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经时彼焦点打断宏应怎么做

[盐城中学招生]在盐城中学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_好文章摘抄-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盐城中学招生]在盐城中学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盐城中学招生]在盐城中学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21:05:48阅读:所属专栏:
网友王胜槐对[盐城中学招生]在盐城中学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给出的答复:徐神镇楼,你怕不怕图片来自从网陈可,侵删---------------------------------这个问题从4月22日在朋友圈被引爆以来,短短一天就有83个回答,想当年中山大学的体验题都没有这么火爆,看来我盐势力不小啊05―08年北盐中初中,08―11年南盐中高中(现在叫中校区了?有点不习惯),今年正好是第十个年头,在这个问题下也找到了不少闲的发慌的同级大四狗。 @林芷清 的答案已经写的比较详细了,我试着换个思路写,想到哪写到哪吧----------------------正文------------------------我们的故事是从十年前开始的。对于很多盐中学生而言,朱五华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词。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们对“老朱校长”的怀念(绝大多是怀念那时候奖金发的多),但在我们05级(08届)进入盐中时,老朱已经离开了校长大位,并于07年被盐城市检察院带走,此后在盐中的官方声音中很少有所提及。然而曾与李岚清(前国务院副总理)谈笑风生的老朱校长,在盐中发展史上的地位确实是不可磨灭的。老朱校长在盐中十三年,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通过办校扩招为盐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二是建立了南校区。由于建的大楼太多,教室产能过剩,就干脆敞开来招生。每个年级曾多达50几个班,按一个班级50人来算,一个年级有2500多人。要知道当时即使是一些985重点差不多也才是这个数字,比如南京哪个大学。得益于学生膨胀带来的师生比率下降,老朱在任的最后几年是盐中最自由的时代,于是盐中的高考成绩一年更比一年差,04年盐中的高考本科达线率甚至被东台中学超过。由于长期以来自封苏北第一高中,这一凄惨事实的对盐城人民的打击强度大概只有甲午战争对清廷的冲击才能类比。盐城作为大内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市内内斗的激烈程度堪比苏南苏北之争,7个下属的县级市(和县)中,除了革命老兄弟阜宁和待发展地区响水外,没有一个不想独立的。其中声势最大的就是东台独立运动,连名字都想好了,叫苏中市。考场上的得意助长了台独分子的气焰,那几年盐城本地土著谈到高考都有些抬不起头。来自舆论的压力使得盐中改变了自00年以来一直奉行的经济建设为纲的方针,老朱也在05年卸任校长大位,盐中进入了李志成时代。李志成作为一代闯王,肩负着革新的重任,大刀阔斧,下车伊始就砍掉了盐中所有的校队,恢复了公布年级排名的制度,一心向学。很快在08年盐中再次福星天降了一个状元,证明了闯王在教育改革方面的能力。当然高考这种东西更多是高徒出名师,状元在盐中诞生或许更能说明了新校长在RP方面的建树。终于到我们05级进入盐中了。初中时也曾经被学习折磨的要死要活,但和高中比起来,虽然花样少些,却轻松的多。初中时代4班曾一个同学找无良商贩进了一大批黄书,在外面包上书皮,写上语文数学外语,以一块钱一次的价格向外出租。据说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生意范围覆盖了左右几个班,隐隐有朝着托拉斯发展的势头。此事颇具时代意义,毕竟2007年的那个沿海小城市里市场经济和营销理念还远未深入人心。可惜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开张不到一个月就被老师查到,一夜回到解放前。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和清兵入关相似,粗暴地破坏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位没收书的老师在初三那年教我物理。张老师是中国物理学会的会员,可能是智商比较高,有一个神奇天赋技能:无论改过多少作业,只要其中有两个人雷同就一定能发现。起初是没人相信的,然而事实一次次证明所言不假。初三一年过去后我们全班对反侦查的理解都上了一个台阶。初中三年有意思的老师很多。我初中虽然经历过一次分班,不过都在十班。