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自带锤子应用商店开发者的id怎么注册

热门搜索:
绿色免费汉化软件之家,用户体验最好的软件下载基地!
您所在的位置: &
> 锤子rom系统下载地址大全
锤子rom系统下载地址大全
罗永浩于日晚在北京发布了其筹划近九个月的锤子ROM。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所有锤子rom下载地址,安卓粉可以通过本页面提供的下载地址将锤子rom下载。
安卓锤子rom下载地址大全:
老罗锤子rom特点:
1.重新定制的个性化图标
&&与苹果手机系统的圆角矩形图标不同,锤子系统中的图标被进行了重新的定制,所有图标全部进行了细致的仿真化处理,良好的视觉感官增加了用户对于应用使用的频率,增强了整体的使用流畅性;
2.人性化的人机交互
&&重新开发和深度优化的手势系统支持包括信息查阅、电话备忘、解锁等在内的多种日常常见操作,并且将这些操作的步骤进行了极度的简化,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在操作时的使用。
3.完美配套的锤子手机
&&尽管锤子手机还没有推出,但是根据罗永浩在发布会上的言论,最终锤子系统将只支持锤子手机,并且完美匹配,所有80多项功能改进也将全部出现在锤子手机中。
4.丰富和高质量的锤子应用商店支持
&&为保证锤子系统在后期能够展现出极强的扩展优势、同时沿承锤子系统的一贯品质,锤子应用商店中的应用质量和数量都将是安卓应用商店中首屈一指的。
5.由开环到闭环
&&罗永浩和苹果公司的理念是一样的,优良的生态环境应该是闭环而不是开环,否则将无法控制,从而导致劣币逐良币,锤子系统未来将趋向于闭环,最终完成生态圈建设。
6.解锁功能点
&&锤子ROM利用了距离感应器帮助此功能更便捷,如前面没障碍物,电源键点亮屏幕,会自动向上滑动解锁。home键则可实现只点亮屏幕看时间不解锁。
7.预装软件
&&罗永浩表示锤子ROM的预装软件包括:新浪微博、陌陌、优酷视频、微信、搜狗、语音助手等(部分app还在沟通洽谈中),以上app均为锤子ROM重点合作伙伴(包含天使投资),而像搜狗输入法,锤子ROM将进行定制优化。
锤子rom教程相关教程推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热门关键词锤子手机 Smartisan T1 工程版使用体验如何?
希望拿到真机的朋友可以分享使用体验
按投票排序
上周同事拿到了锤子工程机一部。我很不要脸的要来玩了3天。(6.26-6.29)我不是专业测评人员,只是喜欢玩手机。相比测评机构来讲,我的缺点是不够专业、不够认真、不够客观,多为主观感受。优点呢,是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同时,我这个答案也算不上什么测评,就是就题答题,说说我使用三天的体验。先说一个大结论:虽然综合的使用体验不如小米和魅族,但是仍不失为一部值得期待的优秀手机。但对比目前小米3和魅族MX3的价格,我本人绝对不推荐入手锤子。换句话说,手机和系统都还可以,但是不值3000元这个价位。如果价格降到2000元档,推荐老罗的粉丝可以购买。如果降到小米3和魅族MX3的价格,对系统稳定性、完成度要求不高,又喜欢漂亮的同学可以购买,。开始先介绍一下本人的用机历史:用过各型号的iphone,大部分三星、HTC(钻石+wp时代就是粉)的旗舰级,最近一年用的:小米3两部、红米、MX3、HTC one、三星盖世4、iphone各种型号。1,外观和手感。因为上手的是工程机,所有后盖并没有使用发布会说的康宁大猩猩玻璃。但从个人感觉来讲,相信应该来说触感本身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太厚。单手握持的时候,没有魅族MX3的贴合感好。用完锤子之后我认为:不管魅族说黄章打磨MX3木模具的段子是营销说辞,还是真事,魅族都无愧为当下手感最好的大屏手机。当然了,如果不是我那用了两个月的魅族MX3在不做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只能待机6小时,我觉得MX3这个价位真的是最值得推荐的手机。结论是:材料手感很好,但是手机握持感只能和小米3一个水平,还在红米之下。上图:大概是因为老罗极度崇拜iphone 4s/4的工业设计,所以原则上是等比例放大了。但是厚度方面的原因+无弧线的设计,使得握持感远远不如MX3,也不如红米。上图依次是T1,MX3,红米,iPhone 5C。上图:大概是因为老罗极度崇拜iphone 4s/4的工业设计,所以原则上是等比例放大了。但是厚度方面的原因+无弧线的设计,使得握持感远远不如MX3,也不如红米。上图依次是T1,MX3,红米,iPhone 5C。后盖来说,虽然也是和魅族一样能拆后盖不能换电池的设计,但是相比魅族,后盖非常好拆卸,只要有工具就可以了。同时也贴合的非常紧密,没什么廉价感。2,系统。2.1,漂亮。我想说的第一句:这个系统确实非常好看,我以前觉得魅族MX3应该是最好看的系统,但是这次看了T1,觉得还是T1好看。可是,审美明明是个仁者见仁的事情,为什么我会说锤子更好看呢?因为锤子有各种各样的细节小动画,个人带来惊喜。这个我没办法上动图,只能嘴说几句。锤子解锁后有细节小动画,换皮肤载入后有翻页效果很漂亮,强迫症模式清除角标那个动画简直是惊艳!以下贴两张锤子和MX3的对比图,MX3这个,我花了2元钱买了煤油重绘的图标,我觉得很不错。大家看看觉得哪个漂亮。其实从我个人审美而言,我还是喜欢魅族的样子。魅族这个界面,再加上呼吸灯,真的是很美的。其实从我个人审美而言,我还是喜欢魅族的样子。魅族这个界面,再加上呼吸灯,真的是很美的。当然了,魅族MX3若不是只有随时带两个10000毫安的充电宝才能正常使用的话,在这个价位上真不失为一台好手机。锤子的话,虽然动画略胜一筹,但是未来这么多动画对系统的负担还未可知,毕竟我只用了三天。比如说锤子强迫症模式清角标功能,完全可以放到全局下拉菜单中,一个按钮就搞定,但是它为了这样的动画,就都非要弄成少有的交互方式---用手掌横过来从上往下滑。2.2,人性化。你用锤子系统,仿佛在和一个人对话,每一个步骤,引导的非常细心,有时候感觉就像罗永浩本人在跟你对话。当然有同学会说这种情况很啰嗦,但是啰嗦你无非就一下点关闭就行了,我觉得无所谓。当然也有B格很高的同学会觉得,整个使用过程就像被罗永浩教育一样,这种不爽,貌似确实没办法避免。上图是最初的桌面使用说明,很仔细,也很易懂。上图是最初的桌面使用说明,很仔细,也很易懂。我直接在官网上下载Google play,结果出现这个提示,感觉被教育了一顿。