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在哪里写的·昵昵儿女语这首诗歌,谁哪里有,发一份给我!!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教案1--免费语文教学资料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您的位置: >> >>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教案1
作者: &&加入日期:06-12-02
《诗词五首》
1、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2、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3、领悟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4、记住诗词中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3、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4、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教学过程: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4。
大漠孤烟直5,长河落日圆6。萧关逢候骑7,都护在燕然8。
1. 单车:单车独行。问边:慰问边防。
2. 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3.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4. 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5.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今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6. 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7.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8. 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开元二十五年(737)夏,诗人出使河西节度府,至凉州时作此诗。“大漠”两句历来为人传诵:大漠广阔,长河悠远,使人既感到胸襟开阔,又惊异于宇宙之广袤和深长。“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立体美和律动感。“孤烟直”既写出人烟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种独立苍穹的英雄气;“落日圆”增添了画面的色彩,用夕阳暮色将画面覆盖,形成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诗人用四种景物对比构图:宽广的大漠拥抱着悠悠的长河,浑圆的落日映衬着直逼霄汉的一束孤烟。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在如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雄气浩然与日月同辉,与长河共远“都护在燕然”,这是一种未言艰辛而艰辛之事已毕,未见英雄而英雄之业已出的衬托式写法。《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宗臣曰:“阔大悲壮”。《而庵说唐诗》:“‘大漠’‘长河’一联,独绝千古。”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1,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2,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3,青鸟殷勤为探看4。
& 1.《颜氏家训》:“别易会难”。
2.《乐府诗集?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3. 蓬山: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五山,五曰蓬莱。”
4.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神鸟。《汉武故事》:“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三青鸟侠侍王母旁。”
  这首诗写作年代不明,有说作于开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就内容而言,吴、冯、张、汪诸家皆以为寓意令狐氏之作。或谓进士方及第后,调弘农尉时,寓意君王之作。然皆属猜度而无实证。从明显描写的内容看,似是一首爱情诗。首句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二句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三、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是全诗的重心,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五、六句想象被怀念的女子的生活情景,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结尾说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如此解说,则这场恋爱必是难有成果的苦恋。另一种可能是:此诗并无本事,只是作者抒写一种经过概括、提纯的生活体验,或者是爱情体验,或者是友情体验,或者兼而有之。如此,则是托男女之情而寓意人生。总之,此诗乃义山诗中最为传诵的名篇,绵缈深沉而不晦涩,华丽而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
1. 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2. 笼:笼罩。
