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线作战部队,有哪些?

中国维和部队表现出色 联合国曾破例提前授勋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维和部队表现出色 联合国曾破例提前授勋
张勇向当地小孩送食品
与当地小朋友在一起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李德营 张开山
  济南军区联勤某分部副部长张勇曾两次率队参加联合国苏丹瓦乌任务区的维和行动,两次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和联合国苏丹特派团“特别贡献奖”,他是迄今为止,曾战斗在维和基层工作一线的职务最高、维和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中国维和指挥官。
  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在充满艰难险阻的维和征程中,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他捍卫了祖国和军队的荣誉,传递了中国和非洲世代传承的友谊。不久前,张勇当选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评选的“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
  能不能让张指挥官延期回国
  2005年6月,张勇接到了军区组建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的命令。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两次内战给苏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成建制、成规模的赴苏丹维和,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苏丹和平的深情期盼和庄严承诺。出国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在济南军区历史上是第一次,作为维和部队指挥部主任兼运输大队大队长,这支部队的领头人,张勇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经历近一年高强度封闭式训练后,日,中国赴苏丹维和运输分队来到了苏丹这个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国度,开始执行维和任务。
  尽管在出征前曾通过媒体和各种资料对苏丹进行过全方位的了解,然而,行走在苏丹瓦乌的红土地上,看到的情景仍然令张勇触目惊心:不时映入眼帘的飞机、汽车残骸和满是弹痕的墙壁诉说着战争的残酷,衣不遮体到处跑着在垃圾中捡东西吃的苏丹小朋友和散落在荒草丛中的茅草屋揭示着战争的无情。
  他们要开展工作的营区条件也相当恶劣,那是一片荒芜的灌木丛,乱石纵横,野狗成群,蛇蝎出没。张勇心里非常清楚,营房建设是首批维和部队的主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后续部队能否顺利开展工作,关系到济南军区赴苏丹为期6年半的维和任务能否圆满完成。他第一个扔下背包,喊了一声:“我们要在雨季来临前把板房建起来。”接着就拿起铁锨到工地上铲起土来。官兵们被他的热情感染了,纷纷拿起工具,冒着近50摄氏度的高温,开始了营房建设。
  连续40天昼夜奋战,运输大队在所属的联苏团第二战区第一个盖起了整齐、漂亮的板房。也正是这40天,这位来自东方、热情而不张扬、友好而不卑不亢、思维缜密却雷厉风行的中国指挥官给联苏团、二战区各出兵国的维和官兵留下深刻印象。
  战区首席长官巴比先生在济南军区慰问团前往任务区慰问时,出乎意料地致信慰问团团长刘勇副主任:“能不能让张指挥官延期回国?有他在,我们二战区的建设和发展会更加顺利和出色。”联苏团部队总司令里德尔中将说:“中国维和部队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你们表现出的优良素质和敬业精神值得所有出兵国部队学习。”
  中国维和运输分队的标准就是联苏团的标准
  2007年,济南军区接到了组建第三批赴苏维和部队的命令。在选派带队干部时,组织上认为张勇在政治上成熟,带兵有魄力,又有首批赴苏维和的经验,便准备让他第二次带队,担任维和部队的政委。张勇还是那句话:“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日,载着第三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的飞机在苏丹中部城市欧拜伊德降落。与上次不同的是,张勇这次担任维和部队政委、党委书记。压力就是动力。新的使命、更高的要求使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亲自带队勘察道路,和战士们一起在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下,身着防弹衣、头戴钢盔一日颠簸往返数百公里,研究分析道路特点,采集各种数据,并根据途中的安全形势,不断制定完善防卫措施和预案,在类似地形地貌中多次组织应急演练。