-_-#我直接在官网上下载Google play,结果出现这个提示,感觉被教育了一顿。-_-#类似的互动在你每次打开一个新安装软件豆油,不再贴图了。2.3,完成度低,稳定性差。比如,用着用着,就出现下图的状况。一半屏幕就没了。-_-#(好多同学说是下拉悬停,可是用过锤子系统的都知道,来电状态下下拉是接听功能)比如,在自带的邮箱中,无法使用exchange server,对我这种天天邮件不离手的人,要么放弃这个系统,要么就第三方软件替代。比如,在自带的邮箱中,无法使用exchange server,对我这种天天邮件不离手的人,要么放弃这个系统,要么就第三方软件替代。比如,我已经打开了下拉悬停功能,但是实际使用中,在各级菜单都无法使用。比如,锤子的应用商店时不时的就脱线。。。2.4,第一场发布会的理念完全抛弃。通过实际操作,没有找到当时的什么语音功能,也没找到短信如何可以延迟发送。总之,首次发布会的东西,全都推翻了。算了啦,以罗永浩的风格,说了什么都可以不算的。(评论中有同学指出短信延迟发送功能默认是关闭的,好吧,这个就不争论了,总之我没办法理解一个在发布会力荐的功能是默认关闭的,摊手。)3,实体按键。因为锤子这次设计有6个实体按键,所以还是说一下。首先说屏幕下方的实体按键,是连在一起的,导致非常不好按,大家可以仔细对比MX3和小米3等使用虚拟按键的厂商,都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个设计的原因是为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使用的感受是,锤子不好按,小米和魅族好按。(锤子的默认桌面是一匹马,但是我觉得还是这个台灯有罗永浩的范。(锤子的默认桌面是一匹马,但是我觉得还是这个台灯有罗永浩的范。魅族其实也挺好看的,尤其那个呼吸灯。如果不是每天要充电4次才能用下来,这个价位是个不错的选择。)锤子的电源键在顶部,位置和魅族的一样。魅族选择这个位置,最糟心的就是超级容易和音量键一起按到,然后就变成了截屏。锤子因为音量键在右侧,左侧是亮度键,误操作概率小了,但是偶尔也会有。但是最糟糕的是,锤子的电源键是一个小圆点!这个圆点非常非常小!非常非常不好按!经常要找一两秒才ok!所以说回来,大屏手机最佳的电源位置,目前来看,还是小米和红米的选择。右侧。综上:锤子的实体按键,就我个人而言:非常不好用。魅族的实体键虽然不好用但是如果电池待机好一点价格这么便宜也是可以选择的。4,总结和其他。其他没什么好说的了,有问题大家问吧。总之,没有什么完爆xxx的音乐效果,反而音量巨小无比,不像HTC one,在公共场合拿它放音乐都不丢人;原来说完爆siri的语音系统也没找到;值得推荐的只有好看的动画而已。摊手。结论:外观来说,是个放大版的iphone 4,握持感不太好。系统有待完善,但是非常漂亮,动画很细致,图标也很好看。实体按键亲测不好用,希望下一版本有所改进。第一场发布会的理念许多被颠覆,这也是企业创始人一贯的彪悍风格。3000元的价格,实在是不值的。上图是一个锤子夜拍的样张,我其实很想用魅族MX的夜拍样张对比一下,但是每次MX3早上充上电,到天黑的时候,就已经没电了。虽然我不用它,它也是会自动没电。等我充上电,再补一张对比吧。
原文连接:前言我的锤子手机,噢不,是Smartisan T1早在7月12号就已经收到了,本想早一点写这篇关于T1的文章,但一是我收货不算早,二是大家也都没憋住,各种评测早已经铺天盖地袭来,并且我连一个手机发烧友都算不上更非专业评测机构,所以就只好尽量多花一点时间从整体上仔细体验T1之后再给关心这部手机的人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使用和感受,以求尽可能的客观,也尽可能的写一些不再重复的内容。作为一个iPhone 3G/4S/5S的长期用户,我得坦承对安卓手机或多或少是存有一些偏见的,如果非要我说喜欢点安卓手机什么吧,可能唯一羡慕的就是那块比iPhone更大尺寸的屏幕了,所以当确认iPhone6肯定会增大屏幕尺寸的时候,我似乎并没有什么理由拒绝它。但iPhone6的上市遥遥无期,而我确实又想要一个介于4.5-5寸的大屏手机,这种情况下,买一部安卓手机哪怕作为过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况且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有许多的安卓机测试场景,多配备一个不同品牌的安卓机哪怕作为测试也总归没什么错,加之乐于尝鲜,下手T1也就顺理成章了。收货篇5月20号我参加完锤子科技产品发布会后的第二天下单了T1,老罗随后公布了7月8号开始发货,我也在7月8号当天收到了锤子科技3天后(7月11号)给我发货的短信,当时还很兴奋的发了条微博说可以赶在世界杯决赛之前收到T1。不过随后上演的,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曲折的T1收货经历。由于7月11号是星期五,锤子科技官方明确说了周末不配货,而我的收货地址填写的是公司地址,所以周五的晚上我就一直在后台关注着订单状态,如果能在周五之前进度条显示到「配货」状态,那我就赶紧把收货地址改成家庭地址,免得送到了公司,但一直等过了凌晨12点也没有任何动静,我很失望的睡觉了。谁知第二天早晨刚过8点,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喂,是潘先生吗?""是的,哪位?""我是顺风快递,现在在你楼下,有一个你的快递请你收一下,你在楼上吗?""我的快递?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红色,和鞋盒子差不多大小""上面有Smartisan字样?""对对,有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妈的竟然真是T1,搞得我措手不及。不过到货的喜悦冲淡了其他的一切,于是赶紧告诉快递员稍微等我一下,差不多半小时后就能到那边。此时我登录锤子官网后台,发现状态的确改变了,但当看到显示的配货时间是 00:01,出库时间是 21:49时,心里又咯噔一下,伴随着菊花一紧,口中默念:说好的「情怀」呢?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我在9点才收到锤子科技那条著名的已发货并贴心提示用户升级OS的短信通知时,我是怎样一种心情,尼玛这个时候,T1都已经被我拿在手里了。