3. 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唱《后庭花》曲,唱而已矣,哪知陈后主以此亡国,有恨于内哉?杜牧之隔江听去,有无限兴亡之感,故作是诗。”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二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陈之国都也。《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遗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耳。”今人钟振振云:“商女当释作商妇”(《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二期)。一说即商人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妇。二说皆可通。《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如《旧唐书?音乐志》引杜淹对唐太宗语:“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许浑《金陵怀古》诗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此诗写秦淮月夜,朴朔迷离,酒家夜市繁荣,弦歌处处,而世风日下,花天酒地歌舞沉迷已成风气,商女只知清讴娱客,岂知前朝亡国之鉴?诗之警策之处在“不知”与“犹唱”的对比。诗人以冷眼看时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这样在人们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地酿成的。人们脚下的金陵古城,就曾见证过多少这样的亡国故事啊!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词珠圆玉润,和婉明丽。
  晏殊的精神生活潇洒出尘,优裕的物质生活自然难以满足他渴望探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心灵。他敏感的心灵常常无端地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他善于从繁盛中体会孤独,在歌乐中品味空虚,在圆满中体会不圆满。于是一缕轻烟薄雾似的哀愁就涌入笔端,化为幽怨深至的小词。
  这首《浣溪沙》大约正是写于某次宴饮歌乐之后。词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把酒而唱新词,本是开心的雅事,但却忽然想到节气可复而人生不可复,亭台依旧而人之岁月已逝,遂对乐景而生悲怀。这是晏殊式的人生反省,在不经意间淡淡泛出,却强烈地撞击着智慧人类的心灵,引发人灵魂的悸动。晏殊冷静地深思,当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感觉掠过心际时,他没有绝望,只是一缕高贵的感伤。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是无情与有情、可重复的自然与不可重复的人生的对比,从而凸现出人生之无奈。这组对仗句看似妙语天成,不假修饰,实则煞费苦心,得之不易。据《复斋漫录》载,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写成后,隔了一年多仍未对出下句。后路过维扬,寄居大明寺,他的朋友王琪对出了下句。晏殊因此将王琪“辟置馆职,遂跻侍从”。“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一种高贵而美丽的思想者的孤独。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词中之《天问》,又有李白之仙心。屈原《天问》洋洋一百七十余问;李白《把酒问月》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屈原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是因失意而怅惘而问月。
苏轼作此词时40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他既对朝廷政局深切关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复杂,时逢中秋,一饮而醉,醒后感慨弥深,遂作此词。
  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
  下阕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子由”之意也随之拈出。换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之形。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韵。“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绪,由个人之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陡然提升。不惟自慰,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作此词六年后,苏轼(46岁,在黄州)又作了一首中秋赏月词―《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其情景与前阕皆相仿佛,但意趣已自不同。前阕之矛盾曲折、境界开阖在此词中化为一股清旷之气。刘熙载曾说:“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艺概?词曲概》)。
附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新唐书》本传说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年十六、七,即往长安、洛阳游历,谋取仕进。此期间写了一些游侠诗。开元七年(719)七月,他赴京兆府试,中解头。他是一位文艺全才,诗、文、书、画都很著名,又精通音乐,善弹琴、琵琶。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等官,后弃官隐居。 开元十七年(729),在长安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子病故。他从此不再续娶,一直孤居三十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被宰相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十五年(737)为监察御史,春天奉使出塞,并留在凉州河西节度幕兼为判官近一年,写了一些有名的边塞诗。
  天宝元年(742),王维转左补阙。以后,又屡迁侍御史、库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等职。但是,目睹朝政的黑暗腐败,他深深感到过去的开明政治已经消失。于是采取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方式,得过且过。他经营了蓝田辋川别墅,修习佛、道,此时期他的许多诗文都濡染释、道色彩。他的思想儒、释、道杂糅,表现为人生态度,就是无可无不可,但求适意。
  他的“中隐”方式使他获得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又使他得以从官场脱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而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长安陷落,玄宗仓皇奔蜀。王维当时任给事中,扈从皇帝不及,被叛军俘获。他不愿做伪官,服药取痢,伪称谙疾。安禄山将他囚禁在洛阳菩提寺,迫以伪署。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八月,安禄山宴其群臣于洛阳禁苑中的凝碧池,命梨园诸工奏乐,诸工皆泣。王维在菩提寺中闻悉此事,含泪赋成《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抒发对帝都沦陷的悲痛和对李唐王朝的思念之情。九月,王维被迫充任了给事中伪职。
