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高三学生营养食谱的名作家

北京十一学校: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列报道之一
北京十一学校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2010年06月12日 
作者:刘华蓉 张滢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发展,是整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多年来,各地中小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努力。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列报道”,刊发部分普通高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
  今年年初,北京十一学校在经历了10多年的“国有民办”体制后,正式回归公办。“但有一点没有变,作为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北京市教委鼓励我们继续进行改革,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
  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连接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该怎样突破?在进行深入采访后,我们发现,学校被赋予的改革试点“权力”和不懈探索,让十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课程改革:围绕学生一生发展做文章
  让学生们知道为何而学,比学知识更重要。课程变,评价方式变,把看起来高远的人生目标培养问题解决了,在探索中回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事件:2008年1月24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走进十一学校,在学校开办的“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的讲坛上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外交官生涯。当听到外交谈判连轴转,4天不得休息,孙玉玺在谈判时不得不将图钉放在自己膝盖上,用钉刺的方式让自己不打瞌睡时,台下那些一门心思想当外交官的中学生,开始意识到外交官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风光,背后必须有艰辛的努力和准备。
  十一学校有个学生咨询中心,设立中心的起因是:学校发现不少表现优异的学生,虽然志向远大,但是往往只看到一种职业表面的风光,而对之缺乏基本的了解,更不知道要成功需付出多少努力。
  学校对此反思:怎样让学生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理想相融合?十一学校学生咨询中心应运而生。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寻找自己的人生志趣和方向,用人生规划统领学生成长。学校为此专门划出8个教师编制。
  怎么把目标做实?十一学校拿出自己的绝招:发挥课程的协调、统筹、引导作用。学生咨询中心的成立成了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的契机,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咨询中心专注于课程与学生志向的联系。两年来,围绕这个定位,“学生职业取向分析”、“职业考察”、“名家大师进校园”等选修课不断开出。听名家大师讲座、社会职业体验实践,都是一门“课”,有学分,听10次名家讲座有2个学分,完成一次社会职业体验实践得0.5个学分。
  十一学校还有一个课程改革办公室,从校长到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学校发展的“关键人物”都进了这个办公室。该办公室在学生成长中的“龙头”作用很快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该办公室咬住“用课程改革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这个关键点,确保了学生咨询中心所需要的100多门选修课的顺利开设,还推动学校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和学分制体系进行彻底改造:除了传统的科目学习,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成为全校所有学生必须得到的学分;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交一个行业的朋友、访问一个行业专家、买一本专业书、读一本行业名人传记,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现在,学校共开出选修课183门,必修课23门,提供了152个学分。“我们试图通过这种形式,提供一个保障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设计。”李希贵说。
  课程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变,让所有围绕学生发展所做的“文章”都能顺利铺展。通过思考与实践,学生脸上渐渐露出了严肃而认真的神情。以前不愿意学生花时间在各种活动上的教师,开始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很多教师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兼职担任各种学生活动的指导。
  学生们开始明白,高考胜出仅仅是人生的小小一部分。除了埋头读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和实践中来,几乎所有重大校内活动全部由学生策划、主持、当主角,校长和教师成了“被邀请者”、“被安排者”。学生们自己组织了156个社团,涉及社会公益类、创业体验类、学科志趣类和娱乐文化类,吸引了全校学生参加。
  “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每周三下午开设的讲座成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名家大师带来了他们身后的世界。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高二(2)班学生温明慧说。“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这和十一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和设计的初衷不谋而合。
 枣林村书院:尝试给“偏才怪才”打开另一扇教育之门