开箱以及桌面向导拆开红色的快递包装,老罗引以为豪的充满逼格的T1包装盒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关于这个盒子,之前网上已经爆光太多,所以当时也并没有太多的新鲜和感概,但毫无疑问,「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有手机以来最精美的包装盒」这句话并不算太吹牛,只是它真的有点大,所以连打开盒盖也让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好在揭开后看到里面的一切,开盒的不爽又被工匠的喜悦给抵消了。第一次开机会在设定好使用习惯后自动进入「桌面使用向导」,这个向导做的很不错,即使对这个系统完全不熟悉,应该也能很快的上手。完成了这一切,是时候打开后盖给手机插卡了,可这又是一个槽点满满的地方,毫不夸张的说,我花了超过10分钟的时间才打开了手机后盖,当你后盖打开之时,也是指纹布满之时,开这个盖光用巧劲或者光用蛮劲都不行,得两者结合才能打开,是个大大的技术活,老罗后来也在微博里承认这一批的产品确实有一些后盖做得过分紧了,希望加强品控后,后面的生产有所改善。历经万难才打开了手机后盖,想要迫不及待的插入手机卡吧?可新问题又来了,系统能识别出插卡了或者没插卡(卡一旦从正确的位置拔出来,系统会自动弹出提示框),但是系统设置里的「电话」选项依然显示是无SIM卡的状态,我把卡重新插回4S,一切正常!别提我当时有多沮丧了。分别联系联通客服和锤子客服,一个让去营业厅换卡试试,如果还不行就肯定是手机问题,另一个让我别担心,如果真是手机问题会立马给我换机或者退机,但心里仍然不爽,谁特么没事喜欢这么折腾着玩啊。来到联通营业厅,接待的女服务员在听完问题描述后从我手中接过去了手机,没想到第一句竟然是「这什么手机啊,还挺好看」,我说是刚上市的锤子手机,你可能还真还没见过,她的兴奋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告诉身边的男伴,「快看,这就是锤子手机也」,我当时心想老罗这么丑竟然也有女粉丝?后来转念一想那个踢足球的小罗比老罗还丑,人家老婆不也照样好几个而且还都很漂亮,我也就释然了。手机不认卡的问题在换了一张新的芯片之后得到了解决,至今我也没搞明白为什么iPhone能认旧卡而T1不能,如果要对收货篇做个总结,就两字:折腾。硬件篇我并不太喜欢单纯的谈论手机硬件的配置,智能手机的硬件在这些年得到了高速发展,这颇有些当年PC时代CPU一年增加一倍主频的味道,如果说iPhone是智能手机的鼻祖,那么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了第7个年头,现在颇有些硬件过剩的意思,主流的配置足以应付大部分应用场景(锤子手机显然达到了主流配置以上),纯拼硬件参数对我这种人来说早已经毫无吸引力,我喜欢iPhone,那是因为IOS这个系统与iPhone这堆硬件组合在一起带给我的综合体验更强于同时代的其他手机,所以我的硬件篇会完全跳过硬件参数配置,而更多的关心它的外观、做工、材质、手感等。外观与做工过去一周多的时间,我手上的T1得到了3个人好不含蓄的夸赞,第一位是上面提到的联通营业厅女服务员;第二位也是个女生,她完全不知道锤子手机和老罗,在端详了手机5秒之后也发出了「这手机真好看」的赞叹,我接着问她会考虑买这样的手机吗,她说不会,给出的答案是太大太重了;第三位是来自苏宁实体店里卖手机配件的小伙子,我在他那儿为T1买一根额外的充电数据线,在拿出手机试线的过程中,小伙子问我「这是什么手机?一看起来就感觉很高档」,我说锤子手机,从他一脸茫然的表情中我猜测他也并不知道老罗和锤子。说实话,一周之内有3个人这么赤裸的夸赞T1外观,多少还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因为T1无论是材质还是外观设计的确和iPhone4S有点像,由于我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4S,可能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他的外观带给我的感觉并不惊艳,到是做工精良,简约大气,属于耐看型选手。材质与手感T1的正反双面采用了第三代大猩猩玻璃材质,4S的用户肯定不会陌生,T1采用的3D打磨工艺使整个机身看起来更加的精美,但玻璃的材质同时也带来容易收集指纹和容易摔碎屏幕的缺点。由于我以前的4S被高摔过好几次也没有碎屏,所以这次也没有给T1买保险,但是拿到手后就后悔了,因为T1的屏幕更大,重量更重,如果再像以前的4S一样落地,多半会碎屏,所以还是建议购买T1的朋友加上玻璃险。有好的自然也有不好的,T1为了追求自然美采用了绝对对称的设计原则,绝对对称究竟是不是最美的,我想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外观这种东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谁也说服不了谁,反正我自己对此并不感冒,反倒是这个设计给我带来了2个困扰:1、左右两侧的音量调节按键和亮度调节按键放在了最中间的位置,这给我单手握机带来了一小点不适感,同时稍微握的用力一点就很容易被虎口挤压误触发按键,而当真正想要进行按键调节的时候却又必须要弯曲手指才能够着,的确有些别扭,其实只需要两侧按键整体往上移一点,与背面的锤子LOGO处于一个高度,问题就解决了;2、顶部的电源按钮键为了和耳机孔形成"对称",做的过分小,导致按起来比较费劲,因为电源键可以直接锁频,所以使用到的频率还挺高的,每次锁屏都是一次折磨,锤子科技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最近一次0718的OS升级中增加了长按Home键锁频的功能,想必也是为了让用户摆脱锁频的烦恼。机身重量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前面的篇幅中已经好几次提到了T1的重量问题,没错,如果说8.23 mm的机身厚度没有接受难度的话,那么T1约167g的重量在我看来真的有些偏重。要知道iPhone 5S的112g比T1少太多,无论你有多么的喜欢厚重感,在我看来140g的重量也是个分水岭,超过它就会让我觉得手感重,尤其是躺在床上的时候,T1过不了几分钟就会让我有累手的感觉,只能寄希望T2更轻更薄了,当然,T1也并不是重到不可接受,甚至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就喜欢这样有厚重感东西,但无论如何,T1的重量和结构都决定了你千万不能轻易的把它掉在地上,要不嘛,后果肯定会相当的严重,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实体按键硬件篇的最后说一下T1的三个实体按键,可能是我使用iPhone时间比较久的原因,所以更喜欢实体按键,反而用不惯其他安卓机的虚拟键,T1的三个按键手感还不错,力度回馈也还算自然,只是我觉得三个按键的细长条设计不太出彩,左右两侧的按键手感也明显不如中间键舒服。