  至德二载(757),唐军收复两京。凡做过伪官的人,分六等定罪。王维被从轻处分,削官为民。次年春复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同年,又升迁为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乾元二年(759),复拜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升任尚书右丞。
  王维对自己“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责躬荐弟表》)的行为深感愧疚。他看到当时张后弄权、李辅国专政,朝廷毫无振作的气象,于是思想更为消沉,“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挡、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本传)。
  上元二年(761)七月,这位天才的诗人离开了人间。死后,他被安葬在清源寺西,也就是他曾经生活了多年的辋川别业旁。
  王维的朋友苑咸《〈酬王维〉序》中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唐代宗《批答王缙进王右丞集表手敕》中说他是“天下文宗。”杜甫《解闷》诗说他“最传秀句寰区满。”《旧唐书》本传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后世诗论家称他为“诗佛”。
  王维的诗歌现存四百多首。其中存在着真伪问题的约有六十首。今传世王集以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最为完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标点本。又有陈铁民《王维集
校注》本,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李商隐(约811―859)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自其祖辈起,移居郑州荥阳。他的先祖是李唐王室旁支,然而自其高祖以来家境已衰落,祖辈几代历官均不过县令。其父李嗣先任县令,后为使府幕僚,携家在浙江东、西道辗转谋生,最后客死他乡。
李商隐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他跟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读经习文。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大和三年(829)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让他与其子令狐陶等交游,并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而“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习骈文,在科举上虽一再失败,但在写作上则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此后他很少再写散文。大和六年(832)令狐楚调任京职,商隐离太原返乡,曾入王屋山学道二、三年。这对其思想和创作产生一定影响。开成二年(837)又赴科场,令狐陶也为之延誉并推荐,商隐得中进士。
  及第后,他一度赴兴元(今陕西汉中),入令狐楚幕。楚死,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其女为妻。当时朝中“牛李党争”尖锐,令狐属牛党,王茂元被人视为李党。商隐是令狐门人,却与王氏结亲,引起令狐陶等人不满,被攻击“背恩”、“无行”。次年他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先已录取,吏部报中书省复审时被刷落,理由是“此人不堪”,可能即与此有关。开成四年(839),李商隐出仕秘书省,为校书郎,不久调弘农尉,因触忤上司,怒而辞职。
  会昌二年(842),他再应书判拔萃科试,被授秘书省正字,但很快因母丧去职。服丧期满,重入秘书省。不久唐武宗死。宣宗即位,牛党得势,李党纷纷被贬逐。李商隐放弃京职,随李党郑亚远赴桂海,任掌书记之职,结束了“十年京师寒且饿”的生活。
  李商隐最后十二、三年,全部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度过。他三次离家远游去做幕僚:大中元年、二年(847、848)在桂林郑亚幕;三年至五年(849-851)春,在徐州卢弘止幕;五年冬至十年(851―856),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柳仲郢幕。三位府主对他都很器重,官职品级也逐步升迁,但始终只被视作一个文牍之才。其间也曾在长安任京兆府掾曹、太学博士等,为时均不久。
  大中十年(856)他随柳仲郢离开梓州回到长安,不久被荐为盐铁推官,出巡江东。在这次游历中,他写了一些以七言律、绝为主体的无题诗和咏史诗,形成他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大中十二年(858),李商隐因病退职还乡。这年岁尾或下年年初,寂寞地在郑州逝世,享年不足五十。
李商隐生前曾自编《樊南四六甲集》和《乙集》各二十卷,后皆散佚。后人搜集其遗文(包括骈、散、赋各体)并加笺注,其中清人冯浩《樊南文集详注》、钱振伦《樊南文集补编》较详。李商隐的诗,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原为三卷。原本早已佚失,现存六百首左右,是后人陆续搜求而得。从宋代开始就有人为李商隐诗作注,但早期注本均已佚失。现存的笺解评点本以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标点本下简称冯《注》)和今人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下简称刘、余《集解》)最为详尽赅博。此外还有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李商隐尚有杂著数种,其中除《杂纂》片断地保留于《说郛》外,其余均已佚失。
初食笋呈座中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马嵬二首(其二)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杜工部蜀中离席
重过圣女祠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无题四首(选二)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枚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