  破解“偏才怪才”怎么教的难题,就是让他们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用小规模的试验,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人物:朱胡安,一个不满18岁的少年。2004年以来,他多次获得全国卡丁车比赛的前三名。他与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哥哥朱戴维一起被媒体誉为“中国的舒马赫兄弟”。然而,作为十一学校高二(3)班的学生,却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占据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为了帮他跟上学习进度,比赛一完,老师就得追着他“开小灶”,可常常没补完落下的,新的训练和比赛又来了。久而久之,落下的功课越来越多,和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有的老师也有了放弃的念头。
  “在很多学校,像朱胡安这样的学生占了一定比例。他们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特殊才能,却无法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按照传统评价方式,他们有时甚至是失败者。”在京鲁两地担任校长多年的李希贵,对“偏才怪才”在原有教育体制下的生存困境有自己深切的体察。
  一个现实的变化是:大学招生体制发生了重要变化,自主招生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了特殊通道。“有了这个好条件,高中也必须作出回应。”李希贵说。
  十一学校在北京玉泉路附近,小地名原来叫枣林村。2010年3月,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正式成立,采用与班级授课制并列的教育组织形式,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选择教师。学生不但可以跳脱现行的学制和评价方式,还可以自己参与设计课程。专业课采取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公共课则是1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以辩论、案例讨论、聊天、实际操作等为主要学习方式。
  作为首批进入书院的学生之一,朱胡安幸运地拥有了单独属于自己的课程,有了专门负责教他的老师。对应他的专长,学校为他在物理学科增加难度,并增设机械动力等科目。现在,朱胡安再也不用怕外出比赛误课了。今年5月,他要外出比赛6天,其中要耽误两天上课时间。有了自己的课程表,他可以直接和老师沟通,弹性协调学习内容。
  设立书院的背后有更多关于传统教育和学生成才的深思:“有的知识和技能,如曲艺、中医等,必须通过一对一的教育才能被真正掌握。而师徒模式又往往受制于文化功底,显得匠气十足,在专业领域无法走得更远。书院整合了普通教育模式与师徒教育模式的优点,强化专长,重在培植人文精神,提升人生境界,希望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特殊专长又有独立人格的人。”书院副院长、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说。
  培养这样一个学生,学校要多付出很多,但李希贵认为值得:让一个学生、一类学生享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这正是教育改革的使命。
  开设大量选修课、设书院的举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也彻底改变了十一学校的师资格局:全校除了有314名专职任课教师外,每年走上十一学校讲台的校外专家学者、各行业优秀人才不下100人,彻底改变了课堂格局;全校除了已有的200余间教室外,还通过丰富的选修课、职业考察课程和个性化的选修方式,让课堂扩展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实践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也许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学生的问题解决,但是通过解决一个个学生的问题,力争做到逐步解决一类学生的问题,最后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这就是十一学校创办“枣林村书院”的初衷。&
 自主研修学院:让“跑得快”的学生自己决定跑多快
  尊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程度的差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用随班上课;尊重兴趣和潜质差异,对有理科特长的学生,探索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学制改革。给学生自由,助学生起跑,让学生跑得更好更快更强。
  人物:王语馨,十一学校四年制高一(4)班学生,一个热爱数学和物理的女孩,是年级师生公认的自学“强人”。
  王语馨的自学历程始于初二。完全没上过任何课外辅导班,只是通过自己看书,她的物理水平就轻松达到了高二的程度。在选修课老师的引导下,她还自学完了高中数学,并自学了大学数学中微积分的内容。不仅如此,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一直在年级遥遥领先。按她的说法:“我喜欢学习。”
  可就算是这么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有自己的烦恼。数学课、物理课上,明明所有的内容都懂了,还得正襟危坐地陪着大家。“我觉得这很浪费时间,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时间,学得更深入一些呢?”
  2009年11月,分管王语馨所在年级的学部主任张之俊,从王语馨的经历中得到启发,在所在年级推行“自主研修”学习方式:自学、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只要在两门以上学科超越现有的学习程度,就可以申请在该学科课时内进入一间专门教室,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学科教师适时进行个别指导。该年级有26名学生因此得到自己决定“跑多快”的机会。
  “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在自主研修室里,他们不再受到课堂环节的制约,可以自由控制学习的进度、深度与广度。”张之俊说。这个基层经验很快得到认可,2010年3月,“自主研修学院”在十一学校诞生,张之俊推行“自主研修”的做法被推广到十一学校高中所有班级,研修方式也得到改进。在自主研修室里,学生自学自研;遇到问题,学生还可以在自主研修室旁边的讨论室,与同学或老师就共同确定的主题展开研讨。
  “现在,我的学习变得更丰富了。以前,课堂讨论的时间和范围很有限。而在讨论室里,我和同学的讨论可以无限延展。”王语馨兴奋地说。
  与此同时,学校一项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实验班”也酝酿完成。实验班招收30名具有科学兴趣和发展潜质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为他们开设个性化的课程。“科学实验班”扩大了学生的选修课时,并适当开设大学选修课程。
  “科学实验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课程重新设计。根据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学习内容,班级课表设置3种课时:专题实验课、人文学术论坛等“大课”120分钟,学科必修、自主研修等“中课”90分钟,科学咖啡吧、俱乐部活动等“小课”30分钟。
