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高潮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中华

封建帝制与封建君主专制是否同一意思说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不对(我知道说推翻封建制度是不对的)_百度作业帮
封建帝制与封建君主专制是否同一意思说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不对(我知道说推翻封建制度是不对的)
封建帝制与封建君主专制是否同一意思说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不对(我知道说推翻封建制度是不对的)
从教科书上来说 是正确的教学目标
1911年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明确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高潮阶段的最顶峰,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加压力,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重点分析:
1.武昌起义的背景
一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
二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斗争,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发动,充分体现出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因为在临近起义的时刻,起义的领导机关被破坏,起义风声泄漏,全城戒严,反动派大肆搜捕,起义领导人或在监狱,或被迫逃亡,有些还不幸被捕,甚至英勇就义。当时如果畏缩退却,延缓起义,则等于束手待毙。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革命领导机关被破坏的损失,他们主动相互联络,在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
2.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国在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之后,终于迎来了“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辛亥革命的伟大的历史功绩的掌握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为重点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难点分析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的难点主要在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来无论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是张勋复辟,都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没有逃出失败的下场。
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
限于认识能力,学生不易理解该政权的对外政策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之间的关系。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得十分软弱。它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还不惜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和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权利、利益等为条件,寻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尽管如此,由于革命党人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所以,南京临时政策仍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不失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南京临时政府的上述对外政策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典型表现,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教法建议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
教师应讲清基本历史要素,时间:日;地点:南京;国旗:五色旗(红黄兰白黑——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公元纪年(1912为中华民国元年):成立临时参议院。
重点讲解中华民国的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南京临时政府的人员构成、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以及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同时指出,革命政府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建议教师边设问,边讲述:首先,关于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确定革命性质的标准:由哪个阶级领导?推翻哪个阶级的统治?建立哪个阶级的专政?其次,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从三个方面:国内政权和政治体制的变化;人民的权力和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适当提示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最后指出辛亥革命的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更主要地表现在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进而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关于“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
教师可以补充指出:革命党人所采取的措施中的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斗争,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 ·
>>>>字号:
武昌起义是怎样掀起辛亥革命高潮的?
中国网 .cn  时间:   
10月10号武昌起义的前一天,起义机关被清朝军警破获,领导人有的化妆逃走,有的入院就医,群龙无首。武昌城内白色恐怖笼罩,湖广总督瑞澂声称自己有革命党人的名册,命令新军各级长官严查新军内的革命党。当是,随时准备受命起义却接不到到命令的革命党人人自危,于是决定拼死发难,各营同志约定当晚发动起义。
当晚7时,工程营一个名叫陶启胜的排长前去逮捕一名革命党人,被同棚士兵程定国开枪打伤腰部,第一枪由此打响。随后工程营暴动,由熊秉坤率领直扑楚望台军械库。不久炮队第八标、步队二十九标的起义士兵和测绘学堂学生也都赶到楚望台,大家公推工程营队官吴兆麟为革命军总指挥。在他的指挥下,革命军分三路攻打督署,并把火炮在蛇山上摆放列位,同时切断电报电话线。进攻督署的行动由于守兵顽固抵抗,炮队因为天黑找不到目标一度受挫。这时吴兆麟下令在督署侧后放火以指示目标。火光一起,革命军士气大振,督署守兵得知瑞澂已经逃走,纷纷弃枪逃跑,天亮之际革命军占领了督署。11号,驻汉口、汉阳的新军得知武昌起义,也于当晚群起响应,至此,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11号上午,武昌城内的革命党人商议建立军政府。但黄兴等革命党领袖都在外地,湖北的革命党领袖蒋翊武等也出逃没有回来,于是请湖北谘议局长汤化龙出任都督,汤表示不懂军事,又有人推举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于是议定以黎为都督、汤为民政长,发布《布告全国电》,号召全国起而响应,推翻清政府。
尽管武昌发难是在革命党人失去领率机关和领导人的情况下,由新军基层军官和士兵自发地仓促发动起来的起义,但湖北革命团体按新军编制建立组织,和新军士兵较好的军事素质帮助这次屡遭意外的起义获得了成功。起义后,革命军按事先拟订好的计划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将火炮在蛇山摆放到们,迅速进攻督署;驻汉阳的起义士兵占领汉阳兵工厂,在龟山架炮布防等,挫败了瑞澂保住其军火来源的企图。但清廷对武昌起义的反应也很快,12号,就下令派两镇新军赶赴湖北,同时要求海军和长江水师开往武汉江面。
革命军在大兵压境的形势下,不得不打一场艰苦的武汉保卫战
18号,武汉保卫战正式打响。革命军向位于刘家庙一带的清军发起进攻。由于前线指挥不力,虽然取得了占领刘家庙等战斗的胜利,但不久又丢掉了,28号革命军退回市区,汉口形势危急。
这时,革命党和清方的前线指挥员都发生了变化。由于黄兴和宋教仁等赶到武昌,革命党人士气大振,黄兴后被推举为总司令,指挥作战。清方则于10月27号任命开缺回籍的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指挥第一、第二两军进攻革命军。袁氏在与清廷讨价还价,把军权、财权都拿到手后,赶到湖北孝感前线,指挥军队向汉口发动猛攻。
袁世凯手下的新军队伍训练有素,装备的管退火炮远比革命军的山炮好,又有速射武器机关枪,加上他们惧怕革命军依托汉口街市节节抵抗,于是纵火焚烧汉口全市,革命军无法立足,向武昌撤离,汉口失守。11月中旬,黄兴部署向汉口反攻,遗憾的是没能成功。20号,因为海军各舰投向革命,黄兴决定一面坚守汉阳,一面进攻汉口以抄敌后路。但这次作战仍然失利,革命军损失惨重,伤亡达3000多人,汉阳也沦入袁军手中。战后,黄兴主张放弃武昌,再图恢复,遭到其他革命军首领的反对,不得不黯然离开。
武汉保卫战虽然屡受挫折,汉口、汉阳相继失守,但长达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为全国各省的响应赢得了时间,全国的革命形势至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文章来源: 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 宇文拓
1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3章 辛亥革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911年,标志辛亥革命达到高潮的起义是(
A.惠州起义B.河口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成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A.成本利润率=成本/销售收入×100%B.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C.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100%D.成本利润率=销售收入/成本×100%答案:有,单项选择题:()在采用连环替代分析法进行成本报表分析时,各因素的排列顺序为(
