連點頭:是是是。&&&&“諸位都知道,李中堂之前做過南江的按察使、巡撫,兩江的總督,還有北沙的元帥,那麼這三個省推行新政就非常的有力。而河北和河南兩地,由於當年李中堂做賑災欽差大臣,在這兩個省也是非常熟悉。所以這兩個省改革的效果也不錯”,佟爾璞一言即出,立刻激起千層浪,這麼多年大家的明爭暗鬥變成了現在的明爭明鬥了。&&&&但事情遠遠沒有就此停下來。&&&&他繼續說道:“李中堂在北沙兩江的時間最長,所以,這三個省的效果最好,而在河北和河南呆的時間較短,河北和河南的效果就次之,在其他地方的時間更短,其他地方就更差。這很難讓人不想起:這次推行新政的效果怎麼成了和某些人的親疏來決定了呢?關係親的地方就好,關係遠的就不好,難道這李中堂本人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力度呢?還是那些官員也看他們的主子來見機行事呢?總不至於是主導這次變法的李中堂有意照顧自己原先的舊部和舊屬吧?”。&&&&佟爾璞由指桑罵槐變為針芒相對,矛頭直接指向李序然,而且用的是及其下流的推理,直接將李序然推向了危險的邊緣,句句話像刀子一樣拋向李序然。&&&&就在大家驚魂未定的時候,富察魯站了出來,他要在佟爾璞之後給加一把火:&&&&“老臣很讚同佟中堂說的。據各處報上來的查辦官員的名單來看,北沙和兩江被查處的官員最少,三個省加起來共查了四個官員。而查的最多的一個省多達二十二位官員,這真的是那些官員有問題嗎?不是,恐怕是李中堂大人挾私報複、袒護舊部吧?”,這個富察魯之前也帶過兵,說話一向很直,這次也不例外,直接就抖了出來。&&&&之後。他說出了更厲害的:“皇上,據可靠消息。當年,李中堂在河北河南兩地賑災之後回京的路上,當地有上萬名百姓為他送行,更令臣害怕的是。這些百姓們口喊的竟然是:欽差大人萬歲。大家要是不信,我們可以傳喚當地的官民來問問,老臣絕不是危言聳聽啊,皇上,這不得不叫人擔憂啊”。&&&&富察魯的話說完後,眾臣子立刻由竊竊私語變成了吵吵鬧鬧,使皇帝不得不說:“好了,都不要吵了,你們也是朝廷命官。怎麼像街上菜市場的小販?有什麼可以說嘛?吵來吵去成何體統?”。&&&&當初,皇上召來李序然並委以重任就是想讓他和佟爾璞、富察魯這些官員掐起來,其中也包括楊再興。隻要這些位高權重的大臣鬥起來,他就可以牽製這些大臣了,皇室也就安全了,這就是禦人之術。&&&&所以,皇上對這攜臣的吵鬧心是很高興的,但是。表麵上還要裝作很生氣,他要看著些大臣能吵出個什麼結果。&&&&果然。刑部尚書站出來,不滿的看了佟爾璞一眼,李序然管著刑部,作為刑部的一把手,刑部尚書也確實該說句話了。&&&&“諸位大人,在下想問一句,你們說話的人麵,有幾個親自去過災區?到過地方?你們有幾個人親眼看到過那些貪官的罪行?如果你們沒有去的話,恐怕就不知道推行新政有多難。&&&&作為刑部尚書,我先說說刑獄,你們有的人說這次查了這麼多的貪官是李中堂挾私報複,什麼袒護舊部?什麼傷了官員的心?你們可以來刑部看看,這些被查的官員那個沒有貪汙,那個沒有瀆職,最少的也在萬兩白銀之上,更有甚至濫殺無辜、殘害百姓,李中堂是從刑部走出來的,要是沒有真憑實據,要是沒有按照朝廷程序,我們會查嗎?會抓嗎?這除了我刑部外,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員都在,我們三法司有沒有冤枉一個官員?你們說說,你們說說”。&&&&刑部尚書滿懷真情而又底氣十足的話立刻讓這些官員安靜了下來,其實,他們的心很清楚,就像他說的,李序然出自刑部,他們怎麼可能不按照律法來辦?&&&&“至於方才有人說的,兩江和北沙被查的官員最少,我隻想告訴他們,兩江和北沙不是我們沒有查,而是確實沒有那麼多的作奸犯科的貪官,大家可以去當地看看,這些地方的官員口碑都很好,而且也做了實實在在的事情,這都是有目共睹的啊。如果說是李中堂要袒護舊部,那這個舊部也要自己爭氣啊,起碼要自己幹淨了,李中堂才可以護住他們啊,如果他們有問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就是李中堂要護,那也護不住啊”。&&&&他繼續說道:“關於剿匪,大家實在是不知道內情,那些匪,真的就像你們說的那樣好嗎?各地的燒殺搶掠,圖謀不軌者,那個地方不是這些匪居首位?有些匪首更是無惡不作,南方一個省,還是在省城,一天晚上鬧燈會,一夥賊匪搶了整整一條街。當時街上的女人全部都被抓上山,當晚就被這些禽獸給活活的糟蹋了。其中,有幾對母女因不堪被同時羞辱,當場撞死在牆壁上,這些匪患就真的像各位大人說的他們是年少無知,連人也沒殺過嗎?&&&&李中堂一直叮囑我們,千萬不要冤枉好人,我們是抓了不少匪,甚至最後審完後砍了不少人頭。可是,我們也放了不少人,你們可以打聽打聽,不少山匪現在對李中堂還念念不忘,說是李中堂讓他們重獲了一次生命。我們一直都是軟硬兼施,能讓改過自新的就不殺,實在罪惡滔天的也不能放啊。各位大人,你們也有妻兒,你們現在咬住剿匪的事不放,來做李中堂的文章,你們覺得能對得起那些被賊匪殘害的百姓嗎?”。&&&&刑部尚書的話起了很大作用,之後刑部左右侍郎也站了出來,他們也是拿著具體的數據和事實在說話,他們必須要極力的挽回局麵。&&&&這時戶部侍郎劉士成覺得還有一件事必須要說清楚,於是,他站出來說道:“在下很讚同刑部各位大人的肺腑之言,我是兩次親隨李中堂到地方賑災和推行新政的隨員。方才富中堂說的有人呼喊萬歲的事情,在下當時就在場。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什麼百姓,他們是化妝成百姓的歹人,而他們的任務有兩個,一個就蠱惑百姓鬧事,另一個,相信大家都沒有忘記,那就是有人要趁亂刺殺李中堂,大家想想,這些人的話怎麼能信呢”。&&&&而站在一邊的李序然一直沒有說話,他以不變的姿勢站在那,他的心很清楚,現在,他能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眾人說了這麼多,而有一個人,還一直沒有說話,李序然一直在等著,這個人就是同樣頂著大學士頭銜的——楊再興。&&&&熱門小說網&&&&
回到清朝當大官相關作品:
Snap Time: 01:28:04&&ExecTime:2.9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到清朝当太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