前两年和 @陈羽纶 一个班,班主任是Swim In Summer老师。夏老师和蔼与严厉并存,她双手抱臂低下头用余光扫射四方的经典姿势至今还留在我婶婶的脑海里。夏老师对英语教学的研究颇为深入,常常探究新颖的教学手法。初三的班主任换成了雍亚波老师,董卓式的人物,人高马大,霸气侧漏,下手是狠了些,前排男生常常在数学题做错的情况下惨遭戒尺打手,我和另外两个人也曾经因为上课斗胶带被抓敲了三记醒脑棍加一肘猪蹄。斗胶带是盐城中学(或者说是盐城地区)的一项传统竞技运动,Tapecraft和Warcraft(魔兽争霸),Starcraft(星际争霸)一起,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初中生活。这一桌游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FPS和MOBA的诸多优点。一局高水平的tapecraft对桌面的大小、胶带的尺寸都有相当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越大的桌子越方便放置障碍物作为地形建设,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不确定性。那一次是初三末期,由于教室要做高考考场,学校特批了两件实验室给10班和12班补课。实验室桌子的超大尺寸对于斗胶带而言简直完美,正当我为连胜七局而偷笑不止时,一不留神发现了亚波在窗子旁微微点头的身影,那一幕简直令人陶醉。胶带惨案发生后血气方刚的三个少年誓不罢休,讨论了几节课拟定了一个计划,准备在夜深人静的小路上用黑布套住亚波给他一记闷棍。可惜常言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短短三个星期后就没人再提此事。初中的老师相比于高中而言会暴力些,毕竟“初中生还不太懂事”。依稀记得江湖上有各种关于男老师威猛程度的传闻,比如W姓英语老师是北盐中的扛把子,或者C姓数学老师在保卫学生的战斗中将外校的小混混按在地上打,当然我觉得最猛的还是教物理的老季。初三那年有意思的老师还有很多,比如语文老师刘德林。德林经常和亚波比谁的裤腰带长度更不够用,虽然我觉得还是明显还是亚波的肚子大一点。德林最惹人喜爱的是他对《读者》《青年文摘》那孜孜不倦的热爱。那时我旁边有个空桌,常常放些书和杂物,每当德林来管早读,我便会准备一本诸如此类的杂志,放在一摞书的最上方。德林早上从后门进入,走到桌旁,必会心满意足的将那本书拿起来,走到讲台旁坐在凳子上乐呵呵的看一个早读。在他向讲台走去的那数秒间,后三排诸君都会不约而同地向后露出胜利的、欢欣的、难以描述的微笑。这种微笑出现的如此稀少,除此之外基本只有在男生们拿到了拷满A片的U盘时才会出现。于是大家抄作业的抄作业、对作业的对作业、补觉的补觉,教室里一副安静祥和、幸福美满、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后来语文早读声音渐渐过小,德林也有所怀疑。我只能低调做人,早上将杂志插在一摞书的中间。然德林实在死忠,看到最上面没有,便主动把桌上的书翻个遍,直到找到那本杂志,才会心满意足的拿起走掉。相比而言教英语的蔡斌老师就明锐的多,虽然明天早上同样要在讲台上改作业,每过一会都会抬头巡视一番,所以我们英语早读的音量基本保持在一个周期为6分钟的正弦函数上。初中一晃就结束了,高中的第一年是闯王新政之下最严格的一年,连住宿区最边上的小吃一条街都被取缔了,这直接刺激了八菱花园鸡蛋饼产业的迅速发展。那时的高中生活,大致有如下几个成就可以解锁:第一个叫身经百战,这是一个被动达成的技能。高三周周练,只要熬到毕业都可以获得,没什么门槛。第二个是跑的比谁都快。那时候每天下课千人冲向饭堂的场景也是蔚为壮观。由于每天名额有限,这个一个成就获得的人就要少些。达成这一成就主要是要把握好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时间,对天时地利也有一定的要求,老师的心情,教室的位置都会有所影响。若是遇上坑爹的拖课狂魔,一学期都刷不出一次也是正常。最后一个叫搞个大新闻,这个就相当困难了。颇为惭愧,我在盐中六年还没刷出过这个成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09年的倒黑店运动。黑店就是宿舍区与食堂区交界的位置那个小店,黑店干的事没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该卖3块钱的鸡块趁人不注意刷了30。倒黑运动的意义在于它给我们无聊的高中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掀起了一股全民反抗的狂潮。那一段时间里,紫藤萝小道上贴满了揭露黑店阴险狡诈面目的檄文,段子手们编撰出各种绘声绘色的小故事,甚至有人打着维护宇宙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的旗号到黑店搞点小偷小摸。我一直觉得黑店具有一种大无畏精神。虽然常说盐中风气自由,但高中的精神生活毕竟还是枯燥的,要知道缤纷亚洲配置烂到只能打DNF的网吧都能常常爆满,一本男人装在后三排甚至传阅到掉了铜版纸的封面。