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士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柏周墀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的《满江红》。他在《燕将录》里褒扬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廷。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他强调知兵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主兵者,圣贤材能多闻博识之士,则必树立其国也;壮健击刺不学之徒,则必败亡其国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虚也”(《注孙子序》)。为此,他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和《孙子注》。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旷放不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
  杜牧多才多艺,工诗文,能书画,前人甚至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
  杜牧的诗现存二百多首,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更是名篇迭出,脍炙人口,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泊秦淮》、《江南春》、《寄扬州韩绰判官》、《山行》、《秋夕》等,历代传诵,家喻户晓。他的七律《早雁》、《河湟》、《润州二首》、《题宜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九日齐山登高》、《登九峰楼寄张祜》等篇也为人称道。至于他的五绝、五律、五言排律,亦不乏佳作,如《长安秋望》、《秋晚早发新定》、《题扬州禅智寺》、《华清宫三十韵》、《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便是这些
诗体的代表作。他的古体诗写得也很好,尤其是五言古诗写得非常出色,叙事议论,精采感人,如《杜秋娘诗》、《张好好诗》、《郡斋独酌》、《感怀诗》等。
  杜牧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面广。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党争严重,社会动荡。杜牧从小有着经邦济世的抱负,但官场险恶、仕途坎坷,使他壮志难酬,长时期的幕僚生活、不稳定的朝野升迁,使他感慨良多。杜牧的诗作就其内容题材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关心世事,爱国忧民之作。此类为数不多。如他25岁时写的《感怀诗》,通篇夹叙夹议,笔力雄健,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暴敛造成的国弱民贫的深重灾难,歌颂太宗李世民顺应民心,以文德治天下的业迹,肯定宪宗李纯武力削藩平叛之举,希望朝廷励精图治、平息战乱、实现安定统一。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诗中“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等句,质朴简洁,精警动人。又如《郡斋独酌》、《河蝗》、《早雁》、《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
  第二类,品评历史,借古讽今之诗。这是杜牧诗中最引人注目的篇什。此类诗大体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论史之作,以七绝为代表,如《赤壁》、《题乌江亭》、《题商山四皓庙》、《春申君》等。杜牧很注意研究国家治乱的经验教训和经济、军事问题,所以在咏史诗中往往有新颖独特的评论。二是借古讽今之作。诗人针对晚唐朝廷的黑暗政治和腐朽没落的社会现实,借历史上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加以讽喻。历史人物吴王夫差、秦始皇、隋炀帝、陈后主,特别是本朝的唐玄宗,都是诗人笔下批判的对象。如《过勤政楼》、《过华清宫三绝句》等。
  第三类,写景抒怀,纪行咏物之作。此类数量不少,佳作迭出。如《登乐游园》、《江南春》、《泊秦淮》《山行》、《清明》等。
  第四类,以女性为题材的诗。如《题桃花夫人庙》和《月》诗,同情被楚王虏获、终身不语的息夫人和被汉武帝遗弃、禁闭冷宫的陈皇后。在《金谷园》和《宫人家》中,他感叹被逼跳楼的绿珠和身如囚犯的宫女。在长篇叙事诗《杜秋娘诗》和《张好好诗》中,他采用对比的手法具体写出杜秋娘和张好好两位女子今昔生活的坎坷变化,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宫廷的斗争和社会的变化。
  第五类,酬赠抒怀之作。如《寄扬州韩绰判官》等。
  杜牧在《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他非常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看四君
子,与古争强梁”(《冬至日寄小侄阿宜》)。杜牧才华横溢,又善于吸取前人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洪亮吉说得好:“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见《北江诗话》)。
  前人评价杜牧诗“俊爽”、“俊迈”、“气俊思活”、“雄姿英发”、“情致豪迈”、“轻倩秀艳”、“豪而艳,宕而丽”等。李商隐曾写诗极表对杜牧的关切和倾倒之意:“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杜司勋》)。含蓄而准确地道出了杜牧诗歌那种把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的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艺术特征。
杜牧既善用比兴手法,状物抒情,又善用白描手法,直叙见闻;既长于舒徐宛转地描述人物故事,更长于敏捷真切地捕捉景物的动态变化、自己的瞬间感受;既注意叙议结合,又注意情景交融;既常用对照手法,又巧以数字入诗。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彩,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诚如全祖望所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鲒绮亭集外编》)。