  在经过严密的准备后,中国运输兵的车队奔波在了苏丹的雨林中。无数次通过多个不同武装派别控制的敏感区域和哨卡,无数次驶过立着醒目的警示牌的雷区,无数次把直接推动苏丹和平进程的人口普查等物资安全运抵目的地。联苏团部队总司令里德尔说:“联苏团二战区的工作是在中国运输分队的车轮下推进的,你们的标准就是联苏团的标准。”
  日,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的肯尼亚籍维和士兵约瑟夫在准备从中国维和医疗队后送至上一级医院时,突然心脏骤停。病人的复杂病情已经超出了中国维和部队二级医院的救治范围,立即转送无可厚非,但一直坚守在现场指挥的张勇却作出决定:“停止转送,立即抢救!”整整经过惊心动魄的20分钟,病人才奇迹般地获救,并被顺利转送至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四级医院,这创造了维和医疗史上的奇迹。
  日上午,因牙周炎发作正在UN城营区输液治疗的张勇得到报告,距营区3公里外的瓦乌市集贸市场发生枪战,有7辆正在执行装载任务的中国维和运输队的车辆被围观群众挡住了去路。情况万分危急,官兵有危险。他一下子拔掉输液的针头,一边让翻译向战区司令部汇报,一边命令应急小分队集合随他出发。
  10分钟后,张勇就赶到了现场。冲突双方的警察和反政府武装的士兵正虎视眈眈地持枪对峙着。运输队的官兵们一看到张政委来了,心里一下子有了底。张勇一边指挥应急小分队疏散掩护,一边想方设法协调运输车辆绕行。两个小时后,当他们安全返回营区时,在门口迎接的官兵们一下子围了上去,一个个大男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提前为中国维和官兵授勋
  在瓦乌市区南部的珠尔河上,有一座1972年由中国援建的大桥,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中苏友谊桥”。在完成维和任务的同时,张勇多次带领部队尽力为当地人民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浇灌中非友谊之花。
  日是联合国日,按照战区要求,张勇带领部分官兵到瓦乌唯一的一所平民医院开展一系列义务劳动。那天的所见所闻令张勇瞠目结舌。医院里的病房破旧不堪,墙壁上布满了蜘蛛网,窗台积着厚厚的灰尘。一位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老太太蜷缩在简陋的只有一层海绵垫的病床上,唯一的一位护理人员竟然身穿便服,没有消毒,也没有和病人的交流,就草草完成了整个输液过程。
  张勇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眼里慢慢充溢了泪水。静脉输液是一项最基本、最常见的护理操作,而在这所当地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医院,护理操作竟毫无规范可言。这简直是对生命的漠视!可他转念一想,战乱和自然灾害使这里的人民维持日常生活都举步维艰,更不要谈什么规范操作和人文关怀了。
  经过多次协调,战区终于同意了张勇提出的为平民医院提供技术帮带和免费义诊的建议。从此,一支满载着中国维和部队深情厚谊的医疗小分队开始了在维和部队集中驻扎的营区和平民医院之间的奔波,而且形成了和平民医院结对子、搞技术帮带、无偿义诊的好传统。
  经过战争洗礼的瓦乌女子中学始建于1972年,是瓦乌市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学,共有326名学生就读。整个学校校舍破旧,校区内野草丛生,堆积的垃圾散发着浓烈的臭味。
  负责妇女儿童福利工作的联苏团加拿大籍官员丫丫女士对此深感忧虑,她登门向张勇表达了想借助维和部队的力量给学生们改善校区环境的愿望。张勇二话没说,带车专门到学校进行了实地察看。第二天中午饭过后,他带领官兵们赶到女子中学,经过简单动员和分工后,立即就投入到清理卫生的工作中。3个小时后,学校及周围的道路变得焕然一新、整洁有序。
  张勇也由此和这里的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维和官兵又在张勇的带领下将自己节省出来的纸张、笔记本和文体用具送给了学生们。还特意为她们制作了一副排球架。校长穆罕默德?亚当激动地说:“从今年起,我们要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校庆日,把张指挥官和中国维和部队官兵的名字写进我们瓦乌女子中学的校史,让这所学校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永远记住中国,记住中苏友谊。”
