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金陵外史程缵 ,有没有耶稣这个人这个人?程缵是清朝人吗?

1 / 289748 页
查看: 3476965|回复: 3476965
UID126066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常亲近同修, 积分 7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道德教育課本& &修身立命寶鑒
太上感應篇圖說
(白話編譯)
傳閱流通 消災增福
助印傳揚 功德無量
14:03 上传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宝藏 于
14:03 编辑 ]
随喜赞叹,与您共勉!
随喜赞叹,与您共勉!
总评分:&经验 + 24&
UID126066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常亲近同修, 积分 7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14:12 上传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治世之大权也”。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大力弘扬因果感应之理,舍此别无更好的方法。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现代科技的影响,对鬼神、祸福之说嗤之以鼻,以天道赏罚为渺茫无稽,视因果报应为迷信愚昧。殊不知,因果法则乃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佛经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刻未到。”古语云:“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人们对于因果循环报应之理不予相信的原因,大概是看到有人作恶却荣华富贵,有人善良却贫穷短命,这是何道理?其实,因果循环之理甚深,非一般修行人可以揣测。因果必通三世,《涅槃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所以,因果报应被称为三世业报。我们看到有人享福,乃是他前生行善修来的福报,今生如果更加勉力修善,就像在银行存款一样,利息越来越多,福报越来越多,则下一生依然富贵;反之如果不知珍惜福报,作恶多端,仗势欺人,福报必然被折除,等到恶贯满盈,必然破败,死后堕入地狱,或转生恶道受苦。有人忠厚善良,却一生穷困坎坷,那是因为其前生恶孽所致,若能勉力为善,则能抵除前生罪业,等到功德圆满,必获善报,到中年、晚年享福,死后转生善道,或超升天堂,或转生人间,享受荣华富贵。有人本来前生造孽就多,造成今生命运不好,今生又不行善积德,所以年纪轻轻就遭受各种灾祸。所以,命运乃是我们自己造就,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岂会厚此薄彼?一个人如果明了三世因果循环的道理,懂得命运乃是自己造就,必能改过迁善,勉力修福,进而转祸为福,改造命运。
想要学习因果感应的道理,入门必读书主要有《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了凡四训》、《俞凈意公遇灶神记》等。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彻底了解因果的道理,则必须深入佛法,在博大精深的佛法中寻求宇宙、人生的真相。
《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此书源出于《抱朴子》,后经宋代李昌龄、郑清之等先贤发扬光大,流通于世,影响深远。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民国时期,印光大师亦曾大力弘扬此书,以挽救世风。历代以来,为《太上感应篇》作注解的注书,多达数百种,皆是历代先贤为劝世救人而作,包括真西山、惠栋等大儒,也欣然为之作注。在众多注书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感应篇直讲》、《感应篇汇编》和《感应篇图说》三种。其中《直讲》以浅释为主,《汇编》以说理为主,《图说》以证案为主。
《感应篇图说》一书,首创于清朝许鹤沙先生(许鹤沙先生,名缵曾,字孝修,号鹤沙,江苏华亭人。顺治六年进士,散馆授检讨。又为右春坊右中允,兼内翰林秘书院编修,翻译《大学衍义》。分校礼闱,旋外补江西驿传道副使,官至云南按察使。),后经王继文、郝玉麟、徐白舫、黄正元、毛金兰等诸先贤增补发挥,遂成鸿篇巨制,蔚为大观。此书乃是将《感应篇》条分缕析,加以注解,证以事实,配以图像,咏以诗词,注、证、图、诗,四位一体。体例严谨,内容丰富,语言典雅,极为精彩,读之足以惊人心目,改过向善之心油然而生,诚为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所以,此书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反响,士民争相刊版印送、传阅流通,其觉世牖民、教化世人,功莫大焉!
然而,遗憾的是,如此经典的一部善书,目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流传未广。为此,笔者不揣浅陋,发心将此书发扬光大。于是参照诸家版本,进行校订,个别地方加以注释。并将全文译为白话,以方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们阅读。
此书是一部极好的道德教育教材,家长和老师可以选取其中的故事,为儿童讲说,使其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气质和习惯,终身受益,长大后必为贤善,必成栋梁。此书也是修身立命的宝典时时阅读,认真领会,对于提升道德学问大有裨益。对照书中所讲,检点身心,对于其中的种种过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进而通过修善修福,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今生得遇此书,即是有福之人,惟愿珍稀善法,勉力实践,精进修持,必能受益匪浅,福德大增。更祈辗转流通,助印传扬,广为劝化,广结善缘,功德无量!