最后弱弱的问一句,为什么安卓的生态非要设计返回键和菜单键?这是我不喜欢安卓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系统篇去年3月27号,老罗在开过Smartisan OS的发布会后,引来了舆论一边倒的质疑声,我反倒是很期待Smartisan OS,但要说没有担心那是假话,尤其是OS刚发布时候的测试版本不够稳定也不够流畅,电量控制也不是很好,几乎不能作为正常的系统使用,不过这种担心伴随着我拿到T1后被彻底消除了。流畅度运行在T1上的Smartisan OS 1.0版本非常流畅,它的流畅度非常接近于5S,比升级到ios7的4S流畅很多,使用过其他安卓机的小伙伴也纷纷赞叹,不过如果同时开启的进程比较多,会比较明显的感觉到机身背面的发热量,但不影响流畅度,发热量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5S使用一段时间后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发热,两个机器在流畅度和发热上带给我的感受是差不多的。桌面系统T1的桌面操作系统是最区别于其他安卓手机的地方,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系统提供了9宫格,16宫格和安卓原生桌面,在试用过一段时间后,最终我设置成了不显示APP名称的9宫格,看起来非常舒心,配合Smartisan OS进入多板块操作的pinch功能,它真的可以让我彻底告别多屏滑动寻找APP的烦恼,用起来嘛,就一个字:爽。锤子科技的设计团队真的让我很羡慕,系统自带APP的图标不仅精美,而且极富质感,不过要除了锤子商店和邮件的2个图标,前者的让我感觉很艳,看起来扎眼,而后者拟物成一张很Q的邮票,让我感觉缺乏科技感。当你切换桌面主题或者解锁屏幕的时候,桌面上的磁贴会做一个非常华丽的动画效果,而当你切换屏幕的时候,桌面底部的小圆点就像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小精灵,在洞口之间来回穿梭,令人印象深刻耐人寻味。无论是解锁屏幕时炫彩夺目的小动画,还是滑动频幕时逼真穿孔的小圆点,无一不体现出Smartisan OS对产品细节的完美追求,很多人将这说成是情怀,我并是特别认同,每一个产品都应该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或许是这么抠细节产品太少了,以至于让大家不得不用上「情怀」这样的词汇,这本身也是这个世界不完美的表现。易用性与人性化Smartisan OS极其注重易用性与人性化设计,如果抛开生态链来讲,那比起ios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为了照顾不同用户习惯而单独设计了左右手操作设置,使用之后我才发现这么多年我用手机竟然是左手习惯;为了解决大屏手机的单手操作问题专门设计了拇指下拉屏幕悬停功能,这个功能在你快速适应后,会非常容易触发和控制,用起来也还算是得心应手;为了更快速的找出联系人,通讯录支持按照地点、频率和时间等多维度排序;为强迫症用户设计了手掌横扫消除角标功能,不过目前好像只有系统自带的APP才支持角标推送,比如微信就不支持角标功能;还有添加日历事件时可以用形象的图标来替代繁琐的文字输入,并且支持拖拽修改日期的操作;使用Power+Home组合键的长按和短按来区分区域截屏和全屏截屏;短信延时发送功能;快速抢拍功能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功能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短信验证码。相信大家都有深刻的体会,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应用场景会要求输入手机号码后,由服务方发送验证码,通过验证后才能注册新账号或完成支付。Smartisan OS针对这种情况会在接收到验证码短信后,将验证码提取出来,停留在状态栏里1分钟左右,以方便用户输入,某些获得了短信读取权限的APP甚至会直接将验证码自动填到输入框中而无需用户自己再输入,这个功能让我感觉到了贴心。拍照效果我并不是专业玩家,所以没法给大家从专业上解读T1的拍照效果,所以我就从纯个人的角度谈谈我对T1拍照的感受,第一感觉是T1整体的效果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还没有达到5S的水准,其次是T1的白天拍摄效果明显好于夜晚,如果说T1白天的拍照和5S相差无几的话,那夜晚效果的对比差距就更明显了。除了拍照的后置摄像头,我还在晚上的时候用T1与5S微信视频聊天对比了前置摄像头,结果T1的表现相当不好,画面的图像很昏暗,人物的感觉非常锐,相比之下5S就好很多,好在拍照效果可以通过今后锤子团队不断的tuning来升级,毕竟这是锤子的第一代产品,各方面都需要磨合也需要积累经验,应该多给他们一点点时间。当然你也发现了,T1的对比对象一直都是在拍照优化上下了很多功夫的5S,是不是对T1的要求严格了点?电池续航T1的电池续航只能说非常一般,特别是在刚拿到新机的时候,使用的频度会比平时正常使用的时候高很多,经常在没有运行大型游戏的情况下,不到半天就玩没电,感觉那段时间一天两充都只能勉强够用,好在我随时备着数据线,基本不用的时候就充电,所以到也影响不大,不过要是在外面,使用频度又很高的话,T1没电可能就要成为一个尴尬的常态了,至少我已经好几次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说大屏手机费电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为用户考虑好各种环境下的充电需求就是必须的了。但很遗憾,这点在我看来T1目前做的也还很不到到位,我手上的T1除了使用插座充电比较快以外,使用数据线连接电脑USB接口充电就非常之慢了,有时候甚至插着一上午只充进去了20%的电量,更有甚至,如果你的电脑还同时为其他手机充电,此时再外接一个其它显示屏的话,T1的电量会不增反减,也就是根本充不进去。