念昔游(其一、三)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九日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商山四皓庙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1005)以神童应召,与千余进士并试廷中,殊神定气闲,援笔立就,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翰林学士、给事中、礼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庆历三年(1043)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卒谥元献。晏殊虽官至宰相,但政治业绩未见卓异。爱好文学,多进贤材,一些台阁重臣和文坛健将如范仲淹、韩琦、富弼、宋祈、欧阳修、梅尧臣、张先等,或出其门下,或由其举荐。晏殊诗文富闲雅而有情思。其诗文集有二百四十卷之巨,惜多亡佚。词集名《珠玉集》(一称《珠玉词》),仅一卷,共130余首,皆为小令。内容多吟咏富贵气象及闲情雅思,风格温润秀洁。刘颁《中山诗话》云:“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清冯煦《蒿庵论词》云:“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初祖。”今人饶宗颐《词集考》云:“近人汇辑敦煌出土曲子,其不俚者,与晏、欧词极相近,故其渊源实应上溯中晚唐也。”&
浣溪沙(一曲新词)
浣溪沙(一向年光)
鹊踏枝(槛菊愁烟)
蝶恋花(小径红稀)
破阵子(燕子来时)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人。苏洵之子。嘉v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第。后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中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累官杭州通判,知密、徐、湖三州。神宗元丰三年(1080)御史台兴“乌台诗案”,苏轼(45岁)被以“谤讪朝廷”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v初,哲宗年幼,高太后主政,起用于反对熙宁变法的旧官,苏轼受到太后特别的器重,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苏轼又不赞成司马光尽废新法,因政见不合,就主动请求出知杭州、颍州等地。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改元绍圣,罢“元v党人”,苏轼于绍圣初年(1094)四月以“讥斥先朝”罪贬知英州,尚未到达贬所,八月又贬惠州,绍圣四年四月再贬儋州。在儋三年,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徽宗朝立“元v党人碑”(罪人碑),苏轼碑上有名。高宗朝才得正名,赠太师,谥文忠。
  苏轼在去世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作的苏轼画像,遂题诗云: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见《金山志》)
  苏轼思想比较复杂,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性格坦率真诚,随缘自适。博擅众艺,著述繁富,他的诗、文、词都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水平。他的书法也好,后人对宋代书法“苏黄米蔡”之称,苏轼居首。他还是北宋文人画(水墨写意画)的代表画家。他还是一位儒、道、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思想家,一位通达古今的学者,一位兼通药理、美食等多种生活经验的全才,林语堂《苏东坡传?序》云:“一提到苏东坡,中国总是会心地一笑”。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
  苏轼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题酒边词》),在宋代即被认为脱去香艳窠臼,“指出向上一路”(王灼《碧鸡漫志》),在词史的发展上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他以诗为词,大凡纪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等,皆入词中,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并在传统的柔媚风格和凡近意境之外,开拓“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书》)的新风格新意境,被视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在形式上则突破传统音律的限制,使其与内容的革新相适应。当然,苏轼也写了相当数量的婉约词,在真挚细腻的抒情特点之外,又表现出深沉淳厚的自家面目,其词风是不拘一格、丰富多彩。
  宋时苏词不入《东坡七集》,而于集外单行,故版本颇杂。传世苏词各本中,盖以曾V所编《东坡先生长短句》年代最早。近代人朱祖谋《村丛书》本《东坡乐府》三卷,收词340首。今人龙榆生《东坡乐府笺》,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曹树铭校编《苏东坡词》、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都是较好的读本。
永遇乐(明月如霜)
永遇乐(常忆别时)
浣溪沙(簌簌衣巾)
浣溪沙(山下兰芽)
浣溪沙(细雨斜风)
西江月(照野弥弥)
西江月(三过平山)
西江月(世事一场)
望江南(春未老)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水龙吟(小舟横截)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定风波(常羡人间)
定风波(莫听穿林)
念奴娇(大江东去)
临江仙(夜饮东坡)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洞仙歌(冰肌玉骨)
江城子(老夫聊发)
江城子(十年生死)
江城子(凤凰山下)
蝶恋花(花褪残红)
蝶恋花(灯火钱塘)
鹧鸪天(林断山明)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满江红(江汉西来)
满庭芳(归去来兮)
虞美人(湖山信是)
八声甘州(有情风)
【模拟试题】
说明:本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0小题,满分20分;第二部分15小题,满分130分,全卷共25小题,共150分,120分钟完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 A. 诚恳&& &呈现&&& 承受&&& 层次&&&&&&& B. 纪律&&& 忧虑&& &利率&&& 氯气
&&& C. 湖畔&&& 裁判&&& 伙伴&&& 绊脚 &&&&& D. 讴歌&& &欧洲&&& 殴打&&& 海鸥
2.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暇想& 遐迩闻名& 粗犷& 心旷神怡&&&& B. 折叠&&重峦迭嶂&&志趣&&趾高气扬