  传统学习方式和学制改变。实行根据选课类型形成不同的“模块分组”。每学年,除在正常的大学期完成各学科必修和选修模块外,实验班还专设两个各为期4周的小学期。小学期的课时安排更加灵活,主要在校外的科研院所实验室、社会实践场所完成考察、实践和课题研究。
  师资水平更高。“我们会为每个学生配备3名导师,包括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充分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实验班具体负责人张之俊说。
  “让这些跑得快的学生,能自主学习,让那些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李希贵说。&
■专家点评& 激发和认识学生的潜能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民生:
  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要命题。在我看来,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培养观念的更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
   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应只追求提前或超前完成学业目标,或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应着重在思维品质、创新人格、个性及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养成。
   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因材”的前提是“识材”,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要激发和认识学生的潜能。潜能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机会中才能显现。而“施教”则是通过建构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潜能开发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
   可喜的是,北京十一学校正在努力探索并建构一个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并进行了有效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实际上,没有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与积极选择,潜能既不能显现,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创新”是一种高度主动与积极的状态与行为,也只能在高机会、高参与、高互动、高思辨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模式中才能形成。
  《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12日第1版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苏婷 赵建春 陈瑞昌
不久前,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许吉如,担任2014年国际青年奥运会申办大使,参与了申办过程。从高一到高三,她每年要请二三十天假去国内外参加各种主持人比赛,但成绩始终在班里保持第一。科学思维能力极强的连宸,因为骄人的竞赛奖项获得5所大学的保送资格……
多年来,南京外国语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成才路径。
培养学习力:为学生终生发展添原动力
人物素描:高三学生肖潇被保送清华大学。高二文理分班后,学文科的她依然对生物学着迷,决定参加生物竞赛。她在课堂上学会每个知识点,回家后的全部时间用来研究生物。最终,在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她成为学校唯一一位文科生获奖者。
像肖潇这样的学生,其赖以成功的强大学习力,被概括为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毅力。
“我的目标是什么?”从跨进校门的第一天起,每个南外学生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学校设立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处”,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制定出迈向理想人生目标的具体步骤。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著名作家余秋雨、慈善家陈光标……每年都有一批名人走进校园与学生对话个性化发展。每年毕业时,优秀学子都会给学弟学妹们留下厚厚一本成长成功的经验记录。
自主是学校突出强调的成长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外的主宰。每天下午三节课后,学校便放学,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当许多学校灯火通明上晚自习时,南外学生却在向着自己选定的目标,按照自己的计划,动力十足地学习。
看上去,这里的学生挺轻松。其实,他们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学得都很苦。但这种苦不是完成无休止作业的苦,不是四处跑班上课的苦,不是来自外部逼迫学习的苦,“而是来自于自我的动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自觉学习,就不觉得苦和累。
正是在自主、有动力的发展中,学生们能力强了,毅力也磨炼出来。“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当下的6年,更关注他们今后的60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该来自于更强大的内心追求。”该校校长董正Z说。
促个性发展:为学生实现自我搭建舞台
校园故事:今年三四月间,学习成绩一般的高一学生李克然成了南外校园里的名人。让他“出名”的是学校的“养神音乐”节目――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播放5分钟世界名曲。那段时间,世界名曲换成李克然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他的名字因此让师生们耳熟能详。
坚持了20多年的学生会竞选,是南京外国语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高中新生入学不久,这项活动便开始了:学生自己制作宣传广告,举办才艺展示,发表施政演说,最后投票选举。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民主、平等、开放的文化氛围,增长才干,而结果并不重要。