除了电脑USB充电困难以外,T1在汽车里根本就充不上电,用原装数据线插到汽车自带的USB接口,手机显示「已连接至电脑」,但却不充电!用USB转换头插入到点烟器或者换其他数据线效果也是一样,我可是严重依赖手机与车载系统的连接,之前的iPhone 3GS/4S/5S都可以正常的充电,这事成为了我现在最大的烦恼,如果车里不能充电,那导航、音乐等应用就没法随心所欲的使用了。有关非插座充电难的问题,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过其他人反馈,但这确是我使用T1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痛点,并且我已经使用过2部T1手机进行过这方面的测试,问题是一致的,说明这很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Smartisan OS对充电电压的要求设置过高所致,如果是这样,情况还不算太坏,至少可以通过系统升级的途径来解决掉充电难这个问题。音乐音乐是我最常用APP之一,T1这个黑胶唱机的拟物设计在我看来是Smartisan OS追求拟物化设计的最完美体现,它让人可以久久的停留在播放页面,一边看着滚动的唱片,一边尽情的享受音乐。家里有一对惠威MK3音箱和一个AKG K420的入门耳机,T1在插入耳机或者连上音箱后可以激活HI-FI模式,这个模式下的音质比iPhone好很多,声音有张力,令人满意。但是音乐APP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与网易云音乐合作的音乐库曲目太少,好在单独下载的网易云音乐APP所使用的资料库与系统这个音乐APP资料库是相通的,也就是如果你使用网易云音乐下载音乐,打开系统自带的音乐APP也能看到歌曲。为什么喜欢使用自带的这个音乐APP?除了黑胶唱机的拟物风格我很喜欢外,最主要的原因毫无疑问是为了使用到它的HI-FI模式,我另一个惯常的做法是将下载在电脑里差不多10个G的无损音乐导入手机里,要知道我买32G版本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装更多的音乐,T1对FLAC/WAV等无损音乐格式支持的很好,不需要像iPhone那样必须得使用工具转换成苹果无损格式,这点大赞,但不能按照导入音乐的文件夹查看,这点在我看来还是很重要的,毕竟下载的无损音乐大多都没了艺术家或专辑信息,所以按照这些方式归类找起歌曲来就很费劲了,而网易云音乐APP就能按照导入的文件夹名进行归类,所以实现这个功能基本无难度,期待升级。(Update:经文末评论朋友的提醒,长按音乐APP底栏最右侧的「云音乐」按钮,就会出现隐藏选项,里面有按照文件夹查看的选项,十分感谢!)我的另一个习惯是使用手机的蓝牙与车载系统连接,这样打电话、听音乐或者导航都可以直接使用车载系统,对比iPhone,两者声音都能正常使用音响,但T1的音乐APP没法将曲目信息显示在车载屏幕上(如下图的左右对比),但我并不确定是不是我的车载系统专门针对iPhone做过优化,不过T1在接打电话时候,屏幕上是能显示出电话号码来的,这点与iPhone并无区别,所以我估计应该是软件层面的不支持。iPhone与T1在播放音乐时车载屏幕的不同表现还有一点,如果同时开启音乐和导航,T1遇到导航要播放声音的时候,会粗暴的停止掉音乐,待导航音结束后音乐再接着播放,实际体验后,作为正常的人类我表示无法接受这一点,相比之下,iPhone会将音乐变为背景音,也就是弱化音量处理,这听起来要自然得多。系统通知T1的系统通知栏是我见过的我简洁的手机系统通知,从顶部往下拉就可以唤出系统通知栏,通知栏分成APP通知和系统快捷设置两部分,但两者之间竟然不能通过左右滑动切换,实际上,Smartisan OS 系统大部分地方都不支持左右滑动的切换,比如「设置」也是如此,在我看来,大屏手机还是应该适当的增加这种功能以更方便单手操作,我就是经常因为费劲的点击屏幕顶部的操作按钮而造成手机两侧的音量/亮度按键误触发,你可能会说T1不是有拇指下拉的单手优化吗?但在我看来单手优化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两码事。习惯了IOS通知栏,就会觉得Smartisan OS实在太过于简洁了,两者甚至是一个极端,我使用IOS的时候,觉得他的通知栏分类实在太多,所以基本是不看的,因为锁频后一些消息推送会自动显示到屏幕上,一拿起手机就能看到,点击就能快捷进入对应的APP,这几乎不会让人错失任何重要的信息推送,但T1的通知在锁频下如果有新消息推送则什么也看不到,自然的也就没有让人快捷进入的方式了,有时候甚至连声音提示都没有,不得不说这很容易让人忽略掉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微信,邮件。池建强老师就在微博里调侃到「终于理解为啥给Android手机的人发微信丫为啥不回了,通知信息太不明显了嘛」,对于这点我是感同身受。写在最后很明显,本文花了很多篇幅去描述我在使用T1这部手机时候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使用了iPhone 5S来作为比对标杆,而对优点的提及相对较少,希望老罗团队看到了也不要介意,事实上T1的整体体验真的带给了我「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安卓手机」的真实感受,假以时日,它一定能成为安卓手机阵营里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只是它毕竟是个新生儿,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去逐步完善,你不会真的认为第一次做手机的老罗就能做出一个完美无瑕的手机吧,而如果你因为痛恨老罗”吹牛”,连手机都还没摸过,就逮着一些网上流传的毛病作为攻击的把柄,显然是不可取的,成为一个Hater只会让你的内心更加的灰暗,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宽容,而老罗也需要和时间赛跑,毕竟上帝们的耐心是有限的。