黑店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高喊着向我开炮,吸引了无数无处发泄的闷火。有人提到怀念李志成时代的自由,估计是10年后入校的。10年发生了一件拉动江苏省教育产业GDP增长的大事,五严禁令(五严规定_百度百科)。这件事对所有省重点中学都影响深远。教育局在执行过程中没法面面俱到,故只会着重考察重点学校的执行情况。10年暑假盐中给高三学生放了两个月假,我在南京参加化学竞赛时,同行的盐城某县同学说他们只放不到20天。那一年景山也在解放南路的盐都区党校包了4间教室补习了一个月,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被纳入监管范围。之所以说拉动教育产业,是因为五严禁令最大的受益者是数理化老师。路边社统计资料显示,一个有名气的数学老师如果在暑假期间认认真真干两个月的话,可以买两辆盐城生产的悦达起亚。其实他们可以买一辆大众或者雪铁龙的,之所以都买悦达起亚,主要还是因为校长的座驾不过是丰田皇冠。所以说中央对公务用车级别的严格要求的正面意义之一在于促进了本地第二产业的发展。五严禁令出来之后,盐中经历了从衡水道路向深外道路的转型,在我高二那年首届校园文化节上就出现了接近一百个活动。虽然其中有近一半是不会有人参加的学科讲座,但也算是百花齐放。有无聊的批评人士指出盐中在这一时期只是包着深外外套的衡水,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怎么说也穿上了自由的外衣,给爱玩的人一个机会,爱学的人也不耽误。记得我那年动漫社放了最终幻想11,广播台组织了校园歌手比赛,据说还有几个富二代自己掏钱搞了个晚会。其实我觉得盐中作为苏北第一高中是没什么悬念的,毕竟南通是苏中。由于苏中这个地理概念近几年才被发明出来,外省的朋友经常搞不懂苏北苏南苏中,这里我简单提一下盐城人的江苏观。一般情况下盐城都是苏北,偶尔客串一下苏中。对于苏中我们是这样看的:1)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南通人说南通是苏中,我们会告诉他别做梦了其实你就是苏北;2)如果某项东西需要排名,而南通比盐城好的话,那南通就是苏中,这样盐城就是苏北第一;3)如果某项东西需要排名,而徐州比盐城好的话,那盐城就是苏中,这样盐城又是苏中第一。这充分显示了盐城人民在处理问题上的灵活性,当然你硬要说这是脸厚我也不太好反驳。按照情况(2),盐城中学确实可以算作苏北第一高中。盐城地区的教育水平还是可以的,我周围有30%的广东同学知道盐城这个地方,绝大多数是因为做过盐城地区的高考模拟卷。30%其实是很高的一个数字,要知道绝大多数广东人都分不清南京、苏州和杭州这三个市各自在江苏和浙江的哪个省。当然我不敢笑话别人地理知识的浅薄,因为像中山大学在广州而不是中山市这种事我也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才知道。在这个答案(北京户籍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以后和外省的学生有没有水平差异? - maizer 的回答 )中,作者根据清华大学公布的优秀本科生情况,列出了全国十大高中:河南省实验中学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郑州市第一中学福州第一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盐城中学江苏在榜的有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盐城中学。这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为客(fu)观(he)公(wo)正(yi)的评价。如果要问苏南苏北的高中真正的差距在哪里的话,我觉得其实是在校服。苏州的校服都是阿迪的,盐中来个360度是几个意思,山寨361度这种国内二线品牌真的大丈夫?没钱做阿迪的校服找阿迪王也好啊。盐中校服裤的气密性好到谁穿它谁就做下半身桑拿。不过一般人是看不出校方的良苦用心的,直到寒冷的冬天你才会发现原来这样不透气的校服居然是清晨骑电瓶车上学最好的防风装备。好了不黑母校了。所谓母校就是除了你其他人都不能黑。我看了一下这个问题下几乎所有的答案都在说盐中的好。盐中真的有这么好吗?当然不可能,但绝大多数人仍然感激她。盐中承载着无数人青春的回忆,我们在这里认识了基友,找到了喜欢的女孩( @姚小璇 妹子你在哪呢),留下了奋斗的记忆。用我高三班主任严大伟的话来说,也许在毕业多年之后的寒暑假,你一个人溜进高三的教室,找到自己曾经坐过的位置,想想当年的自己,一定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奇妙的感觉。盐中培养了无数北清复交浙南科的学子,他们之后还会在故乡生活吗?