公元二零一二年岁次壬辰年春虚空宝藏(聖浩)谨识QQ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宝藏 于
14:50 编辑 ]
感恩师兄法布施!
总评分:&经验 + 12&
UID126066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常亲近同修, 积分 7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顺治皇帝御制《劝善要言》序
顺治十二年世祖章皇帝御制劝善要言序
朕惟天道至善,即以其善赋之下民。故人之生无有不善,其或有不善者,皆因内蔽于私欲,外染于污习。至不能守其初心,遂悖乎天矣。因人之存心行事不同,是以上××察,降以灾祥。降祥者,故以显佑善人。其不得已而降灾者,亦以明戒下民,使之改过而迁于善也。从来报应昭昭不爽,拒不可畏哉!古人原天垂训以教天下,正论嘉言,不一而足。但文之深者,戒不易通,言之简者,又不能尽朕,躬承天命,抚育万方深念。上之教世,劝勉为先。人之立身,为善最乐。故取诸书之要者辑为一编,名曰《劝善要言》。语不欲文,期于明理;词不厌详,期于晓众。欲使贤愚同喻,大小共知。读此书者当深思其义,体之于身,省之于心。善者则益当加勉而进于良,以求吉庆。其或无知而误染于不善者,尤当速改而归于无过,以免灾戾。庶不负上天好生之心。而朕殷殷教化之意,亦不虚矣。凡我人民其敬勉之哉!
※雍正皇帝上谕
雍正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世宗宪皇帝上谕
民间借贷一事,所以通彼此之有无,济一时之缓急,意本善也。乃有贪利营私之徒,往往乘之匮乏,勒索重利。如借贷米谷,则不但加三起息,竟有加五,或多则加倍者。小民偶尔窘迫,止顾目前,及禾稼登场,终岁辛苦之所获,不能复为己有。虽丰稔之岁,仅足供偿债之需。一遇歉收之年,则束手无策,必至息上加息,累年不能楚结,且遗累于子孙。而挟赀射利,乘急多取者,视为固然,全无矜怜悯惜之意。贪饕为性,浇薄成风,此亦人心世道之患也。夫缓急人所时有,周礼三物六行,孝友睦姻,而继以任恤。盖州里族党,有急则相倚任,有困则相赈恤,此乡邻风俗之美,王化所先。而其人以仁厚居心,亦所以长享福泽于弗替,此即仰邀天地神明赐佑休征之根本也。从来穷通贫富,境遇不常。幸而富厚有余,是天之待我独厚,则当思济人利物,恤灾扶困,以广行善事,仰答天恩。若以天之厚我者,特以为剥削贫人之具,不但上××临,必加谴责,即返之于心亦忍为之乎?凡属贪鄙之人,利令智昏,以为如此可以致富,独不思贫富有一定之数,善恶有不爽之报。假令为富不仁者,皆得拥厚赀以长子孙,则乐善好施者必至匮乏终身矣。自古迄今,有此天理乎?尝见不义之财得之若易,乃享受未久,或耗于意外之灾患,或败于不肖之后人。是知刻薄之行,损人适以自损;仁厚之风,利人还以自利也。此种盘算薄恶之俗,若不晓谕化导,遽以官法绳之,又恐转阻贫民借贷之路。故特将天道循环之理,委曲开导,启其良心,挽其敝俗。凡有借贷银钱米谷者,二分三分起息者尚属情理可行,若太多则成为富不仁矣。若地方有司将天理人心,时时训谕,以化其残忍刻薄之习。倘劝导既久,而下愚顽恶之性不肯改移,尚有重利盘放者,则访确一二人,加以惩治,以儆其余。如此庶恶习可以转移,贪风可以止息矣。如有无赖之徒,因朕此次劝导之训谕,或借端图赖,或生事强借,以加害良善温饱之家者,尤当加以重惩,不可宽贷。此全赖地方有司奉行劝道之公,当勤诚也。
※乾隆皇帝上谕
乾隆五年十一月初四日奉上谕
