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夫殴官宦》意思相近的白居易的诗

和盼望意思相近的词有哪些_百度知道
和盼望意思相近的词有哪些
提问者采纳
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十年三月三的意思_译文翻译_作者白居易_古诗词赏析
十年三月三的意思、译文翻译、古诗词赏析★★
前一篇: 后一篇:
十年三月三
作者:白居易
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夷陵峡口明月夜,
此处逢君是偶然。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坐从日暮唯长叹,语到天明竟未眠。齿发蹉跎将五十,
关河迢递过三千。生涯共寄沧江上,乡国俱抛白日边。
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流落半归泉。醉悲洒泪春杯里,
吟苦支颐晓烛前。莫问龙钟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
别来只是成诗癖,老去何曾更酒颠。各限王程须去住,
重开离宴贵留连。黄牛渡北移征棹,白狗崖东卷别筵。
神女台云闲缭绕,使君滩水急潺缙嚓陨钛盍
月吊宵声哭杜鹃。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君还秦地辞炎徼,我向忠州入瘴烟。未死会应相见在,
又知何地复何年。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赴忠州任时,元稹自通州司马迁虢州长史,三月十一日相遇于峡口,停舟夷陵,留三日而别。风凄①暝色②愁③杨柳月吊④宵声⑤哭杜鹃
①风凄:犹凄风,即寒风。②暝色:暮色,夜色。 ③愁:怨尤、怨恨、忧愁。 ④吊:悬挂。 ⑤宵声:夜间的声音。此指风声和杜鹃的啼叫声。
这两句是说,虽已阳春三月,但峡中仍然寒风劲吹,令杨柳都感到忧愁;月亮高挂在天上,夜间凄厉的风声和着杜鹃悲切的啼叫声,更增添别离的愁绪。以景写情,虽未见人物心情之描述,却隐见于字里行间,手法高妙,对仗亦工。
这两句写潭清峡窄的景象――俯视潭水,丽日的光芒照射潭上,如一幅万丈红旗平铺潭底;仰望天空,像一条白绸悬挂在峡顶。上句写江潭的清澈,下句言峡谷的狭窄。上句景色壮丽,下句景象惊险。写景如画,运笔细腻,读来如临其境。
【作者小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查看更多:关于
的古诗,含有
古诗词选读:
详见《汉语大辞典》中华诗词(界面见下图),提供9万多首古诗词,可按标题、内容、条件等多种方法查询。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
关于十年三月三的诗意,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C)2005 汉辞软件工作室&张新主 版权所有 电话: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的诗与情 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的诗与情本词条缺少概述,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页&&&&数282出版时间
作 者吴俣[1]阳
出 版 社有限责任公司
装 帧平装他是眉她是他眉间的痣忧郁惊艳
她是唇他是她唇边的笑温暖灿烂
做他的影子她心甘情愿做她的声音他无怨无悔…… 曾经他沉醉于古旧的诗词里在远方静静地等等她在梦里静静地等只想在他的情诗里继续踟躇徘徊任所有的只影片景都在心间镂刻成永恒的美丽