或许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在异乡在北上广在纽约在伦敦在南洋在澳洲生根,他们的儿女可能会说沪语吴语粤语京腔英语但不会说盐城话,然而这间学校这座小城,却是他们永远的回忆END网友北庭对[盐城中学招生]在盐城中学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给出的答复:最后一次更新,事情太多了,有毕设的事儿,有学分的事儿,有申请签证的事儿。没有细讲的同学不要在意,我也是爱你们的,阿门!――――――――――――――我是帅哥启动程序已经完成20%的分割线―――――――――――一朋友喊我来回答这问题,想了想,还是在这写点东西。笔者是盐初中2008届,盐高中2011届的,算起来,今年本科也快毕业了,恍恍惚惚十年就这么过去了。(1)2005年的夏天并没有什么特殊,一如以前的热,树头的虫鸣还是永无休止的聒噪。洒水车不合时宜地撒了一地的水,非但不见降温,大大增加的空气湿度连身上的汗都不见蒸发,黏在身上。盐城中学南门斜对面有一家卖珍珠粉的,每到这时都在门口摆上一大浴盆的小龙虾,搭上大锅,炸得一路的油香。对我来说,生活却往前进了一小步。虽然小升初考得不尽人意,但还是碰碰撞撞进了盐中竞赛班。小学是在一小念的,家就在大洋新村。每天从毓龙路的一头骑到另一头,看着一排卖文具和玩具的小店儿,穿过过盐中门口那两排高大繁茂的梧桐。在门口走了六年,又要在这读三年的书。青春似乎都在这一小圈儿的郁郁葱葱度过的。前来报道的第一天,刚刚走进班级,就看见一个齐耳短发的中年女性在安排大家报名和打扫卫生。这就是我的班主任,一作就作了三年,甚至到了高中依然在暗暗地帮我。“我叫夏泳,名字很好记,就是夏天游泳的意思。那么多学生和老师偏偏我们这些人走到一起,相聚在10班,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相处中可以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简单而干练的开场白和夏老师人一样。夏老师是教英语的,也是四个竞赛班中唯一一个女老师。Miss 夏的称呼也喊了三个寒暑。由于身材比较高大,自然而然坐在最后一排,我看着前面一个个虽然由于陌生还带着羞涩但无法按捺住内心里新生活所带来的激动的同学,心想,初中学生活这就开始了。事实上那些人当中有的还陪我读了高中,甚至到了大学也会在微信群里一句两句的扯淡和聊天儿。(2)当时不像现在,乔老爷子还不是路人皆知。对学生而言,手机什么之类的都算稀罕物,最流行的莫过于MP3和电子词典。大家也都安分守己,以学习为重,最多的课余生活就是打球和看,一边上课一边听歌那已经是我这种不良分子才能做出来的事了。最流行的电视剧就是《仙剑奇侠传》,走在路上嘴里哼的就是《六月的雨》和《一直很安静》,电子词典中估计还有伏魔记和《诛仙》。那时候迷恋刘亦菲和陆雪琪,前者的名字我在纸上写了一遍又一遍,还特地为她发明了一种签名。。。。。。(这种类似的事情大学还做过,就不细谈了)双休日补完课打球打到一两点是常事,打完之后回家洗个澡,睡到天黑,起来吃碗饭,再把作业做了。这种规律而张弛有度的生活现在想起来依旧让人羡慕。但生活不可能像李逍遥的名字一样那么逍遥,总得面对迎面而来的挑战和新的生活。学科竞赛和中考俨然是不可逾越的坎儿。当时心想,只要过了这关就轻松了,谁知道这话在后面的日子里说了好多遍,却至今没有像小时候那么无所顾忌了。最紧张的日子是在初三最后的一段日子,学生紧张,老师的心也悬着。作为竞赛班,师资力量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也在不停地换。到了初三我们的数学老师是韩俊元,他儿子H也是我的同学。(H现在在上海交大读书,为人热心,大一大二的时候,几次路经上海都仔细帮我安排地铁线路,长得很像韩老师。)韩老师的教学在我看来是最合我意的。严谨的教学方式和解题思路,再加上严格的试卷批改使得我们班的数学成绩颇有起色。那时候,双休日考试,早上两门,下午两门,晚上再发好几张试卷,像是机器一样的,不停地运转。每次上午考完,中午数学就基本知道成绩了。韩老师的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只要考不到满分的试卷就不是简单的试卷”。找个机会让他的儿子回去问一下他老爸,估计都不记得了。语文老师是彭庆。彭老师是一个年轻的老师,扬州大学毕业的。当时盐中扩招,作为新生一代中杰出的的老师也扛起了我们班语文的教学重任。彭老师回家和我顺路,经常走在一起,关系处得远比不敢亲近的夏老师和韩老师更像朋友,少了一分敬畏。我语文成绩不好,夏老师还特地安排我做了语文课代表,其次身高马大的,做做体力活也是不可避免的。彭老师有次去南京陪C同学去参加作文大赛,特地买了进口巧克力,我也有了口福。(C同学是一个才女,一手好字,文采斐然,高三时得了北大的加分,由于不是很熟悉,现在不知道在哪儿了。)虽然我的语文成绩不怎么样,但是那段经历也的确蛮值得怀念的。同为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的夏老师压力肯定是最大的。除了英语的教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到这时她会按照上次考试排名,一小撮一小撮的进行教育。夏老师目光如炬,盯着我们,给我们加油鼓劲,敲打鞭策。