从来为治之道,不外教养两端。然衣食足而礼兴,故论治者往往先养后教。朕御极以来,日为斯民筹衣食之源,水旱之备。所期薄海烝民,盖藏充裕,俯仰有资,以为施教之地。而解愠阜财之效,尚来克副朕怀。第思维皇降衷,有物有则,衣食以养其形,教化以复其性,二者相成而不相妨,不容偏废。正如为学之道,知先行后。然知行并进,非划然两时,判然两事。又安得调养之道未裕,遂可置教化为缓图也。今学校遍天下,山陬海箧之人无不游挟诗书而庠序。顾学徒以文艺弋科名,官司以课试为职业,于学问根本、切实用功所在,槪未暇及。司牧者尽心于簿书筐箧,或进诸生而讲文艺。则以为作养人材,振兴文教,其于闾阎小民,则谓是蚩蚩者,不足兴教化。平时不加训迪,及陷于罪则执法以绳之,无怪乎习俗之不淳,而诟啐浇漓之不能禁止也。朱子云:“圣人教人大概只说孝悌忠信,日用常行底话。人能就上面做将去,则心之放者自收,性之昏者自着。”此言深探立教之本源,至为切实。盖心性虽民之秉彝,而心为物诱则放,性为欲累则昏。存心养性,非知道者不足与议矣。夫事亲从兄,则家庭日用,人人共由;孩提知爱,少长知敬,又人人共具。不待勉强为之,尧舜之道不外乎是。即如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得一衣,必先以衣父母,此即是孝,能推是心,而凡所以顺其亲者无不至,则为孝子。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此即是悌。能推是心而凡所以敬其长者无不至,则为悌弟。一人如此,人人从而效焉。一家如此,一乡从而效焉,则为善俗。孟子曰:“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又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由是道也,惟在上者不为之提撕警觉,则习而不察,而一时之明,不胜夫习之渐染。童昏锢蔽,日入于禽兽而不自知,任君师之责者奚忍不亟为之申重而切谕之也。我圣祖仁皇帝颁圣谕以教士民,首崇孝悌。皇考世宗宪皇帝衍为广训,往复周详,已无遗蕴。但朔望宣讲只数具文,口耳传述,未能领会。不知国家教人,字字要人躬行实践,朴实做去。人伦日用正是圣贤学问至切要处。尧舜之世,比户可封,只是能尽孝悌。放僻邪侈,触蹈法网,只为不知孝悌。记曰: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恶名比必不果。诚能如此存心,岂复有纵欲妄行之事?茍不从此处切实做起,诵读诗书,高谈性命,直谓之不学可耳。凡有牧民课士之责者,随时随事,切实训诲。有一事之近于孝悌,则从而奖劝之。有一事之近于不孝不悌,则从而惩戒之。平时则为之开导,遇事则为之剖析,如此则亲切而易人,将见父诏兄勉,日积月累,天良勃发。率其良知良能,以充孝悌之实,蔼然有思,秩然有义。豫顺积于家庭,太和翔于宇宙。亲逊成风,必于此始。凡吾赤子其敬诸,凡司牧其敬奉诸!
UID126066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常亲近同修, 积分 7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太上感应篇图说》原序(一)
世祖章皇帝,本上天好生之心,广善与人同之愿,博采旧文,独标新义,名曰《劝善要言》。而《太上感应篇》则在摘取中者也,冠以御制,照耀简端。大哉王言!真若星汉经天,江河行地矣。迨我皇上继统承庥,尊孔孟之书,阐《六经》之旨,纂《通鉴》,行《孝经》,布告臣民,颁行中外,猗(音yī,叹词,表示赞美)与盛哉!仰见渊源圣学,先后一揆。大一代同文之治,广千古心法之传。不惟海内黎元,户诵诗书,家修孝悌。即日出月入之乡,鸟音卉服之伦,莫不输诚慕义,服教畏神。熙熙然,皥皥然,直与虞夏商周共臻上理,而岂汉唐宋明所可仿佛万一也哉!