南外学生从初一进校,几乎每门课都有课前演讲――只用5分钟时间,让全体学生轮流上台锻炼。这一招,改变了许多原本怯场的学生。几年下来,他们在各种公开场合都可以侃侃而谈。&&多元的学习是南外学生受益的源泉,活动是另一种不露痕迹的学习方式。在完成所有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南外打造了几个板块的课外活动――8类共152门选修课,包括激发兴趣、满足求知的外语类、文科类、理科类的应用和探究;旨在滋养学生“中国灵魂”的艺术类、体育类的陶冶和训练,如书画、古琴、武术、舞龙等;旨在培养学生领导与协作能力的交际类、演讲类、礼仪类的培训和实践,如模拟联合国、形体训练、国际交流等。这些选修课为学生奠定了宽厚的综合素质基础。&&在南外,学生每年有“九大节日”,即学生会竞选、体育节、艺术节、外语节、读书节、科技周、礼仪周、五四辩论赛、环城登山远足。这些活动年年雷打不动地举办,年年又有创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更加主动、热情,全员参与、角色各异,却特长突出、个性鲜明。&&一次次活动,让南外学生们不断享受付出与奋斗、成功与成长的快乐,即便过程中有困难,结果也不如人意。对应这些活动,学校实行多元的评价标准,把荣誉和奖励向所有的学生开放。从2000年起,南外就尝试用“星级学子”取代了“三好学生”的评价办法。此举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因不同理由摘星,使不同的特长都有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角色都有相应的荣誉。
校园文化活动,远不是把学生领出课堂的蹦蹦跳跳、说说唱唱。在课内外不同场景和内容的背后,是情感态度的内在一致和知识能力的深度契合。多样学习,使这所学校的学生不是每人成绩都一样优秀,而是每人的优秀处各有不同。
强能力素养: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夯实基础
聚焦方向: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南京外国语学校提出了9种能力和10种素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块。9种能力是:学习动力、能力、精力、潜力、创造力、约束力、承受力、影响力和求异思维能力;10种素养是:责任感、自信心、求知欲、幽默感、诚信、合作、无私、热情、人际关系、领导才能。
围绕这些能力、素养的培育,学校创设多元化办学格局,开阔国际化视野,让每个学生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为此,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建了一系列中西合璧的特色分校。与加拿大联合,建立国内首个双学制、双学籍、双文凭的中加国际高中;引进国际课程和考试,实现双文化教学;接轨国际国内多所一流大学,实现更多学生直接进入自己心仪大学的梦想,等等。这种国际化办学,为校园文化奠定了多元格局。而多元的校园文化,又培养学生兼容并包的气质、开放自信的性格以及尊重和理解差异的习惯。
文理兼通,既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综合素养。南外强化了数理化学科建设,设立理科实验班,确保这方面禀赋优异又兴趣浓厚的学生学有所教,为偏文的外语人才添上理科的翅膀。近几年,南外学生在数理化高考成绩不断提高的同时,还不断捧回理、化、生等学科竞赛的国际、国内金奖。
为社会作贡献,在南外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志愿者行动、爱心行动、诚信行动和文明行动。学生们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去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开展外语义卖,进行盲聋助残,到震区探访受灾群众;在学校设置无人售报架,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还有文明交通行、文明靠右行、公交车让座等活动。社会的丰富多彩、人生的酸甜苦辣,唤醒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爱心、良知、责任感。
“高中教育决不能紧盯3年后把学生送进大学和送进什么样的大学,而要为他们未来成才奠实各种素质的基础。因而贯穿于我们教育的,是能力的培养;我们最看重的,不是学生的奋斗结果,而是他们奋斗的过程。”学校党委书记夏莹说。
特色办学成就学生“艺术人生”
  ――北京徐悲鸿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掠影
  ■本报记者 苏婷 高伟山 实习生 王强
&   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市美术类专业统考中,北京徐悲鸿中学2010届学生100%拿到了美术统考本科合格证,取得该证书,就有资格报考高等艺术院校的本科专业志愿;而在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校考中,多名同学取得了北京电影学院、清华美院等知名艺术院校的“入门券”。这些成绩,为他们的母校再一次提振了士气。
  徐悲鸿中学的学生入校时往往文化课基础薄弱,不少人存在厌学心理。但是经过学校3年“创意、创新、创建、创造”的培养、打造,学生内心深处藏着的艺术种子生根发芽,绘画才能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校创办13年以来培养了近2000名毕业生,其中40%进入国家重点艺术院校深造,很多学生在美、加、日等国从事文化交流工作。
  特色课程让学生从文化不足到专业取胜
  【高二学生冯晨对那一次绘画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创新学习记忆深刻:“我们把难懂的文言文绘制成漫画,轻而易举就记住了,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像绘画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在徐悲鸿中学还有不少。徐悲鸿中学将课程分为文化课与专业课两大类,文化课是人文学科(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加数学,用以打牢学生的文化基础;专业课设置与高等艺术院校基础课相衔接(主课设素描、色彩、速写3科)。同时,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在用心研究了文化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后,学校开设了一系列特色的校本课程,如装帧设计、多媒体艺术、工艺制作、编织艺术、服装设计、景观设计等。
  于是,北京徐悲鸿中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悲鸿式课程菜单”――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目标,坚持文化课、专业课和专业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个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共同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在感悟美、塑造美的过程中,实现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均衡发展。
