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进到卧龙大熊猫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区吗?

现在可以进到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吗?_百度知道
现在可以进到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可以啊,队饬,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今天开馆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今天开馆
&&&&新华社成都5月22日电(记者冯昌勇)我国第一家以大熊猫物种为主建立的博物馆─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今天正式开馆。&&&&这家博物馆建立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展示著名的珍稀濒危动物大熊猫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通过大熊猫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自身特性和伴生动物;大熊猫饲养、繁殖、保护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事业的发展;热爱大熊猫友人的支持和国际组织与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大熊猫等所取得的成就展示,揭示了大熊猫的生活奥秘。&&&&博物馆展出部分由序厅、环境厅、中厅、生活厅、保护与发展六个展厅构成,展出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有200多件与大熊猫相关的实物展品。博物馆由中国国家林业局投资,于1999年10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4074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博物馆馆长杨建说,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的建成开馆,将更形象、更生动地向世人诉说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激发人们关注国宝、保护国宝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与恐龙同年代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珍稀濒危物种之一。经过300多万年的演化,大熊猫仍顽强地生活在地球上,由此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但目前世界上野生的大熊猫数量仅有1000只左右,分布在中国四川盆地周围的群山峻岭之中。
(责任编辑:李东帅)
推荐给朋友:
镜像: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野生大熊猫调查:记者走进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秘
网-兰州晨报&& 09:06
  来到梁上一块平坦处,一棵大树正对着梁上的一片开阔地,很快,第二台红外相机安装完毕。就在我们就着咸菜吃着带来的馒头的当儿,一声大熊猫的叫声传来,起初我们以为是幻觉,因为离得太近了,大家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第二声叫声传来,我们才回到了现实之中。
  突然,何礼文和屈运平同时听到山梁右侧的竹林方向有窸窸窣窣的声音,焦辉迅速地爬上了就近的大树顶上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张望,这是他们&猫调&队员多年养成的绝技,爬树灵巧得像只猴子。记者紧张得心怦怦直跳,连大气也不敢出。观察了好一会儿,由于树林太密焦辉什么都没发现。正在大家失望之际,眼尖的何礼文指着远处一棵树兴奋地说:&快看,熊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远处一棵树上赫然趴着一只白白净净的熊猫。记者举起手中的相机迅速拍了两张照片,由于当时为了相机镜头的安全,把长焦镜头放在屈运平背的背包中了,此时,他看熊猫看得如醉如痴,记者喊他说要换镜头他都没做出任何反应。
  此时,焦辉已从树上下来,激动地向熊猫趴着的那棵树冲了过去,在他的身影消失后,传来&咔嚓&、&咕咚&两声响,树上的熊猫听到响声后向我们所处的方向一看,迅速从树上爬下来,消失在竹林之中。我们赶到前边出声响的地方,焦辉正躺在山坡上傻傻地苦笑着。原来是焦辉靠着拍照的枯树断了,他滚下了山坡,幸亏被密密的竹林挡住才不至于滚到坡底,熊猫是被他惊吓跑的。当我们都怪他不该这么激动惊吓了熊猫时,老焦却振振有词地说:&十几年才看到一次野生熊猫能不激动吗!&
  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听到梁左边山沟里传来了熊猫的叫声,至少是两只熊猫的声音,一个叫声低沉,一个略微清脆一点。虽然经过不断地努力搜索,我们依然没能再看到熊猫的身影。
  回撤到大本营已是下午快5时了,回到大本营的吴俊成听到我们偶遇熊猫后,遗憾地说,他要是和我们一起去就好了。他在保护区工作了16个年头,就这个沟跑了有40来趟了,还没见过野生熊猫。他对记者的好运气羡慕得很,说记者第一次来就能看到野生大熊猫,和中五百万彩票的几率差不多。他说,在保护区工作了一辈子都没看到过野生熊猫的人很多。
  4月4日,雨持续下了一夜,终于在第二天10时停了下来。吴俊成当机立断,决定马上收拾帐篷出发。雨后的大雾让人仿佛置身仙境之中,大雾浓时七八米外不见人影。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从海拔2450米高的山嘴梁向西沿梁而下,要从大山中下到海拔700米的山底,最让人恼火的是根本就没有路,脚下湿滑,大家轮流地摔跤。晚上7时终于走出了大山,回到了出发地竹园村屈家坪社。记者脱下袜子一看,十个脚趾中5个脚趾都已经黑青淤紫。
  这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结束了,对于记者这个编外队员来说,这是第一次也许将是唯一一次,可是对何礼文、吴俊成等众多的保护区&猫调&工作人员来说却是一次最寻常不过的例行巡查。他们休整两天后还要进其他片区&猫调&。在今后的一个多月中,他们要与大山为伍,与寂寞作伴,为保护大熊猫默默地付出辛劳&&
  文/图本报记者 田蹊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5]  中国旅游新闻网讯 (王月婷 赵蝶) 笔者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2013年,四川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区老百姓齐心协力、团结奋进,战胜了&4.20&芦山地震、&7.9&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继续得到有效保护,实现连续40年无森林火灾。
  与此同时,大熊猫科研工作进入新阶段,成功将全球首只野化培训的雌性大熊猫&张想&放归野外;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四川卧龙被评为&2013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林业系统先进集体&。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旅新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密码:&&& 匿名发表
请你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