“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没有赤壁之战的胜利。”说的还蛮顺口的,虽然历史观上不怎么对,但是意思达到了。每当这种严肃却让人忍不住笑的时候,最激动的莫过于Q。Q同学一般都会手捂着嘴,时而故作严肃,时而嘴角上扬。笑声可以憋住,笑意却从眼睛里溢出来了。等夏老师脱离视线,宛如点燃的爆竹,在Q的感染下整个班都翻了。(Q也是个才子,对音乐情有独钟,你可以在网易云音乐里找找他的歌,虽然不是什么像taofen男孩那样的大制作加恐怖的后期处理,光纯粹的歌声就可以让我们这一小撮人回想起很多事情,其中有一首歌还把班级里所有的人名都嵌进去了,叫《小四门》。顺便说一句,他是我们这一届高考状元,就读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还有一次,夏老师生气了,狠狠地数落我们,“有的同学,现在学习不专心,人五人六,拖拖拉拉,你以为背个小书包就是过来上学啦!”(用盐城话说)话本身没什么笑点,但每次聚会,只要开个头,后面的自然而然大家就异口同声的说出来了。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22岁的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栋小小的楼里满是夏老师的话语和15岁我的身影。听说夏老师后来生活里遇到了一些坎坷,学生在这里衷心祝福她,也愿意给予她力所能及的帮助。吃彭老师巧克力的不止我一个,因为语文课代表有仨。除我之外,还有D1和D2。D1和D2两人不仅姓氏相同,星座也相同,还是双子座,同时也属于成绩最好的那一层,俨然我们这一届的双子星。D1在我看来,是我们这一届最聪明的,不仅初中是,高中也是。中考状元实至名归,虽然高考最后没有最理想,但是也进了清华,更合况还有60分得额外加分。学科竞赛也风生水起,繁琐而深奥的题目,草稿纸上简单几笔却都了然于心。作为他的同桌,除了佩服只有佩服了。这次留学申请的结果也很让人羡慕,也祝他在今后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D2算是我的灵魂伴侣了,虽然最近在斯里兰卡旅游的时候把他的女同学拿下而冷落了我。D2有个外号叫{子,好像是源于现在的QQ音乐的三大霸主许嵩,其中缘由,各位自己仔细想想就明白了。高子在我看来是个异常稳重的人,但并不无聊。他是初三的时候从解放路转过来的。初三的时候他坐在前排,我坐在后面,接触不多。具体的故事后面讲起高中和往后故事的时候再细讲。(高子后来高考考上清华建筑系,现在已保送研究生。)(3)初三就开始上晚自习的我在哪儿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当时西边有个小门,出去小走几步在左拐有一家拉面馆和沙县小吃。那家拉面馆的炒拉面偏甜,好像放了半瓶番茄酱一样。沙县小吃的炒面和馄饨面到深得我心,以至于后来上了高中来新华书店买书和看书,到了中午还特地去尝一尝。这些年人均消费三四百的餐厅也吃了好多次,但那个时候的味道就像记忆中外公从外省带来的一筐罗酸梅,可以回味好几个春秋。吃饭场所是个聊天的圣地,不像现在很多时候吃饭主要任务是拍照发微博,那时候不撒几个泡泡吃饭就太索然无味了。Y和C2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俩是从下面县城被选到竞赛班的。熟读金庸小说的他俩要不给我说射雕的,要不就说起小学时候学校外地痞流氓的故事。初三枯燥生活里天马行空的交谈就像白粥边放着的一碟泡菜,催人味蕾。(C2现在应该是在上海交大学医,Y则是在南京大学学物理。南大物理系和我们班缘分颇深,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故事。)时间回过去想就像走马灯一样,过得太快了。最无忧无虑的初一初二就像一周内过完,即使是度日如年的初三也像一本快读完的小说让人舍不得放下。生活总要继续,时间把你往前推,你来不及对未来有太多实际的打算,就算有了计划,变化万千,到那时候也不是和你想的一样了。就这样中考结束了,那个每学期都要打扫校园也要在学生放假的安静中和你说再见了,很多过去一起仰天大笑和推心置腹的好友就因为这预料之中却仿佛突如其来的拜拜疏于交流竟之后成了路人,当然未来是亮的,有人走了,会有新的朋友来,这无关于人,这就是生活啊。2008年的夏至未至,和往常是不一样的,不仅仅对于我个人而言,对于整个中国都是的。(4)西南角的天府之国被5.12的一震震得还没缓过劲儿,各大作文素材和学生的作文里已经全面展开了哀悼、鼓励还有总结归纳,同时出现的还有前些日子长江中下游的寒潮和无限憧憬的北京奥运会。我还记得地震那天是体育中考,为了准备体育中考,学校还费了好一般心思组织大家在操场和篮球场上练跳绳、跳远和排球。除了偶尔关注新闻里铺天盖地的英勇事迹,我们的重心依旧摆在迎考上。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毁了四川人民大片大片的房屋以及他们安逸祥和的生活,与此同时,中考的结果也让我难以接受。我没考进竞赛班。现在回想起来,以前也真是年轻。一次月考的失败像是生了一场大病,而中考的失败直接让我感觉到人生灰暗,陷入绝境。。。。