  为弥补学生文化课基础的不足,学校还设立了美术特长“提高班”。虽然以提升美术才艺为目标,但“提高班”的入选前提条件是文化课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就激励了许多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提升文化素养。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引领下,许多学生在不断弥补文化课的不足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掘了专业特长。
  强调“师法自然”的“田野写生”课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程形式之一。学校将传统的“下乡写生活动”,固定为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每学年用一周、总计90课时的“田野写生”课,到自然实景中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
  每年,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该校学生都能取得一系列奖项,并从中获得自信。办学13年里,徐悲鸿中学学生高考专业合格率100%,文化课高考上线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突破单一技巧训练拓展创意思维
  【对于学校的特色教育,学生赵丹妍的体会是,“经过了这些设计、鉴赏课的创新学习,自己日常生活中多出很多小幻想和新创意,在画画时就多了很多灵感”。】
  初中、高中都在徐悲鸿中学完成基础教育学业的王添媛,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她对这些年来母校以及艺术教育的变化深有感触:“这些年,艺术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奔着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努力的美术考生也逐年增加。”
  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眼下的艺术教育内涵日渐单一,功利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在“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思想指导下,有的艺术专业课蜕变成单一技能训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专业拓展。所以,王添媛坚定地认为:“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技能重要,创意思维更重要。”
  为了纠正艺术教育中“技能至上”的偏向,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2007年,徐悲鸿中学抓住北京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契机,在专业课中增加了“艺术设计原理”、“美术史与作品鉴赏”两门必修课。“缺少了审美情趣‘垫底’,学生画出的静物都显得机械。所以我们很看重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最近学校马上又要开出音乐欣赏课。”周小林校长说。
  “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哪有这么多课程能学!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们学到了很多我上大学才见到的内容,难怪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比我们那会儿强。”王添媛感叹道。
  该校还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邀请国外同行走进课堂、画室,开设艺术讲座与展览。与英国肯特艺术大学、美国波士顿艺术中学都建立了联系,进行了讲座、交换展、同搞一个课题设计等交流。
  校园里处处都是艺术创作和展示的舞台
  【连续三届参加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举办的“绿色奥运?彩绘奥运”比赛,徐悲鸿中学有11人获国际奥委会奖,53人获国家级奖……】
  在徐悲鸿中学今年的元旦联欢会上,学生们自己设计的节目与许多中学大不相同。4名男生表演了“四小天鹅”节目,而他们的小天鹅服装都是自己发挥创意,用白色塑料袋做成的,现场观众们被这几只原生态的“天鹅”逗得捧腹大笑。
  隐于深街小巷的徐悲鸿中学像一个美术的殿堂,处处跃动着创造性思维和劳动的鲜活元素。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创作和展示机会,校园里那些人们不在意的“小”地方,都“升级”成为“舞台”:“化俗为美”卫生间门装饰,让学生通过分组设计,在36扇厕所门上分别绘制了民间剪纸、国画、油画、动漫、涂鸦等图样,既为这些地方平添了斑斓色彩,也等于办了一个独特的展览。针对美术专业学生喜欢随处涂鸦的特点,该校还将操场的一面墙壁开辟出来,专供学生挥洒创作灵感。现在,这面彩绘墙已成为操场上的聚焦点,彩绘有的概念抽象,有的创意写实,各具特色。
  回想这些年的教学经历,黑俊颖老师感叹道:“我们学校最初招来的大多是喜欢画画但文化课成绩较差,一般被普通中学称为‘后进生’的学生。但是在这所美术专业学校里,因为有创新的课程体系和创意的活动锻炼,让这些对学习‘不感冒’的学生,凭着对专业课的兴趣,又重拾了学习的自信,以优秀的综合素养在社会立身。”
  【专家点评】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曾天山:
  在教育模式上突破才有竞争力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出状元。如果单以学业成绩论英雄,徐悲鸿中学学生成绩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是目前评价体系中的弱者。但如果从绘画能力看,他们又是强者,许多人具备美术潜质和绘画才能,是国家需要和市场抢手的专业人才,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不输于普通大学生。
  面对这些学术能力薄弱而艺术能力强的“瘸腿”学生,学校扬长避短,实现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均衡发展,经过3年“创意、创新、创建、创造”的培养,让所有学生最终都成长成才。该校融合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清晰地反映出徐悲鸿中学在着眼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学生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徐悲鸿中学在教育模式上探索的价值就在于,构建多样化的特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实现特长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29日第1版
点击数:1202次 【字体: 】 【】 【】
没有相关文章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校址:永康市城南路100号 邮政编码:321300
联系电话:8 传真:8 电子信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学生营养食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