&& C. 筹备& 一愁莫展& 恻隐& 高深莫测&&&&& D. 糜烂& 风靡一时& 震撼& 振聋发聩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 &B. 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D.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多媒体教学,市教育局举办了三期电脑培训班。
B.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C. 林红老师当了我市2002年“十佳青年教师”的荣誉称号。
D.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 &A. 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 &&B. 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 &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 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二、现代文阅读(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阅读《谈骨气》选段,按要求完成6―7题。
&&&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6. 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
&& &A. 引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 B. 引用孟子的话强调论点。
& &&C. 论述大丈夫的气质。&&&&&&&&& D. 引用孟子的话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7. 与”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含义相同的一项(& )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 出淤泥而不染。&&&&&&&&&&&&&&&&&&&&&&& D.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①影响海水盐度的自然因素有: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融冰化雪、洋流及海水混合等。其中最主要的要算降水和蒸发。
②在赤道附近海域,降水特别丰富,尽管这里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还是远远大于蒸发量,因此,海水的盐度比一般地区要小。而在纬20°海域,由于长期受到热带高压控制,使得这里降水少,蒸发量大,因此盐度最高。即便有邻近低盐海水混入,也会因蒸发量太高而无济于事。极地海域降水虽少,但蒸发也微弱,大量冰雪融冰的注入,使得盐度较低,如波罗的海盐度只有2‰―12‰,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不过这里不仅降水相对多,而且还有大量的河水注入。黑海虽说降水不多,但周围如多瑙河、第聂伯河、德涅斯特河和顿河等大河的流入,使它的盐度也较低。当然不是所有大陆附近海域的盐度都是较低的。如地中海和红海,虽然也为大陆所包围,但这里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多,加上四周地表径流很少,反倒成了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其盐度分别为30%和40%。
③另外,洋流对海水的盐度分布地有一定影响。暖流是高盐度海水,通常所经海域盐度升高;寒流是低盐度海水,所经海域盐度则降低。如我国近海黑潮暖流经过的地区,盐度达成34.5‰。
④总之,因为海洋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难以使大洋的盐度趋于一致,所以”大洋虽连通,盐度却不一”。
8.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对海水盐度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
A. 海水盐度最低& &&&&&& B. 海水盐度降低&&&&&&&& C. 海水盐度不变& &&&&&& D. 海水盐度增高
9. 导致”大洋虽连通,盐度却不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降水大,地表径流有大小&&&&&&&&&&&&&&&&&&& B. 海洋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C. 蒸发量小,融冰化雪量大&&&&&&&&&&&&&&&&&&& D. 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10. 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说明了影响海水盐度的各种自然因素。
B. 由于蒸发量远少于降水量,导致赤道附近海域的海水盐度比一般地区要小。
C.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陆沿岸附近的海域的盐度都属于低盐度的。
D. 波罗的海区由于蒸发微弱,加上大量闪光灯雪融冰的注入,其海水盐度是世界上最低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0分)
三、积累与运用(20分)
& 11. 按要求默写(10分)
(1)根据上下诗句默写(3分)
①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③&&&&&&&&&&&&&&&&&&&&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或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分)
&&&&&&& &&&&&&&&&&&&&&&&&&&&&&&&&&&&&&&&&&&&&&&&&&&&&&&&&&&&&&&&&&&&&&&&&
&&&&&&& &&&&&&&&&&&&&&&&&&&&&&&&&&&&&&&&&&&&&&&&&&&&&&&&&&&&&&&&&&&&&&&&&
&& (3)请写出三句有”雁”字的古诗词。(3分)
&&&&&& &&&&&&&&&&&&&&&&&&&&、&&&&&&&&&&&&&&&&&&&& 、&&&&&&&&&&&&&&&&&&&&&& &&
12.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句,修改意见:&&&&&&&&&&&&&&&&&&&&&&&&&&&&&&&&&&&&&&&&&&&&&&&&&&&&&
第二句,修改意见:&&&&&&&&&&&&&&&&&&&&&&&&&&&&&&&& &&&&&&&&&&&&&&&&&&&&&
13. 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3分)
&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为窗户安上玻璃吧!
