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朗读古诗的背景音乐朗诵吟诵

中华古诗文诵读优秀小标兵申报材料
中华古诗文诵读优秀小标兵申报材料
河北省***市桥东区***小学四五班&&&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明文史,诗歌词赋在其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古到近代,诗歌的创作代代相传,又不断创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许多杰出的诗(词)人,无数的中国人在唐宋诗词的诵读声中成长起来。我当然也非常爱诵读古诗文。
每当我拿起古诗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开始对它们进行背诵。背诵的时候,我会用通过理解诗文意思的方法背诵,这样,既能背会古诗,还能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真是一举两得!如:背诵曹植的《七步诗》时,我会想到它的意思是:煮豆烧豆萁,豆就在釜中哭泣,本来都是从一个根上生出来的,为什么要逼的太急!&&&&
通过理解诗文的意思,我就会把原文代入,这样很快就会背了。
现在,我的古诗积累量非常多,已经达到了150多首了。从年幼时就开始背诵的李白的《静夜思》一直到现在的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我能流利地背出每一首。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我都倒背如流。
古诗文的好处可多哩!首先,背古诗可以让我们增强记忆力。有了背古诗的基础,今后背再长的文章也不会害怕了。第二,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国家独一无二的,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我们应该把国家的自豪承接下来。第三,多背诵古诗文可以有助于提高我的作文写作水平。古诗都是用精炼的几十个字写成的,而一扩写,或把意思用通顺的话写出来,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或小片段。所以它能锻炼我的作文扩写、缩写能力。而且古诗能描写出各种各样的场面。如: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凄惨的结局、一个春暖花开的景色……比如:杜甫的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描写了杜甫知道了官军收复了黄河南北的失地,家人都兴奋至极。他们白天唱歌喝酒庆祝的场面,说明了杜甫一家盼望这一天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自从学会了背诵古诗,我的作文水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从那时起,我学会了描写景色的方法,要多用清词和丽句,这样就会构成一个佳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用佳段还能凑成一篇优秀的作文。这样就是写好景色作文的秘诀之一。而且,背诵古诗还能令我心胸开阔,让人豁然开朗。
由此,背诵中华古诗文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我们都争当中华古诗文诵诗优秀小标兵吧!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六年级下册)
鄂教版语文六下: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鄂教版语文六下: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摘要:国统一,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的热烈感情。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结...: ◇ 六年级试卷:六年级基础训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课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例 
  阳逻五小 方凤莲
  教学内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抒发了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极度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的热烈感情。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风格。
  3. 感受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设计理念
  以读、诵为主线,层层深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课堂教学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聊聊诗人,导入新课,
  1.简介诗人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安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
  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的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2.简介时代背景,揭课题。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以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
  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写的这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读读古诗,整洁体感知。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全班正音,注意蓟念&j&&,涕念&t&&
  3.再读古诗,指导学生接古诗的音韵与节奏,读好每一句全班齐读。
  三、自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意。
  (1)学生回忆交流弄懂古诗诗意的方法。(结合注释,反复读中理解,联系插
  图,发挥想象,串联词义等。)
  (2)请同学综合运用以上方法,默读弄清诗意,不理解的可以打上&?&。
  (3)同桌相互合作,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全诗大意: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这个消息,止不住
  的泪水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愁颜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直奔那旧都洛阳。)
  (1)教师评价。(注意侧重学生把握文意的能力,重点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遣词造句的精当。)
  (2)带着对诗文的理解齐读古诗。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境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导学生想象全诗意境。&&&→
&发表评论&&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yudandan的BLOG
&我的日志分类
My Article Sort
NEW article
New Announcement
&我的相薄分类
&最近更新日志
&&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明
18:05:55 &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明
&&小学中高年级经典诗文诵读初探
内容提要: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经历了一个蓦然醒悟,制定目标;认定目标,引导激趣;学生认可,兴趣盎然;运用自如,会诵会吟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成长经历萌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经典诗文的诵读,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还弘扬民族文化,真是一举多得。
关键词:经典诗文&& 诵读&& 兴趣&& 运用&&& 民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几乎每天早自修,你都可以听到我们班同学诗歌朗诵的声音,而且朗诵的都是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文。经典诗文的诵读,已成为我班同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一积累,每周一考查,每月一比赛,每学期一活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还弘扬民族文化,真是一举多得。
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其实还有个萌芽、长叶、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呢!