回头看过去,这些事情小的连自己不细想都忘了当时的情绪。生活的美很多时候是阴差阳错,而不是心想事成。高一报名的那天,每个班级学生的名单是打印出来贴在靠近校门口的实验室的墙上的。我从最后一个班级看起,一路往前走,终于在最第一张纸上看见了我的名字。高一一班。就这样,没有BGM,没有圣光照耀,高中生活开始了。班主任是个秃子,乍看上去还有点像火云邪神,笑起来其实蛮祥和的,努力地做出不猥琐的样子。听别人说他属于严厉那类的,作为我们一部的部主任除了管理大家的成绩,还勤于管理别人的妆容,比如说发型。“我叫朱启东,启东中学的启东,但和启东中学没啥关系,接下来的一年内我将是大家的班主任以及数学老师。”老师的开场白由此开启了我和朱姓老师的渊源。朱老师教学是很有一套的,课堂上幽默感爆棚,也不失老师的尊严。但是他一直讲得比较浅显,作业也布置的比较少,所以班级的成绩在整个年级中也只是一般般。后来听说他当年也教过学科竞赛,而且成绩相当不错,现在这样大概就像隐居市野的高手,图个轻松。平时的交流是愉快而又轻松的,因为他是部主任的关系,平日自习也没有什么害怕年纪领导过来检查的事情。职务之便也能让我们很早的i就知道考试成绩和年级排名。夏老师和朱老师很熟,曾特地关照朱老师在平日中多多照顾,这也是我在后面和他在露天阳台上谈心得知的。当时班级位于顶楼的最西角,和盐城电视台遥遥相望。我时常在阳台上远远地看校边的马路出神,在想什么时候还可以再回到竞赛班的课堂上。文理分班之前,好像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奖学金考试,那次我考得还可以,分班之前他又把我叫到身边和我谈谈,问我去留意向。至此,我已经一只脚踏进十二班了。后来即使不再是他的学生,他也经常和我聊聊,我有不明白的题目也会跑去四班请教他了。良师益友想必也差不多如此了。现在想起来,在高一一班的日子还蛮值得怀念的。虽然心里揣着块石头,但是总体来说压力和竞争都没有那么赤裸裸地扑面而来。说心里话,一班的生活在我看来更像一个正常的高中生活,从整个班集体而言,同学关系似乎比在竞赛班更为紧密,这一方面是竞赛班经常分班,其次大家对于学习成绩的渴望没有那么强烈,水平也参差不齐。盐城其实还蛮小的,一班也有很多小学就认识而且关系不错的同学,比如说M。M这个人很逗也有几分聪明,个子不高,瘦瘦的,人缘很好,眼睛是会说话的,外号兔子,我叫他Mary。撒起泡泡来眼睛眼睛上扬,竖起右手食指,像是要顶破什么东西,普通话说兴起来还夹着几句盐城话。我在一小的时候就认识他了,他是八班的活跃分子,像个兔子上蹿下跳。说来也巧,他这次考研竟然考到我的本科母校来了。不远千里在成都相遇。想想也认识了快十几年了,而我们才二十出头,这或许也是种缘分了吧。一班里还有不少映像深刻的人,比如说身体健壮的猴子,眼睛眯成一条缝的坤头,还有可爱的黛黛。分班那天是个阴雨天,我背着书包抱着书,来到下一层的十二班。回到这个圈子还蛮让人开心的,但是心里好像空荡荡少了什么。我知道,从那以后再也不会和那群人有像以前一样无所顾忌的高谈阔论了。前些日子,有人给以前一班的人建了个微信群,好多人我已经叫不上名字了,群里刚开始激动地讨论了半天,后来就像一个得了失语症的孩子扔的一块石头,默无声息的沉底了。十几岁就要直面短暂的相聚和永久的分别,这样好吗?(5)第二位朱姓老师在这个时候被推到了我的生活里。(我大学国创项目的导师也姓朱,是我们学院的副院长,在这就不赘述了。)他的长相有点钟馗的意思,五大三粗,眼如铜铃,不怒自威,透过眼镜的眼神像是有杀伤力,但笑起来却有几丝豁达和豪爽,能够安静一个吵闹的班级也能安抚一个忧虑的少年。他叫朱文学,不是教语文的,而是教物理的。或许都是性情中人,从外貌上我还蛮喜欢这个老师的。能教竞赛班,教学能力自然毫无质疑,比起隔壁班的一板一眼,绘声绘色的讲课更让人欢喜。我们正常的教学很早就结束了,后面大段大段的时间都在准备学科竞赛。枯燥晦涩的内容想要学习起来除了大量的课后练习,课堂上的吸收也尤为重要。说书式的腔调哪怕是把书上的内容读一遍,你也会好像和听懂了似的。课后你可能冥思苦想好久的题目,他给你聊聊几笔也就过了,又好像听懂了似的。当然换个类似的题目,我还是不会做的。和这些相比,最激动人心的还是他讲到明星学校里的学生得了若干奖然后保送的故事。像是小区大妈在上证4400点鼓吹你入市一样,华东二附中的学生们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班会课的PPT上。简单地数数他们的荣誉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了,更不必说还有朱老师跳起舞来的眉毛和句子中无限上扬的尾音。朱老师的确让我喜欢上物理了,高中物理竞赛的学习也的确让大学物理的学习变得简单自如,虽然我最后高考物理也考得莫名其妙的不好。大学四年下来最后悔过去没有狠下功夫的不是高考不及格的语文,而是英语,要不然托福和GRE也不会考得诸多不顺。当时我们的英语老师叫蒋守海,是个瘦瘦的斯文男人,虽然后来知道他也热衷于在班级群里写段子和在空间里发说说。完形填空的答案往往最出乎我的意料,蒋老师在上面报答案,我经常反复怀疑这TM答案是不是我正在看的那一篇,怎么一大半不一样,在最终确认之后,果然是我错的太多了。。。。