余叨沐皇恩,两抚滇境。一切农桑学校,无不谆谆劝勉。每逢朔望,督率僚属,宣扬圣谕,并令守令等官,一体讲解。虽数年以来,边圛渐谧,风俗渐醇。而夙夜匪懈之心,余则何敢斯须或去也。甲戌夏五月,偶得《太上感应篇图说》,翻阅数过,手不忍释。其引经也,见训典之足凭;其证史也,示法戒之可信;其征事也,考往而知来;其绘图也,因象而悟理。大而四端五典,纪纲法度,以至撙节爱养,动静语默,无不包举而无遗,推暨而罔外。现幽冥于尺牍,泄造化于毫端,其于世道人心非小补也。
余仰体皇仁,推广圣化,特捐薄俸,刊序刷颁。惟愿读是篇者,触目惊心,身体力行。毋曰彼苍甚缈也,一事之公私,即为天地所式临;毋曰尔室可欺也,一念之邪正,即为鬼神所指摘。但使日用伦常之际,为臣者竭忠尽于国,为子者敦孝敬于家,为士者守礼义于胶庠,为民者安耕凿于闾井。化椎鲁为文明,化戈矛为干羽。相与击壤歌风,共嬉游于万年有道之朝,是余之志也夫。
康熙三十三年岁次申戌仲夏月榖旦广宁王继文序
※《太上感应篇图说》原序(二)
我朝列圣相承,绍天建极,锡厥庶民。六合之内,八方之外,风德濡化,丕应宣洽,罔不率俾。夫上之所好,民之表也。顾教思无穷,则《易》所谓正辞,《书》所谓皇极之敷言,作君作师,有不能已。而人臣承流布泽,缀附古训,稽参演绎,于以宣上德,广教化,殆庶几焉。钦惟世祖章皇帝平定天下,安集群生,郅治维新,务以德化。其时蒸庶怀仁,性类循礼,喁喁如也。犹念遐迩殊地,运世异时,乃着为《劝善要言》,命词臣翻译成帙,冠以睿藻序文,焕扬宇内,昭兹来许。
臣郝玉麟尝伏诵圣制,博览约取,于《太上感应篇》采录为多。夫是篇荟萃群书,该括万事。其指洪纤悉备,其辞颛蒙可晓。桴鼓影响之理,使人确然无疑。宋初李天锡(李昌龄,字天锡)表出于《道藏》,为之作传,南宋郑德源(郑清之,字德源)作赞,理宗尝以禁钱百万刊布。先儒真西山氏复序而行之,大圣阐扬,至教益显。时云南抚臣王继文镂板流传,王言垂于前,感应篇图说系于后。展卷则尊信之心生,披图则从违意决,诚治教之一助也。迨至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暨我皇上,所以觉世牖民,缉熙绍徽,后先一揆。是以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臣玉麟自奉命节制闽浙,仰承累朝正德厚生,一道同俗至意。凡农桑学校诸事,殚心经画,数年来纲纪幸已举张,吏民亦安条教。顾立政欲其勿坏,敷教要于振德。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趣之。则抚臣王继文《感应篇图说》,实足以警觉人之心目。爰集善本,校雠增益,重付剞劂,以广其传。夫善恶感应,天之常也。苟为善而不期报,民之上也;即期报而为善,民之中也;若知有报而不能为善去恶,民之下也。而况以善为不足为,以恶为不必去者乎?凡兹士庶,幸生重熙累洽之时,沐渐仁摩义之泽,钦圣主之格命,佩太上之明训,睹淑慝(慝,音tè。淑慝,犹善恶。)之肖形。其尚增美释回,益自修洁,臻于粹精,以答教育,以储福佑也哉!
& & 乾隆三年岁次戊午仲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世袭骑都尉加七级记录三十八次功加一等臣郝玉麟谨序
UID126066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常亲近同修, 积分 7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旧序(一)
古之出将入相,着伟绩而膺繁祉者,非特才略茂也,必其仁心为质,勤勤恳恳之意,有以覃被于天下,而后有以感召乎彼苍。盖尝论天人,理数之间,捷若影响,无毫发爽。是故《易》《尚书》,圣人觉世牖民之书也,《易》言积善积恶(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言“惠迪吉,从逆凶”,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乃或者以感应之说,近于矫诬,且启人侥幸。不知为善而即思获福,改过而出于畏罪,诚非圣人之心。耸之以福,怵之以罪,以坚其为善改过之念,则正圣人觉世牖民之善术也。故余尝谓《太上感应篇》与《易》《尚书》相表里,不可不心解而力行之也者。
节制金处开府黄公,敭历戎阃,垂四十年。戢(音jí,收敛也)兵绥民,功烈卓卓可纪,而利物济人,如散药疗疾、捐资助婴诸善事,指不胜屈。生平笃信《感应篇》,一言一行,无不奉为规范。既更欲公之同好,于是博采古今善恶之报,着为证案,绘之图像,系以诗章,刊刻流布,猗欤休哉!公之立心,在乎觉世牖民,以为广征博引,不啻六韬三略,三令五申也;论断确凿,不啻步伐止齐,刁斗森严也;绘之为图,不啻山川形势,聚米画沙也;纪之以诗,不啻采薇六月,咏歌见志也。然公之一生所以覃被天下者,可于是书觇(音chān,观看也)之。是以勋高望重,荷圣天子特达之知。锁钥之寄,而且康强逢吉,梦叶兰熊,作善降祥,修德获报。公之感召彼苍者,矣即于是书决之。《感应篇》可作《易》《尚书》读,则是书作《易》《尚书》读,奚不可哉?