)A.按先价格数量后实物数量原则排列B.按先质量后数量原则排列C.按先次要后主要原则排列D.按先数量后质量,先实物数量后价格数量,先主要后次要原则排列答案: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最新试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热门试卷3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选择题与答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选择题与答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01年清政府实行的“新;A.派遣留学生;B.裁撤军机处;C.编练新军;D.奖励实业;2.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梁启超;3.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A.《猛回头》;B.《警世钟》;C.《革命军》;D.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01年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内容是()A.派遣留学生B.裁撤军机处C.编练新军D.奖励实业2.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梁启超3.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A.《猛回头》B.《警世钟》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4.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A.《民报》B.《新民丛报》C.《苏报》D.《国民报》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A.广州起义B.萍浏醴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9.辛亥革命爆发前,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的是()①日知会②兴中会③文学社④同盟会⑤共进会⑥保路同志会A.①⑤B.④⑥C.③④10.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A.黄花岗起义B.萍浏醴起义C.保路运动D.广州起义1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A.北京B.南京C.广州D.上海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试训政纲领》13.中华民国元年是()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14.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其难以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6.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D.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17.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A.中华革命党B.国民党C.统一共和党D.国民共进会18.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19.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组织武装反袁A.中国同盟会C.兴中会D.中华革命党20.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A.黄兴B.段祺瑞C.蔡锷D.孙中山21.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C.袁世凯解散国会D.袁世凯复辟帝制22.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A.辛亥革命B.戊戌维新运动C.太平天国革命D.义和团运动2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B.承认外蒙自治C.“二十一条”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24.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军阀拥有武装C.帝国主义扶植军阀D.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25.袁世凯死后,英美帝国主义扶植的军阀主要有()①直系②皖系③奉系④滇系⑤桂系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26.“府院之争”中,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A.加强中立国力量B.抵制皖系势力C.扶植黎元洪当总统D.防止日本独霸中国27.1917年孙中山针对()指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并举起“护法”旗帜A.黎元洪B.张勋C.张作霖D.段祺瑞28.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护法运动的失败D.保路风潮的失败29.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英国乘机策动叛乱,企图分裂我国的()A.西藏B.新疆C.蒙古D.外蒙古30.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A.化工和火柴B.纺织和面粉C.造纸和纺织D.榨油和制瓷31.20世纪初主张“实业救国”的著名实业家楷模是()A.张謇B.周学熙C.荣宗敬D.荣德生二、多项选择题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清政府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B.清政府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C.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基本形成2.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A.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B.裁撤绿营,建立新军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D.颁布新的学制3.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过程中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A.华兴会B.光复会C.兴中会D.同盟会4.20世纪初,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纷纷涌现,其中包括()A.《革命军》B.《猛回头》《警世钟》C.《变法通议》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5.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A.康有为B.章炳麟C.邹容D.陈天华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7.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驱逐占据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D.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8.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9.策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党领导人是()A.黄兴B.黎元洪C.蒋翊武D.孙武10.《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人民享有各项权利C.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D.国家体制实行内阁制11.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D.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12.为了防范袁世凯的独裁野心,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的辞职咨文中提出辞职的附加条件是()A.袁世凯承认共和B.临时政府设在南京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D.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它采取的孤立和敌视政策是()A.公然要挟清政府派兵镇压B.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C.增派军队进行武力威胁D.扣留中国海关税收14.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保路风潮15.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B.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C.袁世凯假意赞成共和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6.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为()A.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使列强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C.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D.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对农民征收苛捐杂税1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3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选择题与答案等内容。 
 选择题答案选择题答案隐藏&&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1901 年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内容是() A.派遣留学生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1.上述法案的颁布者 2.谈谈你对上述法案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第三章练习题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近现代...试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D2 . C3 .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 1、兴中会的革命纲领不包括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国 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2、近代中国第一个...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近代史习题,包含单、多选答案,还有思考题答案,材料分析自由发挥近代史习题,包含单、多选答案,还有思考题答案,材料分析自由发挥...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1 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1901 年清政府实行的“...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答案...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答案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B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1 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1901 年清政府实行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