与此同理的还有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我们那年算分数的只有语数外三门,其中对于理科生而言,数学独占200分。数学老师叫丁振华,很年轻,剃个小平头,时不时扔一个冷笑话,得楞一下才明白丢的什么包袱。犹记得讲解析几何的时候还推荐了一首歌,叫《悲伤的双曲线》,下面分享一段歌词,“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慢慢长路无交点。”一本正经的丁子偶尔文艺一下,分享这么一首小众而特别的歌,的确会让人生出莫名的笑点。不知道是粗野还是放浪,我笑起来都是肆意妄为的笑,仰在椅子上朝着天花板张大了嘴的狂笑,当然在数学课上我是不敢的,只在语文课上。虽然最后语文不及格,让我和近在咫尺连自主招生都通过的学校失之交臂,但是我还挺喜欢两位语文老师的。一个叫郑艳,一个叫左莉。她们各有性情,担得上好老师的名号,作为她们的学生的确给她们丢脸了。有时候好想再去和他们见见面,聊聊天,但是不知怎么,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新的一年高考即将来临,也祝福他们的学生心想事成,但也不必过于纠结结果,人啊,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长。(6)高中生活当中不可能全是学习,热血青年总得干点热血的事情,当然没有小说里一边穿着晚礼服,一边撕逼的事情,我说的热血是运动。整个高中三年,班级主要的体育项目是以2010年世界杯为分界线的。世界杯之前都打篮球,世界杯之后,足球大行其道。那时候半个足球场,二十几号人也踢得来来回回,除了之前就爱踢足球的同学,还有一些人也会成为球场的亮点,虽然搞笑成分居多,比如说F。印象中F爱梳个分头,身上总是香香的,虽然总爱抄作业,但成绩都很好。(F最后去了香港大学读书,现在应该是保送研究生了。)F每次踢球都煞有介事地穿上足球鞋,偶尔还穿上球衣,但每次临门一脚就萎了,大家调侃他他也无所谓,久而久之似乎就背上了弱鸡的名号。他比较喜欢巴萨,有个暗金色的巴萨的挎包,和当时作业本封面牛皮纸的颜色很相近。利用牛皮纸,FCB就被我们偷偷改成了F二B。F丝毫不知情地开开心心的挎着自己的包就走了。这几年,去香港玩的不少同学都找他为伴,俨然和十二班驻成都办事处的我一样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年轻的我们那时候就是火烛,打架必不可少,但我们一般不打架,主要看两个人打架,520和小黄。520瘦瘦高高,我们班篮球的生力军,后来去了南理工当了国防生。小黄虽然是我们当时班级下课时间的中心,后面反而失了音讯,再也看不到他眯着眼睛挥拳和如雪的头皮屑。这两人经常在大家的撺掇下你一拳我一拳,前前后后绕圈跑。一个高一个矮,一个瘦一个有点婴儿肥,一个眼睛大一个睁着和闭着一样,光想想就有乐趣。520和我们接触的比较多,最后的高考庆功宴上,我们一群人从盐城走了一个多小时走到龙冈陪他吃饭,他也是前年浩浩荡荡光临成都的一员(这件事情后面会着重讲)。他还喜欢我们班上的W小姐。W小姐比较洋气,虽然前不凸,脸有点婴儿肥,但是整个人还是比较精致,算得上漂亮。W小姐个性比较鲜明,是我们班上少有会和男生大方交流的女生。(W后来就读于南京大学,现在已被CMU录取)喜欢W的不止520一个,还有一个同学,H2。H2外号壮壮,是以宿迁市中考状元的身份来班里读书的,当年可是和我一样,并列班级第二重,可自从去了新加坡读书之后,整个人焕然一新,身材修长,而我却。。。。不提了。。。。壮壮学习很勤奋,英语课本上单词表上的单词每一个都认真查过,英语课上属于老师单词一说,搭配和用法就报出来的人肉词典,最爱周杰伦,每首歌和歌词都了然于心。陪他来读书的还有一个就是中考宿迁第四的W2。W2外号帽子,以前我和F是他的同桌,平日主要任务就是轮番调侃他和夸他。帽子属于明哲保身类的人,和我们这些整体顽皮捣蛋的大汉不一样,但是也是我们这个圈子里的,更是我们班南大物理系大军成员之一。每次聚会,他们宿迁赶过来还挺不容易的,更不提和我们假期不同的H2了。再相聚只能在南京了,还不知有没有时间。很多时候认识的人像路过的店,有的店来来往往常去关顾,但是某一天你换个地方可能就再也不会去了,再回去也不是你认识的那家店了。盐城中学对于我来说远远不是一个北中南三校区的学校,它更像一个织网的地方,我们是一个个的点,从这里出发,却撒在很辽阔的地上,好在现在互联网发达,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即使没有见面却可以每天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和谈心。我们有一个微信群,叫“一脚一个秤,两边都是65”,说的是当年班级体重第一的那位。(7)终于到了我现在最熟悉的那一圈儿人了。我不是个善于主动交朋友的人,到了大学因为价值观和受教育理念不同,也没交到什么交心的朋友,所以最好的还是那一小撮。我们这几个玩得最好的有一个微信群,名字是以群里最重量级的人命名的,就是浩哥。浩哥对于他的体重很敏感,虽然远大于100kg,但却爱斤斤计较。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浩哥的体重是个机密,我只能目测和道听途说地认为是130kg,前些日子南大体测成绩公布,通过体脂率和身高,计算得出他的体重竟然只有119kg了,想想这四年来,浩哥在南大受苦了。