相思始觉海非深的诗与情以中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最令人感伤的情郎白居易流传于世的诗词作为切入点通过众多最为脍炙人口的诗词用散文体小说的创作方式演绎其至情至性充满悲欢离合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领略风情无限的大唐风韵听春打夏烙秋耍冬花洗水对你的思念在心海投影
明眸皓齿尘缘遇了谁春事经年桃花红了谁金风玉露相逢醉了谁满腹珍重天涯送了谁明月无限回首少了谁想你一直
填补出版史上以白居易以及他那个时期的中唐诗人为主人公的诗词解析作品的空白第一部讲述大唐文圣诗魔白居易与其终生挚爱湘灵那段缠绵悱恻至死不渝的爱情大剧揭开绚美的人生传奇吴俣阳原名人可以说他风花雪月可以说他浪漫多情就是这样一个男子却从温柔里固执地搏杀出来于文字江湖中占着一座山唱着一首山歌更将心田流出的清泪涓涓汇成江南晚暮的春水行云悒悒流向天涯曾出版畅销书相见何如不见时等第一章 长相思泪眼冻不流
窗外飞舞着前尘的柳絮纠缠了后世的白雪不管几分归于泥土几分流入眼中那半寸迷离都痴痴凝结了那一年初恋的春色初识她时他十一岁她七岁恋上她时他十九岁她十五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季节而写下这首邻女的时候他和她却已注定咫尺天涯曾经让他心醉的我爱你曾经令人痛心的对不起都留在了他往昔的记忆深处
第二章 潜别离利剑春断连理枝
轻轻的她走了轻轻的他来了他徘徊在她的门前希望她能给他最后一次机会然而等来的却是他所不曾熟悉的冷漠与决绝难道与她十八年的情分便这样随风殒落终成一空他忧郁他沉思他在问情中痛不欲生含泪在她门上题一阕潜别离幻作风化为雨和着一曲相思固执地要为那心中的凝望做一次长长久久的停留
第三章 桃花殇唯我多情独自来
或许桃花本与爱情无关却无端地因了崔护那阕的诗句沾染了尘俗的烟火从此爱也罢恨也罢桃花下的泪便多了起来只不知道桃花是否嘲笑过人的痴傻是否愿意承受这花下的许多清泪
8?下邽庄南桃花
9?冬至夜怀湘灵
10?感秋寄远
第四章 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
缘如风缘聚缘散太匆匆花未凋于心海缘却已逝去深深怨不为风雨不为流年只恨情深缘浅聚散天定离合难期所有真情谁堪寄与早知世事无常何必相识相知既已相爱为何又会缘去如风总道情可动天谁知缘尽一切皆成空
12?戏题新栽蔷薇
15?醉中归盩厔
第五章 痴情怨莫对月明思往事
前世姻缘今生聚但相思莫相负然他和到底又是怎样的一种缘分被雨水洗过的夜少了许多扰人的喧嚣指间流淌的每一缕清风都在静静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凄美的故事默默坐在窗前在妻子的泪眼里沉雾又把他的思绪带到符离城外某一个雨后的夜晚于是他只能用手中的笔刻下表面的淡然只想等到天明洒扫对湘灵散乱的思念
17?井底引银瓶134
第六章 断肠人就中肠断是秋天
相遇是缘相思渐缠相见却难冥冥中这一场倾心的爱恋终注定要沦为旷世绝美的风花雪月轻含烟雨情何限不道春来晚便只为一场沉醉又何妨怕只怕酒醒时候人断肠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七章 燕子楼秋来只为一人长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暗涌的激情于似水流年中悄然逝去再回首她依然笑魇如花而他却两鬓添霜闲落灯花处那些美到蚀骨的白牡丹总是随风徜徉任清新馥郁的幽香扑面而来挥挥手送走忧伤抚平痛楚抹去印记无论心中有多少难言的隐痛在此时只想与她琴瑟合音共奏爱的永恒……
第八章 爱难聚月明月暗总愁人
她走了江面飘起他无限的愁思孤桀的眼神望向千年之后的云层那满江粉荷碧叶缀着一个个残字却被一座座愁城渐渐围困他在哭他在笑他在青萍悠扬的琴声里安然等待等时光流逝等岁月流转等一场繁华落尽后的相知
29?舟夜赠内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琵琶行 _百度百科
?白居易诗作????