一、萌芽:蓦然醒悟,制定目标
去年,到衢州鹿鸣小学观摩古诗文诵读成果,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惟妙惟肖的表演,听着孩子们绘声绘色的朗诵;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发言,入情入理的独到理解,中国古&&&&& 诗文的底蕴这一含糊的概念刹那间清晰起来,可吟可诵,可歌可舞,而我们平时上的白话文又怎能相提并论呢?她应该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作为文化传播者的老师在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明方面有着多么重大的责任和重要意义啊!经典诗文的诵读与引导,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传播与发扬中华经典诗文,教师义不容辞。
回到学校,我就寻找资源,制定诵读方案,决定先从唐诗开始,因为我们的学生每人手上都有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收集的大部分是唐诗,而且每首诗都附着两首配读诗,如果能掌握起来,那就有两百多首呢。《游子吟》、《滁州西涧》、《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芙蓉楼送辛渐》、《出塞》 、《山居秋暝》、 《鸟鸣涧》、《凉州词》、《长歌行》、《七步诗》、《墨梅》、《竹石》、《石灰吟》、《示儿》&&经典古诗应有尽有。这些诗歌,孩子们有五分之一以上会背诵,一个学期下来背完应该没问题。当时我教的是四年级。
&&& 第二学期,在巩固唐诗的基础上接触宋词、元曲,主要曲目安排《江南春》(波渺渺)、《长相思》(吴山青)、《苏幕遮 》(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鱼霖铃》(寒蝉凄切)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念奴娇 》 (大江东去浪淘尽)、《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 鹊桥仙》(纤云弄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学期,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开始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可以有所接触。
到第四个学期,背诵的重点就是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篇幅不是太长的可以整篇背诵,篇幅很长的著作中选一部分相对浅显的文章。像《大学》、《中庸》、《论语》都可以分章节进行背诵全文。
第五、六学期重点背诵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对于五经的诵读,要求与四书类似,有选择性地进行,如果从三年级开始,时间安排可以更从容,内容可以更丰富。
利用每个假期诵读适量的明清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传》等等。
&& &二、长叶:认定目标,引导激趣
&&& 在实验中,我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参照利用别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少走弯路。我发现&激趣&&导法&&引背&&摘录&&活用&的诵读古诗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我们的中高年级学生,于是我边探索边运用,具体方法如下。
&&& (1)激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我们首先注重激发学生自读古诗的兴趣。如在实验的起始阶段,我们给学生讲&诗的故事&、&诗坛趣话&&;先读浅显的诗,使学生感到读诗并不难,尝到读诗的甜头,以此来调动学生自读古诗的兴趣。可以先让学生把以前会背的古诗全部背诵给同桌听一听,进行初步的统计;再把同学们接触过,但又不是大家都会的那部分简单诗词抄下来进行背诵,难度不大,背诵起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自信心一下子就找到了。
&&& (2)导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大量诵读古诗文&的关键就是掌握一定的&法&才能完成一定的背诵&量&。因此,在实验中,实验教师都非常注重导之以&法&,具体分三个层面进行:
第一步:学诗授法。就是以课本中的古诗教学为主渠道,注重读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依&法&习得。如在实践中,教师摸索出了按&细读&&精读&&感悟&三程序进行的自读古诗的一般方法:①知诗人,解诗题;②抓字眼,明诗意;③多诵读,悟诗情。
第二步:配诗悟法。就是学完课本中的一首古诗后,补充另一首便于比较的课外古诗,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学生逐步体会、巩固读诗的门径。如,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我就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思乡的诗,有关对月抒怀的诗,孩子们一下子就背会了《月下独酌》,联系上了《静夜思》,同时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第三步:展读用法。即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辟&每日一诗&栏目,有系列地每周刊出一首古诗,作为重点赏析,教师稍作点拨、引导,让学生欣赏诵读,自悟其意,自得其乐。
&&& (3)引背。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读诗方法后,我注重引导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一是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的背诵方法&。如&词语组块背诵法&、熟记诗&头&背诵法、联想画面背诵法、抓诗眼背诵法等,学会了方法,让学生有系列地背。二是引导学生互相背诵、考查,同学作适当引导:写春天的诗,诗中之&花&,诗中小动物&&
(4)摘录。不管哪一首经典诗文,能历经漫漫历史长河的冲刷洗涤而成为经典被沉淀、积淀下来,在遣词造句方面肯定是下足工夫的,诵读了几遍之后也就能感受哪些句子是朗朗上口的。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把握语感,找到名句,老师进行表扬,使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再学的兴趣。重点句能记住了,根据重点句这一诗眼,熟读背诵,难度也就降低了。
(5)活用。就是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体验,注意创设一定的情境,指导学生在口头表达中、作文中比较恰当地运用古诗。但我们不作过高地要求,不作硬性规定,以免学生望&诗&生畏。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有小部分学生能引用古诗,写出精彩生动的作文,还有部分学生能尝试着写出一些有点诗意的小诗来。
&&&& 此外,在指导学生大量诵读古诗文时,我们注意不增加学生的背诵负担,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早自修 &读诗指导&,保证教师有时间指导学生大量诵读古诗文;二是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让学生背古诗、检查背诵情况。后来又尽量寓教于乐,让活动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既保证学生有时间大量诵读,又不增加学生负担。
当时,正是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一边复习准备应考,一边安排孩子们每天早自修抽五分钟时间读一首古诗,读熟之后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含义,然后教师作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诗歌的意境。然后在语文之前安排三分钟进行背诵比赛。