  2008年春节,烈日炙烤着苏丹大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交相辉映。中国第三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迎来了他们维和生涯中最大的喜事。联合国秘书长驻苏丹特别代表、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最高长官卡齐先生和部队总司令里德尔中将,破例提前两个月亲临现场为中国维和官兵授勋。如此高的授勋规格和打破常规的提前授勋,开了联合国维和史上的先河。
更多关于&&的新闻人民网―战斗在维和前线:记中国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
战斗在维和前线:记中国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
本报特派记者 赵章云
  今年4月,利比里亚过渡政府在联合国驻利代表团(联利团)的配合下,重新开始已经中断数月的“解除武装、复员、遣返和重返社会计划”(“DDRR计划”)。计划在邦加、布坎南、杜曼堡和卡卡塔4个地区同时展开,中国维和运输分队也分成4个行动小组分别奔赴上述地区。这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经战功显赫、被誉为“炸不乱的钢铁运输线”的汽车部队,再一次肩负祖国的重托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光荣使命。  4月14日,副分队长张金良率领第一行动小组开赴第三战区邦加,配合孟加拉国部队执行“DDRR计划”。联利团分配给中国军队的任务是将已经缴械的武装人员从枪支收缴点送往训导营,但孟方因未接到此命令,称第三战区让中国军人先将未缴枪的武装人员从集结地送到缴枪点。分歧一时难以消除。这天夜里,邦加暴雨如注。行动小组获悉,当地非法武装人员有可能袭击维和部队。张金良深感责任重大,一边与孟方交涉,一边向蒙罗维亚请示。分队领导3次去联利团核实后电告,务必按联利团的命令执行。张金良先后4次与孟方交涉,孟方质问张金良:“你们是害怕伤亡吗?”张金良当即回答道:“热血可洒,军令难违!”后来孟方接到联利团的正式命令,才发现是他们误会了中国军队。孟方指挥官紧紧握住张金良的手说:“事实证明你们是对的。你们严格按照命令行事,我深感钦佩。”  中国维和部队运输分队第二行动小组的目的地是利第二大城市布坎南,这一战区的“DDRR计划”进展顺利,中国军人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运输保障任务。由于任务重、时间紧,6名官兵病倒在第一线。排长贾晓红高烧达39摄氏度,仍然坚持在一线指挥。班长朱鹏程的军装总是湿漉漉的,不是汗水就是雨水。由于兼任翻译,整个行动小组的事务都需要他参与处理,除了睡觉便没有空闲的时候。朱鹏程十分注重中国军人的形象,深得友军和当地百姓的欢迎,即使是那些怀有对立情绪的武装人员在与他交谈之后也会心悦诚服地听从指挥。  中国军人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时候常常会遭遇危险。有一次第四行动小组在执行运输任务的途中,突然发现尾车没有跟上,班长赵呈章在返回原路寻找时看见,尾车被上百名当地居民团团围住,纷纷向中国士兵索要钱物。赵呈章的出现,立即成了众人的目标,但他冷静应对,用英语耐心解释“我们是为和平而来”的道理,最后车队终于安全离开。  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战区里,杜曼堡最具挑战性,利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就在这一地区。4月24日,副分队长洪大刚带领的第三行动小组刚抵达这个小城镇时,就看到数以百计的持枪人员在街头游荡,有的甚至端着枪或火箭筒向目标瞄准。由于这一地区的局势极度恶化,洪大刚一直坚守在第一线,与官兵们一道执行危险而艰巨的运输任务。在中国维和官兵的保护下,记者专门前往这一地区采访。临时的营地就建在离小镇4公里处的一个偏僻的山坳里。那里杂草丛生,蚊蝇飞舞,因为是在荒郊野地安营扎寨,官兵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住的是帐篷(左图为营地帐篷内一角),尽管行军帐篷的质量很好,但这里毕竟是非洲热带雨林地区,湿热的天气和蚊蝇的叮咬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现实考验。铁丝网之外的丛林地带,当地非法武装人员经常出没,对维和官兵是潜在的危险。中国维和官兵没有畏难退缩,总是精神饱满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医务人员王治风趣地说:“要想体验维和,就来杜曼堡。”中国维和人员正是用这种乐观精神,坦然面对国际维和任务中的种种风险和挑战。  (本报蒙罗维亚电)  《人民日报》&日&第三版
(责任编辑:高楠)
热门评论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面对2012年首季重卡整体车市销售的...