浩哥从里到外都有点像Baymax,长得像,摸起来软软的,性格也像。敏感的内心和磁性的声音让他成为朋友谈心和说秘密的对象,谁知道他那个小眼睛里藏了多少故事。他最爱的事情就是和别人分享另一个人的秘密了,上课的时候拉住你和你说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末了再加一句,这个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不知不觉,后面一小撮人就都知道了。下面一组人是我们班在南大物理学院大军的成员了,郑二,乔二和二胡,都是二子辈的,仨性格各异,郑二有点机智和心里变态,乔二聪明,也是性情中人,二胡贪玩儿讲义气,股市上小有建树,附带着女朋友111,都是群里活跃分子。在我看来,他们是几乎是我我课余生活的全部了。平时没事主要以损郑二为主,玩游戏那就和乔二讨论,二胡在群里不主动,但我知道他都在关注着,有话题上手也是要热烈回应的。古人说小人之交酒肉亲,我们相识在二十岁不到的年华,算是小人了,我们也的确是靠着酒肉一步步相交的。盐中南门和温馨家园之间以前有家烧烤店,旁边附带着一家卖鸭血粉丝汤的铺子。点些猪肉串、羊肉串、猪腰子,一人来碗鸭血粉丝,偶尔来几杯小酒,就着喧闹的人声和漫散的烟火气,望着深蓝色夜空,在昏暗的灯光下,天马行空地幻想和吹牛,没有人管你到底现不现实,到底真不真切,和漫散的水母一样,暂时忘掉心中块垒,漂一会儿。朋友出来吃饭是不兴AA制的,谁手头宽裕一有点儿自然要主动把钱摊了,当年是乔二和二胡,后来是乔二和我,再后来是乔二和汪海。人生此一时彼一时,大家心里都有杆称,没有谁想亏欠谁的。我在天府之国读书,一直盼着他们来玩儿,虽然南京离成都着实远了点儿,但终究他们还是来了,而且浩浩荡荡就是十来个人。(8)作为我的灵魂伴侣,高子肯定是这大军中的一员。人与人的感情很多时候是相处得来的,我和高子也是。高中的时候因为高子家离学校比较远,就租住在温馨家园。每天放学从学校到温馨家园这小小的一段路就成了我们谈天说地的短暂空间。久而久之,我们也就熟悉了。高子在我看来有点亦师亦友的感觉,既有工程师的严谨和稳重,也有设计师身上飘逸和文艺的情怀。后来到了大学,帝都和蓉城距离远了,见不到面,电话却是要常打的。平时我没有什么人聊天,所以一打开话夹子就是叽里呱啦一大串儿,什么都扯,细细碎碎,大大小小,一个小时是常事。本科期间这样打电话的数起来也就四个人而已。成都观光大军一天晚上在东大街吃烧烤,除了一起来的小伙伴,还有大力君(清华过来实习的)。那天吃喝都嗨了,还敞开心扉地说了很多平日不说的话,从下午九点一直到凌晨一点。高子比较内敛,更多时候扮演着聆听者的角色,偶尔情到深处准备说的时候,机会也不见得合适了。只能留着和我偷偷说。果然,在酒店的时候,高子准备和我说他的感情故事。但是又被大家伙集体的杀人游戏给打断了。在下次再听到他关于他感情故事时候已经是从斯里兰卡发来的噩耗了!他有女朋友了。。。。高子从斯里兰卡给我寄了张明信片,来自印度洋的问候还有他脱单的消息。脱单之后之后的高子和我的交流似乎变少了,他的主要任务转移到陪妹子以及陪妹子打剑三。高子这些年去了好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我寄一张明信片,前些日子整理明信片,高子的明信片整整占了三页收集夹,有从台湾101的,有从丽江的,有从苏州同里的,有从清华园的,有从成都当着我面放到邮箱的。。。一个人天涯海角到处走,还记得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这么好的人,假如是个妹子,我怎么样也是要娶的。(9)&(10)这两个章节是留给汪海和李艹的,这两个人都可以写一个单独的回答了,而且太多的事情会涉及到每个人比较隐私的生活,这就不多讲了,但是章节是要占着的。(11)最后一个是要留给邀请我回答问题的人的,张三。他是我所有朋友中独立的一环儿。他的性格和作风我的很多其他朋友都不大喜欢,我也有些方面不大认同,但是我却理解和信赖这个朋友,有些事情我只会和他讨论和讨教。我和他的友情是从他课桌肚里面包以及印象饭盒里的菜开始的。之间的故事也太多涉及隐私,我也不说了。就这些吧,和上面一样,章节是一定要占住的。终于了了草草的写完了,打开盒子写记忆里的人就像嗅着走过的花田留下的香一样,是真真切切的香味儿,却不是真真切切的人了,大家这几年都经历了好多,变了好多。在这里,祝福我在盐中接触到所有的同学或者老师,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光明的前程。,网友陈羽纶对[盐城中学招生]在盐城中学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给出的答复: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好文章摘抄热点好文章摘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点打断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