孩子们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多同学读两三次就会背了,慢的同学也只需五六遍,每天利用点边边角角的时间就足够了。再加上孩子们四年多来的积累,不到一个月,期末考试过后进行了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最多的能背诵120首,最少的能背30来首(弱智除外),平均能背60首古诗,在限定5分钟时间内,最快、最熟练的学生能背30首。有同学兴趣很浓,竟然挑战自我,甚至能把《春江花月夜》、《木兰诗》、《将进酒》这样难理解的长诗流利地背下来。接着又在班队课上组织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不难。自创&化整为零&、&分时段背诵&、&根据现代音乐填词法&、&竞背法&等方法,各人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自己探究最适合的方法,自得其乐乐无穷。总之,交流时,一个个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交流后,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取长补短,事半功倍。
三、开花:学生认可,兴趣盎然
真正让我感觉到孩子的兴致很高的是这个学期开学初。记得寒假前,我布置孩子们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上学期学了《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之后,老师补充的许多相关知识令孩子们大开眼界,纷纷表示了对三国人物、三国故事的极大兴趣.寒假作业检查时发现,有80%的学生认真看了至少一部小说。布置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沁园春 》(北国风光)巩固率更是达到了100%,另有35人,在老师布置以外,自己背诵了很多诗词,有背岳飞的《满江红》,有背白居易的《琵琶行 》,当然更多的同学背诵简单的绝句律诗。
今年开学,一时忙得忘记古诗词积累了,马上有学生提醒,胡望珩同学告诉我:&我读诗歌,慢慢地就有味儿了,好像有种找到依托的感觉,一天不背,倒是闷得慌。&胡琦同学也悄悄地对我说:&徐老师,如果哪一天,我没背诗就上床,也会睡不着,非得起来完成这一任务才踏实。&面对如此高昂的兴趣,我临时改变计划,马上拿出《三字经》来,因为开学初孩子们多少带着点假日综合症,正好可以借助这其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收收心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叫,性乃迁&&&一边背诵,一边请知识丰富的同学在活动课上讲有关的故事,诸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不消一个月的时间,同学们就背下《三字经 》,渐渐地,班风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动不动就翻脸吵架的现象慢慢减少了,以至于都见不到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看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新契机,那天,我路过操场,看到孩子们正在一边跳绳,一边唱歌。对,把唱歌改成背经典诗文不是一举两得,寓教于乐了吗?进一步我想到现在孩子所玩的游戏单调乏味,时间又经常被挤走,完全没有我们那一代孩子那么尽情开心。于是,我决定带孩子玩起传统游戏,像跳皮筋、击鼓传花、跳绳、造房子、玩陀螺、滚铁环等等,一边玩游戏一边轮流背诵,活动课上就出现了新景观:
跳皮筋的孩子不再唱:&马兰开花二十一&&&,取而代之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击鼓传花时&不幸&被传上的同学再也不必为自己表演不了好节目而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了,信守拈来就是诗词呀,什么&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也背得气势磅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诵出了迷惑后的顿悟。于是乎,孩子们乐也乐了,学也学了,传统的变成新鲜的,新鲜的激起新兴趣。传统游戏、传统文学都得到继承发扬。
四、结果:运用自如,会诵会吟
一年多的古诗文诵读,使孩子们受到的熏陶是非常明显的,平时的作文中,孩子们古诗词运用自如。徐毅男在《观元宵烟花》中就以&&火树银花触月红,揭夫鼓吹闹春风&每当元宵节来临之际,人们总是以放鞭炮、赏花灯、吃元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佳节.&开篇点题,中间又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瀑布形火花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使文章增色不少。周韵豪在《我最喜爱的植物&&梅花 》中写道: &&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你知道这歌颂的是什么花吗? 是的,这就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花中君子&&梅花。&像这样句中有诗,琅琅上口的句子在作文中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确是的,你或许想像不到&幽幽春水向东流,深处桃花半瓣羞。细雨绵绵春泥润,百花争艳何时休?&这样的诗句出自我们班胡望珩同学的《咏春》;你或许也很难相信我们班的薛浩松同学因为从小跟随军人父亲一起长大而《述志》&从小立志入国防,身佩甲胄守边防。参军杀敌意为何?不为名利为安邦。&多么可敬的志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技,就会落后、痛苦,受人宰割;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甘愿为人奴隶。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琴棋书画各树一帜又融会贯通,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犹如一枝枝文化奇葩,绽放着独特的美丽幽雅 。正是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学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使我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会被别的民族同化。诵读经典诗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使青少年能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正确认识自己,并得以创造性地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本人在经典诗文诵读的探索中的一个真实过程和感受,不管我能不能把学生引进民族文化的殿堂,但我始终相信,至少能背诵经典诗文的孩子明确自己是有着深厚文学底蕴的民族的后代,无论何时他身处何方都不会迷失方向,他的心中永远会有祖国和人民,他驿动的心才会踏实安宁,才会有一个归属感。这条路,我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04
[2]《宋词三百首》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2005.03
[3]《诵读经典古诗文,传承中华文明薪火》&&& 张友忍&&& 2004.07
[4]《要强化母语教育》顾黄初&& 《小学语文 》&&& 2007.03
[5]《语传千载 深情映古今》&李静&《小学语文 》&&& 2007.03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吟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