皮卡中国行――主流皮卡走进中国特...
新闻热线:010-|
广告合作热线:010-
第一商用车网 版权所有 转载务请注明来源 《第一商用车网》 |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南宁晚报多媒体数字报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宁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闻搜索:
第36版:寰宇·军情
&&&&&&&&&&
中国首次派安全部队参与维和
可能派出至少500名军人,负责驻马里维和部队营区的安全警卫任务
中国维和士兵在进行战术演练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4月公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中披露,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队主要执行工程、医疗和运输等任务。在6月27日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披露,中国将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联合国在马里的维和行动。 1 将负责保卫联合国特派团安全 杨宇军在记者会上表示:“应联合国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派遣工兵、医疗和警卫分队近400名官兵。这是中国军队自1990年首次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以来,参与的第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也是中国军队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维和。”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外界对中国维和部队的关注也随之增加。《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中披露,此前中国派出的23支联合国维和部队,主要是工程、医疗和运输部队。当时还有西方记者追问“中国何时派出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消除这类疑问,杨宇军解释说,“联合国维和部队中没有所谓的作战部队。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有关国家和人民恢复与维护和平,防止战争,监督停火,维和人员不直接卷入驻在国武装冲突。中方安全部队是指警卫分队,主要担负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战区司令部和维和部队营区的安全警卫任务。”他强调,中国维和部队将认真履行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关规定,为维护马里及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方安全部队是指警卫分队,主要担负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战区司令部和维和部队营区的安全警卫任务。熟悉中国在马里维和行动上与联合国商讨详情的一些军事专家表示,中国此次可能派出至少500名军人,而联合国马里维和部队的总兵力将为1.26万人。 有军事专家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此前,我国维和部队主要担负后勤、架桥、修路、医疗等任务,此前也派过警卫分队,但其任务主要是为了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而这次派出的警卫部队则是担负特派团战区司令部的安全警卫,相当于在一线工作,安全风险比在后方大得多。“因此,此次中国向马里派出维和部队体现出我国作为大国的义务和担当。” 2 英媒称中国外交政策重大转变 英国《金融时报》6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将首次派遣作战部队参加维和行动 中国已公开承诺将首次派遣安全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标志着北京方面的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据去年12月的数字,有近1900名官兵正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对维和行动贡献最大的国家。但北京一直不愿派遣作战部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干涉别国内政和拒绝用外来军力解决国内冲突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此外,中国也不愿过早出动人民解放军执行全球任务,以免加剧外界对其军事快速现代化的担忧。 但过去几年里,中国的政治和军事领导层逐渐变得更灵活,他们承认中国有巨大资源需求,同时中国不断增长的海外投资和旅行,也令其利益拓展到周边地区之外。 今年1月,法国和乍得发起一场军事进攻,旨在驱离利用图阿雷格人的一场起义占领马里逾半国土的伊斯兰主义武装分子。联合国维和行动意在接替法国。本周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批准向马里这个西非国家派遣一支维和部队,由其从7月1日起展开维和行动。但安理会表示仍需更多出兵承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上周访问北京时感谢中国“在维和行动上不断做出的、强有力的军事和政治努力”。 