&& &答:&&&&&&&&&&&&&&&&&&&&&&&&&&&&&&&&&&&&&&&&&&&&&&&&&&&&&&&&&&&&&&&&&&&&
14. 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下面这个句子的句式相同。(3分)
&&&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阅读鉴赏(20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5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②天下顺之(&&&&&&&&&&& )
③等死,死国可乎(&&& )& &&&&&&&&&&&&&&④上使外将兵(&&& )
⑤ 为天下唱(&&&& )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 ②此教我先威众耳。
译文:&&&&&&&&&&&&&&&&&&&&&&&&&&&&&&&&&&&&&&&&&&&&&&&&&&&&&&&&&&&&&&&&&&&&&&
17. “得道”为什么重要?请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观点对《陈涉世家》中列举的其中一个事例作简要分析。(6分)
&&&&&&&&&&&&&&&&&&&&&&&&&&&&&&&&&&&&&&&&&&&&&&&&&&&&&&&&&&&&&&&&&&&&&&&&&&
&&&&&&&&&&&&&&&&&&&&&&&&&&&&&&&&&&&&&&&&&&&&&&&&&&&&&&&&&&&&&&&&&&&&&&&&&&
&&&&&&&&&&&&&&&&&&&&&&&&&&&&&&&&&&&&&&&&&&&&&&&&&&&&&&&&&&&&&&&&&&&&&&&&&&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五、现代文课外阅读(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4题。
人格――最高的学位
&&&&&& 白岩松
(1)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4)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 (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10)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 (11)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12)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3)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14)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注]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19. 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6分)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20. 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5分)
                                  &&&&&
21. 第14段中,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是为了衬托&&&&&&&&&&&&&
                    &&&&&&&&&&&&&&&&&&&&&&&&&&&   (4分)
22. 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请结合第15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
23. 阅读课文《幽径悲剧》中季羡林先生的心灵独白,回答问题。(5分)
&&&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季先生关注的是一棵“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古藤,并为之而背上了“十字架”。联系选文中有关季羡林先生的事例,你认为他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 答:&&&&&&&&&&&&&&&&&&&&&&&&&&&&&&&&&&&&&&&&&&&&&&&&&&&&&&&&&&&&&&&&&&&&&&&
24. 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珍重地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你打算怎样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着笔”?(7分)
                                         
                                      
六、写作(60分)
& 25.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从“盼望”“出发”“到达”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0分)
& 11. 按要求默写(10分)
(1)①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②各领风骚数百年 ③谈笑有鸿儒。(3分)
&&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分)
&& &(3)请写出三句有“雁”字的古诗词。(3分)
&&& 归雁入胡天、长风万里送秋雁、衡阳雁去无留意
12. 第③句,修改意见: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第④句,修改意见: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找到病句,得1分;正确修改,得1分。每句2分,共4分)
13. 参考:喜欢。该广告没有直接说出广告的商品,但已用暗喻(或比喻)的手法间接地告诉了消费者,显示了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关心,因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这样的诱导。(3分)
14. 根据实况评改,如:如果你种下的是诚实,你将收获美好的品德;如果你种下的是勤劳,你将收获成功的喜悦。(3分)
15. ①限制 ②归顺 ③同样 ④带 ⑤通“倡”,倡导 (5分)
16.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分)
&&& ②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2分)
17. “得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统治者施行仁政能够获得群众的支持,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秦朝统治者施行残暴统治,已失去民心,而扶苏、项燕则有贤能,爱士卒,深得民心,以他们的名义发动起义,自然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4分)
18. 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3分)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2分)
19. (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
&&& (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以上回答意合即可。每句3分,共6分)
20. 冰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意思对即可)(5分)
21. 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4分)
22. 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3分)
23. 关爱一切生命,尊重每一个人。(意思对即可)(5分)
24. 不设统一答案。要求:写出自己阅读后的人生感悟,观点明确,语言通顺。(7分)
25. 写作:60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昵昵儿女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