五月份参加完锤子科技的产品发布会之后,我写了一篇「感受世界的温暖和激情」,被足球界的老愤青、媒体界的新标兵三表同学斥之为上半部分粉丝心态严重,所以我今天决定直接写下半部分。这篇文章并不是一个迟来的测评,因为除了 MacTalk 的读者和一些朋友,没人催促我成文。之所以写,是因为我是个电子消费品爱好者,另外,所有认真做事的人都值得尊敬,我只希望这款产品能变得更好。文章在主观感受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客观、中立,抛弃情怀、主义和精神,如果没扔干净……有本事你来咬我啊!包装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天蓝的不容分说,太阳挂在半空,不刺眼,但金光四射,我接到了锤子科技公司的短信。短信里说,您的 Smartisan T1 到了,并且,在您收到手机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了一次升级,开机后连上 Wi-Fi 就可以完成升级了。看到这条短信我心情很愉悦,用了这么多年手机从没有厂商提醒过我升级系统,一般的原则都是:可以升级了,你爱升不升,就酱。由于在发布会上老罗已经倾情介绍了 T1的包装盒,拿到实物后我并没有特别惊艳的感受,倒是包装盒外附送的卡托让我惊喜了一下,因为 T1使用的是 Micro 卡,而我正好有一个无线 Nano 上网卡,有这个卡托就可以直接使用手机了,省去了上网买卡托的麻烦。从短信到卡托,都体现了一个企业在细节上的心思,当然这些体验都是针对我们这种正常人的,一件事永远存在两个维度,光明和黑暗。比如很多人对短信的态度是:「丫刚发货 ROM 就要升级,是成品吗?」,对卡托的态度是:「送个几块钱的破卡托就想收买人心么?」看到这些评论我在呵呵之余,不仅想起「苹果五部曲」里的一段话:史蒂夫·乔布斯早年把苹果的系统设计成封闭式的时候,人们说他有性格,酷。后来他为了迁就市场开始有所妥协的时候,用户们又说乔帮主稳健,牛逼。比尔·盖茨呢?当他朝左的时候,人们说他王八蛋,当他朝右的时候,人们说他龟儿子,当比尔.盖茨把他几乎所有的财产都捐出来做慈善事业的时候,所有人都翘起了大拇指。你要人家怎么样嘛?有时候,做人仅仅是正常一点就够了。拿出「天生骄傲」的 T1之后,打开隔层,就可以看到四个成比例摆放的白色配件,分别是 USB 线和绕线器、圆形充电插头、螺丝盒和像工艺品一样的螺丝刀。如果你是个完美主义者或强迫症患者,一定会在这些配件的设计中得到满足,色彩搭调,大小适中,每个物件都在正确的位置上。USB 线的手持部分采用了凹凸设计,根据手指的直觉,凹面向上一插必中。这种设计虽然不如苹果的 Lightning 线可以正反通吃,但是用最微小的代价创新性的解决了误操作问题,有感而知,值得钦佩。另外,我太喜欢了那个螺丝刀了,精美!包装盒通体黑色,与黑色的 T1、白色的配件放在一起显得沉静、质感和简约,走的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路子。但是,与同样简洁的 iPhone 包装盒比起来,这货是不是有点太大了?硬件篇T1真机比我想象中要轻一些,在锤子科技官网的效果图上觉得 T1会比较厚,见到实物发现 T1 只比 iPhone5S 厚一点点,查了下资料,一个是8.23mm,一个是7.6mm,差0.63mm。但是在整体的重量上 T1 的确是超过 iPhone5S 和米3的,如果你用惯了 iPhone5/5S,开始单手握持 T1 会有沉重的感觉。T1 在工业设计上完美的遵循了对称的美学。对称性普遍存在于世界之中,是人类最容易接受的一种美。比如晶莹的雪花,美丽的蝴蝶,彩色的花瓣,宏伟的古建筑,古朴的瓷器等无不呈现出妙趣天成的对称之美。很多电子消费品也会遵循对称设计,但往往妥协于工艺的难易程度,像 T1这样执拗的几乎遵守了绝对对称的设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T1 面板底部的三个实体功能键居中排列,触感十足。机身的两侧各有两个功能键,可以用来调整音量、亮度、截图、抢拍等,绝对居中。底部的 USB 接口居中,两侧是对称的扬声器和对称的两颗固定背板的螺丝。顶部是耳机插孔和电源键,为了对称性,电源键做成了和耳机孔大小一致的圆形按钮,与耳机孔对称排列。背板上的摄像头的位置也保持了与上沿、左沿相等的距离。唯一没有遵循这个原则的就是背板上的 Logo,磨砂的圆形 T 标记处于背板的中上位置。T1 的显示屏和背板都采用了充满质感的玻璃材料,背板经过打磨后在边缘部分具备微妙的曲面过渡,增加了单手握持的舒适感。整体的对称设计和玻璃材质、曲面设计,让整部手机厚重里透出晶莹温润和流光溢彩,如果手掌干燥的话,你会感到机身如丝般顺滑,这一点让我欣喜若狂。但是,如果你是个大汗手,那么 T1 将变成一款指纹机。好的说完了,说说我觉得不如意的地方。由于绝对对称导致中间的两颗功能键在单手握持的时候并不在手指边上,而在手指靠下一点的位置,如果你想调节音量,需要弯曲拇指才能够到。同样是为了追求对称性,电源键做的太小了,按压不是很方便,开关机或关闭屏幕的时候往往需要摸索一番才行。从易用性上来说,设计成 iPhone5S 那样的长方形按键似乎更好一些。另外,T1 的背板没有做任何磨砂处理,光洁如玉,顺滑如丝,代价可能是无尽的指纹和划痕。最后,在现在追求极致轻薄的工业时代,T1 似乎有点重了,尤其是针对女性用户。关于这一点,我特意咨询了一些大脸女生,她们一脸茫然,纷纷拿出大块头的三星 Galaxy Note 和红米 Note 等系列 Note 手机(上面还裹了厚厚的套子),和 T1 比了比掂了掂,表示不重啊。好吧,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关于重量,我又有些释然了(罪过,希望这篇文章她们不会看到)。关于硬件篇,就剩下最后一步:打开背板,装上 SIM 卡。根据网络上的说法,具体做法是:拧开螺丝,朝上轻轻一推,咔哒一声,背板就开了。我去找那两颗螺丝,结果开心的发现,真机的螺丝是不拧上的,于是我轻轻一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我又发力推了一把,背板散发出幽幽的光芒,印照着我大汗淋漓的脸庞,纹丝不动!我看了看背板和整机严丝合缝,心想,麻旦难道被骗了?我在微信上找到了锤子科技内部员工:你们说说吧,这特么怎么回事?他们鼓励我:池老师您别着急,做法没错,就是您劲太小了,得保持手掌干燥,双手握持手机底部向上推。没事,您就使劲推吧,我们的锤子是很硬朗的。于是我擦干手掌,鼓足勇气和吃奶的力气,使力一推,咔哒一声,背板终于开了。SIM 卡终于见到了 T1,它们马上要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我却陷入了深深的忧伤,那些没有男朋友的女性 T1用户该怎么办呢?记住,如果以后你们看到一个美女对着 T1 愁容满面的时候,一定要第一个冲过去说,放着我来!***************************发了昨天的文章之后,很多读者回复说图太少了,今晚闲来无事,用手机多拍了几张,以飨读者。