收藏 查看&琵琶行[pí pá xíng]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的长篇之一作于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作品别名琵琶引创作年代中唐至晚唐作品出处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数754(含小序)段&&&&落5艺术特色声音描写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3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4然有京都声5问其人本长安倡女6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7年长色衰委身8为9贾人10妇遂命酒11使快12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3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14二年恬然15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16意因为17长句歌19以赠之凡20六百一十六言21命22曰琵琶行[1]
<img title="琵琶行郑重作" style="float:" picsrc="359b033b5bb5c9ea2db62bd0d739bbf" data-layout="right" width="641" height="1280" url="http://a./baike/s%3D220/sign=5aa1efd0552c11dfdad1b/359b033b5bb5c9ea2db62bd0d739bbf.jpg" compressw="110" compressh="220" useredit="1" />
浔阳江23头夜送客枫叶荻花1秋瑟瑟24
主人25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6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27声声思28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29续续弹30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31慢捻32抹33复挑34初为霓裳35后六幺36
大弦37嘈嘈38如急雨小弦39切切40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41莺语花底滑幽咽42泉流冰下难43
冰泉冷涩弦凝绝44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45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46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47收拨当心画48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49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50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51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52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53妒
五陵54年少争缠头55一曲红绡56不知数
钿头57银云篦击节58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59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60买茶去
去来61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62红阑干63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64唧唧6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66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67如听仙乐耳暂68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69促弦70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71满座重闻皆掩泣72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73湿[2]1荻d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2帛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
3左迁贬官降职与下文所言迁谪同义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4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5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7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8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10贾gǔ人商人
11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zhé贬官降职或流放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动词
22命命名题名
23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24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一说移灯
27掩抑掩蔽遏抑
28思悲伤的情思
29信手随手
30续续弹连续弹奏
31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2捻揉弦的动作
33抹顺手下拨的动作
34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5霓裳即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6大曲名又叫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7大弦琵琶上最粗的弦
38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39小弦琵琶上最细的弦
40切切形容声音急切细碎
41间关象声词这里形容莺语声鸟鸣婉转
42幽咽遏塞不畅状
43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难与滑相对有涩之意
44凝绝凝滞
45暗恨内心的怨恨
47曲终乐曲结束
48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51虾há蟆陵虾通蛤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52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
53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54五陵在长安城外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
55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
56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红绡一种生丝织物
57钿diàn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银篦bì一说云篦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
58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
58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59颜色故容貌衰老
60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1去来离别后来语气词
62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3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64重重新重又之意
65唧唧叹声
66呕哑嘲哳 zhāo zhā呕哑拟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嘲形容声音繁杂也作啁哳
67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68暂突然一下子
69却坐退回到原处
70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71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72掩泣掩面哭泣
73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3]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刺伤了御史中丞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1]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4]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粗弦沉重雄壮如急雨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4]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4]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4]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5][5]情节曲折