去年初,中国军方采取了一个预备性步骤:在向南苏丹派遣的维和部队中编配由步兵组成的警卫分队,执行保卫医疗分队和工程兵分队的任务。熟悉马里维和行动的人士称,中国的新承诺在本质上与解放军在南苏丹扮演的角色并无不同,但公开宣布这一点显示,派遣可能需要投入作战的部队是现已得到认可的政策。 3 中国维和军人常任理事国居首 6月19日上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程前往国防部维和中心参观。期间,潘基文对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给予高度肯定。他说,中国维和人员非常敬业、十分勇敢,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应联合国请求,中国自1990年开始,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如今,中国维和部队不仅成为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力量,更成为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军队的重要“窗口”。 1990年,人民解放军向联合国中东维和任务区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年,向联合国柬埔寨维和任务区派出400人的工程兵大队,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迄今为止,人民解放军共参加23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2.2万人次,有9名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目前仍有1752名维和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任务。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是联合国115个维和出兵国中派出工兵、运输和医疗等保障分队最多的国家。 中国维和部队22年来共新建、修复道路1万多公里,排除地雷和各类未爆物9000多枚,运送物资100万吨,运输总里程1100多万公里,接诊病人12万人次。尤其是创造了一个个“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风范”——比如,赴黎巴嫩工兵分队自创“斜十字交叉定位”扫雷法,大大提高作业安全系数和进度,日均清排面积500平方米以上;赴苏丹达尔富尔工兵分队在被认为无法打井的地方打出13眼水井;赴利比里亚运输分队保障范围辐射该国全境,成为驻当地近50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运输保障中枢。中国维和部队的这些优异表现,展现了其出色的军事素质和战斗精神。 综合《环球时报》 ■特写 探营中国维和部队 40天集训不少于280小时 “营门哨兵报告,现有百余名携带棍棒等危险物品的当地民众正向我营区接近,请指示!”“坚守哨位、加强防卫,发放警报信号!”“防暴组前出,展开防卫队形!”…… 6月28日,在北京军区65集团军工兵团模拟的非洲维和环境训练场上,维和部队“营区警戒与防卫”课目汇报演练正在进行。随后,工兵分队工程机械驾驶员“一专多能”精准训练、运输分队车辆技能驾驶、医疗分队批量伤员救治等课目一一上演。 “行前演示是为了检查训练效果,更是让待命部队尽早进入状态。”工兵团团长周朝晖介绍说。演练场上,维和战士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蓝盔部队,在旁人眼里看起来帅气十足。 据了解,赴利维和部队由运输、工兵、医疗三支分队组成,每批500多人。其中,运输分队主要担负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各类保障物资、国际救援物资等运输任务,工兵分队主要担负战区工程保障和道路维护等任务,医疗分队主要担负战区二级医疗保健、紧急救护等任务,担任维和任务时间一般为8个月。 “白天晒太阳,晚上晒月亮”,“白加黑、五加二”是维和部队行前训练的家常便饭,随时进行演练之外,工兵、运输、医疗各分队还组织周末和夜间进行战术动作训练。“满负荷训练,汗水、血水混到了一块儿。”工兵分队桥梁中队的战士王宁向记者说起紧张的训练。按照我国加入联合国一级待命机制安排,行前准备时间为90天,集中训练40天不少于280小时。 5号运输车突然出现故障,车队被迫叫停。转眼间,十几名当地民众朝车队迅速靠近,车队官兵见此迅速按照应急预案展开行动。数十名全副武装的驾驶员迅速占据有利地形进行警戒,两名驾驶员紧急抢修故障车辆。几分钟过后,车队迅速驶离危险地域……“这不是演练,而是中国第十一批赴利维和部队在执行长途运输任务中的真实场景。”65集团军作训参谋于学海向记者讲述了他2011年作为运输分队副大队长的一次难忘经历。 因为地域关系和饮食习惯,利比里亚蔬菜奇缺,联利团的补给供应也以肉类为主。维和官兵们自力更生,将驻扎区的空地利用起来,自己种蔬菜。多年内战,利比里亚国内基础设施破坏殆尽。中国蓝盔部队到来后,在帮助驻地修建“友谊”、“行政”等数条主要道路外,还向当地百姓传授各种技术,每见到中国维和官兵,不少当地百姓用学会的中文喊:“中国人,good!”“这才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65集团军炮兵旅政治部副主任刘一先说。(人 民)
主办:中共南宁市委&承办:南宁日报社
新闻热线:&广告热线:
地址:南宁市云景路28号南宁新闻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维和部队纪录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