今天网路上突然爆出了 T1 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有些读者问我是否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目前我拿到的真机在外观上没什么问题,在设计上值得商榷的地方我都在硬件篇里写过了。至于其他用户的手机是否有问题,我并不关心,我又不是锤子科技的股东,他们也没付我一毛钱广告费,所以,应该关心的是老罗和锤子科技的员工。我们还是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去品评这款产品吧,今天是「软件篇」。软件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Smartisan OS 是基于 Android 4.4的操作系统,所以其根本上还是一个 Android 系统,很多人会把 T1 的操作系统拔高到 iOS 的层面去比较,事实上这是不合适的,对 Smartisan OS 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两者的科技含量完全不同。能和 iOS 相提并论的,目前只有 Android 本身。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原生 Android 系统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创新性定制系统,实际上几乎整个世界的手机厂商都在这么做。这一点是我们这个软件篇的大前提。我体验过很多 Android 的定制系统,基本大同小异,而 Smartisan OS 确实不走寻常路,自有我精彩。无论是输是赢,这种尝试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尊敬。流畅度T1 是我用过使用最为流畅的 Android 手机,这么说可能不太贴切,因为我压根就没用过几部 Android 手机。那就换一种说法,T1 的流畅程度非常接近 iPhone5,包括桌面切换,动画效果,打开 App 和 App 的使用效果等,都非常平滑。为了测试其 GUI 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我分别在 iPhone5和 T1上操作了微信的朋友圈分组功能(该令人发指的功能我已在「给微信产品经理的十个建议」进行了吐槽,有兴趣的可以去历史消息里翻翻),iPhone5在显示上千个用户信息时只是略有卡顿,T1就差一些,常常会忧伤的告诉你:「微信快不行了,你是要关掉它呢,还是要关掉它」。我选择了继续等待,最后也算别别扭扭的完成了操作。Android 系统内核的进程管理模式并没有设定为优先处理 GUI 行为,这一点和 iOS 完全不同。iOS 对GUI 的处理优先级是最高的,如果我记得没错,响应顺序依次为Touch、Media、Service、Core层,换句话说,只要你把自己胖嘟嘟的手指放上屏幕,系统就会尽可能去优先响应 GUI 操作,也就是 Touch 这个层级,然后才是其他服务层。当然,iOS 为什么比 Android 快,这个几乎是可以用一篇长文来描述的,比如硬件加速问题、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硬件适配问题等,这里不再细说。所以,Android 手机能够达到 iPhone5的流畅度,我还是很满意的。当然,我们不排除这是 Android 4.4的功劳。桌面桌面系统是 Smartisan OS 最大的亮点,与其他 Android OS 比起来,识别度非常高。T1的桌面采用了九宫/十六宫格设计理念,并通过细线将桌面切分为一块块的磁贴,每个图标都处于磁贴中央。图标的移动动画极其精致,你并不是单独拖动一个图标,而是在拖动一个悬浮起来的磁贴,操作起来非常有质感。Smartisan OS 对原生的 Android 应用的图标做了全新的设计,设计水准属于上品,和九宫格或十六宫格的布局配合起来浑然天成。但是新安装的第三方程序图标就没那么美好了,因为锤子手机并没有形成标准,没有Smartisan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很少有厂商会单独给锤子科技做图标,老罗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为了保证 UI 的一致性,为很多 App 重绘了图标,但是这些图标的水准和那几个原生图标相比就逊色多了。另外,新安装的 App 上会有个大大的new,这一点我觉得有过度设计的意思,虽然点击图标后这个new 就会消失,但还是不如 iOS 里左下方那个若隐若现的蓝点来的自然。原生图标秒杀第三方图标界面。Smartisan OS 专门为桌面提供了设置项,你可以选择安卓原生、九宫格、十六宫格,可以选择隐藏桌面图标名称。桌面的多板块设置让 T1的桌面系统成为最为高效的图标整理和启动工具。在多板块界面里,你可以选中多个图标直接组成新桌面,可以点击多版块中的图标实现快速启动,还可以对某个桌面的图标进行保护和隐藏。经过几天把玩后,我选择了十六宫格的桌面,单一界面和多板块的界面如下,进入多板块界面的方式也很快捷,点击面板底部的 menu 键或在桌面上做双指捏合的 pinch 操作即可。桌面的动画也是我非常喜爱的,当你切换桌面主题或滑动解锁的时候,桌面上的磁贴都会做一个非常华丽的悬浮后贴合的动作,每次看到这个动画,我都想起微风拂过水面的涟漪或是秋风吹过落叶翻滚的场景。整体来看,锤子手机的桌面系统创意十足,里面有很多值得设计者学习的地方。看到别人高调吹牛,光喷是没有用的,那样只会让你成为一个年轻的喷子,然后变成一个年老的喷子。而真正的创造者,则一直大步前行。人性化设计Smartisan OS 做了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针对左右手操作的设置,截图时可选区域,静音时可选静音时限,短信延时发送,快速抢拍功,联系人按照地点、使用频率和添加时间排序等,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有这么几个:1、手掌横扫消除角标:这个操作我试了几次都没成功,后来发现必须要掌缘贴合屏幕才行。不过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只有几个原生的 App 会出现角标,其他第三方程序还没来得及做。