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全诗使用的典故很少语言精练明畅诗人逝世不久唐宣宗李忱写诗吊念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这首诗最令人称道的是诗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几句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模拟出来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读过后让人感到余音袅袅余味无穷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成了写乐声的经典诗句急雨私语莺语泉流珠落玉盘瓶破水迸骑出刀呜裂帛等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匠心独运无与伦比这一段音乐描写与的和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寄语房给事并列为古典音乐的四篇妙文但由于它的比喻平实贴切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因此比其他三篇流传更广也更为知名[5]
1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四句描写了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天涯沦落之情
2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绘出画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画面传神地描绘了琵琶女娇羞的神情和犹豫迟疑的复杂心理再如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里描绘琵琶女曲终时的动作神态不仅使人感到她的教养经历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身世的内心活动另外满座重闻皆掩泣之后的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泪湿青衫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泣字上当然对曲调理解最深的动情最浓的以至泪湿青衫的还是诗人自己泣的内涵显然是丰富的深沉的
3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开始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诗人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术曲调未成情以先出是对音乐气氛的很好烘托而弹的过程更是撵词摘句活用比喻来描写音乐的进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使人能够再次听到琵琶声一样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更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带入到文字和音乐无法描述的空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谓点睛之笔从音乐和哲学角度表达了至高乃无的学问短暂暂停之后便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由静入动如同万匹野马同时出动万丈瀑布瞬时倾泻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观众还沉浸在意犹未尽的音乐中琵琶女已经停止了演奏
本诗所叙之事秋夜江头送客琵琶女的悲剧命运作者的贬谪生活饱含的感情成分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人物以抒情方式倾诉悲怀精当的说明和议论的巧妙穿插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初为霓裳后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对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之妙也是不容忽视的凡此种种都使这首诗满含着抒情气息做到了叙事与抒情的密切融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
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此诗用形象类比法把两人之间的悲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进行类比最后融合为一从而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感慨的结论形象类比抒情言志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从送客起笔继而写了寻声邀弹询问诉衷感慨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层层推进的情节这些情节分则各为一个场面合则是一篇完整和谐的诗篇
诗人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描写和悲凉身世的叙述表达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与感慨全诗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情感真挚文辞优美
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凝炼优美叩人心扉枫叶荻花秋瑟瑟此句绝妙枫叶红荻花白映秋色碧也[6]
夜深忽梦少年事觉来粉泪红阑干此联真佳句[7]
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
容斋五笔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唐世法纲虽于此为宽然乐天曾居禁密且谪居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它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尔
白乐天琵琶行云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云云这是和而淫至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这是淡而伤
唐诗援初唐人喜为长篇大率以词采相高而乏神韵至元白去其排比而仍踵其拖沓惟连昌宫词直陈时事可为龟鉴琵琶行情文兼美故特取之
批选唐诗以诗代叙记情兴曲折婉转连昌宫词正是伯仲
唐诗镜乐天无简炼法故觉顿挫激昂为难
唐诗归钟云以此说曲罢情理便深水泉冷涩二句下 钟云唤醒人语不怕说得败兴门前冷落二句下 钟云止此妙亦似多后一段同是天涯二句下
连昌纪事琵琶叙情长恨讽刺并长篇之胜而高李弗录余采而笺释之俾学者有所观法焉
唐汝询日此乐天宦游不遂因琵琶以托兴也饮无管弦埋琵琶话头一篇之中月字五见秋月三用各自有情何尝厌重声沉欲语迟沉字细若作停字便浅欲语迟形容妙绝未成曲调先有情先有情三字一篇大机括弦弦掩抑下四语总说情见乎辞大弦以下六语写琵琶声响曲穷其妙水泉冷涩四语传琵琶之神银瓶二语已歇而复振是将罢时光景唯见江心秋月白收用冷语何等有韵自言本是京城女下二十二句商妇自诉之词甚夸甚戚曲尽青楼情态同是天涯三旬钟伯敬谓止此妙亦似多后一段若止乐天本意何处发舒惟以沦落人转入迁谪何等相关香山善铺叙繁而不冗若百衲衣手段如何学得 陆时雍日形容仿佛 又日作长歌须得崩浪奔雷蓦涧腾空之势乃佳乐天只一平铺次第
野鸿诗的香山琵琶行婉折周详有意到笔随之妙篇中旬亦警拔音节靡靡是其一生短处非独是诗而已
中晚唐诗叩弹集庭珠按以上琵琶妇自叙下乐天自言迁谪之感也梦啼妆泪句下
古欢堂集杂著余尝谓白香山琵琶行一篇从杜子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得来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杜以四语白成数行所谓演法也凫胫何短鹤胫何长续之不能截之不可各有天然之致不惟诗也文亦然
蕙榜杂记予向读吴梅村琵琶行喜其浏离顿挫谓胜白文公琵琶行久而知其谬也白诗开手便从江头送客说到闻琵琶此直叙法也吴诗先将琵琶铺陈一段便成空套
而庵说唐诗此篇铺叙甚佳语多情至顿挫之法颇有若较子美之陡健相去远矣滥觞从此始 琵琶声停欲语迟欲语迟宛然妇人行径矣枫叶荻花秋瑟瑟人知是写景而不知是写秋 古人作长篇法有详略此篇纯用详法此乐天短处也转轴拨弦句下 未成曲调先有情司马迁谪复当别离此乐天之情也嫁与商人不得遂意此妇人之情也大家暗暗相关此诗是乐天听过琵琶曲从亮处做的 其问旦暮闻何物作问辞句法变方无直下之病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饮要知乐天不是单对妇人自叙还有所送之客在此正是眼光向客处此二句妙甚
写同病相怜之意侧侧动人
唐贤小三昧集感商妇之飘流叹谪居之沦落凄婉激昂声能引泣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结以两相叹感收之此行似江潮涌雪余波荡漾有悠然不尽之妙凡作长题步步映衬处处点缀组织处悠扬处层出不穷笔意鲜艳无过白香山者
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意哀以思其辞丽以则十九首云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及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此篇同为千秋绝调不必以古近前后分也
为下二段伏线醉不成欢二句下 即声暂歇时言此时无声旬下 应首段作一束惟见江心句下 映上重作一束为文章留顿法绕船月明旬下 双收上二段转到自己同是天涯二句下 自叙踪迹与起处相应其间旦暮句下此诗及长恨歌诸家选本率与元微之连昌宫词并存然细玩之虽同是洋洋大篇而情辞斐叠无伦元词之远不逮白歌即此与李毫州之悲善才并为闻琵琶作而亦有仙凡之判醐不但以人品高下为去取也
岘俯说涛琵琶行较有情味然我从去年一段又嫌繁冗如老妪向人谈旧事叨叨絮絮厌读而不肯休也[8]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人唐代现实主义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宰相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并称元白与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夫殴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