余忝师率之任,于公为同城,窃喜是书流布自栝苍始,俾所部士民,咸知心解而力行,以之为善而改过,即以之锡福而免罪。是尤公之大有造于栝也。用是不辞固陋,敬书数言于简末,以见公之着伟绩而膺繁祉者,其来有自,且以志余之私幸云。
乾隆二十年十月玉沙杨志道谨书
※旧序(二)
尝旷观于天人之理,其感应之机至不爽也。天有四时,莫大于春,虽温肃递嬗,而太和之气运而日新;人有四德,莫大于仁,虽宽严互施,而秉懿之真流而不息。天也,人也,一而二,二而一也。故人心之淑慝,其感甚微,其应甚速。一念之祥和,在人为晬面盎背(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貎,敦厚之态。指有德性者的仪态),在天则景星庆云应之矣;一念之惨刻,在人为疾声厉色,在天则凄风苦雨应之矣。《易传》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禹谟》谓:“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皆昔之圣人洞达天人之旨,言虽互异,理固同揆也。
栝苍总镇大人黄公,德宗性善,学究天人。公之太翁颖公大人,曾于趋庭之日,授以感应真言,世德渊源,其来已久。公自弱冠登乡荐,成进士,第射策金门,侍卫殿陛,历任西江巴蜀,自江南河协陞任金处总镇。数十年间,所阅虽殊,笃志好善,久而愈纯。日以感应秘训为兢兢,居恒军政稍暇,采辑古今事迹,足与经旨相发明者,配注作传,至数千言。盖本其平日身体力行,天人协应,历历不爽者,现身说法,欲使万类同臻善域,普天咸跻休征,以沐浴乎春风膏雨,鼓歌于光天化日者也。《诗》有之:“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惟公有焉。乙亥春辑其传注,欲公同志,寄育点次付梓焉。事既竣,爰拜手为之序。
宣阳旧令汾湄雷仁育书于莲城山屋
※黄正元原序
我世祖章皇帝,乘干建极,统御万邦,轸念下民。智愚不同秉,观感有浅深。爰体彼苍好生之心,广善与人同之量。博采群书,垂为教法,名曰《劝善要言》。而于《感应篇》中摘取尤多,亲洒宸翰,尡耀简端。至哉!圣人之心,如天之无不覆,地之无不载。凡属血气之伦,固已展卷思兴,闻风向化矣!迨至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暨我皇上,圣圣相承,心源合撰。凡所以觉世牖民者,时勤睿虑,叠沛恩纶。至德之感孚,沦肌浃髓。扶杖而观者,感激涕泣。咸仰圣天子推诚布赤,超尧舜而迈百王,非汉唐宋明粉饰虚文,可得仿佛其万一也。正元海疆薄植,一介庸材。父子兄弟,世受国恩,愧乏嘉谟,稍裨圣治。
窃念《太上感应篇》,统四端,兼万善。其指洪纤悉备,其辞浅近易明。现幽冥于尺幅,泄造化于毫端。桴鼓影响之理,如是乎确然其不爽也。盖有所慕而后为善,有所畏而后去不善者,民之情也。是篇引之其所慕,而惕之以所畏,俾善者益坚道念,不善者革其非心,洵足羽翼皇献,赞襄圣化,其于世道人心,非小补也。因不揣固陋,学前贤之故步,纂辑成帙,冠以列圣天章,颜曰《感应篇图说》,惟愿世人口诵而心持,心持而身体。各念生圣人之世,由祖父以及子孙,百余年来,休养生息,耳不闻兵甲之音,身不受飢寒之苦。偶遇偏灾,动费帑金千万。旷典异数,实为千古所未闻。因感生奋,因奋生励,伦常日用之间,为臣者大法小廉,为子者竭力尽志,为士者,执经于胶序,为农者秉耒于田畴,以及妇人女子,亦守内则而凛闺箴。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亲睦成风,狱讼衰息。相与击壤鼓椱,共享万世太平之福,方克副太上传经之心也夫!
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仲冬浙江处州镇总兵官臣黄正元敬识
UID126066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常亲近同修, 积分 7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27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2积分728
《太上感应篇》经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茍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已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
牴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评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纷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红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飢、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1 / 289748 页
Powered by
X2.5 Design by(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清代对胥吏的管理及其体制缺陷()理论经济学国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清代对胥吏的管理及其体制缺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林外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