2、拇指下拉屏幕悬停:我不是左撇子,但一直喜欢用左手单手操作手机,这个功能让我在大屏的 T1上依然可以单手操作,而且响应成功率非常高。3、日历的事件拖拽操作:如果你平日事物较多,而且又是个拖延症患者,总会有完不成的工作需要挪到明天或后天,我们以前的操作都是通过编辑完成,在 T1的日历 App 中,你可以长按事件,然后将其拖拽到其他日期,非常方便。屏幕T1 屏幕的显示效果非常棒,和 iPhone5放在一起几乎没什么区别,在强光下的表现则是 iPhone 好一些。不过 T1屏幕更大,更适合电子阅读,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另外,系统的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已经做的足够用了。浏览器浏览器是我常用的 App之一,但 Smartisan OS 做的乏善可陈,书签既不能和 iCloud 同步,也不能与 Google Chrome 同步,另外首页连个快捷方式都没有,这一点 MIUI 的原生浏览器做的更好一些。输入法用惯了 iOS 的输入法,切到 Android 的输入法还是需要稍稍适应一下,虚拟键盘的流畅程度超过 MIUI。默认输入法触宝中文的智能纠错和提示功能很棒,输入长句子大概有70%的正确率。音乐T1的音质非常不错,我分别用 iPhone 的 EarPods 和小米的新版活塞耳机试听,音色清亮,层次分明,我觉得挺好。不过在音效方面我不是专家,不再多说。系统自带的音乐内置播放器类似经典黑胶唱机,你可以拨弄拨弄唱盘和唱针来操作音乐,但是唱盘只有个暂停功能,唱针是管快进快退的,我被这两个操作彻底搞晕了,直到问了锤子科技内部员工才搞清楚。T1 不提供耳机,也不适配现有的耳机,目前线控只能实现暂停和下一首的功能,无法实现音量控制。锤子的研发人员表示:暂时不会支持音量增减,也暂时不会出自己的耳机。听到这个反馈我很不开心。另外,听音乐的时候如果有通知或短信等音效出现,基本上会中断音乐,然后再继续,而不是像iOS那样,音乐的音量降低变成背景音,然后再继续。我觉得后者更舒缓一些,体验更好。通知用惯了 iOS 的通知,你会觉得 T1的通知太简陋了,除了通过下拉菜单看通知基本没有别的办法。每个 App 的通知方式不可定制的,所以你没法像 iOS 那样,在锁屏的手机上看到通知信息。另外,系统大部分第三方 App 都不支持角标通知,这让习惯了 iOS 角标的我有些无所适从。软件篇就到这里结束吧,我挑了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元素和功能进行了描述,希望对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有所帮助,也希望锤子科技的手机能够做的更好。续航与发热最后来谈一谈 T1 的续航和发热情况,这一点似乎是大家最为诟病的缺陷。我第一天拿到真机后安装了几屏应用,使用或充电过程中手机发热量都比较大,掉电也是以迅雷不急掩耳盗铃之势。这种情况在两天之后有所缓解,使用时间变长,发热量减少,但长时间使用的发热量仍然是大于 iPhone5的,我想这是锤子科技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只能期待下一版的 ROM 了,希望不是以牺牲流畅度的代价来减少发热量。*****************************至此,关于Smartisan T1 的文章写完了。总结一下,T1 这款手机的设计没有被市场上的大众手机品类和 iPhone 所限制,也没有去刻意迎合大众,而是有独特的思考和创新之处。一款产品被设计出来,其实大众并不关心你的过程、情怀、匠心和理想,也不会关心产品创造者,他们看的是最终的产品。而对于创造者,每个创意、细节和过程都需要去用心打磨和实现。一旦你最初的设计体验出错,之前的一切努力将化为乌有,不容易。目前看来,T1 的方向是正确的。要么设计,要么死去,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
公司手机频道收到的样机我拿来玩了一会,邀我回答的同学应该是看到我微博晒的图了吧。不过当时只是忙着拍照发微博炫耀了,静下心玩的时间并不长,只能简单说几个可能会影响购买欲的问题:1.锤子外形打8.5分,iPhone4我也打8.5分,其他机型包括苹果其他型号我打分都比这个低,感觉锤子极其对称的工业设计有种非常严谨、可靠的感觉;2.底部三个细长的实体键,外观设计看来,没问题。但用过N82 6080的同学应该有体会,这种细长按键的手感太逆天了,看着都会感到手指上会硌出红红的印子……不过实机这三个按键比6080软,不过我依然会潜意识告诉自己尽量不去按……3.按住、撒手抢拍功能是我最注意的一个新特性,感觉这个设置非常牛逼。实际体验中,相机从锁屏到启动的速度并不快,但是模拟从口袋掏出到对准物体的时间已经绰绰有余留给相机启动了。不过成片率略惨,拍了五张有三张没有对上焦;4.系统、音质都没有太仔细看,就不评价了;5.屏幕效果很赞,不过没对比,个人感觉也应该是目前国产手机中的佼佼者;6.有个同事妹子说,太厚太沉,她不会考虑。
爱范儿的详细评测文章:因为图片非常多,所以直接放链接。个人色彩非常强烈的一部手机,许多人不屑一顾(比如其他厂商 OTA 一下分分钟抄过去,比如这些没什么我也做得出来……反正说总比做容易嘛。)的小细节很打动我。就个人而言,比其他国产手机要有吸引力,没有太大毛病就掏钱买一部。最后附上评测视频:
【爱范儿评测】Smartisan T1 上手视频
/v_show/id_XNzE1MjQ0Mzk2.html
外观不错,非常商务,外观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第一眼见到IBM的ThinkPad笔记本。ROM上的那些小创意我个人用不到。实体按键,背部容易刮花(两三个月摄像头都已经花的不能照相了),手感,重量,价格和都7月份了3000元还不支持4G是槽点。别和我扯情怀和“凭什么国产不能卖贵”,这部锤子T1就是不值3000块,到了7月份还是加点钱买LG G3美行三网版吧。 另外外观丑的小米3 已经1499元了哦。
个人非常支持老罗的产品。希望再精益求精。
连MX3手机设置中自启动和流量限制这两个功能都不知道用一下,你还有脸说你只喜欢玩手机,只怕你只是喜欢用手机而已吧。告诉你一个很白痴的方法:在设置中应用控制里面将不用的软件自启动关掉,在网络中把不用的软件的移动网络关掉。你放一天也不会掉几格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锤子自带壁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